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喀什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管窥

2022-09-12李琰君

关键词:喀什民居门窗

李琰君,杨 鑫

(1.陕西科技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2.西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

新疆古“丝绸之路”是我国境内段与中亚西亚地区的连接点,也是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且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其中的喀什作为新疆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和重镇,受到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影响,衍生出具有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较为突出的是民居的门窗,除了具有基本的实用功能外,还需满足区域审美和民族文化的需要,可以说门窗不仅是建筑功能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传统文化的物态化遗存。在结构形式和装饰风格上,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和文化习俗等的影响,体现出自身独有的艺术特征。

一、喀什民居建筑与门窗概况

在新疆喀什地区,为了防风沙、抗寒、避暑,建造了封闭式的围合院落。喀什老城用地紧张,受地形限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封闭小庭院式”民居。喀什城区人口集中,房屋密度大,故在民居上出现层层叠叠的地域特色。

1.民居建筑基本特征

喀什民居属封闭式且内向的建筑空间,它还具有封而不闭、围而不死的特点。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受传统营造技术和乡土材料的影响,主要是以土坯为主,并且大多喜欢采用一些装饰趣味极强的镂空花墙晾房和在院落里栽种一些绿植,既美化了庭院,也为所生活的干旱环境增添了小气候调节功能。院落空间布局上常含有前后院,前院大多是居民生活起居的区域,且会开辟绿地种植葡萄、花卉、果树等植物,将前院和果园连在一起。有的果园在前院之前,也有的果园在院落一侧,均采用木栏杆或花格墙与庭院相隔的形制,以此满足居民日常休息、娱乐的需要。后院则多为居民饲养牲畜和积肥等场所。以老城吾斯塘博依街道7组12号的空间分析来感受喀什院落空间结构以及门窗布局和形态(图1)。

图1 老城吾斯塘博依街道7组12号院落与门窗布局示意图

2.门窗艺术产生的背景

在喀什早期的民居建筑中,门窗并无过多装饰,主要满足居民通风换气的需要,以及具有最基本的实用功能。随着建筑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建筑构件开始具有艺术形式上的发展,其中门窗成为民居建筑中的重要展示窗口。因此,不论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居民都会对建筑门窗投入精力和物力来加以精心修饰,以体现喀什当地居民的审美追求。而喀什门窗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包含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因素。

(1)自然环境。喀什位于新疆西南部,帕米尔高原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缘[1]。在自然环境上,其三面环山,一面敞开,西倚万山之祖的帕米尔高原,南横亘着莽莽昆仑,北临绵延千里的天山。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降雨量稀少且风沙大,受此影响,喀什民居多为内向封闭空间,外墙窗户开洞较小,门窗也为实木板门,密闭性好。受自然环境及材料影响,喀什民居建筑视觉上较为单一,为弥补缺憾喀什民居发展出丰富如门窗等构件装饰来增强民居审美,满足审美需要。

(2)人文环境。喀什历史悠久,地处“丝绸之路”南段关键位置,贸易往来发达,是我国古代西域最早的国际贸易市场之一,后人誉之为中西方“友谊之路”上的一颗“明珠”[2]。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喀什文化古迹众多,以古民居为例,喀什建筑受到当地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影响[3],衍生出具有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掌握了适合本地区资源条件和环境气候特征的门窗建筑装饰艺术。

二、喀什民居门窗装饰艺术分析

新疆喀什作为我国西出西亚的重要城市,民居建筑与建筑装饰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尤其在门窗装饰艺术方面反映着当地居民对待自然、宗教、审美心理等方面的态度[4]84。以下从门窗形制、造型艺术、色彩艺术三个方面,结合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背景,分析喀什门窗装饰艺术特征。

1.门窗形制

喀什门窗具有区域性特征,因其形制因素,在装饰概念上不只仅限于门窗本身,还包括构成门窗的门斗、门柱、窗楣等结构,在结构与材料上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是构成喀什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风格的一大特色。

(1)门的形制特征。门作为建筑的内外入口,不仅连接内部与外部空间,起到引导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其造型与装饰反映出地域文化特征,表现居民的人生观和追求,显示主人的身份与地位。在新疆民居中大门不仅象征着主人的身份、地位及经济实力,同时也是美化周边环境、生活空间的艺术手段,故居民对大门十分重视,修建房屋时非常关注。

