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8-31

考试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跑步幼儿园幼儿

刘 芳

一、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有序实施,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开展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时,能够加强幼儿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创新应试教育教学理念,站在幼儿角度分析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现状,结合幼儿训练需求设计教学模式,指导幼儿自主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使得幼儿在学习相关体育项目中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 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场地有限

这些年国家明确提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面积人均不应低于两平方米,保障幼儿基础活动空间。但是目前仍有幼儿园活动场地无法达到国家要求,早期由于幼儿园入学率较低,部分幼儿园占地面积较小,这在当时可以满足幼儿活动需求。但是近几年国家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程度较高,促使幼儿园入学率攀升,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增多,原来建设的幼儿园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新建幼儿园属于小区建设配套设施,开发商在建设幼儿园时为了减少经济付出,会结合项目成本缩减幼儿园占地面积,从而导致幼儿园体育活动有限。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器材单调

对幼儿而言,受到年龄影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玩具。再加上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除了侧重培养幼儿身体素质之外,还需要幼儿在参与训练中掌握走、钻、趴、投等基本动作,这些运动项目需要依靠相关器材进行。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幼儿园体育活动器材单调,主要是以娱乐设施为主,很少为幼儿准备篮球、足球、儿童铅球、低空网等设施,限制了幼儿园体育健康课程有序开展。

(三)教师对体育健康教育存在认知偏差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要求教师在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探索学习能力。但是经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对体育健康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认为体育健康教育主要是以讲解肢体动为主,很少站在幼儿角度分析教学内容合理性,导致幼儿在参与训练中不能切实感受到这门课程对自身的积极影响,影响了幼儿训练兴趣。

(四)体育活动内容单一

以往教师在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中,基本上是根据教学任务设计课堂训练活动,侧重学生对相关项目肢体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口述的形式为幼儿讲解不同体育运动项目肢体动作,在幼儿对相关动作有了基础认识后,要求幼儿以集体训练方式巩固识记,课堂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导致部分幼儿在参与训练中容易出现思维分散的问题,降低课堂训练质量。

(五)师生课堂交流频率较低

过去教师在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中,基本上会将大量时间用到肢体动作讲解中来,会在设计课堂教学进度时充分利用每个教学时间,很少为幼儿留有自主发言时间,导致师生课堂交流频率较低,幼儿在训练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向教师或者同伴进行请教,从而增加了幼儿体育训练难度。

(六)缺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每个幼儿身体素质不同,导致幼儿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体育训练效果也不尽相同,部分身体素质优秀的幼儿,可以在锻炼中有效增强身心素质,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幼儿则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并且容易在训练结束后出现各种不适情况,需要教师及时根据幼儿的训练现状进行评价。然而以往教师在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中,注重理论知识和肢体动作讲解,在课堂上没有及时结合幼儿的训练情况进行点评指导,导致部分幼儿无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存在较高盲目性,从而对课堂训练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三、 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发展对策

(一)合理利用场地和空间

为了有序开展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活动场地边角,分流组织幼儿去室外进行活动,力求实现幼儿轮流活动休息场地不休的目标,这样既能满足幼儿训练需求,还能充分挖掘现有场地空间的应用价值。另外,幼儿园可以在高低杠或者栏杆上为幼儿设计一些拉力器,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期间可以锻炼臂力和双手协调性。在走廊上悬挂一些玩具模型,不仅可以美化幼儿园环境,还能提高学生脚尖拉伸动作。由于每个幼儿身体发育不同,导致幼儿身高也不尽相同,幼儿园在悬挂玩具时,应系统对园区内的幼儿身高进行调查,结合实际情况不同长度垂挂物,幼儿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关悬挂物进行脚尖向上训练,从而有序提升幼儿身体素质。再者,在卫生良好的情况下,幼儿园可以借助周边社区和公园组织幼儿进行室外锻炼。

