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学生毽球锦标赛大学女子平推决赛技战术分析

2022-08-30王开广安嘉平韩巍

关键词:主攻阵型后场

王开广,安嘉平,韩巍,赵 松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近年来中国学生毽球锦标赛参与平推比赛的队伍越来越多,并成为毽球比赛的主流形式,其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战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学界对毽球运动的研究虽然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技战术发展方面有一定数量的报道,但对近年来兴起的平推毽球竞赛技战术研究很少。特别是在2011平推毽球规则(暂行)基础上于2018 年修改平推毽球规则(试行)后,平推毽球的技战术发生了相应变化,更具竞技体育文化元素的比赛形式受到了青睐,需要跟进研究以顺应时代的发展。2019 年中国学生毽球锦标赛中山西大同大学与重庆工商大学女队都采用相似的技术踢法、战术打法,经过小组赛、淘汰赛在决赛中相遇,上演了精彩激烈的对抗,每局比赛都多次出现平分局面,在焦灼的对抗中两队都没有换人,研究分析这两个队伍的技战术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平推毽球竞赛的技战术发展提供实战依据与理论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9 年中国学生毽球锦标赛女子三人组平推毽球决赛中山西大同大学队(文中简称“同大”。参赛运动员:史文鑫、周繁荣、冯燕、周洁、赵雅芳、弓敏敏)与重庆工商大学队(文中简称“工商大”。参赛运动员:朱琪琪、陈秀梅、李江阳、李瑞甜、张雨薇、石忠玉)表现出的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笔者作为2019 年全国学生毽球锦标赛山西大同大学毽球队教练员,在比赛中直接进行了统计与录像,又经多次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后,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反复校正,对观察与统计到的相关资料与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进行分析比较。

(三)相关概念 平推毽球比赛中规则规定,击向对方场区的球,除第一次接对方回球外,接自传与同队队员传球其击球后球的飞行路线必须有明显上升弧度,否则属于犯规,为此,形成了特定的技术动作。[1-2]拨球动作技术是指进攻运动员对网口附近的传球在击球瞬间通过停顿、脚形变化、击球部位变化出其不意拨至对方场区,刚柔并济变幻莫测的技术让对手防不胜防,使对方站位、跑位不能及时到达从而取得有效进攻,此技术更适宜于近网进攻;搓球动作技术是指对高于胸部以上的传球,支撑脚迅速跳起,大腿带动小腿发力摆动,同时通过踝关节旋转控制脚背触球,踢球脚脚面放平,脚踝绷紧,利用余光进行观察对方空档,控制触球力度将球搓入对方场区;抽球动作技术是指待对方防守处于一定位置出现防守空挡或针对对方某一个队员攻击的时候,大腿带动小腿,踢球脚外旋,既准又狠地用脚背迅速将球用力挑抽到地方场区;推球动作技术是指运用脚弓或脚背瞬间改变出球方向与击球力度将球推入对方防守薄弱场区,是瞬间调整自己与本队状态及节奏、打乱对方组织进攻节奏、改变进攻方略的方法;触球动作技术是指除肩部以下的手部与臂部外(规则规定手部与臂部接球为犯规),及头部、胸部、腹部、大腿、脚部的接球方式。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得失分与踢球回合数分析 本次赛事执行

2018年修订的最新平推毽球竞赛规则(试行),及三局两胜、每局11分制,即先得11分且领先2分者胜一局,当出现14平时先得15分为胜一局。[3](P29-31)如表1所示:

表1 得失分与回合数统计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两局比分差距都很小,均相差2 ~3分。从比赛过程来看,对来之不易的决赛机会两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出了各队技战术的杀手锏,队员体力、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拼杀状态,比赛中多次出现平分局面,一直处于僵持中。从得失分与比赛用时来看两队实力势均力敌,进攻与防守个人技术能力强,战术打法发挥了较高水平,使两局比赛都处于焦灼的对抗中,每得一分非常困难,激烈的竞争使每一局用时25分钟以上,整场比赛用时近1小时,这在大学生平推毽球比赛中成为特例。根据多年来经验,大多会安排每场用时35 分钟,这场比赛因为拖时太长造成大会其他议程进行了应急调整。

