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督军府旧址周边环境景观控制研究*

2022-09-02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杜欣格梁变凤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8期
关键词:督军梅山旧址

文/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杜欣格 梁变凤

1 现状调研

太原山西督军府旧址现存建筑多为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和西方建筑风格融合的形式,均于民国后督军府时期出资建成及修复,整个府邸中轴对称。建筑形式包括中国传统形式、西洋式、中西合璧式,整个建筑群的风貌和肌理充分表现出民国时期我国建筑的探索历程,呈现古今交融、中西合璧、风格多样的建筑特色(见图1)。

1 督军府旧址平面 (来源:作者自绘)

1)督军府南门楼 民国时期,督军府南门楼在清巡抚衙门单层府门的基础上改建为2层门楼,是庄重典雅的重檐歇山顶建筑:1层宽五间,深三间,共设三门,柱头置有三踩双昂斗,前廊出檐并覆有黄绿色琉璃瓦;2层宽三间,深二间,设围廊,檐下有木雕斗耍头,梁枋上绘清式彩画。大门两旁有两尊石狮子,姿态威严,向东西两侧延伸的八字墙使整个南门外广场空旷宽敞。大门内东门卫房设木梯可上至2层,第二道门及两侧小门均按原貌保存。

2)渊谊堂 渊谊堂原为清代巡抚衙门大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督军府出资将其改建为2层砖木混合结构、悬山顶的建筑,又称督军府一号楼。1949年后,因屋顶渗漏问题严重而对其进行揭顶改造,将水平屋顶改造为“人”字形木架构造,并使用混凝土改建屋顶。大门2层为半圆形壁柱及半圆门构成的石质立面,立面庄严肃穆。楼门之前辟有面宽三间的卷棚歇山,檐周为龙形雕花,柱头为五踩斗,上覆绿琉璃瓦饰,整个门楼装饰精美,形制、色彩极佳,楼内大厅中央有题刻。整个建筑呈现浑然一体的中西结合风格。

3)梅山会议厅 梅山会议厅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时称礼堂,又称“小自省堂”。梅山会议厅面阔九间、深八间,气势宏大。建筑平面为“工”字形,屋檐有上下两层。侧门是西式风格,窗为尖窗;两侧山墙从上至下是相互对称的窗户,屋顶为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在大堂四角加盖4座攒角式角楼。柱子、额枋均绘有精美画作,装饰高雅、美观且别具一格。大堂内部四周有立柱及上下两层木廊,均以色彩斑斓、富丽堂皇的画作装饰;内部通高的空间设舞台和会客的座位,此处可容纳约500人,是举办大型会议及宴请来宾的场地。

4)西门 西门是1997年12月30日竣工的仿古建筑,采用现代混凝土框架与砖木框架相结合的仿古建筑形式。面阔三间、深两间,中柱前后有双步梁,屋顶为单檐歇山顶。

5)梅山 梅山原是一座煤山,是明清两代巡抚衙门堆积煤炭之处。光绪七年(1881年),张之洞上任后,派劳役堆土建山,假山高约20m,东西宽约20m,南北长约80m。假山内有“当仁洞”“随缘洞”,最下层建“邃密深沉之馆”。假山上建有亭,山径镶嵌“法华”二字,山上还有乾隆题诗的3块古碑。

6)进山 军阀将督军府内原是煤堆的地方,后改名为“进山”,1919年,在原有假山的基础上,三侧叠加土石,使眉山东西两侧扩张约13m,南北扩张约20m。在梅山顶部兴建哥特式塔楼,命名为“进山楼”,在塔楼顶楼设置西历自鸣钟。日寇攻占太原城后,用炮弹摧毁了山顶塔楼,一并被摧毁的还有山脚下的“邃密深沉之馆”。

督军府旧址的东侧是原巡抚衙门的内园,后改建为私家园林,又称东花园。在东花园东侧,即现在的山西省政府东院宿舍区内有一院落名为“玉堂春”,仅存的大堂及二堂由连廊串联,整体呈“工”字形布局。大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顶为悬山顶。经考证,“玉堂春”为明代时期的布政使司衙门,故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对其进行总体修复及修缮。

2 保护修缮工作

由于年久失修,督军府旧址中的建筑物出现主体变形、墙体开裂、油饰剥落、屋顶杂草丛生、琉璃瓦残破缺损等问题,严重威胁旧址安全。为有效保护历史文物,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分阶段对督军府旧址进行全面保护及修缮。

1)第一阶段 督军府旧址前院保护修缮工程包括对督军府南门楼的修缮及彩画的复原,九号楼、十号楼、十一号楼、十二号楼、渊谊堂的修缮及彩画复原,原督军府院落的维修等。

2)第二阶段 督军府旧址后庭保护修缮工程范围包括小自省堂、西大门、梅山亭廊、梅山山体等。

2017年9月,随着山西省政府搬出,督军府旧址将改建为博物馆;2019年7月,整个博物馆的主体修缮工作大致完成;2020年12月28日,博物馆对外营业;2021年8月,博物馆被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3 周边环境分析

