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晋全国五一劳动奖荣誉的背后:讲述他们的抗疫故事

2022-08-27

上海工运 2022年5期
关键词:公卫职工疫情

“五一”前夕,喜报从京传来:上海40 名个人、46 个集体获2022 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工人先锋号,无疑给正在抗击疫情中的广大上海职工以振奋。

这些新表彰的上海市全国五一奖获得者,连日来,始终奋战在疫情第一线,以自己的力量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而努力着。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获奖者,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了解他们的“疫”线心路。

事实上,自上海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本市各行各业劳模先进第一时间奔赴防疫一线,把防疫工作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发挥专业特长和组织优势,以实际行动诠释劳模工匠的责任担当,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疫”线闪光。

2022 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挖潜力、亮底牌、战疫情,竭尽全力护佑城市健康

◎庄从周

本轮疫情以来,作为新冠定点医院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收治新冠患者中不乏90 岁以上高龄老人,甚至还有个别百岁老人。除了高龄老人外,作为新冠定点医院的公卫中心目前还收治着大量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孕产妇、血透等高危因素患者。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在市卫健委和申康中心的组织协调下,公卫中心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果断派遣最强救治力量,以决胜的心态全力护佑上海城市健康。

挖掘自身潜力,落实分类收治

进入3 月以来,公卫中心新冠在院人数屡创历史新高。为了全力做好集中收治任务,医院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通过不断改造、优化临床布局,整个金山院区所有医疗区域均被纳入闭环,用于新冠患者收治,在院人数最高峰一度达到2300 余人。

随着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陆续投入使用,根据上级部门统一部署,公卫中心收治人群着重偏向“老、小、孕、重”四大人群,即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老人、儿童、孕妇、重症患者。

为此,公卫中心严格落实分类、分层、分区收治策略。其中,A区病房组团负责收治重症及严重基础疾病患者,C 区收治高龄、高风险因素患者,外科大楼收治孕产妇、外科手术患者,门急诊楼收治儿童患者及其阳性家属,B 区承担血透等其他患者。此举不仅方便统一管理,更为实现集中专家和各类医疗资源提供优势。

派遣精锐力量,搭建救治平台

为了做好关口前移,防止患者轻症转重症,公卫中心党委副书记、呼吸与重症医学主任医师李锋率领着一支110 人的公卫中心重症救治团队承担一个病区的重症救治任务。这支队伍具备ECMO、CRRT、呼吸支持治疗等重症医学救治能力,并且自2020年疫情之初一直磨练至今,具有丰富的新冠重症救治经验。

整个3 月期间,公卫中心依靠自身重症团队,密切关注各类高危因素患者,提前预警,保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增强机体免疫、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措施,成功为一大批患者阻止了疾病的重症化趋势。

公卫中心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早期更容易引发呼吸道症状,一线医生对有鼻塞、咽痛、咳嗽、低热等呼吸道症状的新冠患者,会尽早干预,从而减轻症状,抑制病毒复制,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随着一线收治压力不断增加和重症患者的出现,单凭公卫中心的重症团队已无法满足临床救治的需求。于是,在做好患者管理的基础上,公卫中心积极搭建救治平台,通过院内调拨和紧急采购,提前准备各类紧急抢救设备仪器,成功打造CRRT、ECMO、呼吸治疗师等学科平台,为兄弟医院入驻支援打好基础。4 月7 日,本轮疫情首支整建制支援公卫中心的十院重症团队成功进驻。

重症团队会师,内外形成合力

进入4 月份以来,随着重症患者的增加,公卫中心经多方协调和筹措,紧急添置了10 张调节体温的升降温毯、20 台营养泵、10 台CRRT、13 台有创呼吸机、35 台高流量吸氧、3 台血气分析仪,为临床救治提供全力支持。