(二)主攻技术统计比较分析 在2019 年全国学生毽球锦标赛中,山西大同大学队与重庆工商大学队在在技战术方面都有激烈的对抗,从技术统计可以看出两队的技术特点,两队技术统计详见表2、表3。

表3 重庆工商大学队技术统计一览表(第一局A;第二局B)

1.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由表1、表2 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局:同大共计进攻性击球185次(发球直接得分1 次),主攻进攻127 次,占总进攻性击球的68.7%,得8 分占总得分的72.7%,失2 分占总失分的22.2%;工商大共计进攻性击球184 次(接发球失误1次),主攻进攻100次,占总进攻性击球的54.4%,得5分占总得分的55.6%,失3 分占总失分的27.3%。第二局:同大共计进攻性击球153 次,主攻进攻103 次,占总进攻性击球的67.3%,得7 分占总得分的63.6%,失3分占总失分的37.5%;工商大共计进攻性击球151 次,主攻进攻81 次,占总进攻性击球的53.6%,得4 分占总得分的50.0%,失3 分占总失分的27.3%。从两局的进攻击球数、得分与所占比例来看主攻是进攻的核心,同大比工商大主攻进攻能力优势明显、得分率高,主攻的能力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运动训练中要重视主攻技术特点、战术应变、技能全面、实战智慧、生心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增强长时间激烈对抗竞争的能力。

表2 山西大同大学队技术统计(第一局A;第二局B)

2.进攻击球部位的比较分析。同大与工商大主攻采取的进攻技术基本相同,但在个人进攻技术击球部位上双方有一定的差异。第一局中,同大比工商大抽球与拨球技术运用明显较多,也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同大主攻以抽球的刚为主、拨球的柔为辅采用刚柔并济技术、打吊结合策略撕开了工商大防线,成为致胜的杀手锏;反脚背拨球与搓球两队运用基本相同,但脚弓推球工商大有12 次、同大只有6次。由攻球部位运用看,工商大主攻试图通过正脚背、反脚背、脚弓多种技术变换来进攻,事实上由于个人技术不稳定最后没有形成有效进攻。第二局开始后,工商大主攻进行了技术调整,正脚背抽球比第一局增加了13次,开局后收到了一定效果,同大队及时请求暂停对主攻技术运用做出了相应调整,反脚背搓球比第一局增加了4 次,布置了以抽球、搓球攻击后场为重打,拨球吊打前场为轻放,远近结合的策略使其防守顾此失彼,打乱了工商大的组织节奏。观察两队主攻,同大技术特点显著,基本功扎实,发挥稳定,工商大敢打敢拼技术运用相对较粗糙。

3.触球能力的比较分析。触球是调整比赛节奏的重要技术能力。头、胸、大腿三部位触球同大主攻比工商大主攻占比少,而头部触球较多。主攻是全队的灵魂,既要有突出的进攻能力,又要有全面防守的技战术能力,通过触球技术控制比赛节奏、寻找有效进攻机会是主攻的重要技能能力。两队相同的战术运用是攻击对方主攻所在区域,目的是消耗主攻体能、阻止组织进攻、打乱对方节奏,事实上各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工商大试图通过高远球攻击同大队主攻身后,寻找薄弱防守区域进攻,统计显示同大主攻两局中头部触球有10 次,通过头球有效的制约了工商大攻击主攻身后的进攻线路。工商大主攻只有1次头球还造成了失误,充分说明头球是防高空球的重要技术能力,能够有效阻止对方打主攻身后、打空挡的战术策略,同时缓解后排队员的压力。

4.传接球能力的比较分析。传接球是调整比赛节奏与副攻(兼二传)配合组织进攻的重要手段,是发挥不同队员不同技术特点形成多点进攻的有效形式。同大主攻正脚背与脚外侧传接球能力强,工商大主攻脚弓传接球较多。传接球的脚法代表着个人技术能力是否全面的重要标志,也是主攻队员防守范围与防守能力的体现。从两队主攻的表现来看,正脚背传接球意味着队员的判断力、跑位能力、控球能力强、传出球的线路灵活多变,脚外侧传接球能力强及防守范围大、能够应对突发的低空球,而脚弓传接球稳定性好、特别是传定位球精准,但防守范围小、应对突发的低空来球往往容易失误、传出球的线路相对较少,同时也易被对手识破进攻线路,快速组织相应的防守对策。