(二)优化体育游戏器具

对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而言,幼儿在训练中离不开体育器材,在完成各项运动项目时需要游戏器具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在训练中逐渐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教学时,应注重解决体育健康教育器材问题,积极利用现有训练资源组织训练,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者废品进行改造,力求实现一物多玩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将废旧的矿泉水瓶,在其中装满沙子或者尘土,组织幼儿进行保龄球训练,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投球的准确度,还能锻炼幼儿胳膊上的肌肉。另外,教师可以在废旧木杆上绑上不同颜色的布绳,将其充当障碍物,组织幼儿进行跳跃、跨栏等项目训练。但是需要强调,这些废旧物品在应用之前,教师应对其进行统一消毒,防止幼儿在参与训练中受到感染。再者,教师应检查这些废旧物品的耐用性,确保幼儿训练安全,避免在训练中由于废旧物品不够结实,影响幼儿人身安全,这样容易对幼儿今后发展和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提高教师对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认知

要想增强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水平,就要从教师思想认知入手,提高教师对幼儿园健康教育认知,促使教师在今后组织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时,能够根据幼儿学习需求设计合理教学内容,学会以先进教学理论指导实践,确保幼儿在参与训练中能够全面增强综合素质。每个幼儿学习实力不同,导致幼儿对课堂训练内容的需求也不同,学习实力优秀的幼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充分掌握肢体动作,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为幼儿讲解多种知识点,学习实力较差的幼儿则需要较长时间反复巩固肢体动作。因此,当教师开展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时,可以在组织教学之前先在网络上学习其他优秀教师教学方法,提高自身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并结合幼儿学习实力制定合理教学目标,以幼儿为体育健康教育主体,确保不同学习实力的幼儿都能在训练中学到适合自己的肢体动作,提升幼儿课堂训练效率。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爬行训练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幼儿提供一些爬垫,并指导幼儿扮演乌龟角色,根据幼儿学习实力制定不同训练难度,对学习实力较差的幼儿,为幼儿制定爬行距离,要求幼儿运用规范肢体动作完成爬行任务即可;对学习实力一般的幼儿,教师可以在爬垫上运用栏杆为幼儿设计障碍物,要求幼儿在爬行中不能触碰障碍物,限制幼儿在爬行中的身体高度,加强幼儿身体素质锻炼;对学习实力优秀的幼儿,教师可以在设置栏杆障碍物的同时,在垫子上为幼儿设计不同方格,要求学生按照方格进行爬行,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促使这部分幼儿在参与训练中不断激发身体潜能。

(四)通过体育比赛丰富活动内容

对幼儿而言,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备受父母和祖辈宠爱,习惯在生活中以自我意识为中心,这种思想观念容易对今后学习生活产生关键性影响。这些年国家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对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在传授肢体动作的同时,加强幼儿身心素质培养。因此,为了提高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质量,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可以通过体育比赛丰富活动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比赛形式,要求幼儿以小组参与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促使幼儿在开展体育比赛中不断提高身心素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跳方格游戏,这项游戏在我国体育教学中应用时间较长,需要幼儿按照方格排列顺序设计跳格步骤,但是不能跳出格子外面,最终以跳到终点方格为胜。当教师讲解完游戏规则后,可以将全班幼儿分配成多个阵营,每个阵营六名幼儿,要求幼儿以接力的方式进行训练,如果某个幼儿在训练中出现跳出格子外面的情况,则该阵营需要返回原点重新进行体育比赛,最终以使用时间最短的阵营为胜。这样幼儿为了获取胜利,就会在开展比赛之前,按照实际情况排列每个幼儿出场顺序,尽量将跳格实力优秀的幼儿放到后面,力求降低比赛使用时间,促使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学会站在其他同伴视角分析问题,培养幼儿换位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当比赛活动开展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使用时间最短的阵营进行鼓励,结合该阵营在比赛中的实际表现,为幼儿提供不同跳格技巧,并现场为幼儿展示这些方法,促使幼儿在听课中对比分析自身在跳格中的缺陷,从而在今后面对类似游戏活动时,能够不断改进跳格技巧,加强幼儿身心素质培养。

