APP下载

前因、体验与结果:互动电影与心流理论的共振探析

2022-09-16周夕晋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5期
关键词:心流个体

周夕晋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电影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蜕变。进入数字时代后,4K、8K、3D、VR等新型技术纷纷被引入电影制作流程中,电影艺术带给观众的感官体验愈发强烈。随着大众审美文化和消费语境发生变化,“沉浸式美学”成为热点,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先锋观影群体的需求,多维度影视作品登上历史舞台,互动电影以其新样貌、高互动、深沉浸的特点获得艺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关注。目前,互动电影在叙事结构、美学特征与交互方式等层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从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角度探析互动电影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路径。

1 互动电影与心流理论

1.1 互动电影概述

互动电影又称交互式电影,是一种全流程数字制作、观众参与剧情互动以及立体放映的交互式电影[1]。区别于传统电影,互动电影最大的特征就是其交互性。早在20世纪接受美学派就曾强调过艺术欣赏者和艺术创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交互”在电影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实现观众与电影创作者之间的错时空交流,观影者与电影本体的交流也得以成真。根据观众对影片的介入程度,交互电影可区分为完全介入式、半介入式和非介入式三种类型。完全介入式的互动电影涉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与全息技术;半介入式的互动电影需要借助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的力量;非介入式互动电影是在当前影视市场中创作实践规模最为庞大的一类,主要指用户可通过点击屏幕选项选择不同支线剧情的互动电影[2]。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非介入式互动电影。目前,非介入式互动电影中的交互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别是剧情选择、画面信息以及角色切换。在互动电影的各类选择中,既有传统意义上的一般选择,也有“QET模式”下的选择,也就是所谓的快速反应事件,观众需要在一个极短的限定时间内做出下一步抉择,这样的设定往往能够激发观众的热血情绪和紧张感,增强整部电影的沉浸感。

国外互动电影的雏形可以追溯到《自动电影:一个男人和他的房子》(Kinoautomat:One Man and His House),这是1967年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上放映的一部捷克互动电影。主办方在现场放置了两台投影设备,在场的观众能够通过红绿按钮投票,以此来决定剧情的走向,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着电影的最终结局。《暴雨》(Heavy Rain)、《底特律:化身为人》(Detroit:Become Human)和《超凡双生》(Beyond:Two Soul)是由法国量子梦工作室(Quantic Dream)推出的三部互动电影,在领域内有口皆碑。2018年,由美国奈飞公司(Netflix)推出的互动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Black Mirror:Bandersnatch)包含了上百个选择项和五个结局,一度成为互动电影领域内的现象级作品,获得第71届艾美奖。Signal Space Lab工作室将VR技术引入互动电影,在其作品Afterlife中,观众可通过主观视角来体验剧情,可谓创造了一种更具沉浸感的观影范式。

我国的互动影视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浙江卫视播出的电视综艺节目《人生AB剧》,但这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互动剧。2008年和2009年,中国香港林氏兄弟在YouTube上推出自制真人视频《电车男追女记》和《宅男最后的120小时》,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互动,做出了互动性影视作品的探索性尝试。直至2017年,腾讯试水推出H5武侠互动短剧《忘忧镇》,才正式开启我国互动影视的大门。2019年,影视剧《爱情公寓5》第13集采用互动形式,全集共16个互动点。同年,腾讯《古董局中局》推出衍生互动剧《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芒果TV推出互动剧《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互动叙事冒险游戏《隐形守护者》在Steam平台上线、爱奇艺推出恋爱互动电影《微笑的他》。2020年,腾讯继续推出互动剧《拳拳四重奏》《龙岭迷窟之最后的搬山道人》《摩玉玄奇》,以及首档剧情式虚实互动综艺《我+》。2022年,影视剧《破事精英》中有两集采用了互动剧形式,其中的大结局广受观众好评。总体来看,国内互动剧发展行情优于互动电影。此外,在哔哩哔哩(bilibili,简称B站)等用户生产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聚合平台上,部分UP主(uploader,指在视频网站、论坛、ftp站点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制作出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亮剑》以及其他题材的众多二创互动影视作品。

1.2 心流理论概述

心流(flow)是指人们在完全参与的情况下行动时所产生的整体感觉,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庖丁解牛》中,文惠君曾问庖丁“技盖至此乎?”,庖丁答道“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里的“官知止而神欲行(视觉的作用停止了,而心神还在运行)”便是一种心流状态。人进入心流状态时,会产生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从而获得沉浸式的心流体验。