5.救触网球与发球的比较分析。当副攻与一传在传接球和进攻时往往会出现触网球。同大主攻救触网球次数两局中各有1 次,说明一传到位,二传传球相对稳定。工商大主攻救触网球第一局3次、第二局2 次,说明工商大一传和二传进攻次数多,技术也不稳定,控球与配合能力相对较弱。当然,主攻救触网球次数较少,通常表现为直接进攻多,守网救球主要由副攻承担。毽球发球是直接进攻的有效手段之一,既可以直接得分,又可以破坏对方的比赛节奏、打乱对方的战术运用与组织进攻。发球技术能力同大队主攻是正脚背外侧扫发,发出的球低、平、快、准且较诡异,使对方难以判断并平稳接球。

(三)副攻(兼二传)技术统计比较分析

1.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副攻既兼负进攻又承担二传的主要职责。同大副攻2 局进攻次数分别占进攻的26.5%、23.5%;工商大副攻则分别占32.1%、29.8%。从统计数据看工商大副攻进攻次数较多似乎是进攻性强,由现场观察来看,工商大副攻有较强的进攻欲望,似乎存在喧宾夺主之势,没有很好发挥二传的作用,使的组织进攻配合不够默契,另,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试图在组织双主攻踢法的战略战术,只是本次比赛中还不成熟配合不协调。反之,同大队副攻主要是为主攻传球并积极防守,抓住机会进攻,二人之间线路清晰协调配合。当然,随着个人技术与技能的全面提升,针对不同队伍的技战术特点,不可忽视双主攻的发展趋势。总之,要充分利用每个队员练就的杀手锏,发挥随机应变能力、组织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法。

2.进攻击球部位的比较分析。双方副攻采用的技术特点而言,同大队副攻使用的技术集中于反脚背技术,并与主攻形成一个正脚背进攻和一个反脚背进攻的互补技术打法,虽采用了正脚背技术,但使用频率远低于反脚背技术,使用脚弓的频率很少。特别是两队副攻采用反脚背搓球技术较多,工商大第一局25次得2分有1次失误、第二局13次得1分有2次失误;同大第一局22次得2分有2次失误、第二局13 次得3 分有1 次失误,相对而言,同大队副攻反脚背搓球进攻技术更加成熟稳定,起到了致胜的重要作用。虽然工商大副攻进攻积极,但副攻与主攻采用的进攻脚法技术相近,使用脚弓进攻的次数也较多,形成的攻击性不强。

3.触球防守与传球能力的比较分析。副攻及二传既是发动进攻的组织者,也是防守时的主要承担者,特别是防守近网球与触网球是决定主攻是否敢于积极进攻的重要保障。两局中两队副攻触球总数相差2次,没有明显差异,但触球部位有一定的差异。头部触球工商大共2 次、同大队7 次,胸部触球工商大比同大多了6 次。工商大试图通过高远球攻击同大后场防守薄弱区域,但同大主攻与副攻良好的头球能力瓦解了这一策略。从传球来看,工商大副攻主要采用正脚背与脚弓传接球,说明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调整来传接球,特别采用脚弓传接球第一局比同大多16 次、第二局多23 次。脚弓传接球的优势是起球的定位较精准,但灵活性较差,防守范围较小,在起低、平、快球时容易失误。同大副攻个人防守相对较强、防守范围大,两局中采用正脚背救起了8 个触网球,3 次前冲倒地接起了对方的吊球,17 传接了对方吊打后场边角的高远球。利用脚外侧技术能够把身体外侧防守薄弱区域的球挑起来,同大队副攻有19 次、工商大有5 次并失误1 次,同大副攻脚外侧起球具有明显优势,收到了良好效果。从发球来看,同大副攻发球稳定并有一定的攻击性,工商大副攻在第一局发球失误1次。总之,工商大强调副攻的进攻,同大强调副攻对主攻的辅助。