(五)采用分层提问增强师生课堂互动频率

分层提问教学是在传统提问教学基础上,根据幼儿学习需求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能够保障全体幼儿都能参与到提问教学中来,促使幼儿在探索问题中及时发现自身对教学知识存在的理解缺陷,从而主动向其他同伴或者教师请教。因此,当教师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时,应积极采用分层提问增强师生课堂互动频率,结合国家教学政策要求,结合体育训练项目为幼儿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让幼儿以分队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促使幼儿在合作解决问题中,能够自主与其他同伴和教师进行交流。例如,在“跳跃平衡”中,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影响跳跃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在跳跃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个问题较为简单,幼儿可以通过回忆总结问题答案,第二个问题较难,需要幼儿在理解这项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答案。当教师将问题设计好之后,可以根据幼儿学习能力进行分队,在分队中尽量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幼儿划分到同个队伍中,这样幼儿在共同分析问题中,可以通过以强帮弱的方式合作处理问题,全面提高幼儿问题处理能力。在教师划分好队伍时,可以为幼儿开辟自由探讨时间,要求幼儿在探讨中将问题答案记录下来,防止出现遗忘现象。当幼儿探讨结束时,教师可以让每个队伍选择一名代表阐述问题答案,如果幼儿在回答中出现答案错误的情况时,教师应及时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并在现场为幼儿展示规范的跳跃动作,如果幼儿在观看中产生疑问时,教师可以为幼儿留有自由发言时间,并站在幼儿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疑问的原因,利用通俗易懂语言为幼儿详细讲解这一运动项目,使得幼儿在听课中能够全面理解这个体育项目,提升幼儿课堂学习质量。

(六)完善教学评价指导科学训练

对幼儿而言,其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在训练中习惯按照教师和同伴点评分析自身在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因此,当教师开展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时,应根据幼儿思想认知发展规律完善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中为幼儿提供科学训练方向,全面点评幼儿学习近况,幼儿也能在教师评价中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下个阶段训练目标,从而有效提高幼儿课堂训练针对性。例如,在短跑训练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身体素质进行分层评价,对身体素质优秀的幼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跑步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跑步表现,为幼儿分步骤讲解起始跑步和转弯跑步姿势,并告诉幼儿科学呼吸技巧,促使这部分幼儿在今后训练中,能够结合身体现状调整跑步节奏,不断激发幼儿跑步潜能;对身体素质一般的幼儿,可能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跑步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跑步实力,鼓励幼儿再接再厉,并为幼儿制定后期短跑训练要求,使得幼儿在接下来短跑训练中能够有序提升跑步实力;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幼儿,容易出现超时完成跑步任务情况,并在跑步结束时会出现身体不适问题,教师可以现场为幼儿讲解规范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技巧,指导幼儿在跑步中尽量用鼻子呼吸,调整好跑步节奏,确保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逐渐改善身体不适情况,有序加强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另外,幼儿在每个阶段的体育学习表现也不同,教师可以利用阶段性评价方式,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进行赞赏性或者批评性评价,对课堂表现良好的幼儿,教师应及时赞赏幼儿身上优点,并对比点评幼儿进步情况,激发幼儿训练热情;对课堂表现较差的幼儿,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在训练中存在哪些困难,并根据幼儿反馈制定合理训练模式,促使幼儿在教师协助中能够有目的、有规划地参与到接下来训练中。再者,教师在评价结束后,应为幼儿留有部分自评时间,让幼儿分享自身在体育健康训练中的感受,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馈内容,分析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在今后组织教学中能够根据幼儿反馈进行优化创新,从而切实提升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质量。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有序实施,国家对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提出新型要求,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积极创新传统教学形式,从多个层面分析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体育健康教育发展对策,合理利用场地和空间、优化体育游戏器具、提高教师对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认知、通过体育比赛丰富活动内容、采用分层提问增强师生课堂互动频率、完善教学评价指导科学训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指导幼儿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使得幼儿在掌握运动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增强体育综合素质,为幼儿今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跑步幼儿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带表跑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