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诗性视角下民间山歌的隐喻特性研究

2022-08-31

宿州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喻体爱情观山歌

李 艳

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安庆,246000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砍柴、割草等田野劳动时即兴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也是抒发情感和表达人民心声的一种方式,它的节奏比较自由、曲调十分爽朗,且内容十分广泛。民间山歌主要有对唱与独唱两种形式[1]。在民间山歌中的隐喻是一种认知方面的修辞手法。山歌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是人类对世界、思想、生命的一种体验,是人类身心大脑与生活经验结合谱写而成的歌曲[2]。民间山歌的隐喻是用比喻形式,将未知领域的事物变换成已知领域的过程,其隐喻源主体与目标隐喻体存在相似之处,通过识别出的相似性构成,创造出新的相似性的隐喻主体。因此,通过对相同领域两个源事物的相似性提出,形成新的目标领域的事物关系,通常把这种形式称之为山歌的关系隐喻。

民间山歌隐喻特性有很多种,认知隐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是少数民族人民利用歌唱形式反映日常生活状态的一种思维方式[3]。它主要是以比喻的形式,利用熟悉的旋律让人们透彻地了解事物的一种认知手段。通过隐喻的形式,让人们以不同的形式对周围的环境、少数人们的心理以及不同的民俗文化有一个新的了解。民间山歌大多数都会使用认知隐喻,因此对民间山歌的隐喻认知现象的研究成为当今山歌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4]。通过对民间山歌的样例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民间山歌隐喻现象的特征,提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度,加深对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的认知,对丰富我国山歌隐喻特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民间山歌的隐喻特征,对于推动我国隐喻研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 民间山歌中隐喻的语义表达规律

隐喻修辞手法往往是通过喻体部分的特征,表达出对本体的认识与理解,基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从而达成语义之间的沟通与转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喻体部分的语义特征不可以随便附加到本体之上,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引申的。通过分析发现,民间山歌中隐喻语义的表达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民间山歌中隐喻的局部性规律

在文化诗性视角下,民间山歌的隐喻特性并非完全将喻体部分的所有特征直接映射到本体上面,而是选取喻体部分与本体之间最相似的部分特征进行转化,而本体原有的一些特征不做处理[5]。这一特征也是隐喻修辞手法的基本语义规律,喻体特征和本体特征在隐喻中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一旦相同就会真正成为一个事物,体现不出隐喻的特点。在文化诗性视角下,民间山歌隐喻的语义表达规律就表现得非常突出。如“柑子好比郞和姐,只丢皮来不丢心”,在这一句中,描述了一个吃柑子的过程,选取柑子的皮与果肉分离这一特征,表达了情郎与情姐之间需要暂时分开的感情,但其中完全没有涉及柑子的真实味道和形状特征,只是从柑子皮和果肉分开这一特征入手,对本体部分进行说明。

1.2 民间山歌中隐喻的方向性规律

在隐喻修辞方法中,这种映射关系往往不能颠倒过来,这也是隐喻所具有的方向性所在,也就是遵循一个由喻体向本体方向传递的过程[6]。如“为郎是根芭蕉树,年年换叶不换心。你姐生得好容颜,好似嫦娥下九重。吾爱姐的手,节节白如藕。妹是灯草贱又轻,鼻子勾勾象秤钩子。”在这一段描写中,“情郎”“姐姐”“姐姐的手”“妹妹”以及“鼻子”等本体都是由喻体“芭蕉树”“嫦娥”“藕”“灯草”“霜”和“秤钩”映射过来的,两者的关系不能颠倒顺序。原因是喻体部分通常是人们熟悉或者比较具体和形象的事物,本体通常是不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表达的事物,需要通过隐喻来进行表达,如果颠倒过来则会加大其理解的难度,同时也将导致喻体和话题之间存在差异,最后表达出来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1.3 民间山歌中隐喻的语境依赖性规律