(四)一传技术统计比较分析

1.进攻能力与击球部位的比较分析。同大一传第一局9 次进攻正脚背有6 次,传球34 次,第二局14次进攻正脚背有9次,失误1次,传球42次;工商大第一局25 次进攻脚弓有16 次,传球20 次,失误有2 次,第二局25 次进攻脚弓有15 次,传球18 次,失误有3次。同大一传进攻次数少传球次数多,主要是防守后场为队友组织进攻输送球,仅在对方出现混乱、防守有了空挡时抓住时机直接进攻,采用正脚背攻出低、平、快、准的球,使对方猝不及防;工商大一传进攻次数多且主要采用脚弓技术,传球次数相对少,一传急于从后场发起进攻,从后场进攻采用脚弓技术击球力量小、球速慢、攻击性不强易于被防守,工商大急于求成,3 名队员都积极进攻有多点进攻的策略,同时造成进攻过于分散威力不足,使组织进攻缺乏核心意识。

2.触球与传球能力的比较分析。同大队触球少于工商大队,说明同大队主攻与副攻前场防守较好,拦击了对方攻击到后场的高远球,减少了后场一传触球的压力;工商大队后场一传队员触球较多,说明副攻与主攻防高远球的能力相对较弱,也说明同大队有效地攻击了工商大队主攻与副攻身后的薄弱区域,造成工商大队一传7 次防守失误。从传球来看,同大队一传正脚背传球36 次、脚背外侧传球17 次、脚弓传球23 次共计76 次,工商大队正脚背传球15次、脚背外侧传球5 次、脚弓传球18 次共计38 次,也就是说同大队一传传球比工商大队多38 次及50%,表明同大队一传传球能力强,防守范围大,有效的为前场队员组织进攻输送了球,起到了防守与传球的重要作用;工商大一传触球次数多,直接进攻多传球少,没有充分发挥一传防守与传球的稳定作用,导致全队进攻混乱,职责不明出现乱进攻和抢球失误。

三、战术运用分析

(一)场地薄弱区域划分与战术运用 毽球比赛场地为羽毛球双打场地,由中线向两侧分别延伸2米的区域为限制区,图1显示:

图1 阵形站位分析

a、b 区域为后场内角防守中的薄弱区域,是进攻队员通过正脚背抽球、反脚背搓球进攻的主要区域;c、d 区域为前场内角防守中的薄弱区域,是进攻队员通过正脚背拨球、正脚背推球、反脚背拨球进攻的主要区域;e 区域为网前防守的薄弱区域,是脚背拨球、脚弓推球及吊球进攻的主要区域;f区域为主攻、副攻和一传三人的交叉区域,易发生乱抢球或谦让球区域(俗称都管都不管区域),特别是在防守回位或补位不及时、阵型出现混乱状态下易被进攻方抓住机会进行袭击,造成防守失误。技术是实现战术配合的支撑,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与战术配合能力,比赛中为了有效得分,需要按照场上队员个人技术特征组合成有效的战术体系组织进攻,从而达到有效进攻得分。

(二)阵型与站位分析 工商大队主要以2-1 阵型站位为主,图1 左半场所示,3 名队员呈倒三角位置,主攻②号位在限制区内右侧,副攻及二传③号位靠近2米限制线内的左侧,一传①号位在后场靠近中间位置。这种站位,第一局工商大主攻与副攻两名队员在前场,反脚背进攻较多,收到了好的效果,对抗中两队也出现了3 次平分,在c、d、e 区域防守的较严密失误少;但在后场一传队员直接发起了25 次进攻,一传是组织进攻的发起者,不应该是直接进攻者,因后场进攻球的飞行路线长造成速度递减易防守,又,由攻转防时不能及时回防,出现a、b、f 区域防守困难,成为失分的主要区域,当然,也是工商大实施多点进攻的战略战术。第二局中作出了适当调整,但因体能消耗大出现防守不到位现象,虽然主攻与副攻位置向后场做了移动,加强了后场防守,但在f区域多次出现3人抢球与让球现象造成失误。