喀什地区民居的门在形制上按使用功能可分为院门(庭院门)、房门(入户门)和室内门。院门是围绕院墙或单体建筑外围上所设的门,是所有门中尺度最大、装饰最多和最受重视的门。通常只设置一个院门,也有部分民居会设置两个或多个大门,其中一个作为次入口。房门(入户门)是连接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其造型结构一般为木质双开门,装饰较为丰富,在门两边多有柱式装饰,两柱头之间有拱形雕刻。通常,房门都设置在前廊或门斗之下,多体现在门楣和门扇上,常见的造型有矩形、尖拱形、半圆拱和双半圆拱等。门框不做复杂和奢华的造型,但带有雕花拱形或矩形门楣,亮窗中镶嵌透明的玻璃。有些门两侧带有墙面稍微突出并用拼花砖制成的壁柱,使整个房门看起来与庭院门立面融为一体,既满足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满足了采光、通风的要求。

院门按形制可归纳为独立门楼和墙门以及适配的实榻板门和镶板门(图2、图3)。实榻板门在外观上有复杂的也有简洁的,但由于门板较厚而抗击打、抗风化。院门的内部空间通常较为深邃,甚至可以通到庭院内部,这种类似的大门几乎都带有一些门档,其目的是保护大门并防止两个门之间相互摩擦,同时起到装饰作用并增加门的艺术趣味性,令外观看起来更丰富。镶板门在喀什地区也较为常见,通常此类型大门都带有斗门,两边的门墩与大门的门框连接在一起,目的是提供居民歇脚、聊天的场所,因为当地居民喜欢在闲暇时坐在自家院门口与左邻右舍聊天。

图2 独立门楼实榻门 图3 墙门镶板门

(2)窗的形制特征。喀什早期的民居多为夯土结构,周围均为生土墙体,常在墙上开门洞,少开窗,若有窗洞,一般开设小窗,为了获得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窗的造型多为镂空木雕花窗,并用精巧的工艺雕刻出细腻的窗饰。虽然种类多样,但按形制特征可以分为方形、拱圈形、尖顶形、圆形等四种类型。根据窗户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最常见的就是花板窗、木格窗(木棂窗)、木槛钩窗等。在造型上,常见的有尖顶形、龛形窗户,甚至大多民居用此类窗户来装饰建筑立面。按开合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开合式,其中开合式可自由调节,打开后起到通风、采光、换气的作用。

在当地建筑中最常见的窗户类型是方形木棂格花窗和龛形雕花窗。方形木棂格花窗是用木条拼接组合成形状各异的几何图形,大都为固定式,主要起到采光作用。而龛形雕花窗无论是在装饰性还是实用性方面都更为丰富,其尺度一般较大,会在窗框部分采用木刻雕花,艺术感更为强烈,且能够开合,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图4、图5)。

图4 方形木棂格花窗图5 龛形雕花窗

(3)门窗材料、结构。喀什门窗在材料应用方面,采用传统的木质材料[5]54,具有取材方便、易加工、隔热、保温、隔声等优势,如松木、杨木、桑木、柳木、核桃木等。其中大门以松木、杨木为主,窗户以桑木、杨木最为常见,因其质地软硬适中,做出来的窗棂较为细腻且不易变形。门窗周围常用拼花砖作为装饰,喀什的黄砖质地细腻,易于切割、打磨成各种异型砖,以此装饰门窗的墙柱、门楣、洞口部位,提升门窗的美观度。

结构方面,喀什最常见的大门是木门双板门,整体多以雕、刻、凿等工艺来制作完成。结构部件分为门斗、门框、门板、门楣、门柱、门槛等(表1)。窗户多为双层结构,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6],以应对喀什温差大且多变的气候。自玻璃传入本地之后,开始代替了糊窗纸,在防风效果和采光方面的问题也有所改善[7]。木结构与玻璃的组合窗既延续并拓展了当地窗户的形态[8],又融合了现代建筑的材料并发展了新的工艺形式,同时也起到了与传统样式不同的墙面装饰作用。

