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豌豆公主》:如何衡量个人价值?

2022-09-09编辑高婷

父母必读 2022年9期
关键词:张岱王后豌豆

编辑┃高婷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豌豆公主》这部经典作品启发我们思考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创造了什么。

《豌豆公主》是安徒生比较早年的一篇作品,跟《国王的新衣》差不多写在同一时代。后者讽刺了愚蠢的、不能胜任其职位的国王,那么前者呢?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也是一个讽刺作品,比如是对公主矫揉造作的讽刺。但在我看来,这篇童话却有更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空间。

这个故事的开头说到,王子想找一个真正的公主结婚。但怎样才能判断女孩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呢?在读这个开头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稍微停一下,想一想:如果是你的话,你要拿什么标准来判断?我把这个问题先挂在这里,大家不妨暗自琢磨琢磨。

接着,故事说到这位王子去见了许多公主,我想这应该是指具有公主身份的女孩。大家不要惊讶,古时候的欧洲小国林立,每个小国都有自己的国王、王后、王子、公主,而且数量很多。这也正是童话故事里这类角色经常出现的现实基础。

虽然这些女孩的身份都是公主,但这位王子却总觉得她们有哪里不对,无法断定是不是真正的公主。读到这一段情节的时候,大家不妨再次停下来想一想,这些女孩儿到底有哪里不对,以至于让这个王子无法判断?又或者大家试着换个角度想想:这些女孩儿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有问题的反而是这位王子?或许是他对真正的公主有什么误解,或者他的判断力不行,因此根本看不清楚他所遇到的女孩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把这些问题也挂在这里,供大家琢磨。

一粒豌豆的考验

接下来,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有个女孩儿敲开了王子所住的城堡的大门,她被大雨淋得非常狼狈,跟王子之前所见到的那些光鲜靓丽的公主都不同,可她自称是一位真正的公主。

这一段情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家常说的一个道理:不要仅凭外表判断一个人,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内在。人们还喜欢讲这样一类故事:有些人外表不起眼,实际上却很厉害,比如很有钱、很有才华或者是一位了不起的国王……站在门外的这个女孩,她会是真正的公主吗?

于是,王后设置了一项考验:在公主的床上放了一粒豌豆,又铺上20床垫子和20床鸭绒被。这样夸张的情节也是童话故事中喜闻乐见的,光是想一想这层层叠叠的床铺,就会觉得非常滑稽,好笑吧?

没想到隔着这所有的一切,公主仍然说她被那颗豌豆硌了一夜(其实她事先并不知道豌豆的存在)。这就说明她的确是娇生惯养长大的—而这被王后和王子认为,正是判断一个公主的真正标准。于是,这个故事中的最大问题就来了:用一颗豌豆来判断一个公主,有道理吗?

大家的第一反应或许是:这完全没有道理,简直就是瞎胡闹!但是,再仔细想想呢?这就要回到我最初提出的那个问题了: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公主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或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思考,因此设置出不同的判断标准。

其实,这一粒豌豆反映的是一个人难以掩饰的生活习惯。对王子和王后来说,根据他们用豌豆来测试这一点来看,他们主要是从生活方式以及这背后的生活条件的角度来思考的:真正的公主应该是生活优渥的,被照顾得非常精细。比如从来都是睡最柔软的床,并且床上不会有任何异物,因此哪怕出现一粒豌豆,她都能感觉得到。

如果我们认同这个角度,那么想一想他们所采取的豌豆测试方式,有效吗?实话实说,对于测试生活优渥这一点来说,这还真是有效的,因为这种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最难伪装。

说一个好玩的例子。中国明朝有个名叫张岱的作家,非常讲究生活方式的种种细节,其中包括饮茶。张岱有个“同事”天天喝他提供的茶,喝的时候不觉得怎么样,可能还嫌张岱太讲究,比如张岱曾经说,各地的水的味道的细微差别,都是能辨别出来的。后来这个“同事”回到了老家,再喝家中的茶,就感觉不对了,能品出来跟张岱平时给他喝的茶差距太远。在这个故事里,那个“同事”一直喝着张岱的好茶,就像童话里的公主一直睡在柔软的床上,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养成了那样的生活习惯,而他家乡的茶就相当于童话里的那粒让人不舒服的豌豆了。

一个恰当的衡量标准

可是,我们又要问,按照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条件筛选出所谓真正的公主,真的有价值吗?因为这些条件只是别人(比如公主的父亲,也就是国王)提供的,又不是公主自身所具备的品质、能力或者她自己创造的东西。别人提供给她的,也可以随时收回,而她又要怎么办呢?这就像张岱的那个朋友,回到家乡以后便一筹莫展,因为他并没有学会如何做出好喝的茶汤。他只能写信给张岱说:“请你把我的舌头还给我!”

在我们对张岱“同事”的吐槽一笑之余,也要思考: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单凭生活方式来判断一个公主,是否有价值呢?对此我的回答是:并没有太多或者真正的价值。因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她被赠予了什么,并不在于她享受了什么,而在于她能创造以及真正创造了什么。

就像张岱,他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他是名门之后,不在于他的家族曾经有多么的辉煌,事实上他算是明朝遗民,进入清朝之后便选择隐居。他真正的价值在于他所创造的那些东西:他自己动手做出的好茶,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品鉴出的好水,以及他写下的许多有意思的好文章。

再回到我在这篇文章开头提到的第二个问题:王子碰到过很多公主,都觉得她们好像有哪里不对,无法断定是不是真正的公主,这又是为什么呢?可以根据我们刚刚分析的2个角度解读一下:

● 如果以生活方式、生活条件作为标准,那么王子碰到的那些公主有可能是在伪装自己拥有优渥的条件,但这种伪装由于缺乏长期环境的浸泡,总会在种种细节上露出马脚。我们前面说到古代欧洲有很多小国家,其中有些国家其实是很穷的,即便是公主也没有太好的生活条件,而这位王子又不够敏锐(至少比不过他的妈妈),只能模糊地感觉到好像有哪里不对。

● 如果我是那个王子呢?我会更看重对方的内在品质和自身所拥有的能力。那么,那些只注重生活方式的公主们哪怕的确拥有优渥的条件,培养出了非常精致的生活状态,在我看来也仍然有哪里不对。因为一个人因自身的品质与能力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度,更是无法伪装的。而那样的公主,即便在大暴雨中被淋得狼狈,恐怕也能让人一眼认出来: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

一个想象的空间

不过说到这儿,我对这个童话其实还有个疑问:如果女孩真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又是什么使得她在大暴雨之夜,没有任何陪伴者,连雨具都没有,独自一人徒步赶路,敲开陌生城堡的大门呢?

我能想到的一个解释是:她的王国发生了危险!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她竟然还是悠悠然地入睡,并且在第二天早晨抱怨床上有一粒豌豆,我们真的很难说,这是一位对自己的王国有责任心的公主呀!

我能想到的另一个解释是:可能受到了坏女巫的迫害。这也是童话故事中常见的桥段。而且童话故事中特别喜欢把王子、公主等隐藏在某些狼狈的外表下,比如被变成青蛙、野天鹅之类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故事倒也有意思,就留给大家自己继续想象吧!欢迎大家把后续的故事投递给我!

猜你喜欢

张岱王后豌豆
红心王后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医者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一个人的梦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
评商震的《另眼看张岱及其他》
头饰王后
王后与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