同大队主要以1-2 阵型站位为主,图13 右半场所示,3 名队员呈正三角形位置,主攻③号位在限制区内靠近中间位置,副攻及二传②号位靠近2 米限制线外的右侧,一传①号位在后场靠近中间位置,与工商大主攻站②号位、副攻站③号位明显不同。同大1-2 阵型中③号位为主攻,充分发挥主攻活动范围大,正脚背抽球快、准、狠,反脚背搓球制空、制控、变化无常的技术优势,接一传的传球时攻对方的a、b、f 区域,接副攻的传球时正脚背攻a、f、e 区域、反脚背攻b、f、e 区域、正脚背与脚弓攻e、f 区域,副攻进攻时及时向2-1 阵型调整便于防守;防守时主攻防c、f 区域,副攻与一传在两翼保护并协防c、d区域、主防a、b 区域,有效制约了工商大多点进攻的战略战术。同大通过变换主攻与副攻角色,调整进攻节奏,既缓解主攻紧张的压迫感又保存了体能,同时利用副攻反脚凌厉、快速、出球方向诡异的个人技术特点,打乱对方防守阵线,打出自己节奏制约对方节奏。当然,1-2 阵型需要主攻体能好、技术全面,由攻转防的能力强,副攻能够积极协防d、e 区域,一传能够积极协防主攻的身后与b、f 区域,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攻防平衡。

(三)阵型应变分析 扎实的基本功与战术配合能力,是阵型应变实施的必要条件,依据不同的个人技术特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战术意识,面对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比赛环境形成灵活机动的战术意识,精准领会教练的战术布局,在以不变应万变中达到协调默契的配合。[4]从现场观察统计来看,两队都在发球、接发球后进行了换位,主攻、副攻、一传换位后的位置相对固定,组织进攻与防守的阵型各有不同。工商大以2-1阵型为主,主攻与副攻在限制线附近站位间隔约3 米,一传位于端线前约1 米与主攻和副攻约4 米,三人成等腰倒三角形站位,比赛中阵型有一定的变化,但相对稳定在这样的阵型中,进攻时互相掩护多点进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形成较明显的三个扇形进攻区域,被同大组织起了相应的防守对策;防守时主攻与副攻在前场使同大对限制区内的进攻被阻止,但阵型纵向距离较长使中后场的a、b区域防守严重薄弱,中间f 区域防守出现混乱局面,造成攻防失衡现象;同大队以1-2 阵型为主,主攻在限制区内站位,副攻在限制线外侧站位,一传在端线前约1.5 米靠近主攻身后方向站位,3 名队员之间间隔约3 米,成正三角形站位,比赛中随主攻与副攻的变换而变化阵型,但始终保持3米间隔的正三角形站位,进攻时增加扇形面积的动态变化,使防守者处于无所适从状态,防守时及时互相补位、积极防守薄弱区域,利用较好的头球技术,阻止了工商大攻击a、b薄弱区域的战术策略,同时减轻了一传的防守压力,形成进攻与防守层次清晰、个人技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的应变阵型。

四、结论

平推毽球比赛采用11分制,紧张感强压力大,开局阶段甚至第一局是打状态,很快进入状态并保持稳定是致胜的重要因素,第二局以及决胜局是打技战术;平推毽球比赛表现出了多样化的技战术,增强了竞技性、高难性、对抗性、健身性、精彩性、观赏性;个人技术正脚背抽球、拨球与反脚背搓球、拨球成为主流技术;头球成为协防后场薄弱区域的重要技术;迅速预判来球速度、力量、弧度与落点是重要技能素养;2-1 与1-2 阵型不是僵化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动态形态,是灵活性、多样性与自身特点有机结合形成的攻防阵型;全队要形成良好的配合节奏,刚柔并济随机应变才能实施技战术策略。

猜你喜欢

主攻阵型后场
受限水声阵列阵型定位算法比较研究
一个偷发后场引发的争论
主攻奇异印花衣橱
后场头顶之后场头顶高远球技术
中药注射剂参与“主攻”新冠病毒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欢乐世界杯之排兵布阵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201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外主攻队员发球技术对比分析
4141阵型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区域防守的特点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