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2022-08-31孙春花

考试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

孙春花

幼儿园通过益智区和美工区等区域活动,可以体现出自身的教学情况和生活活动。幼儿通过对各种区域活动的参与,可以获得不同的直观经验,也能够掌握不同的知识技能。然而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无法做到对各类事物和知识的有效感知和获取,所以,教师需要做好指导工作。可见,教师需要行为和思考方式方面入手,在区域活动中对每一个幼儿予以仔细地观察,然后做好对幼儿的科学指导,如此可以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实现对相关知识的真正获取。

一、 区域活动中教师存在的观察和指导问题

幼儿经常参加的一种活动就是区域活动。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更倾向于活动的设计和介绍材料等,但是却难以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科学的观察和指导。一些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己玩耍,没有进行任何观察和指导;一些教师则会悉心地指导各个区域,没有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空间。因此可以得知,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没有做出科学、合理的观察和指导。

例如,幼儿园在开展“我的生日”这一主题活动时,一位教师以宝宝过生日为主题设计该区域活动,并在区域活动中设置了甜品制作区、蛋糕店等,将不同的操作材料放置到了各个活动区域中,此类材料具有不同的操作形式,也温馨地布置了区角。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十分积极,也落实了活动目标。然而事实上,教师在操作期间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孩子在制作间包糖果时,无法独立完成包扎任务,幼儿绞尽脑汁也无法包好,所以很着急,甚至会感到十分烦躁。教师没有对该细节予以观察,也没有及时帮助和指导幼儿。因此,这个幼儿最后放弃了该活动区域,进入到了另一个活动区域,然而其他区域都挤满了人,所以,这个幼儿就只能到处闲逛,不知道该做什么。

例如幼儿园在开展生活甜甜蜜蜜主题活动时,可以将区域活动打造成快乐生日会。教师可以围绕着宝宝过生日这一主题设计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对甜品制作间和有趣的甜品店等进行设计,并为各区域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由于此类材料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样式,所以能够使区角变得更加温馨漂亮。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做到积极认真,不脱离主题目标。事实上,在操作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孩子无法独立完成包糖果的任务,在尝试了几次都失败后,会感到十分着急,甚至会产生烦躁的情绪。教师没有观察到这个细节,没有及时介入对孩子进行帮助和指导。后来这个孩子离开了这个区域,想选择其他区域,但是其他区域都已经有很多人了,这个孩子就走来走去,闲逛了很久无所适从。

二、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和指导原则和重要意义

(一)原则

最重要的幼儿活动就是区域活动,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期间,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观察和指导,同时需要以指导实施为基本原则,具体包含了如下内容:首先是跟随原则:也就是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需要按照幼儿的活动节奏,结合针对性原则,为幼儿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做到对活动发展方向的明确,幼儿教师在跟随器件,通过对幼儿的跟踪指导,除了可以保证他们的活动自由之外,还可以使他们的自主性得到有效发挥。其次是赋能原则,也就是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多少会遇到困难,所以,幼儿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幼儿,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激发他们的正能量,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各种活动。再次是支架原则。也就是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需要采用支架来促进幼儿发展,并为幼儿提供全面的指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最后是引导原则,也就是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需要保证幼儿的自主性,结合他们的经验和发展等,具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提供指导,如此可以使他们的发展更加全面、充分和自由。

(二)重要性

幼儿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就是区域活动,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需要在区域活动中重点做好指导工作。在开展区域活动期间,幼儿教师需要对活动时间和区域创设等进行合理地安排,为幼儿的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此来全面地发展幼儿的能力。在开展区域活动期间,有许多因素都会对教师的指导造成影响,区域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因此其在整个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理念,与幼儿之间的关系,都会关系着其能否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有效的指导。所以必须有策略地进行接入指导。过于注重方法和策略,却没有重视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和幼儿的发展情况,没有把握和尊重他们的活动规律,不但无法发挥出教师指导的作用,还会起到负面作用。

三、 教师的观察和指导策略

(一)对区域活动材料的科学投放

想要开展有效的区域活动,就需要在区域内科学的投放材料,投放幼儿所需的、能够凸显幼儿主体性的各种材料。一旦改变了活动主题,那么就需要改变投放的材料,同时,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以主题为核心。科学的投放材料可以在特定环境中促进幼儿的自由发挥,提升他们操作和探索的勇气,并且在区域活动中保证了幼儿的自主性。例如,教师在“缤纷水果”这一主题活动中,需要做好对幼儿的引导,然他们对不同的水果进行搜集,然后利用此类材料来搭建水果山丘,设计水果沙拉等。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水果玩具的收集和布置,可以明确各种水果所具有的特征。此外,可以将一些水果玩具悬挂或埋在拔萝卜和摘香蕉等游戏区作为障碍物。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投放和使用相应的材料。然而如果改变了主题,对不同的材料加以投放,就可以强烈地冲击幼儿的视觉和感官,并为幼儿提供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观察好对象,及时调整区域材料