表1 喀什大门结构特征

2.造型艺术

喀什的门窗装饰艺术受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影响,与新疆其他地区所喜好的纹样装饰不同,较突出体现在对植物纹样的偏好方面。由于民居的院门体现主人的审美观念、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等综合信息,常借助“门”这一独特的载体来展示出建筑的优美和庄重,既与建筑的性质、风格保持一致,又表现出本地区的民居风格特色。

大门作为民居建筑的出入口,不但注重其实用性功能,而且也是每个主人表达自我精神理念的重要窗口。因此,大门的造型装饰是非常受重视的,其装饰元素一般有门簪、门钉、门钹、角叶、看叶、压缝条等(表2),也是构成大门牢固耐用的核心连接件[9]。部分民居在次入口门的装饰上也同样采用花纹图案、彩绘、木雕雕刻,整体看起来非常富有民族艺术特色[10]2,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装饰,目的是能对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审美一目了然。

喀什民居的窗户装饰程度常常受当地居民和主人自身的家庭条件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在一些以功能为主的窗户中,常常装饰简单,只刨切拼接为基本的几何形式,而在显眼位置的窗户,则一般工艺较为复杂,常在窗扇、窗楣、窗框处作装饰,如有的在窗框处施以刨线,处理得高低起伏、层次丰富;有的则外加窗板,根据其结构进行图案装饰,造型丰富体现出其富丽堂皇的审美需求。

表2 门的装饰特征

喀什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其装饰造型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多方文化及宗教的影响,这就使得装饰纹样多以严谨对称的几何形图案、自由灵活的植物和文字纹饰出现。无论应用几何、植物或其他图案,主要目的是体现主人的审美喜好和对特定文化的象征意义[12]。这些装饰图案可归纳为:植物类,如巴旦木、葡萄、石榴花、柳枝等;几何形类,如圆、方、菱、铜钱、回纹等;自然现象类,如星、月、火、雪花纹等;乐器类,如萨塔尔、萨巴依、弹拨尔、耐依等;生活用具类,如铜茶壶、盆、坛、瓶、炉等;器械类,如盘绳、轮、蹬、箭、矛以及山水风景等[13]155,这些类型均为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先辈们运用审美法逐步将其转化成美的装饰符号(图6)。

图6 喀什常用图案纹样

喀什的几何纹样是由早先阿拉伯纹样演变而成,后期又融入了汉族纹样等多个装饰样式,最常见的几何纹样是以方形或菱形为基础,通过旋转、放射、交叉等手法组合成丰富的装饰样式,常见的有圆形、星形、菱形、多边形等。其中圆形、星形、多边形等多用于墙面拼花砖的装饰中,菱形的排列组合在门窗中较为常见。在喀什居民的审美中,菱形的四个边,象征着四种美德,代表着一年的四季,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四种美德和四种味觉等思想,同时也代表着人品、性格的爽朗正直,这种思想也渗透于民居建筑之中。应用于门窗多表现在窗户的棂格及周围的墙面上,在清代以前以菱形、方形等图案组合为主,之后吸收了汉式装饰艺术,应用了如龟背锦、步步锦、回纹等汉式传统装饰纹样。

在植物纹样方面,喀什居民对于植物纹样的偏好源于居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这种植物纹样应用于门窗并不是具象的反应,而是将其抽象为具有艺术色彩的装饰线条体块,常见的有花卉纹、果实纹、缠枝纹。不同于几何纹样多是棂条的组合,植物纹样大多采用雕刻手法用于门扇、窗扇上。

喀什门的装饰一般较为简洁,会采用几根线条以及在纹样上选择简单的折线纹、曲线纹等,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在门框两侧和顶部檐口上用镂空砖和各色花砖进行装饰。加工制作过程中,有意增加一些装饰面并用两层至三层木雕纹样组合而成。门板上多为长方形或菱形纵列或横列的组合,且每个图案以几何纹、花卉以及当地特色的文字等题材作为装饰。