在市卫健委和申康中心的组织协调下,除十院外,市六、市一、市九、肺科、胸科5 家兄弟医院也派出重症团队整建制入驻公卫中心闭环救治重症患者。

在临床救治中,公卫中心与兄弟医院重症团队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则,动态调整救治力量,同时开展多学科专家会诊,针对重型患者伴随严重基础性疾病的特点,在积极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体外膜肺氧合、抗病毒、抗感染、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中医中药也全程参与患者救治,尤其注重中医药在对重症或危重症患者中跟西医形成优势互补,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2022 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逆行集结,坚守“芯”事业

◎李成溪

本轮疫情发生后,为确保芯片“不停产、不断供”,华虹集团旗下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华虹宏力)的职工们或主动留守,或逆行返厂,打响了一场抗疫保产的攻坚战。4 月28日,华虹宏力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喜讯传来,为已在公司连续奋战了31 天的驻厂职工注入了一股强大的“芯”动力。

星夜集结,逆行返厂

浦东封控的通告发布后,为确保“工业的粮食”生产稳定,华虹宏力四个工厂的职工们闻令而动,星夜集结,从金山、奉贤、嘉定、宝山等各处汇聚到厂区,成为抗疫保产的生力军。

华虹一厂工程二部袁玮3 月27 日上午刚下夜班回到家中,晚上立即赶回公司,并连续顶岗6周夜班。由于封控管理,备品告急,他和同事们不得不靠自己动手改造,保障生产稳定;华虹二厂设计服务各科室的职工在封控前夜火速响应,仅用不到一小时就组建起一支24 人的“设计支持抗疫保产驻厂小分队”,做好客户数据处理和支持工作;华虹七厂生产安全科周小辉为保证物料运输车尽快送达厂区,他连夜与招商、公安、城管等多部门紧急协调,凌晨仍在无锡高速路口奔忙……近段时间以来,这样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华虹宏力密集上演。

做足保障,安心攻坚

据了解,从今年3 月初开始,华虹宏力未雨绸缪,提前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迅速成立消杀卫生保障、核酸抗原检测等多个专班,全力以赴做好生产物资保供和驻厂职工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公司启动“24 小时供应链保卫战”,每天核对库存余量,计算最短的短板,协调调度各类问题,以确保生产生活物资充沛,工厂生产井然有序。

战“疫”主攻部队在攻坚,后勤保障也要跟上。为了能让驻厂职工吃上营养丰富的饭菜,工会和行政、采购、动力等后勤支持部门从“采、运、核、储”四个方面切实保障各公司食堂运作。华虹三厂的食堂大厨为改善驻厂职工生活,特意在半夜定上无数个闹钟,轮流点开各大“抢菜”App 抢韭菜,并用韭菜精心制作了1600 个外壳金黄、馅心鲜嫩的韭菜盒子。职工们吃着热乎的韭菜盒子,纷纷表示“这是自己吃到的最好吃最特别的韭菜盒子”。

“工”克时艰,“会”聚温暖

疫情当前,在华虹集团工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华虹宏力公司工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好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员工,“工”克时艰,“会”聚温暖。

三月底,公司工会紧急采购配备洗漱用品、酒精湿巾等防疫物资,以确保统一管理的宿舍职工应急使用;对坚守岗位多日的在厂职工,提供齐全的生活用品,并发放泡腾片、方便面、牛奶、罐头食品;通过微信群实时了解各部门职工居家隔离状态,对接蔬菜配送服务商为部分职工及家属解决买菜问题,切实保障职工生活必需,做好保障和关爱工作。

此外,公司工会还为封控在家的职工送上了慰问信,及时安抚职工受疫情影响的焦虑情绪,同时在“工家云”开展了“疫情防护从我做起”活动,鼓励职工分享自己的战“疫”故事,倾听职工诉求,缓解职工压力,践行“保护好华虹人,保护好华虹”的诺言。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工会在封闭生产期间,与驻厂“勇士”们同呼吸、共命运,举办驻厂人员集体生日会等“稳人心、暖人心”系列活动,召开了95 场“战疫情、保生产”驻厂职工沟通会,深入一线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华虹520 精神”启“芯”程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华虹宏力积极落实华虹集团党委“四个保护好”“六个全力以赴”抗疫保产工作要求,以华虹力量坚守“芯”事业,确保了四个工厂始终保持7×24 小时不间断满负荷高效运行。