幼儿教师想要在区域活动中有效地观察和指导幼儿,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观察、应变和决策等能力需要达到特定水平,如此才可以实现对幼儿问题的有效发现,并在合适的时机提供指导。教师首先需要观察区域材料是否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特别是在投放新材料的时候,尤其需要重视观察工作,了解幼儿是否可以良好的利用新材料,并在适当的时机为幼儿提供引导,以此来提升他们与材料的互动效率,提升幼儿的活动效率。然后需要做好对个别和所有幼儿的良好观察,对定点观察的实施,对观察目标的掌握。及时分析在操作材料时幼儿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为幼儿活动创建一个合理的环境。

(三)结合幼儿的兴趣设计课程内容

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活动兴趣,教师应当正确地设计和开展区域活动。例如在开展“丰收的秋天”这一区域活动时,教师需要帮助全面认识和了解区域活动,如此,幼儿不仅可以认识水果和蔬菜等,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同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可以有效丰富和充实幼儿见识和幼儿活动,并拓展延伸区域活动内容,如此,可以切实有效地开展更具实效性的区域活动。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是否感兴趣,只有他们对他们区域活动产生喜爱和兴趣,才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活动,进而在活动中作出更好的表现。然而,部分教师大多是临时安排设计的区域活动,并没有提前做好科学设计,虽然幼儿缺乏良好的接收能力,并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然而教师如果能够结合他们的兴趣,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就可以科学合理地设计区域活动,进而培养幼儿的兴趣,可以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关注前期经验建构

在幼儿游戏期间,如果没有在前期做好经验建构,就会降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例如,在“健康医院”这一区域活动中,该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幼儿认识了解基础的医疗器械,了解护士和医生的基本工作,进而培养他们优秀的卫生习惯。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之前,整齐地摆放体温计和听诊器等医疗器械,并做好对幼儿的指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角色,在活动中做好对幼儿的分组。如果在选择角色时,幼儿发生了分歧,教师就需要做好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合理地分配角色。在活动期间,教师还可以有效渗透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和道理等,帮助幼儿慢慢适应游戏角色,让他们了解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讲卫生。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表扬和鼓励幼儿,如此可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促进他们对区域活动的积极参与,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全面细心观察,重视因材施教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需要全方位地观察幼儿。例如,一些幼儿在剪纸活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操作能力,而一些幼儿则相反。因此,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幼儿间存在的差异,具有针对性的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指导。一些幼儿十分喜爱汽车,但是却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这个时候,教师需要采用示范操作的方式,帮助他们逐渐完成操作。一些幼儿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十分喜爱动物,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做好对幼儿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不同的操作技巧,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独立思考,对其思维能力进行强化。此外,还需要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加以掌握,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指导幼儿。区域活动可以有效地展示幼儿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应当客观评价他们在自主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来强化他们的综合能力。通常来说,幼儿意见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这是因为幼儿意见中包含了其想法和思维,也可以促进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特点,以此为基础,为幼儿提供科学指导和正确的教育,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六)结合适时、适当、适度的原则

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职责加以明确。教师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合作以及引导,因此,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对幼儿进行引导,对幼儿进行观察和适当的引导,对幼儿的言行举动进行观察和分析,从经验和需求出发,对幼儿进行关注,以此来使幼儿的发展能够达到教师的预期水平。教师需要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和思考,寻找合适的时机,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参与,通过对幼儿的巧妙引导,使其能够生成相应的主题。对幼儿进行观察,对幼儿的想法、需求、题进行适度的了解,引导幼儿更好地进行学习。

(七)多样化的教师指导方式

在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指导方式,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性格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指导,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做好对整个指导工作质量的提升,如此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升幼儿的素质。不同的指导方式可以加强幼儿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幼儿在学龄前具有较快的学习速度,区域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是日记的学习方式,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才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例如可以采用鼓励性语言来代替指示性语言,对幼儿进行示范,称赞或表扬等,肯定幼儿的做法,开发他们的精神,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游戏等,由此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指导期间,教师需要及时做好对自身心态的调整,为幼儿提供积极指导,如此可以保持他们在游戏中的积极情绪,如此才可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指导不同的幼儿期间,需要结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方式,加强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此可以促进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指导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对轻松愉快的环境的营造,如此能够促进幼儿的良好成长。

(八)转变观念、深化理论基础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需要科学地指导幼儿,加强对思想观念的重视,教师需要做好对自身理论基础的不断深化,了解区域游戏可以良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只有教师做到对区域游戏的正确认识,对活动目标的明确才能够为幼儿带来更好的素质培养。在区域游戏期间,幼儿具有自主权,教师需要做好自身的指导工作,并做好对幼儿自主性和游戏规则的权衡,实现对平衡点的良好寻找,如此才能够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区域游戏中。教师在区域游戏中需要按照不同的能力,做好对幼儿个体的划分,采用与区域游戏相符的形式来引导幼儿,如此可以采用区域游戏更好的发展和提升幼儿的能力,进而实现对幼儿素质的整体提升。

四、 结语

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了游戏化的方式对课程进行教学,以此来使幼儿能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能够从小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使幼儿的发展更加自由。幼儿通过充满趣味的活动,幼儿能够体会到游戏带来的体验。教师想要采用区域游戏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就需要科学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并强化这一工作,如此才能够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上文在区域游戏中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表现,以及探究所得的指导措施的实施结果,可以为顺利开展实际活动提供良好的借鉴参考,并提升实际工作的效果。从指导现状和指导措施方面,通过对区域游戏的总结,可以促进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游戏,进而保障幼儿园顺利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分区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