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洛南某金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2022-09-14李青翠高倩倩

现代矿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石英砂黄铁矿粒度

李青翠 景 淼 高倩倩

(1.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有限公司;2.陕西省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我国目前探明的金矿中贫矿越来越多,矿石构造复杂,嵌布粒度细,赋存状态多样,选矿难度大。针对这样的资源现状,高效合理地利用是业界无法回避课题[1]。

陕西洛南某金矿区域岩石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构造形态以东西向为主[2]。为给矿石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

1 矿石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

矿石为接触变质岩型强蚀变金矿石,变质岩石类型有含红柱绿帘变质石英砂岩、含砾红柱变质石英砂岩(图1)、含空晶红柱变质石英砂岩、含黏土变质石英砂岩(图2)、斑点状接触千枚岩、千枚状变质石英砂岩等。

1.1 矿石的化学成分

矿石在光谱半定量分析[3]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XRD分析结果见表2,金物相分析[4]结果见表3。

?

?

由表1可看出:矿石中有用成分金含量为2.52 g/t,其他成分不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由表2 可看出: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占89.9%,其他矿物含量较低。

由表3可看出:矿石中金主要以裸露及半裸露金形式存在,占总金的95.24%,其他形式的金很少。

1.2 矿石的矿物成分

大型偏光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矿石中的矿物主要有10余种,见表4。

?

从表4 可看出:矿石中金属矿物以褐铁矿为主,黄铁矿、黄铜矿、硬锰矿、自然金、自然银等少量至微量;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是绢云母,红柱石、绿帘石、磷灰石等少量至微量。

2 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嵌布特征

2.1 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嵌布粒度

(1)自然金。所鉴定样品中共见自然金16粒,呈浅金黄色和金黄色,反射率60%以上,低硬度,表面擦痕明显,呈均质性[5]。其粒度大小和含量及形态特征见表5~表6。

?

?

从表5并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出:自然金的粒度微细,微粒占99.9%,超微粒占0.1%;最大粒度为0.018 mm×0.015 mm,未见粗粒自然金,推测大部分金为次显微金。

从表6可看出,自然金以粒状为主(图3),其次为片状、板状和不规则状。

自然金的嵌布形式比较简单,褐铁矿中见8 粒(图4),淋蚀洞中7 粒(图5),单独存在(砂样中)1 粒。

(2)褐铁矿。褐铁矿是矿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矿物,是黄铁矿的蚀变产物。从产状看,原黄铁矿形成最少有4 个世代(图6):第一世代褐铁矿多呈自形晶,以五角十二面体为主,立方体较少,并且部分环带结构发育(图7),个别未蚀变的黄铁矿晶体分布在变质石英砂岩的斑晶中,第一世代的褐铁矿粒径在0.1 mm 左右;第二世代褐铁矿多呈他形晶或半自形晶,粒径在0.2 mm 以上,不显生长环带;第三世代褐铁矿呈细粒集合体,或成细脉状沿矿石裂隙分布,粒径多小于0.05 mm,此褐铁矿有定向分布趋势,并且淋失最严重,形成空洞并残留部分氧化铁;第四世代褐铁矿分布在后期石英脉中,最大自形晶粒径在0.65 mm左右,但含量较少。

(3)黄铁矿。黄铁矿在光片中仅见细小颗粒,或为褐铁矿中的残晶,或在基质石英中出现,一般粒径小于0.1 mm,部分呈自形晶;在重砂中可见颗粒较粗的胶状黄铁矿,粒径大于0.1 mm,他形晶黄铁矿多为低温条件下的产物。

(4)自然银。自然银仅见个别颗粒,呈树枝状,弯曲分布在石英脉中,矿物长0.8 mm、宽约0.02 mm;自然银呈亮白色,微带乳黄,反射率在80%以上,均质性,硬度低,多擦痕(图8)。

矿石中偶见黄铜矿、硬锰矿、金红石等,呈星散状分布在矿石中。矿石中较多的铁质混染于各部位,这是褐铁矿淋蚀后的结果,在薄片中呈星点状分布在砂岩基质中或矿石裂隙中。

2.2 脉石矿物赋存状态及嵌布粒度

(1)石英。石英是矿石中的主要矿物,多来自原岩石英砂岩和少量的硅质岩。变质砂岩多呈明显的斑状变晶结构(图9),石英斑晶粒径最大超过0.8 mm,多呈浑圆状,少量被拉长,部分斑晶呈波状消光,个别显变形带,说明受到动力的影响[6]。岩石的基质石英直径一般小于0.1 mm,定向分布。矿物间多分布褐铁矿和其他金属矿物,还有较多的氧化铁质点密布,使其透明度极差。

(2)绢云母。绢云母出现最多的是在斑点状接触千枚岩(图10)和千枚状变质石英砂岩中,其他矿石中极少。绢云母呈鳞片状集合体形式,细小的绢云母片晶连续定向分布,形成千枚状构造。

3 矿石的结构构造

3.1 矿石的结构

矿石的结构类型由同时或先后结晶的矿物的自形程度、相对大小及其相互关系决定[7]。矿石中褐铁矿呈隐晶结构;黄铁矿和假象褐铁矿呈自形—他形晶结构;早期假象褐铁矿部分生长环带显著,形成环带结构;斑状变质石英砂岩中具斑状变晶结构;各种变质石英砂岩均具变余砂状结构;斑点状接触千枚岩具斑点状显微片状变晶结构。

3.2 矿石的构造

褐铁矿和其他微量金属矿物,均呈星散浸染状构造;大部分的褐铁矿被淋蚀成空洞,形成淋蚀构造;大部分变质石英砂岩和接触千枚岩具定向构造;个别变质石英砂岩,矿物成无定向分布,形成块状构造;后期石英脉和少量褐铁矿在岩石裂隙中成细脉状构造。

4 矿石类型

根据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认为该矿石为接触变质岩型强蚀变金矿石,赋矿岩石多为变质石英砂岩,少量接触千枚岩。

5 结 论

(1)矿石中物质组分相对简单,金属矿物以褐铁矿为主,黄铁矿、黄铜矿、硬锰矿、自然金、自然银等少量至微量;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绢云母,红柱石、绿帘石、磷灰石、黏土等少量至微量。

(2)矿石中自然金共见16 粒,均为微粒和超微粒。最大一粒在重砂中出现,粒度为0.018 mm×0.015 mm,单独存在,其他分布在褐铁矿及其淋蚀空洞中。自然金的形态以粒状为主,占总量的75%,其次为片状、板状和不规则状。自然银仅见1 粒,呈树枝状,分布在石英脉中。

(3)矿石中可回收成分为金,品位为2.52 g/t,其他成分未达到综合利用标准。可回收金主要以裸露及半裸露金存在于矿石中,占总量的95.24%,碳酸盐、硫化物、氧化铁及硅酸盐包体金较少。

(4)矿石中可见金较少,推测大部分金为次显微金,其中微粒占99.9%,超微粒占0.1%,由于自然金颗粒细小,选矿难度大。

猜你喜欢

石英砂黄铁矿粒度
超重力场中煤泥颗粒沉降规律研究①
(NH4)2S2 O8 氧化载金黄铁矿规律及E⁃pH 研究①
酸预处理对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①
东昆仑石头坑德铜镍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特征及硫饱和机制研究
粉末粒度对纯Re坯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鸣律
动态更新属性值变化时的最优粒度
漫谈“愚人金”
情感粒度
五水偏硅酸钠生产方法的部分工艺设备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