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苓芪半夏汤治疗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疗效评价

2022-09-15赵志江王朝阳汪志强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9期
关键词:半夏证候血压

赵志江,王朝阳,汪志强

(南乐县中医院,河南 濮阳 457400)

临床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10 μ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称为H型高血压,Hcy与高血压具有协同作用,极易导致患者心脑血管风险上升,故临床治疗H型高血压不仅要控制血压,更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Hcy浓度[1]。西医治疗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血压,用叶酸片促进Hcy代谢,但随着病情发展,单纯西药治疗效果难以提升,长期使用更带来大量不良反应[2]。因此,发挥中药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成为临床热点。祖国传统医学将H型高血压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并对其进行分型辨证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苓芪半夏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就诊的98 例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患者,依据就诊顺序排序1~98号,1~49号为观察组,50~98号为对照组,每组49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21 例;年龄(57.26±3.12) 岁;病程(5.72±1.43) 年;血压级别:1级19 例,2级30 例;Hcy 10~<25 μmol/L者25 例,Hcy≥25 μmol/L者24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3 例;年龄(58.03±3.41) 岁;病程(5.32±1.25) 年;血压级别:1级22 例,2级27 例;Hcy 10~<25 μmol/L者24 例,Hcy≥25 μmol/L者25 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入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3]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痰瘀互结证的辨证标准,伴随主症(眩晕、头痛)及次症(胸闷、恶心呕吐、心悸、手足麻木、舌苔黄腻、脉弦数等);Hcy水平≥10 μmol/L;年龄≥18 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自愿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80 岁;继发性高血压或严重心脑器官障碍者;精神功能、认知功能或语言功能障碍者;药物成分过敏或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入组前3个月服用过叶酸片,影响研究结果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期间禁烟酒,适当运动,保证睡眠;对其他合并基础病,给予常规对应治疗。

1.3.1 对照组

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Lek Pharmaceuticals d.d.,批准文号HJ20171119,每片5 mg),每次10 mg,每日1次,联合叶酸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3022877,每片5 mg),每次5 mg,每日1次。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苓芪半夏汤治疗。组方:陈皮6 g,甘草6 g,川芎10 g,山楂10 g,天麻10 g,半夏10 g,白术10 g,茯苓13 g,黄芪15 g。随症加减:血瘀偏重者加赤芍8 g,丹参10 g;痰浊偏重者将半夏调整至15 g,将茯苓调整至30 g,加薏苡仁30 g,每日1剂,以水煎煮取400 mL药液,早晚温服。两组均于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指标变化。治疗4周后仍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持续治疗,并叮嘱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注意休息。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为24 h舒张压(24 h DBP)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幅度≥20 mmHg(1 mmHg≈0.133 kPa);有效为24 h DBP下降幅度10~19 mmHg,或下降幅度虽<10 mmHg但降至正常范围,或24 h收缩压(24 h SBP)下降≥30 mmHg;无效为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血压出现升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变化情况:采用袖带式汞柱血压计测量坐位右上臂血压,并记录24 h SBP,24 h DBP和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cy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抽取5 mL外周肘静脉血,3 000 r/min高速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3.5 cm,分离血清、血浆待检,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Hcy;中医证候积分:主症(眩晕、头痛)根据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0,2,4,6分;次症(胸闷、恶心呕吐、心悸、手足麻木等)根据不同程度分别记0,1,2,3分,满分24分,分值高低与症状严重度呈正相关。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脂代谢指标变化:包括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酸(UA)。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显效23 例,有效24 例,无效2 例;对照组显效19 例,有效21 例,无效9 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8,P=0.025)。

2.2 动态血压

两组治疗前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DSBP,NSBP,NDB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动态血压比较 单位:mmHg

2.3 Hcy和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治疗前Hcy、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cy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cy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4 脂代谢指标

两组治疗前脂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LDL,UA指标低于治疗前,HDL高于治疗前,观察组TG,LDL,U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脂代谢指标比较

3 讨 论

在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患病率高达25%,且发病人口日趋年轻化,其中约75%的高血压患者存在Hcy水平增高情况[5]。研究[6-7]证明H型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是普通患者的5倍,因此在常规降压治疗同时,应注重降低Hcy浓度。中医古籍并未对H型高血压进行明确归纳,大多将其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病机在于先天不足,后天气血精亏、情志失调,关键在于气血失调、痰瘀互阻。现代中医学认为,Hcy浓度较高患者多属痰瘀互结证型[8]。苓芪半夏汤中茯苓、黄芪可利水祛湿、补气健脾;半夏可燥湿化痰;白术能强健脾胃;天麻可活血化瘀。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动态血压控制效果更好,Hcy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更低,提示苓芪半夏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降低患者血压及Hcy水平,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现代药理学证明,苓芪半夏汤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可有效降低Hcy水平[9-11]。

临床研究[12-15]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血脂紊乱也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且Hcy水平高低与TG,LDL,UA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G,LDL,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苓芪半夏汤调节血脂效果更优。分析原因可能在于,苓芪半夏汤中白术、山楂、天麻等主要成分可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降低血脂,改善血压。

综上所述,苓芪半夏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调节血脂,疗效显著。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过小,未进行随访研究等,还需临床多中心、多渠道取样,延长随访时间,作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半夏证候血压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古方常用之半夏,有哪些功效呢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半夏入药多炮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最怕啥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