Csikszentmihalyi认为心流具有九个特征,分别是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匹配、行为与意识融合、全神贯注、潜在控制感、自我意识弱化、时间感变化以及具有目的性的体验。据此,他在其心流模型(见图1)中强调了挑战与技能匹配程度对心流形成的重要性。要想进入心流,个体的技能高低必须与其所面临的挑战大小旗鼓相当,并维持平衡状态。若挑战太难,技能太低,会让个体感到焦虑,反之则会感到无聊。此外,Csikszentmihalyi还将心流划分为前因、开端、体验和结果四个阶段。随着研究的推进,后来的学者继续对心流的特征进行讨论,到目前为止,将心流划分为心流前因、心流体验和心流结果的三阶段分法得到较广泛认同。第一阶段是心流前因,“前因”强调的是引发心流的条件,即导火索,具有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匹配等特征;第二阶段是心流体验,“体验”强调个体处于心流状态中的特征,即行为与意识融合、全神贯注、潜在控制感;第三阶段是心流结果,“结果”强调心流体验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包括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即自我意识弱化、时间感扭曲以及具有目的地参与等[3]。

1.3 心流理论与互动电影关联性

目前,心流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如网络游戏、网络购物、产品设计、教育平台设计等。作为一种由感性材料上升至理性认知层面的用户心理理论,心流理论为我们揭示了主体在体验过程中心流体验产生的原因,并形成了一系列严谨可行的心理状态影响机制,将一种暂时的、主观的体验经过归纳成为一套严谨的理论方法[4]。将这一理论方法应用于互动电影研究,将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心流与互动电影的同频共振,并为互动电影的发展有效赋能。

2 前因、体验与结果:互动电影与心流的同频共振

电影作为人类物质实践活动中的一种特殊产物,其本身就对主体的心理感官有着更为明显的关注。德国著名心理学家于果·明斯特伯格认为,在电影研究中,为了理解电影通过何种手段感动观众,必须借助于心理学[5]。因此,在互动电影创作中运用心流理论将有效提升电影受众的心理感知水平,强化最终体验效果。接下来,笔者将依据心流体验的三阶段,即心流前因、心流体验及心流结果,分析心流理论在互动电影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二者的共振基因。

首先,在前因阶段,为引发心流体验,个体必须确立清晰的目标并在该目标的驱使下行动,保证能够获得即时的反馈,这一过程是心流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此外,个体所应对的挑战难度高低也应与其所具备的能力大小相匹配,避免个体出现焦虑或者枯燥情绪。在互动电影中,为引导观众进入心流,创作者往往先在剧情设置上下功夫。例如,在《黑镜:潘达斯奈基》开篇,电影便借男主人公向观众抛出一个隐藏的目标——完成游戏的制作,观众在互动时便会受到这一目标的影响,倾向于那些自身认为更可能成功完成游戏制作的选项。在每一次选择后,观众都会得到自己抉择所产生的结果,进入下一部分剧情中,这种区别于传统影视剧的选择反馈和“主动化”行为,会使观众产生能够影响甚至决定电影走向和结局的获得感和控制感,作用于接下来要应对的挑战,观众的意识和行为也会开始出现融合。观看传统影片时,观众只单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眼耳并用;而在互动电影中,观众不仅是信息接收者,而且是信息的发出者和反馈者,需要眼耳手齐用,甚至发出声音互动,因此,观影难度有所提升。为更好地实现观众挑战与技能的匹配,互动电影往往在影片开端加入文字或标识符号,引导观众进行互动,而且会引入人物介绍版块,缓解影片开端观众不熟悉角色的困难。例如,《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在每个故事开篇都会有角色介绍和互动引导标识。

其次,在具备进入的前提条件后,个体正式获得心流体验,这一阶段个体对正在经历的事件产生一定程度的控制感,全神贯注,实现行为与意识的融合。在互动电影中,当观众进入心流状态后,最重要的是让心流的时间尽可能稳定并持久,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为观众创造引发情绪高潮的条件并在互动节奏上张弛有度。因此,互动电影在内容层面的情节设定、叙事结构都力求引人入胜。在形式层面,互动点、互动数量以及互动方式的设置都有所考究。在《黑镜:潘达斯奈基》中,互动点往往设定在一些重要的情节中,例如,让观众选择是否接受心理医生治疗、是否吃下药丸、是否跳楼等,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每面临一次选择就会被引发一次情绪振动,当面临的抉择涉及人性层面的考量时,观众甚至难以抉择,更易沉浸于故事中,达到精神与行为的高度统一,获得心流体验。