在理解民间山歌隐喻特性的过程中,将喻体部分的每一项语义都映射在本体上是不可能的,只可以将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进行映射,因此,这种情况下会不可避免地增加语义的选择性[7]。不仅要清楚本体和喻体的实际含义,还要更加清晰地了解喻体的深层含义,从而进一步理解隐喻的真实含义。如“要学鸳鸯同路飞,莫丢一只送寒凄。时时相伴同一路,早上同去夜同归”。在这段中,只体现出喻体部分的“鸳鸯”和喻底部分的“同路飞”,而本体部分只能根据山歌中的语境来判断,这也是民间山歌中情歌的特点,结合喻底部分,可以推断出此示例中的本体是“一对恋人”。

1.4 民间山歌中隐喻的多样性规律

相同一个本体与不同喻体之间的结合,或者相同一个喻体与不同本体之间的结合,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意义,人们对其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容易,这也是民间山歌中隐喻语义的多样性体现[8]。相同一个本体与不同喻体之间的结合在民间山歌中比较普遍,并且也容易被人们理解,而相同一个喻体与不同本体之间的结合相对比较不容易理解。如“郎和姐是柑子:送郎送到柑子坪,摘颗柑子送郎君。柑子好比郎和姐,只丢皮来不丢心”,表达的是情郎与情姐在获取到柑子果时不会丢掉的意思,从而表达出恋人之间的心是永远不分离的情感;“兄妹是柑子:哥呀,嫂呀,柑子好吃要剥皮,兄妹好做要分离”,属于哭嫁山歌,描述的是出嫁女子利用柑子皮和果心之间的分开之意,表达兄妹之间也会从此分开的感情。再如燕子的隐喻有“二月燕子在高坡,一飞飞到姐屋角。叫声姐儿莫赶我,借你屋角起个窝。”这一段是将郎比作燕子,是男子以燕子借屋角起窝的情境,来表达情郎对女子的忠贞情谊;“郎放心来姐放心,钉子转脚定了根。燕子衔泥不换口,磨子推溶不变心。”这一段是将姐儿比作燕子,是姐儿以燕子不换口的情境,来表达姐儿对情郎专一的情感;“二人结情莫漏风,燕子啣泥紧闭口。”这一段是将恋人比作燕子,当情侣之间相恋时,以燕子紧闭口的情境,来表达相恋两个人不把两人的恋情说出去的情谊。

由此可知,民间山歌的隐喻特性中,相同喻体经过两次使用之后,都可以体现出不同的相似之处,也就是相同一个喻体中至少会包含两种不同的语义,有的甚至还会包含多种不同的语义取向。大部分民间山歌的隐喻修辞方式都可以体现出隐喻在语义表达上所呈现出来的多样性规律。这也充分说明民间山歌中隐喻多样性的语义规律也是最明显的,具有民间山歌的隐喻特色[9]。

由于相同一个隐喻经过同一个本体可以映射出喻体部分的不同情感,因此,不能将本体和喻体在方向上相互映射,如果采用喻体来映射本体,就会出现不合逻辑的现象,也加大了人们的理解难度,隐喻应该是由具体熟悉的事物映射成不熟悉的事物,在方向性方面是不能改变的[10]。

1.5 民间山歌中隐喻与爱情主题的互动

民间山歌中有很多都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将山歌的隐喻特性用在爱情主题上可以间接表达出人民的爱情观,中国的传统爱情观大部分都是受制约的,因此运用民间山歌中的隐喻特征与中国传统爱情观产生的互动关系,记录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爱情观的变化,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民间爱情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都显得内敛和含蓄,所以利用民间山歌的隐喻特性表达爱情观恰到好处[11]。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在追求阴阳平衡,而这种阴阳五行理论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对爱情观的认知。阴阳五行论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依存,与传统的爱情观一样,成双成对,崇尚耦合,如民间民歌里比较有名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阴阳五行论还讲究对立统一的说法,属于哲学领域范畴,利用认知隐喻结合阴阳五行论来映射爱情观[12]。利用阴阳五行论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爱情观。

受到阴阳观念的影响,民间山歌中表现出来的感情都是委婉和含蓄的,因此在隐喻上一般采用属阴的柔情事物来比喻爱情。本文将556首民间山歌以诗性为单位,提取出可以利用隐喻来表达诗性的438首,根据喻体表达对其进行统计与分类,见表1。