在装饰纹样上,窗户中央多以菱形和矩形等为基本架构元素组成四方连续图案。图案以植物纹样、几何图形为主要题材,雕饰丰富多彩且复杂。随处可见的植物纹样多以葡萄、石榴、巴旦木等为图案装饰[14],呈现出独特的喀什风格。同时,根据居民的自身需求和喜好,有的在窗外设护板或彩绘木板,也有一些用整片落地的木棂格窗装饰,显得精致独特。在镂空雕花窗中,有的将窗楣做一些浮雕,将雕刻拼花成尖拱形;也有一些在窗框上装饰刨线,以增加立面的高低起伏感。

3.色彩艺术

在色彩表达上源于对原木材保护的需要,只在门窗外表面刷彩色油漆或在表面刷透明油漆,兼具美观实用(图7)。和新疆其他地区相比,喀什的大街小巷中能看到的民居院门朴素,但室内对墙面、藻井上的彩绘以及木雕装饰较为重视,如有雕花的木门、拼花的壁柱、砖雕的墙面装饰以及本土色的外立面等,使整个大门立面看起来绚丽多彩,对木门表面采用刷彩色油漆或本色处理工艺。条件好的家庭,大门装饰上更是讲究,往往将木雕、彩绘、砖饰等工艺融于一体,装饰华丽[15]128。观其细部,门洞上方以圆拱券造型为主,多采用几何或花草纹样雕刻手法装饰,并刷色漆,禁止采用黑色,常见的有红色、绿色、土黄色、粉色、蓝色,同时结合白色进行平涂、勾绘和退晕的技法处理。如:蓝色,居民们喜欢运用在门、窗等处,并将蓝色与其他颜色组合使用;黄色,在当地居民们眼中,它象征着沙漠的颜色,其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朴实而敦厚,多应用在建筑外立面及门窗、柱子等处。在用色上讲究冷暖对比,为了使大门看起来更为典雅、柔和、庄重,在门钉、门钹处选用除了铜质之外的金属色进行装饰,看叶多采用铁皮刷单色或随门板色。在院门上有些采用砖雕或贴几何图案砖结合进行绘制,追求表面装饰的立体性,也更能突出图案的丰富性和冲击力,甚至还在油漆未干时在表面上撒一些银粉或金粉,用来增加大门的富贵气息,也很有民族特色。

图7 院门

喀什民居非常注重窗户色彩的寓意表达[16],如黄色象征着光明、朝气、华丽,黄色属于暖色调,接近大自然,不显山,不露水,给人一种明亮、温馨且亲近的感觉;红色象征吉祥、幸福、喜悦,也给人一种醒目且喜庆的装饰感受;淡蓝色象征着蓝天、湖泊,给人一种浩瀚、博大、生命生生不息的寓意;绿色象征和平、成长、生命,有绿色的地方便有牧草,也使牛、羊、骆驼得以生存,故绿色也有神圣寓意(图8、图9)。

图8 民居窗图9 民居门

三、喀什噶尔老城磨坊巷的民居实例

喀什噶尔古城称得上是世界现存大规模的生土建筑群之一,也是国内保存至今具有典型的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其内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土褐色的民居叠嶂交错,多以土木、砖木构成,传承人凝神雕花,拼接木料,在建造中常采用传统的砖雕和木雕工艺进行装饰,创造出富有民族风味的门窗艺术。在此,以喀什噶尔老城古巷道咖啡馆和喀什老城吾斯塘博依街道7组12号为例,对喀什民居门窗装饰艺术进行展示。

1.喀什噶尔老城古巷道咖啡馆

该建筑于2009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固改造,整体为三层的砖木结构(图10),整个庭院由外墙围合成全封闭空间,建筑装饰主要在门窗、柱子、天花上运用木雕,在墙面及天花衔接处运用拼花砖,图案以几何图形和花草装饰为主。

