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依赖与省级开采地经济发展

2022-09-03张文龙卢林玉申小凡

会计之友 2022年18期
关键词:荷兰层面现象

张文龙 卢林玉 申小凡

1.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一、引言

矿产资源作为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历来被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富集、矿种齐全的资源大国之一,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2%,截至2020 年底已发现了173 种矿产,稀土、钨、锡等金属矿产和许多非金属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煤炭、石油、钢铁的产量也都保持增长。采掘业作为我国的重要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19 年采掘业增加值为2.37 万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4%。采掘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给国家和当地带来经济利益,而且推动地区工业化进程、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拉动消费和投资、贡献财政税收收入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矿产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其有效性却一直存在争议。20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矿产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英国采煤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也是因为这些国家拥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众多学者提出自然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资源福音”相关理论应运而生。然而,进入20 世纪中叶后,一些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国家发展瓶颈开始显现,如挪威、科威特、伊朗等,学者称之为“资源诅咒”现象。“资源诅咒”是指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可能会造成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等投入的忽视,形成过度依赖单一经济结构的窘境,对长期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自然资源究竟是“资源福音”抑或“资源诅咒”在各国学术界尚未定论。

就我国国情来看,矿产资源分布呈现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不均衡特征,而资源富集地区与资源稀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内蒙古、山西等中西部内陆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速度反而远不如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广东、江苏等地。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经历了主要由能源部门繁荣引起的经济快速增长,而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却无法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源型地区粗放式发展给当地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资源部门的扩张对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活动产生挤出效应,在短暂的“资源繁荣”之后,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的困境。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资源依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值得深入研究。剖析“资源诅咒”发生的内在逻辑与传导机制直接关系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构建回归模型验证我国省级层面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现象,重点研究资源依赖对制造业的影响,并探究资源依赖与政府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经济的影响,从省级视角为规避“资源诅咒”发生提出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大多数研究关注资源部门扩张对其他行业产生的挤出效应,本文进一步检验了资源部门扩张引发的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丰富了“资源诅咒”传导途径的研究。第二,关于“资源诅咒”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存在争议,本文实证研究表明“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省级层面存在。

二、文献综述

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诅咒”现象最早由Auty系统提出,他指出丰富的资源不足以满足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反而成为一种限制。随后学者对“资源诅咒”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归结为以下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资源诅咒”支持论。徐康宁等较早在国内开展了“资源诅咒”相关话题的研究,随后学者利用我国省级层面数据做了实证检验,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结果都证明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资源富集地区由于过度依赖资源禀赋不仅会抑制经济的增长而且会导致生态效率的降低以及产业结构失衡,在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方面资源依赖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

第二个观点是不支持“资源诅咒”假说。方颖等使用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进行检验,以人均概念衡量资源丰裕度,实证发现在我国城市维度上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崔学峰认为关于“资源诅咒”存在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验证,以往研究中存在指标选择有误、样本偏差、基本概念模糊等诸多原因,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个观点是“资源诅咒”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地区不同、资源类型不同、衡量指标不同,都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胡华在对“资源诅咒”的检验中指出我国不同地理区域在“资源诅咒”存在性方面表现不同:东北地区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华北、华中地区抑制作用并不显著。李婉虹和李娜研究表明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自然资源依赖度对其影响则为负,表明“资源诅咒”实为“依赖型资源诅咒”而非“丰裕型资源诅咒”。

现有关于“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传导途径上。众多学者认为“去工业化(荷兰病)”、资源价格波动、政治不稳定与腐败和环境破坏等是造成“资源诅咒”的主要作用机制。Cust 和Viale在传导途径上,区分了资源部门繁荣导致的“荷兰病”和政府部门繁荣导致的“秘鲁病”(Peruvian diease)。边云涛等在破解“荷兰病”效应的具体路径方面进行了研究。资源依赖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以及科技创新等众多因素的挤出会间接阻碍经济增长。还有研究发现资源依赖导致的制度弱化也是造成“资源诅咒”现象的原因,资源富集区的地方政府和相关资源管理者对资源有更大的控制权,在利益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易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加重“资源诅咒”现象。

