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赜索隐 古代道教经幢钩沉

2022-08-31左金众

大众考古 2022年3期
关键词:道教佛教文献

文 图/左金众

道教经幢是以道教信仰为中心,在吸收传统丝帛质幢、幡后,又在唐代佛教经幢带动下而兴起,更在皇权政令推动下率先流行于全国。

道 教经幢作为道教文化遗迹,虽然数量有限,但却是道教碑刻的典型形式,并在古代石幢中占有重要地位。大概由于道教经幢数量少及佛教经幢率先兴起的缘故,目前学术界通常站在佛教文化领域,将道教经幢视为佛教经幢的产物,并进行捎带性陈述。缺乏在道教视野中对道教经幢予以独立探索。随着道教考古新发现以及道教碑刻文献整理的推进,一些道教经幢得以重现于世,虽然道教经幢的总量仍十分有限,但却足以支撑在道教信仰视角下,对古代道教经幢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

道教经幢的由来与兴起

道教经幢,省称为道幢,即一种刻写道教文化题材的石幢。道幢,是道教信仰的产物。传统观点多认为道幢是在佛教经幢直接作用下形成的,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忽视了道幢产生的内在道教信仰因素。道幢与佛幢均为经幢之属,学术界认为经幢产生主要有丝帛质幢、幡,石塔、石柱四种来源。道幢,作为道教建筑小品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本土早期丝帛质幢、幡与外来佛教经幢经过长期交融、演化的产物。

道幢产生的内、外根源

幢,由来已久,本为古代一种旌旗。《说文新附·巾部》:“幢,旌旗之属也。”《广韵·江韵》:“幢,旛幢。”旛亦为旌旗之属,并与幡相通,《释名·释兵》称“旛,幡也”,故而“旛幢”又作“幡幢”。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古代中国,丝帛幢、幡被用在兵家军事与祭祀丧葬中,并演变为一种仪仗器物。东汉后期,道教成形后,将幢吸纳到道教宫观、醮坛之中,成为一种可悬挂于竿上的长筒状仪仗器具,其上题写道教经典、符咒,或绣画图像等,种类众多,根据名称有朝元朱幢、命魔幢、极玄幢等。《道教文化辞典》:“幢,物名,旌旗之属,以杂色丝帛高出于竿,以示庄严,制服众魔。坛场常与幡合用,而称‘幢幡’。”《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二十五:“用朱竿、宝盖、珠结幢身,幢,木造,成六面,每面篆符一道,硃漆装金。”道教认为,幢与旌、节、旆等均是神仙的手持物,既具庄严道场威仪,又可令人生起敬畏心、恭敬心。

历史上最早的道幢,概产生于东汉桓帝时期。据北宋治平四年(1067)《成都府玉局观新建五符幢记》传云:“东京桓永寿年时,正一道陵患魑魅恣杂,辟人鬼,使异行,植幢岷山,誓刻严毒。自是判然,幽明不淆。”“东京桓永寿年”即东汉桓帝永寿年间(155—158 年),“正一道陵”即正一教前身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道陵,他担忧人、鬼杂居,邪魅肆行,故在岷山建造石幢,刻写符咒,以使人鬼相分,阴阳有序。玉局观五符幢可能是文字记载的最早道教经幢,然而关于五符幢的形制,因记载不详,甚为可惜。东汉后,道教丝帛质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流行,并筑成后世道幢兴起的内在根基。

道幢又是在佛教经幢刺激下兴起的。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 年)后,佛教经幢作为佛教的一种名相与器物,伴随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幢是梵文“Dhvaja”的意译,音译为“驮缚若”“计度”。《大日经疏》卷九:“梵云驮嚩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幢,但以种种杂彩,摽帜庄严,计都相亦大同,而更加旗旗密号,如兵家画作龟、龙、鸟、兽等种种类形,以为三军节度。”佛教在翻译“驮缚若”“计度”时与中国的军事、祭祀文化中的“幢幡”相格义比附之下,形成中国化佛教的“幢”概念。由于丝帛幢易坏易朽,坚固且不易朽坏的石幢开始兴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赵超先生认为,唐初佛教石经幢的产生是源于仿中国固有的丝织幢,并与佛幢、塔、石柱等建筑形式相结合。初唐佛教刻经于石幢之风影响到了道教,使道教在刻经时也采用了幢这种载体。

