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2022-09-13蔡惠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小数导向概念

◎蔡惠玲

(福建省邵武市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邵武 354000)

一、引 言

为了有效引导学生学好数学概念知识、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知识,本文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分析导向提示语的设计、合作任务的组织与安排、问题分析与总结等方面,分别探索问题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以期构建一个良好的数学概念学习氛围.

二、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关注点

(一)注意问题的引导性

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关注点是提出的数学问题应该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这样学生可以一边探究问题一边了解、熟悉数学知识信息点.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思考数学知识点中可以用于探索的问题,如学习运算问题时,直接要求学生计算各类运算,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可是,一旦结合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就自然会产生研究的兴趣.

(二)注意问题的趣味性

趣味依然是调动学生探究小学数学知识的助燃剂.在适合的时机里,提升问题的趣味性可以将学生原本平淡的学习变得有趣起来.因此,在问题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教师需要重视提出问题的趣味性.比如,在探究分数、小数、百分比这些概念时,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游戏问题环节,将这些概念知识变为趣味性的问题来呈现,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感知其中的数学趣味.

(三)注意问题的合理性

合理的问题能够真正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教师可以围绕学生近期所学的数学概念知识,再对比学生内心深处想要学习与探究的内容设计问题,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潜在的学习水平,做好数学概念知识问题的设计.

三、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

(一)以趣味问题情境为导向,引导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探究

很多小学生容易被有趣的问题情境所吸引而产生出各种学习与探究的兴趣.那么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教师可以围绕小学生要学习的数学课程知识,以其中的数学概念为基点,提出相关的课程学习问题,让学生走进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去探究课程知识、了解数学知识概念.其中,为了提升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故事,利用故事内容来提问,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被有趣的问题情境所吸引而产生探究其中数学概念的兴趣与热情.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设计问题,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小数的意义”知识时,教师可以以什么是小数、小数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存在哪些联系为出发点,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提出适当的情境问题,以问题情境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现实生活意义,从而促使学生对小数这个概念知识产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问题情境如下:

1.在小卖铺中,一支铅笔的价格是多少?人们是怎样用小数来表示铅笔的价格呢?

2.在大型超市中,有哪些商品的价格用小数来表示,能否举例说明一下呢?

3.现在老师手上有一支竹竿,你能用“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来表示吗?

如若将得到的结果换算成“米”这个长度单位,该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这与我们今天所学的小数存在哪些联系呢?

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小数意义的学习.为了提升问题导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依据上述的情境问题,让学生自己也提出一些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应用的例子,并由此引导学生讲一讲小数的概念,从而将课堂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去完成数学概念知识的探究.

(二)以直观的思维导向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课程问题

对于一个数学问题的探讨,学生若缺乏良好的研究思路,则无法对问题展开深入探究,也无法知道哪些数学概念可以用于该问题的解答.

因此,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思维导向,让学生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开展问题的探究、该如何理解问题之中涉及的数学概念知识原理.

比如,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提示性的话语来调动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使其被问题所指引去探究其中的数学概念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直观的思维导向图,引导学生按着有序的思维方向,对数学课程问题展开有序、有效的探究,以将所学的数学概念知识运用其中.

如在学习“比较小数大小”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思维导图:

由这个思维导图,我们可以看出从“比较小数大小”这个问题,延伸出多个小数知识概念,如上述的换算单位比较法、数轴概念、整体比较法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比较小数大小”这个探究问题,去结合书本之中的数学概念,展开相关的小数知识概念探究.

以上方的问题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哪位同学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请上讲台来写一写”.这时可能会有很多学生举手发言,而为了满足每一位小学生的表现欲,教师可以利用竞答的方式,先选出一至两名表现积极的学生上讲台写答案,而随之后面问题的陆续提出,再邀请上一轮没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问题,由此给予每一位学生表现的机会.

(三)以适当的合作问题的探讨来鼓励学生探究数学概念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教学的思维,围绕课程教学主题设计一个好玩的合作任务,让学生以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探索与探讨,从而鼓励学生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与互动.其中,对于数学合作任务的设计,教师要遵循每位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情况,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合作问题为主题,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问题的探究,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展开合作问题的探讨,进而让学生组合成一个个良好的合作探究小组.

首先,就数学合作主题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更多、更深层次的数学课程问题,这样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探讨思绪.

其次,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做好组内成员的学习分配,比如,谁负责记录探究过程、探究内容、探究结果,谁负责监督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之下,有序参与到合作任务之中,进而促使学生在合作之中获得有效的数学学习与探究体验.

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中的“平均数”概念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平均数”这个概念知识,引导学生探究与之相关的数学课程问题,并指导学生以组的形式展开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以组的形式对什么是平均数及其应用的意义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由此增强学生学习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举例如下:教师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这个数学概念.

表1 某户居民2020年7—12月电话费用统计表

请你求出平均每月的电话费是多少元.

教师可以由这个比较贴近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平均数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运用到了什么数学概念、性质,进而促使学生真正理解与运用数学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展开合作,调查自己家庭的电话费情况.就其中的数据信息展开合作分析、合作统计,从而让学生思考相关的计算路径与方法,由此锻炼学生的数学概念知识运用能力.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要做好任务的分配工作,即谁负责记录、谁负责分析与汇总等.

四、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反思

(一)思考学生存在的潜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思考到小学生还有哪些数学思维潜能可以激发,然后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继续提出数学概念型问题,由此推动小学生继续探究数学课程知识.

此时,教师需要思考到一个问题的拓展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引导学生去探究数学概念知识信息.如学习正数、0、负数的知识概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概念基础题,然后加入一些实际生活理解题,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些题目,由此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问题提出仍需技巧

问题导向讲究一定的方式与方法.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依然缺乏针对性,这或许与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毕竟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则无法真正发挥出问题的导向性,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产生探究问题的想法与动力.因此,教师在尝试了小学数学问题导向方法的运用之后,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让数学问题的提出更有技巧,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概念知识的探究.

(三)注意问题的多元性

由一个问题展开多元变式是一次有趣的学习探究过程.好比说在学习混合运算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由一个简单的运算,开展多元角度的运算教学,以此去开拓学生的学习想法.

另外,教师还可以继续利用问题的延伸,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互动探讨,以促使学生形成相互合作关系,让学生之间可以真正交流而不是之前的沉默式的探究,这样才更能发挥出问题导向教学的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概念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思路与方法,它有利于学生引发学习质疑,并对数学概念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因而教师要懂得从课程问题情境的设计、问题的引导以及合作探讨问题等方面,引导学生有序探究数学概念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概念知识运用与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小数导向概念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小数加减“四不忘”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偏向”不是好导向
幾樣概念店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