三、理论分析

(一)资源依赖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

从我国众多资源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些地区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后,陷入了发展停滞的“陷阱”。随着资源产业的不断扩充,资源依赖的弊端逐渐凸显。在经济方面,资源型地区长期依靠资源发展造成路径依赖、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衰退严重和经济转型难以下手;在环境方面,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采遗留下众多问题,区域水质污染、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增加、土壤污染退化等危害着区域生态环境;在政治方面,矿产资源巨大的经济价值使得资源富集区的地方政府在利益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导致资源开采收入没有合理配置,无益于当地经济发展。这些问题使得丰富的资源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无法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越来越多的地区难以摆脱“得之资源,失之资源”的难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H1。

H1:对资源部门产出的依赖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即“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省级层面存在。

(二)“荷兰病”与“秘鲁病”的存在性

“荷兰病”是造成“资源诅咒”现象最为广泛的解释。“荷兰病”一词可追溯到20 世纪70 年代,当时荷兰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国家,但在北海开发出大量天然气资源后,天然气开采工业迅速膨胀,工资和利润大幅攀升,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人力和资本,使经济增长曲线落入“陷阱”。因此“荷兰病”一词通常是指资源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吸引众多生产要素投入,致使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传统制造业发生萎缩,从而阻碍经济增长的现象。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多高度依赖该地区的资源禀赋,采掘业占比较大,经济结构单一,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资源开发,例如山西省采掘业人数占比远高于制造业,采掘业占用大规模的资本和人力造成了其他行业的萎缩。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H2。

H2:对资源部门产出的依赖会对制造业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即我国省级层面存在“荷兰病”现象。

传统观点中,人们较多关注资源部门的繁荣对制造业等其他产业产生的挤出效应,对政府部门造成的影响研究较少。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可能会减轻采掘活动导致的“荷兰病”现象,但不会减轻地方政府对资源收益的支出。由于资源开采收入未能投入到有助于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从而无益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导致产生“秘鲁病”效应。人们在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发现,对矿产资源依赖程度高的国家,通常其民主程度较低,腐败程度较高,税收制度较为不健全,无法使资源收入真正惠及当地居民,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H3。

H3:对资源部门产出的依赖会促进政府投资,政府投资会加剧资源依赖对经济的抑制效应,即我国省级层面存在“秘鲁病”现象。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筛选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8 年到2019 年全国29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不含新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等。在计量模型的选择上,主要使用全国层面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二)模型和变量定义

1.为验证我国各省市的资源依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构建如下模型:

2.为验证我国各省市是否存在“荷兰病”现象,构建如下模型:

3.为验证我国各省市是否存在“秘鲁病”现象,构建如下模型:

在对“秘鲁病”的检验中需要验证政府投资对经济的间接影响,因此本文引入交互项反映政府投资与资源依赖度的综合作用,变量具体描述如表1 所示。

表1 主要变量定义

4.在检验资源依赖对经济发展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基础上,分别建立物质资本投入水平、人力资本投入水平、科技创新投入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与资源依赖度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基本回归模型如下:

X表示物质资本投入水平、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人力资本投入水平等传导途径,其余与上文相同。

(三)描述性分析

参照以往学者对资源丰裕度指数(RAI)的定义,对我国各省市资源丰裕度进行统计排序(表2)。由RAI 统计表可知,资源丰裕度排名靠前的省份(如山西、内蒙古等)经济相对落后,GDP 近年在全国排名靠后,而福建、浙江、广东、江苏等在全国GDP 排行中靠前,但其资源丰裕度却排名靠后,远低于全国均值。我国在资源分布上呈现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不均衡状况,但近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却遥遥领先,结合上述统计分析,本文认为资源丰裕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区域的经济发展,我国省级层面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五、实证分析

(一)“资源诅咒”现象存在性分析

表3 资源依赖度对省级经济发展影响的回归结果显示:列(1)RD 系数为- 24.37,在1%显著性水平上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在列(2)至列(6)中依次加入控制变量,RD 系数有所上升但仍显著为负,实证结果与H1 相符。在加入全部控制变量的列(6)中,MI 估计系数为- 5.096,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制造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支撑作用,由此猜想我国可能存在“荷兰病”现象;FAI、SI、FDI 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物质资本投入水平、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以及对外开放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缓解资源依赖对经济的阻碍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表2 中国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资源丰裕度指数(2016 年)