唐代道幢与佛幢并兴局面

道教经幢与佛教经幢均兴起于唐代,二者在唐代的发展各有领先,各具风骚。

甘肃庆阳天庆观道德经幢,北宋景祐四年(1037)

首先,佛教经幢在时间上率先兴起。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 年),天竺僧佛陀波利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传译到中国,因经中所宣扬的尊胜陀罗尼具有灭罪除苦、救拔幽显的功用,及建造尊胜陀罗尼经幢的功德,颇受唐人青睐,以尊胜经幢为中心的佛幢建造之风率先兴起。虽然佛幢在时间上领先,但却是一种民间个人或小集体自发的信仰行为,且以长安、洛阳两京为主,在地域上具有局限性。

其次,道教经幢在空间上率先推向全国。唐开元二十年(732 年),玄宗御注《道德经》完成的第二年,便敕令全国“《老子》宜令士庶家藏一本……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一两条策,准数加《老子》策”。开元二十三年(734 年),道士司马秀顺应时势上书朝廷,“奏望□两京及天下应修官斋等州,取尊法物,各于本州一大观造立石台,刊刻经注”,得到了玄宗降旨敕准。这份敕令比大历十一年(776 年)代宗尊崇《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敕令早40 多年。因此,毫无疑问,以道德经幢为中心的道幢,在皇权政令的推动下率先走出两京地区,走向诸州道,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虽然道德经幢通过行政手段率先走向全国,但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信仰行为,且《道德经》有重哲理、轻鬼神济度的特点,鲜能引起社会中广大底层民众的兴趣,导致道德经幢建造的后备力量不足,只能依赖政府或上层知识分子之力,这也许是历史上道德经幢比尊胜经幢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道幢的分布与形制分类

分布

唐玄宗的敕令以及后世零星的建造,理应遗留下数量可观的道幢。但事实上后世能看见的道教经幢屈指可数,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在《语石》中对其搜集的古代佛、道经幢概况总结道:“释氏之幢,余所藏即有六百余通,而道家惟有道德经幢一种”,叶氏藏有易县、邢台、焦山、庆阳四地四种道德经幢拓片,并记述杭州玄妙观、钱塘吴山原分别有道德经幢二,今各剩一幢。从叶氏所搜集经幢拓片估算,历史上的道幢约为佛幢的1/60,实际所占比例或许更少。

近代以来,随着道教金石文献整理和道教考古新资料的出土,为重新整理和探索道幢提供了可能,统筹考古资料与传世文献,兹将历史遗留的确切道幢,大致统计整理如下:

(续表)

道幢自唐开元年间(713—741 年)开始兴起,在五代、两宋、辽、金、元、明各时期均有所建造,集中在唐、金元时期。在地域上,道幢在南、北方都有流布,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其中尤以黄河以北的河北、山西最多,山东、河南次之。道幢的时空分布与道教发展的时空脉络大体相符。在题材上,道德经幢逐渐减少,非道德经的杂幢以及变体道幢逐渐增多。

左图:陕西宝鸡磻溪宫道德经幢,元大德三年(1299)

右图:河北邢台龙兴观道德经幢,开元二十七年(739 年)

形制与分类

佛教经幢在时间上先道幢而兴起,其形制与风格无形中便为后起的道教造幢提供直接参引的模范。尤其是开元之际,易县、邢台二地龙兴观所造道德经幢的形制和佛教经幢相同。关于道幢的形制,从易县龙兴观、邢台龙兴观、庆阳天庆观、宝鸡磻溪宫等地保存相对完整的道德经幢来看,一般分为幢座、幢身、幢盖(顶)三部分,各部分往往单独筑造,并通过卯榫组合为一体。幢座是道幢的基座,有仰莲、覆莲两种形式,下有须弥座。幢身为道幢的主体,通常为一段的单级八角石柱,或若干石头无缝接成;有的幢身为二段的双级幢身,每级间用宝盖状石垫相衔接。幢身镌刻道教题材文字、题记、题名等,或兼雕刻道教题材图像。幢顶(盖)多为仿托宝珠的塔顶石盖,或为宝盖状石顶。