由表1的分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民间爱情山歌中,喻体“水”的使用频率比喻体“火”高得多,而“水”则为阴性,至清至柔,由浅入深,充分印证了民间传统的爱情观念,人们向往和追求像流水般纯洁的爱情。

表1 民间爱情山歌中隐喻表达的分类统计结果

2 民间山歌中隐喻及其文化民俗性特征

2.1 隐喻特性

在民间山歌隐喻层面上,通过对隐喻的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民间山歌背后的思维本质与少数民族文化民俗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一种不常见的基于某种特定文化特征下的概念隐喻。以民间爱情山歌为例,对于山歌中的关于爱情的隐喻进行提取,按出现频率进行排列,结果见表2。

表2 爱情山歌中概念隐喻系统

根据表2可以看出,在对民间爱情山歌中隐喻特征提取后进行对比,将爱情比作植物的隐喻类型出现频率最高。这属于跨领域的概念隐喻,它是民间山歌一种普遍的隐喻方式,因为它是根据少数民族的自然生长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经验得到的,将身边普遍存在的水稻、花草、瓜果与树木唱进山歌里,利用概念隐喻很好地映射了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爱情观[13],爱情与花草树木一样在生活中常见,且都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种隐喻特性成功地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条件与文化民俗特性。

2.2 隐喻的文化民俗特征

对于民间山歌中隐喻的文化民俗性特征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间山歌隐喻对于人类的生理及心理的认知隐喻,基于对人类本身的体验,是不同区域和不同语言相互融合,不同民族之间都有形同或者相似的认知隐喻系统,就像山歌中的爱情隐喻,虽然和国外英语文化存在文化差异,但也能通过人类本身的体验而存在相似性。另一方面,是基于文化差异因素影响的概念隐喻。民间山歌的概念隐喻主要是少数民族通过文化互动传承下来的语言,人类根据自己的经验与文化对其进行解读,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会对概念隐喻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说明了概念隐喻在阐释各民族文化民俗性特征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综上所述,认知隐喻在体现民间山歌中隐喻的文化民俗性特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山歌中采用概念隐喻,由于地域的区别和文化的差异,会限制语言层面投射结果,影响概念隐喻的语言选择。民间山歌中的概念隐喻受生存环境、民族心理、文化民俗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对于认知隐喻,更能通过民歌展现少数民族的文化民俗性特征[14]。以爱情山歌为例,将爱情比作玫瑰、牡丹、芙蓉花等,这是一种认知隐喻,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通过山歌内的爱情观能了解其文化民俗特征;还有把爱情比作植物的,例如瓜、果、蔬菜等,利用相似音描绘爱情,将韭菜的茂盛比作爱情的长长久久,把小草的生生不息隐喻成爱情的坚韧不屈。除了认知隐喻,还有概念隐喻,例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都是较为常见的例子。通过这两种隐喻形式,可以很好地反映少数民族的实际生活状态和日常心理活动,让人们可以通过山歌的隐喻了解文化民俗特征。

概念隐喻与认知隐喻都是民间山歌对文化民俗性特征的体现。相对来说,人类对于民间山歌的了解,采用认知隐喻则不容易产生信息偏差。而影响概念隐喻的因素有很多,如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心理环境以及个人性格特点等,都会制约其对于民族文化特征的表达。因此,民间山歌中的隐喻受文化民俗特征的影响,无论是概念隐喻还是认知隐喻都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差异。但民间山歌的这两种隐喻形式都可以体现文化民俗性特征。

3 结 语

为增强民间山歌中隐喻文化特异性的表达效果,文章提出了文化诗性视角下民间山歌的隐喻特性研究,在文化诗性视角下,根据民间山歌中隐喻的语义表达规律,分析了民间山歌中隐喻与爱情主题的互动关系,结合民间山歌中隐喻的文化民俗性特征,总结出认知隐喻和概念隐喻不同的表达效果,以期为民间山歌的语言表达类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喻体爱情观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山歌
苗山歌
苗山歌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