图10 建筑外观

(1)门窗形制。该民居大门空间宽敞,两侧各有一个门柱,门框装饰精巧,其上雕刻有连续的卷草纹,四周雕刻几何线条以增强立体感。门扇为实榻木门,其上用几何外框分为几个装饰区,并雕刻有不同形式的花草纹样,中间的压缝条同样用几何线条装饰,整体端庄、大气、美观(图11)。室内房门尺寸相对较小,装饰却更为繁复,整体造型为尖拱形。门框制作宽厚,采用刨线、刻花的方式,形成层次丰富、装饰个性、内涵厚重且独具民族特色的装饰特征[17]262。主要形制由外向内侧层叠刨出几何线条,并在一组间距较大的线条中间雕刻卷草纹。门亮子用弧形木条拼接分为三个区域,起到辅助采光和通风的作用,其上也同样饰以几何线条。门扇部分装饰最为精巧、手法多样,采用刨线、镶边、刻花和贴花等,使整个门扇视觉效果十分立体(图12)。

图11 室外门图12 室内门

该民居中,窗户采用木棂格窗与龛形雕花窗。其中龛形窗为主要类型,室内室外均有应用,因其装饰性强故多用在建筑正面,也就是沿街一面。按照结构形式分为上部固定的亮子、可开合的窗扇以及四周龛形的窗框三部分,其中,雕花装饰集中在窗框与亮子部分,窗扇只在功能性的基础上做简单的刨线装饰,室内的龛形窗也是如此(图13)。固定的木灵格窗数量较少,主要应用在建筑侧立面的外墙上,窗户内部装饰有竖向宝瓶状的木柱,造型简洁大方,较好地起到了辅助采光、通风作用(图14)。

图13 龛形雕花窗 图14 木棂格窗

(2)造型艺术。该民居的造型艺术具有传统装饰与现代装饰相结合的特点,整个民居的装饰重点是建筑内的半开放空间和室内客厅,以柱廊、天花、阿以旺等部位的装饰最为繁复(图15)。外墙装饰相较于其他喀什民居较为简洁,表现为素土墙面(图16)。

图15 天花图16 民居外墙

民居门窗造型艺术方面主要表现在木雕和石膏两种装饰形式上,室内室外门窗的装饰较为统一,只在功能形式上有所区分。木雕是整个民居中运用最多的装饰形式,室内的天花藻井、柱廊柱式都包含丰富的木雕装饰[18],门窗也不例外(图17)。老城古巷道咖啡馆的门窗都运用了木雕装饰,在门窗的结构框架部分主要采用刨线手法,使门窗增强立体感,外立面丰富。在其余部分采用雕刻手法进行装饰,主要雕刻植物纹样,以卷草纹最为常见(图18)。

图17 廊柱木雕装饰 图18 门窗木雕装饰

民居石膏装饰主要集中在室内的墙面装饰部分,回廊、客厅等重要位置用石膏抹白墙面,在壁龛、顶棚的衔接处用石膏花带作过渡处理,在门窗方面的应用亦是如此,起到统一装饰的作用。室内门窗的外框配合石膏线条组成的矩形、龛形装饰与墙面壁龛的装饰形式达到统一,形成整体(图19)。在几个较为重要的入口处还增加了石膏浮雕装饰以凸显空间重要性,纹样采用连续的卷草纹或是组合而成的几何图案[19]。

(3)色彩艺术。民居色彩整体较为朴素,墙面为土黄色,室外门窗为原木色,部分室内门窗在装饰部位辅以石膏线条,颜色以白色为底,装饰金色线条(图20)。整个建筑从外观看沉稳大气,粗犷中又透露出一丝精致。

图19 石膏线装饰 图20 石膏浮雕

2.喀什老城吾斯塘博依街道7组12号

该建筑位于喀什老城曲折幽深的巷道之内,最大特点为庭院空间狭长,进入大门后穿过狭长走廊方可到达庭院内部,建筑形态深受地形及周围建筑影响(图21)。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大多为一层,局部空间做了双层设计,符合老城内民居建筑纵向设计的需要(图22)。建筑装饰主要集中在外墙、门窗、柱式、天花及室内墙面,以下主要对门窗进行具体分析。

图21 过廊 图22 纵向结构

(1)门窗形制。民居的大门处在两个相邻院落的大门之间,从外部看略显低调,大门为黄色拱形门,门框上刻有乳钉装饰,增强线条感,拱形门扇上雕刻几何花纹,四周外墙用拼花砖装饰(图23)。民居有狭长走廊,所以在走廊内多设置一道大门,同样是木质双开门,并在其上同采用几何线条装饰。除此之外,民居中还有几处拱形门洞,符合地域审美。室内房门为尺寸较小的单开木门,门扇上用刨线、刻花的方式装饰几何线条及卷草纹样。