此外,道幢大多为八角式,但也存在四面四棱、六面、七面等形制,如金大安三年(1211)《涿州十天尊名号幢》和元中统五年(1264)《曲阳女冠张守虞墓幢》即为四面幢;北宋崇宁二年(1103)《临朐冶源镇玉皇庙石幢》、元至元十四年(1277)《万寿宫重署经幢记》则分别为六面、七面造幢。就道幢高度来看,现今所知道幢高度介于0.3—7 米之间,其中1.5 米以下占多数,可能因为出土的道幢多残缺不全所致。

道幢在唐代兴起之初,本是用来刊刻《道德经》,随着时间流转和信众需要,道幢出现一些变化。依据遗留的道幢上所刊刻涉道文字题材,可将道幢分为刊经道幢、非刊经道幢、道佛合幢三大类。

刊经道幢又可分为道德经幢和非道德经幢两种。道德经幢是基于《道德经》信仰发展起来,如易县龙兴观道德经幢、邢台龙兴观道德经幢、浮山天圣宫道德经幢、荆州开元观道德经幢、苏州开元御注道德经幢等。非道德经幢即镌刻《道德经》之外道教经典的石幢。如现藏于郑州博物馆的唐武宗会昌六年(846)《道教度人经幢》,其上便是刻写《太上洞玄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河北顺平白云村玉皇庙内建造于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的道教石幢,幢身正书刊刻《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建造于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的定襄东霍村《霍习墓幢》,幢身镌有《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及部分拓片,唐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

非刊经道幢即除镌写道教经典之外,刊刻道教神咒、神祇尊号、符号,以及涉及崇道事迹、道教人物德行的石幢。道教神咒幢,如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杨聚墓幢》,幢上刊刻有玉清天尊开业道甘露通真神咒、天尊净酆都破地狱升天神咒等道教二咒。道教神祇尊号幢,如金大安三年(1211)杨彦均所造的《涿州十天尊名号幢》,幢身镌刻太上元始天尊拔亡度魂救苦十天尊的名号—玉化真一救度异类天尊、紫微天帝度魂生天天尊、紫微天帝□化二道天尊、长乐天帝度死返生天尊、太上道光拯救死魂天尊、玉皇上帝逍遥快乐天尊、虚皇皇上帝赐赦拔罪天尊、太始上帝普庆九幽天尊、大上□□玉皇拔苦拔亡天尊、混元观师寻普救苦天尊。八卦符号幢,如建造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的《南娄村八卦幢》,幢身镌刻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八种符号,并分别于其后面题写“白星大吉”字样。纪事道幢,即载叙奉道活动事迹的石幢。后周广顺三年(953 年)《判官堂塑像记幢》,记叙了判官堂建造和六曹、判官及鬼神侍从等神祇像塑造的事迹。现藏河北曲阳北岳庙博物馆的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八面体石幢,将宋真宗御制祭祀北岳的醮告文完整刊刻于上。又辽寿昌六年(1110)的河北易县龙兴观香幢,以及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山西霍州北益昌村娲皇庙的道幢记述了下层民众通过建香幢、醮盆幢以表达崇道的信仰情怀。元至元十四年(1277)的《万寿宫重署经幢》,则记述了益都路(今山东青州)发现道德经幢,并迁往万寿宫重置的过程。纪行墓幢,即镌刻和记述道教人物生平、崇道行迹的石幢。如金泰和八年(1208)《房山女冠卜道坚墓幢》、元中统五年(1264)《曲阳女冠张守虞墓幢》,分别记述道教女冠卜道坚、张守虞的生平及品行。

河南郑州《太上洞玄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残幢,唐会昌六年(846 年)

道佛合幢既刊刻佛教经文,又涉及道教信息。后梁天祐十二年(915 年)《东岳府君经幢》,幢上刊刻佛教尊胜陀罗尼真言和启请文,但在题记的序、赞部分突出对东岳府君的信仰,随后罗列诸如天翁、地母、五岳郎君、五道将军等道教神祇名号。后晋天福七年(942 年)《淄县东岳庙尊胜幢》,虽为佛教尊胜陀经幢,但在末后的题名中,出现道教的“东岳令将仕郎□□、东岳庙令张崇迪妻王□”,涉及了道教信息。

此外,从建幢地讲,道幢多树立在道教的宫、观、庙之中,少数也出现在墓域之内。从幢形式讲,墓幢、香幢、醮盆幢、纪事幢、纪德幢等只是借用了经幢形制,抛却了刻写道经的内容,因此可将它们视为道教经幢的变体。