3.1 督军府旧址周边环境

由于督军府旧址将改建为对外开放的博物馆,故在原址基础上向东西两侧扩建出一部分。督军府旧址周边包括住宅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文保建筑及公园等(见图2)。

2督军府扩建情况及周边环境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1.1 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多分布于督军府旧址的北侧及东侧,少数分布于西侧解放路对面,均为2~6层老式住宅建筑,建筑高度较低,对督军府旧址几乎不产生影响,色彩以砖红色、浅灰色为主,与督军府旧址原建筑和谐统一。

3.1.2 教育建筑

教育建筑包括督军府西侧隔解放路对面3层的省政府机关幼儿园、8层的省实验中学及其14层的补习学校、东北侧6层的后小河小学,其中幼儿园色彩以黄色和蓝色为主,其他学校建筑均以砖红色为主。

省实验中学虽在色彩上与督军府较为和谐统一,但建筑整体较高,对督军府周边环境风貌产生一定影响。幼儿园色彩虽与督军府较不统一,但建筑整体较低,对督军府周边风貌影响较小。

3.1.3 医疗建筑

医疗建筑包括督军府隔府东街东南侧的省眼科医院,医院由距府东街较远的高8层住院部和紧邻府东街的高11层门诊楼组成,建筑主体为灰色调,采用传统中式屋顶形式,虽未紧邻督军府,但由于建筑整体较高,故对督军府周边风貌产生一定影响。

3.1.4 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较少,多以住宅建筑底层商铺的形式服务于周边居民,唯一对督军府产生影响的是西南角8层高的商业办公楼,其建筑立面与督军府极不协调,且其西南方向的高层住宅楼会对督军府产生较大影响。沿督军府旧址南北轴线向南延伸,穿越鼓楼广场的牌坊照壁便是食品街,其在宋代就是太原市的商业中心,后一度萧条,2012年,受益于区政府的激活工程,整个街区焕发古朴优雅的勃勃生机,成为集餐饮、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休闲街区。

3.1.5 文保建筑

除食品街外,在以督军府旧址为中心半径约500m的范围内还分布诸多文保建筑,如玉堂春、原省委办公楼、唱经楼等。上述文保建筑均可在督军府旧址改建成博物馆后,与食品街统一规划,成为龙城历史文化观光的新名片。

3.1.6 公园

公园包括鼓楼公园和在建新公园,其均以仿古形式呈现,与督军府旧址内的建筑和谐统一,公园中绿意盎然,带来较好的景观效果。

3.2 玉堂春周边环境

玉堂春位于督军府旧址东侧,山西省政府东院宿舍区内,可由邻近新道街和府东街交叉口的大门进入,向正北方步行200m即达玉堂春南院门。南院门约70m处,原本10m宽的街道紧缩至4m,巷口东西两侧充斥蓝黄拼接的教育建筑,其色彩无论是与巷子尽头的玉堂春南院门,还是与周边老旧住宅楼,均不协调,作为直通保护文物的唯一巷口,沿巷建筑立面应进行调整。玉堂春位于宿舍区内,其周边均为3,4层的老旧住宅建筑,虽与其距离较近,但建筑整体较低,色彩与玉堂春较为统一,而东南侧距离较远的省实验小学与东侧高层住宅由于高度过高、色彩过于丰富,对玉堂春周边风貌产生一定影响(见图3)。

3玉堂春周边环境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 结语

在调研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太原督军府旧址所在街区北至东缉虎营、东至大二府巷和新道街、南至府东街、西至解放路,上述范围内建筑均较老旧,高度在6层及以下,色彩与文保单位较为统一,对其几乎不产生影响,但其他街区的高层建筑会对文保单位周边风貌造成影响。同时,距离文保单位较近的建筑由于外立面色彩过于鲜艳跳跃,形式过于现代化,也会对文保单位产生一定影响。在制定文保单位保护规划时,除应对周边建筑的高度、外形、色彩等进行严格把控,也应尽可能扩大建设控制地带。

从周边环境上看,督军府旧址周边学校分布密集,南北坐落公园,历史建筑资源丰富,紧邻发展已成规模的食品街和太原北城最繁华的柳巷商业区。未来改建为博物馆后,既可促使周边学生了解龙城历史文化,又可对周边商业建筑、历史建筑和公园等进行资源整合,向游客宣传历史文化。与此同时,钟楼街区域将被整体打造为具有明清风格的老太原特色步行街,建成后景点集聚,形成商、文、旅功能融合互促,综合配套设施完善,古典韵味与时代韵律协调统一的“大柳巷特色文化街区”,塑造城市新名片,以“最太原”方式展示山西传统文化,对树立“山西名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督军梅山旧址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油画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诸葛亮制木牛流马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神偷胖三
偷神胖三
论梅山道教文化中的“巫”特质
“督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