民居中的窗户以木质平开窗为主,装饰主要集中在庭院正对墙面的几处窗户上,结构形式由可开合的窗扇及矩形窗框组成,装饰主要集中在窗扇部分,雕刻出装饰线条后在其上用油漆涂刷,形式简洁大方(图24)。

图23 房门造型 图24 窗户造型

(2)造型艺术。门窗造型艺术主要集中在木雕和拼花砖。木雕是门窗装饰中运用最多的装饰手法,基本形式是用刨刻手法在门窗上做出几何装饰线条,视觉上可将门扇、窗扇分出几个视觉中心,其后继续用雕刻手法在内部装饰较为规整的乳钉状和几何状图形。这样能够起到增强立体感、丰富立面装饰的作用。拼花砖装饰主要运用于门框四周,其中以入口大门的装饰最为精细,运用砖块拼合出抽象的花朵纹样,房门四周的拼花砖造型较为简单,简繁的对比能够突出建筑门窗在使用过程中重要性的不同。

(3)色彩艺术。民居在色彩艺术方面表现出小而精致的特点,建筑整体墙面虽为朴素的砖红色,但各个门窗色彩不同,入口大门为亮黄色,朴实而敦厚;走廊大门为墨绿色,其上用金色门钉装饰;入户门及门窗用青色及橘红色组合搭配使用,生动活泼(图25、图26)。

图25 黄色大门 图26 墨绿色大门

四、结 语

喀什老城经过历史的变迁,城垣之内,瓦舍闾巷却于历史中遗存,喀什传统民居建筑经过自身独特文化的洗练,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自成一体,形式与功能相和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喀什地区的门窗装饰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加工手法、装饰技艺的呈现,而是在自然与人文多元影响下产生的,是当地历史文化特征的物化表现,是非常宝贵的文化研究资料和观赏对象。

通过对喀什门窗的实地考察,结合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喀什民居门窗装饰艺术是在喀什独特的自然环境下以维吾尔族文化为基础,兼容多种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门窗形制方面,喀什门窗的装饰材料较为单一,以木材为主,能够自然融入生土或砖饰的墙面中。为防止风沙侵袭,门都是实木板门,密闭性好,外墙开窗较小,多做固定式窗户,内院窗户尺度较大且多为平开式,为防风沙会做成双层,内层为可开启的窗板,外层为棂格花等。在造型艺术方面,喀什早期受中亚、阿拉伯、波斯等文化的影响,在装饰中很少出现人物、动物等形象,因为维吾尔族热爱生活,喜欢绿色,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也让当地居民对身边的各种植物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因此装饰多以植物纹样为主,这种特征在早期民居建筑木雕门饰中较为常见。喀什的几何纹样由阿拉伯纹饰演进而来,大多以圆形、方形或菱形为基础,交叉组合成为各式多边形,同时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龟背锦、六方棂花等纹样也多出现在门窗装饰中。色彩艺术方面,大门因其代表一个家庭的门脸,装饰较为复杂,常在门板上刨刻装饰线条及几何纹样,更为讲究的家庭还会雕刻装饰纹样,为防侵蚀,门窗表面刷漆,后发展为装饰性更强的彩漆,颜色的选择也符合当地居民审美。

门窗装饰艺术的产生源于形态上美的加工,任何艺术,就其内容而言,离不开所处的环境,不能不带有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印记。但门窗在建筑中毕竟有其必要的实用价值,因此艺术形式也受形态及大小的限制。这就决定了审美的表现必须应用象征或比拟的手法,也就是说无论是植物还是几何纹样,并非具象的花草树木,而是抽象后的一种变形。因此可以说,在居民眼里门窗不仅仅是建筑构件,更是当地居民艺术美学的展示窗口,既展示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才华,也展示了装饰艺术中最丰富和最有特色的传统艺术。

猜你喜欢

喀什民居门窗
喀什城是座大巴扎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丝绸之路之喀什·五香人生
浅谈建筑节能门窗的设计与应用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伟昌铝材·门窗
轩尼斯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