(二)省级层面“荷兰病”与“秘鲁病”存在性分析

表4 省级层面“荷兰病”存在性检验结果显示:列(1)RD 的估计系数为- 1.248,在1%水平上与制造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列(2)至列(5)依次加入控制变量,RD 的估计系数有所上升但仍显著为负,说明资源行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我国目前表现出较明显的“荷兰病“现象。在加入全部控制变量的列(5)中,科技创新投入水平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科技投入水平与制造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的重要关头,科技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区域的“荷兰病”现象。

表5 省级层面“秘鲁病”存在性检验结果显示:列(1)当未加入控制变量时,RD 对GI 的估计系数为0.922,列(2)加入控制变量,RD 对GI 的估计系数为0.837,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资源依赖度的提高会促进当地政府投资的增加。列(3)结果表明:RD 估计系数为- 25.92,且在1%水平上显著,即资源依赖抑制经济增长,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交互项GI×RD 的估计系数为39.62,在5%水平上显著,表明政府投资的增加有效改善了资源依赖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综合以上结果得出,资源部门的扩张会引发政府投资的显著增加,政府投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依赖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可见H3 未通过检验。由此得出政府投资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是区域减少或消除资源依赖负面影响的关键因素。

(三)传导机制分析

表6 省级层面“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被解释变量中,人力资本投入水平、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与资源依赖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资源依赖对人力资本投入和科技创新投入存在挤出效应。资源型地区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从而阻碍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结合表3 的检验说明,资源依赖对多个行业都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资源开采具有较高的利润,易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向相关产业,同时造成地区收益水平和要素成本的提高,使得其他产业的发展更为困难。

表3 资源依赖度对省级经济发展影响的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1.替换变量

本文基于广义“资源诅咒”假说,将“资源诅咒”的对象由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GDP 扩展到人均GDP,就资源依赖对人均GDP 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再次检验“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表7 展现了以人均GDP 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结果,RD 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均显著为负,实证结果证明“资源诅咒”在我国省级层面存在,结果是稳健的。

2.变更实证方法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Pooled OLS)再次检验“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表8 回归结果显示RD 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实证结果证明“资源诅咒”在我国省级层面存在,结果是稳健的。比较表8 和表3,FAI、FDI、MI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符号发生了变化,表明不同的方法对结果具有敏感性。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对29 个省级地区“资源诅咒”的研究中发现:(1)“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省级层面存在,即资源依赖对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2)我国省级层面资源依赖对制造业发展存在挤出效应,即存在“荷兰病”现象;资源依赖刺激了政府投资的增加,有效的政府投资对“资源诅咒”现象起到了缓解作用,未发现“秘鲁病”现象。(3)资源依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以及制约人力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投入等间接传导途径共同实现。

表4 省级层面“荷兰病”存在性回归分析结果

表5 省级层面“秘鲁病”存在性回归分析

附:

表6 省级层面“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因素分析结果

表7 资源依赖度对省级层面人均GDP 影响的回归结果

表8 资源依赖度对省级层面经济发展的影响OLS 回归结果

资源开采地应重视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规避“资源诅咒”,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1)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各地方政府应积极调整其产业结构,加强多元化产业投资,助力传统技术创新,有效缓解地区的“资源诅咒”。(2)人力资本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资源丰富的地区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重视培育各行各业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3)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的持续加快,以科技为主导是未来的选择,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传统能源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方向。(4)稳定有效的政府投资,有利于补齐市场发展中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中的短板,资源地政府应科学利用资源收入,合理扩大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同时制定因地适宜的财税政策,提高采掘业的透明度,并建立科学的采掘业收益统计模板,助力资源收益管理的优化配置,支持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

猜你喜欢

荷兰层面现象
凡·高
在荷兰骑自行车
骑行荷兰羊角村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荷兰医保独树一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