道幢的宗教作用与文献价值

宗教作用

道幢自盛唐兴起以来至元明延续不衰,从造幢题记中反映的道教信众建幢心理来看,有以下四项宗教功能作用:

刊经传道。道教信众认为建造道教经幢,刊刻道经于幢上,有助于弘扬道教。道幢兴起于唐开元年间有着深刻历史背景,唐王朝的建立者自诩是李耳的后裔,高祖、太宗、高宗、玄宗等均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弘道工作,并逐步将道教升格为国教。唐玄宗御注《道德经》完成后,道教信徒开展的道德经幢建造工作使道幢具有传经、传道功能,同时也起到统一道教信众认知以及扩大道教影响力的作用。

超亡度幽。通过建立道幢用以超荐亡人,如涿州金大安三年(1211)杨彦均在建造太上元始天尊拔亡度魂救苦十天尊名号幢时,冀望能“□三途苦,拔度九幽,魂仗此□□□□六道□□□□□苦死得□生”。唐会昌六年(846 年)《道教度人经幢》,通过刊刻《太上洞玄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旨在达到度亡作用。

消灾延寿。金明昌二年(1191)《顺平白云村玉皇庙道幢》所镌刻《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宣称人之性命由本命星官掌握,人在本命诞辰及诸斋日时,向本命星君斋戒焚香,诵经叩拜,广陈供养,则可消罪除业,远离祸患,福寿臻身。经幢的残记有云:“大会明昌二年岁次,事女,中秋日,安寇□□救慈母刘□弟子□□□立□□。”可知刘氏之女为母除罪灭恶,延寿续命,而发心建造北斗本命延生经幢一所。

报恩酬德。传统“以德报德”理念深植于社会民众之心,通过建造经幢积功累德,报答对父母养育之恩,酬谢师尊传道之德。大定二十七年(1187)杨聚妻尹氏命工匠建造道教神咒幢,“上报先亡翁婆深恩,次酬近化夫主素愿”。元中统五年(1264)李守本、杨洞真、武守和为其师女冠张守虞建造的墓幢,虽无刊刻经典,却是一种报德道幢,造幢记中说,李、杨、武三人“具以丧礼祖送□于仙茔,建此嘉成者,以记道家□□之忆耳”。

总之,随着时代变迁和民众需要,道幢的功能不断增加,从单纯刊经传道衍生出超亡度幽、消灾延寿、报恩酬德等诸多功能;同时随着刊经传道经幢数量的减少和消灾度亡经幢的增加,道幢在性质上更具世俗宗教用品化倾向。

宗教文献价值

从碑铭学来看,道幢为碑之属……造幢记是道幢文献的主体,主要包括序文、铭文或赞文,而序文又是造幢记的核心,记述了造幢缘起,或幢主生平德业等。

河北易县道德经幢(局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

从碑铭学来看,道幢为碑之属。明末清初学者黄生在《义府·巴郡太守都亭候张府君序》中说:“当时碑刻固无一定之制也,又汉人勒文字于石,通谓之碑。”黄氏认为汉代之碑没有特定规制,人们普遍将勒刻有文字的石头通称为碑。至清末叶昌炽与黄生遥相呼应,提出“凡刻石之文,皆谓之碑”,柯昌泗对此评注:“石文始以碑名,碑亦专为刻文之用,今则凡石文皆曰之为碑。”柯氏认为石文即是碑,碑专门用来刻文,二者同用而异名,故将有镌文之石通称为“碑”。通俗来讲,道幢即为“刻石之文”,也就是承载有道教信仰文字信息的石头。故依黄、叶、柯三氏对“碑”定性断言,道幢即是一种碑。

道教经幢作为一种碑刻文献,道幢上刊刻的文字,除道经外还有造幢记、造幢人题名、道教神祇题名、额题等。其中,造幢记是道幢文献的主体,主要包括序文、铭文或赞文,而序文又是造幢记的核心,记述了造幢缘起,或幢主生平德业等。道幢文献在道教学术研究中,以其内容的真实可靠性强和题材丰富的特点,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一方面,从唐代至元明的道幢,既有道教、政治、家族、个人的纪事,又有语言文字、书法艺术的内容,甚至也有道、佛融合的具体案例;另一方面,道幢文献以坚硬石材为载体,一旦刻石,不易改动,且相比于竹木、丝帛、纸张等,更能经受住历史变迁,从而真实保留着镌刻之时的面貌。具体来讲,道幢的宗教文献价值,体现在订正文献、补充道教史料、探讨道释二教关系方面。