最后,在心流结果阶段,个体自我意识弱化乃至丧失,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感官能力被削弱,精神状态十分兴奋但与世隔绝,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交互体验感达到峰值。互动电影能够带给观众的最好体验便是使其在观影过程中达到这一状态。在以第一视角拍摄的互动电影中,这种感受会更加强烈,当观众真正沉浸在互动电影中时,将实现自身与电影世界的超时空接触和跨媒介融合,从而获得积极而正向的情绪和行为反馈。

3 交互、需求与动态:互动电影与心流的共振延续

互动电影这一影视文本新样态的传播目的之一是让体验者获得超时空的沉浸享受,心流体验的核心也在于让个体获得全神贯注、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互动电影和心流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振基因,将心流理论应用于互动电影中可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探索路径之一。但目前,互动电影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一是跳转播放的形式很容易让观众出戏,影响观影连贯性,降低沉浸感;二是当下所涉及的创作题材也较为局限,多为悬疑、恋爱类别,缺少现实主义题材;三是某些作品出现支线多、互动数量多,但逻辑混乱、主旨不明的问题;四是播放平台局限于移动端等小屏,并未形成规模性的大银幕市场;五是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回报率不稳定等。要突破这些难题,不仅需要时间孵化其市场直至成熟,而且需要创作者及其行业在制作阶段多花心思。以下,是笔者关于心流理论在互动电影中应用的一些思考:

首先,交互技术赋能高沉浸感。心流理论强调个体在体验过程中与客体产生的互动,并在互动中弱化自我意识,将绝大部分精力集中于体验对象身上,从而进入主客互化的沉浸空间,触发心流体验的开关。因此,在互动电影创作中,导演、编剧等人员都要充分考虑观众与影片间的交流互动关系,并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强化这种互动性,使其遍布体验全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在数字技术不断完善和移动终端不断普及的环境下,人机交互的手段日渐丰富,将虚拟现实、体感交互、眼动交互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于互动电影制作中,能够提升互动电影的交互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跳转播放带来的情节破碎感,提升电影整体的沉浸性。例如,可利用眼动技术和面部识别系统,判断用户的情绪状态,再通过AI数据分析,生成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情节体验;应用手势识别体感交互技术,将观众的行为和动作融入电影。

其次,需求分析积蓄高吸引力。心流理论强调体验客体对个体的即时反馈,而即时反馈的效果往往由反馈的速度与质量所决定,如果反馈速度改进由技术来承担,那么质量改进就有赖于提升反馈结果对个体心理预期的符合程度。在互动电影中,反馈结果越符合观众预期,或超乎观众预期,影片吸引力越强,观众获得心流体验的程度越深入。而获取观众预期的方式之一就是进行量化的需求分析。传统商业影片会针对市场和观众需求展开制作,以提升票房和市场占有率;互动影片与观众会产生实时的互动,但这种互动并非全自由式互动,而是在一定范围内被创作者施以限定的互动,因此,创作者于创作初始在预设情节、选择互动点、设置互动数量等方面都应进行量化的用户需求分析,以此来提升作品互动的质量和效果,塑造电影的高吸引力。

最后,动态难度打造高匹配度。心流的稳定体验需要以难度适中的挑战和与之相匹配的技能作为前提条件,因此,在挑战设置上应有难兼易、错落分布,让个体的情绪在焦虑与轻松间游移,讲究张弛有度。虽然观看电影这一行为本身并不具备太大难度,但互动电影中交互元素的加入往往可以成为难度设置的切入点,让观众在与影片的各类互动中应对抉择挑战、悬疑挑战、情绪挑战等。这些挑战的难度设置也应适宜,保持动态变化并在合理范围内,让挑战难度高度匹配体验者的能力与技能。

4 结语

互动电影在2020年左右曾迎来过一次“井喷式”发展,但时至今日,国内现象级互动电影作品仍未面世,这表明互动电影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其市场有待开发,生产体系尚未成熟。将心理学领域的心流理论应用于互动电影的开发中,找寻二者的共振基因,将会为互动电影的制作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思路。而且,可以预见,随着互动电影在内容和形式层面的不断递进与成熟,这一新型影视文本样态将会在未来生生不息,并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

猜你喜欢

心流个体
基于心流理论的儿童画板设计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问一个研究真正幸福状态的心理学家
川金丝猴圈养种群繁殖能力与管理对策分析
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课
心流研究概述
心流中的音乐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给那些被改变的普通个体命运以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