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向背调”受追捧,年轻人新的求职避坑指南

2022-08-27刘振思

上海工运 2022年5期
关键词:求职者用人单位职场

刘振思

“背调”,即“背景调查”的简称,一般发生在面试流程的尾声,用人单位通过咨询应征者的毕业院校、前公司和其他相关人士,对应征者的背景资料进行真实性核查。在求职过程中,“背调”一般发生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身上,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环节。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反向背调”正在成为一种新风潮。即将踏进职场的年轻人,反过来对用人单位进行背景调查,为他们的求职做好“避坑指南”。

“反向背调”兴起:年轻人求职有了新想法

“试用期大于6 个月和工资比例小于80%的直接Pass”

“有加班文化的公司坚决不去”

“单休或大小周,还不给加班费或调休的公司要避开”

“显示有多起法律纠纷的公司不考虑”……

毕业招聘季,即将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正开展着自己的求职“反向背调”。其中,最基本的操作,是从知乎、脉脉、天眼查上查看公司,去招聘网站了解同类岗位,找师兄师姐打听“内部消息”,企业的薪酬福利、团队领导个性、公司文化氛围等信息,都是调查内容。更甚者还会通过实习、咨询猎头、报班等途径反向了解公司,去薪资工具里比对薪资水平,从天眼查上看公司规模,查资料看老板背景……绘制出详尽的“职场避坑指南”。

面试是最能直观了解一个公司的方式。应届毕业生小乔刚面试了某互联网大厂的岗位,凭借事先收集的“情报”,他全程应对自如。然而,意向部门的面试官让他印象不佳,多方调查后,他果然在一份“互联网行业领导黑名单”上发现了对方的名字:此人经常打压下属,团队氛围压抑,新人负责“背锅”。小乔果断放弃了这个offer。

小乔的“避坑”经历并不鲜见。当下,大批主体意识强烈的00后步入职场,他们不甘于被动接受公司的选拔和背景调查,而是主动出击,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对雇主展开“反向背调”。

求职新人璐璐会在面试中,询问HR 转正期的时间和工资,还会问除了自己的直属领导外,还有没有导师带,如果没有完善的带教体系她也会淘汰该公司,她感觉在这样的公司里大概率是打杂。她补充,还要问一问部门有多少人,如果一个部门只有2-3 人也不考虑,这大概率表示公司部门业务处于初期阶段,很多工作细则都不完善。

“还要在面试过程中‘刺探’出未来的直属领导的带教风格,以及这个领导未来是否愿意认真带人。面试的时候可以提前向未来Leader 请教一些问题,如果对方回答诚恳,且有实际内容,那大概率就可以真的学到东西。”璐璐说。

互联网从业者袁志表示,他去面试的时候,会刻意看一下公司的环境、整体氛围,甚至会通过HR 侧面打听直属领导的履历,也会问目标岗位是不是新岗位,前一个员工为什么离开等等问题,通过来自HR和直属领导的反馈来了解对应公司。

“我的建议是求职不要打没有准备的仗,一份职业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向,一定要思考清楚想要去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去,把握好每一次机会,别让自己遗憾。”璐璐说。

重塑职场生态:求职本就应该“双向奔赴”

从曾经的企业挑人,到如今的企业和人互相挑,这种改变的背后,一方面是因为95后、00后对于信息的收集能力和敏感性更高,一方面源自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组成也更加多元。

如果说“背调”是企业对求职者的筛选,那么“反向背调”则是求职者对企业的打分。一词之差反映出现在职场雇佣关系的变化,显示出年轻求职者希望能和企业平等对话的心态。从基础版的“反向背调”到进阶版的“避坑指南”,反映出年轻人主张对企业雇主的选择权,也体现了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年轻的应聘者正在以新的姿态“入职场”,他们不再满足于“找一份工作”就行,更期待企业能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帮助。正因如此,“反向背调”会让那些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带来更高收入、维护工作者利益的企业更受青睐。

求职招聘本应是“双向奔赴”的过程,唯有此劳动关系才能高效、长久。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求职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认为自己对公司“诚恳”和“透明”是应该的,而忽略了反向的权利,一不留神就掉进“坑”里。

如今,年轻求职者尝试“化被动为主动”,虽然“反向背调”不可能完全获得信息,但这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体现出年轻人的维权意识和平等观念。“反向背调”也给各家用人单位“敲响了警钟”。他们也将认识到,人才的吸引招募不是居高临下,提出各种复杂琐碎的条件就能得来的。关注求职者的合理诉求,全方位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适应时代的变化,这才是汇聚人才的良方。

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反向背调”有利于重塑职场环境,对于加班文化盛行、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企业,将会逐渐被市场淘汰。其实对用人单位而言,这何尝又不是一次“升级”和“调整”,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若想吸引优秀人才,不能单靠“诱人薪资”和“画饼描述”,在重塑职场环境的同时,用人单位也要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单向选择”已无法顺应职场化的潮流,“双向选择”才是大势所趋,它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和人才的“双向奔赴”。

理性看待“新潮流”:“避坑”和勇敢尝试同样重要

当大批以00后为主体的毕业生即将步入职场,他们带着新的言行和思维方式,让“反向背调”成为“新潮流”。“反向背调”,体现出的是年轻人对于求职更加审慎的态度。从根本原因上来说,当前年轻人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薪酬的高低,更看重的是用人单位的良好工作环境体验和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通过“反向背调”,可以增加选择工作的自主性,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针对性地分析各个岗位的利弊,用发展的眼光去权衡选择,并且进入价值观一致并符合自己发展预期的团队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反向背调”所传递的,无疑是一份审慎的求职态度,但是如果没有做好自身分析和对外的理性认知,只是单纯和主观地去看一些网上的信息和评价,对于很多职场小白来说,很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导致无形中排除了许多适合自己的工作和机会,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当我们在讨论“反向背调”风行的根本原因,是当代年轻人择业时考虑的首要目标已不仅是薪酬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工作体验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反向背调”,增加选择工作的自主性,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针对性地分析各个岗位的利弊,用发展的眼光去权衡选择,并且进入价值观一致并符合自己发展预期的团队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对于求职者来说,拥有“反向背调”的意识和勇气值得肯定,但是如果把它当成绝对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其职业发展。

审慎选择工作,避“坑”是第一步,能不能区分好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挑战,避免过于臃肿的“反向背调”阻拦自己实际求职的脚步,终究还是得各凭本事才是。

猜你喜欢

求职者用人单位职场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