首先,道幢文献的真实可靠性,可与传世道教文献互为表里,订证传世文献不足。钱大昕在《关中金石记序》中说:“盖竹帛之文,久而易坏,手抄板刻,展转失真,独金石铭勒,出于千百载以前,尤见古人真面目,其文其事信而有征,故可宝也。”钱氏以为传世的竹简、丝帛、纸抄本和版刻印本,容易“辗转失真”,从而不如金石文献真实可靠。道幢文献可证传世道教文献中讹误之处。朱谦之先生通过对易县、邢台、宝鸡、庆阳、杭州、镇江等地道幢上《道德经》的整理,撰写了《老子校释》,就是以道幢文献订证传世文献的明显例子。

其次,道幢是基于道教信仰而兴起的碑刻,道幢上所载述的道教信众生平、道法传承以及民众崇道行为等,可补充道教史料文献。如金承安五年(1200)的《霍习墓幢》中记述霍习“于太原府天庆观三宝元坛下,授太一法箓,道号曰守澄”。“太一法箓”,即宋金之际河北地区新兴起的太一道所传的太一三元法箓。又承安四年(1199)《高忠墓幢》,幢文载述高忠与其妻李氏同于萧真人门坛下礼授太一三元法箓。关于“萧真人”的身份,太一道自金天眷年间(1138—1140)萧抱珍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创教后,模仿天师道秘传原则和维护一姓承袭,规定凡为太一三元法箓正传掌教人,均须改姓为萧,因此可以确定萧真人即是一位太一道的正传掌教人。霍习、高忠墓幢中关于太一道的记述,表明金章宗时(1190—1128)太一道已在晋中太原以及晋北忻州等地十分活跃,而传世的太一道文献不足,正可补太一道史料。另外,泰和八年(1208)《房山女冠卜道坚墓幢》、中统五年(1264)《曲阳女冠张守虞墓幢》,则为了解辽、金、元道教女冠修持添补史料。

最后,道幢是道教吸收佛教经幢后的产物,也是探究道、佛关系的首要史料之一。如后梁天祐十二年(915 年)《东岳府君经幢》,后晋天福七年(942 年)《淄县东岳庙尊胜幢》、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杨聚墓幢》等,都是研究唐代以来道、佛融合的珍贵史料。道、佛作为传统社会的两大显教,二者彼此借鉴,相互吸收,已经是一种文化交流常态。道、释的融合是一个彼此接纳的双向过程,在道幢上体现在三方面。其一,道教信徒吸收和接纳佛教法门。后晋天福七年(942 年)淄县“东岳令将仕郎□□、东岳庙令张崇迪妻王□□”,东岳令、东岳庙令作为道教管理阶层,其本人以及家属参与建造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表明道教信众对佛教修持法门的肯定与接收。其二,佛教信众对道教修持法门的接受和运用。弘农郡杨聚墓幢记载,杨聚有一男名“留僧”,有一女名“明宝”,削发出家为尼,可以看出杨聚之家信奉佛教。然而,在杨聚墓幢上却镌刻道教天尊像和玉清天尊开业道甘露通真神咒、天尊净酆都破地狱升天神咒,则又突出对道教崇奉与道教经咒运用。其三,道、佛并重的信仰模式。青州《东岳府君经幢》是道、佛并重信仰的一个典型实例。造幢记言:“东岳府君定死主生,兴云致雨,骋神□圣,□国□人,临阵即暗助阴兵,□□即清除疫鬼,威灵莫恻,变化罕□”,又“令立宝幢,经载□□,福资幽显,□尊胜陀罗尼,功异余教,验莫能书,影覆尘沾,得生天□,名传声至,□□禄荣”。从中看出,民众既信奉道教东岳府君主生定死、福民佑国的显化神迹,又对佛教尊胜陀罗尼“福资幽显”的灵验情有独钟,故在经幢序文之前镌刻佛顶尊胜陀罗尼及启请文,在经幢赞之后多罗列道教诸神名号,突出了对道、佛二教并举融合信仰局面。

猜你喜欢

道教佛教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佛教艺术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道家道教研究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