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意蕴与时代价值

2022-08-29冯仁方

观察与思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党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冯仁方

提 要: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构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坚持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摆在我们面前,大力继承和更好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而不懈奋斗。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意蕴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诞生、成长、挫折和成熟的百年历史中始终坚定的伟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与核心。在建党中形成,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百年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的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深厚的理论意蕴,是为每一个共产党人提供理论与实践双重指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褪变的精神底色

选择什么样的真理、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具备着最彻底的无产阶级属性的政党,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将共产主义作为自身奋斗的目标。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理论自觉和阶级自觉,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所在。《决议》指出:“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所在,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战争频仍的近代中国社会中孕育生长,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科学指引。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孕育而成、并最终回到指导新的社会实践中去的科学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不断焕发理论光辉,是因为它能够适应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需要。

坚守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是全体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入党誓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际对中国人民立下的伟大誓言。这种坚守理想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所在。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将完整地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力量,以更大奋斗创造出新的伟大成就。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贯彻百年的历史主题

任何一个政党的成立必然有其自己的使命追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一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主题。《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在这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这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在历经革命战火、建设发展、改革考验和新时代依旧不改的铮铮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是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生于中华大地、担当民族使命的内在规定性。一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内涵会孕育出相对应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观念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底蕴中建立而成的政党,因而在其诞生之刻起,就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决议》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从此走向光明,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胜利的英雄气质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流血牺牲、顽强拼搏的斗争史。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反动势力作着最坚决的斗争,形成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斗争中继承和发扬了这种英雄气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不怕牺牲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理想和守卫人民而甘愿献出生命的行动必然。“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可以说,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事业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帆风顺、没有任何艰险挑战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伟大理想、为了国家和人民,以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气魄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这种具有强大战斗力和感染力的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也继续焕发着强大的精神感召。

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任何挫折和挑战都迎难而上、勇于斗争的精神力量。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保证中国共产党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的精神依靠。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拼搏斗争中创造一个个中国奇迹的伟大历程,更是我们砥砺前进,继续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一切的政治担当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赋予每一位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党的百年团结,根本在于每个党员都忠于党;中国共产党能够凝聚最大力量,关键在于始终不忘人民、不负人民。

国防地理空间信息工作组(DGIWG)是一个多国的一致同意标准组织,负责成员国及准成员国国防机构的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化工作。DGIWG的成员国有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爱沙尼亚、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荷兰、新西兰、挪威、葡萄牙、罗马尼亚、南非、西班牙、瑞典、土耳其、英国和美国,准成员国有芬兰、拉脱维亚和波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具体来看是由一个个党员共同组成的。没有这一个个党员对党组织的绝对忠诚,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无以伦比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就没有百年征程中的一个个伟大胜利。

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始就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了首位,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政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所说的,“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决议》强调:“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就永远不会得逞。”可见,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紧密结合是二者的相互选择。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不负人民的精神指引,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的坚实基础。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诞生于革命战火中、发展于艰苦建设中、传承于改革创新中、丰富于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进入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在一百年的风雨传承中展现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政治基底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立身、发展和强盛的精神根本,中国共产党历经了百年风雨,始终能够领导着中国人民创造一个个历史奇迹,真正推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根本就在于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底和精神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坚实精神保证。任何政党都有特定的政治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的政治属性和纯洁的政治追求。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百年征程中始终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得到了强化。近代中国的历史以及世界发展历史用事实告诫着我们,任何一个政党,即使是已经成功取得了政权,若不保持初心使命,也可能会腐化、堕落直至退出历史舞台。国民党就曾作为中国革命的进步力量,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势力的统治,使中国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压迫。但国民党自身却不断“病变”,反过来沦为了压迫和剥削人民群众的反动势力,最终被中国人民所抛弃。可见,要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必须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引领力量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力量,不断强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克服“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强大精神武器。中国共产党在历经战争洗礼和困难挑战中丰富了伟大建党精神,而这一精神武器正是当下我们能够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继续夺取新的胜利的精神保证。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发展形势的变化,我们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各样新的风险挑战,其中“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是干扰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的执政水平的主要因素。对此,要充分运用好伟大建党精神这一强大的精神武器,引导全体党员在树立坚定信念和勇于斗争中克服各种考验和危险。

(二)伟大建党精神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伟业的精神支撑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种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紧密相连的精神力量,能够引领全体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奋斗中去,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能够实现也必将实现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理解和不断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中能够时刻明晰自己的初心使命。《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这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明确和坚持着立党初心和建党使命,全体共产党人也将自己的一生奋斗融入到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追求和奋斗中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一层面来看,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坚持和弘扬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英勇奋进、拼搏向前的奋斗历程。建党精神起于建党初心,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以自己的行动继承着伟大建党精神,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如何而来,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历史关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准确作出了“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重要判断,全体共产党员必须坚定伟大建党精神,朝着实现这一伟大梦想接续奋斗、不断前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蕴含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深刻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也是鼓舞和引领全体中华儿女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复兴梦想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凝聚起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合力共同完成。就当下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建设而言,“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充分激发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思想引领力,将全体人民团结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与奋斗上来,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中实现这一伟大梦想。

(三)伟大建党精神是引导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准绳

伟大建党精神,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中,推动中国发展、创造中国辉煌、书写中国历史的产物。具有深刻人民特质的伟大建党精神,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坚持和贯彻人民主体地位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不断抵达新的高度。

从理论层面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主体性的哲学底蕴,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与人民主体性思想在中国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和创新发展。马克思强调:“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始,就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性思想,深刻认识到了要取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认同和支持。由此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最彻底的人民主体性的哲学底蕴和理论基底,是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发端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最真切的精神写照。坚持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内在地规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实践层面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坚实的人民创造性的实践支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新的胜利和荣光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用自己丰富的社会实践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全体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人民群众的强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历史性飞跃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着伟大建党精神,以人民至上的坚强意志激发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赢取新时代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猜你喜欢

建党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1)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2)
小画家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