劳动创造幸福,疫情阻挡不了华虹人创新和奋斗的脚步。华虹宏力持续发扬“家国情怀、一诺千金、敬业奉献、使命必达”的“华虹520精神”,一如既往推进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聚焦“匠芯杯”科技劳动竞赛品牌,激发职工创新实践精神;通过一线班组长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师徒带教等方式继续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时代产生“芯”机遇,是机会也是挑战。未来,华虹宏力将牢记初心使命,弘扬劳动精神,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把简单的事情做成不简单,奋楫争先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22 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上海电信移互部技术专家陈晓芳:移动网络一旦有恙,第一时间优化处理

◎王海雯

作为上海电信移互部的技术专家,今年,陈晓芳的工作内容有了一些新变化,她被委以公司电联(电信联通)共建共享工作组优化组组长、移互部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副组长。

3 月,上海突发疫情,移互部承担着为全市数千个核酸检测点、方舱医院等提供移动通信网络保障任务。他们负责测试评估现场的移动网络质量,结合人员规模等因素,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加强覆盖、增加容量,并对调整后的效果进行验证。而在此过程中,上海电信“优维建”系统平台正实时为前方“打仗”的移互部电信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因应外部形势的不断变化,连日来,“优维建”平台在持续优化升级,而其背后的“操盘者”正是陈晓芳和她的移互部技术专家团队。

很多市民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由于在同一时间、同一物理空间接受核酸检测采样的人员众多,想要在现场完成核酸检测线上登记一度非常困难。“这个‘优维建’系统平台,可以迅速捕捉在这张通信大网的某个点正处于话务高峰,自动向相关的保障人员发出实时预警提醒。”陈晓芳说。

当下,与病毒赛跑,必须跑出加速度。陈晓芳和专家团队在24小时内快速上线了平台新功能:对核酸检测点和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等忙点、重点区域的移动网络质量进行可视化监控,实现15 分钟级预警和地理化显示,地图上可展现某个检测点区域内的基站有哪些、基站容量和负荷等情况。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紧,可以奔赴一线的保障人员越来越少,相应地,他们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们觉得需要在发出预警的基础上,同步提供规范的解决方案,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适当减轻工作量。”陈晓芳又立即带领专家团队一起打造具有专家经验的最强“智库”,建立关联模型,同步实时推送标准化解决方案,在最短时间内协助一线人员解决问题,保障各场点通信无拥堵。

“受疫情影响,不少一线人员不方便登录平台去查询网络质量情况。现在通过及时预警和短信通知,及时让大家知道网络出现异常,而且提供网络优化建议,形成快速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案。”陈晓芳说道。

2022 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上汽华域三电总工程师姚奕:坚守第“疫”线,研发生产两手抓

◎王海雯

作为上海市学科带头人、上汽优秀工程技术带头人,姚奕在汽车空调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方面屡创多项成就。浦东封控前夜,姚奕第一时间进驻到岗,一个多月来,有序推进重点研发项目的开发试验与新能源产品生产线的改造升级。

从业二十余载,姚奕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在发现和培养人才中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带领团队建立公司知识产权体系,完善专利管理制度。姚奕荣获2022 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驻厂一月多,完成试验项目98 台次

3 月27 日,在获悉浦东将于次日实施封控后,姚奕火速打包好个人用品,当晚就直接住进了工厂。他考虑到生产虽然停下来,但重大研发项目的开发和试验工作不能停,而这段宝贵的时间又正好能用于新能源产品生产线的改造和升级。

一个多月来,作为百余名驻厂员工的负责人,姚奕带领公司生产制造、试验中心、信息技术、后勤保障等部门,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累计完成各类试验项目98 台次,各类耐久测试26 台。

与此同时,姚奕完成了空调系统热泵阀组和汽液分离器装配5 套,热泵控制器装配及控制程序刷新6 件,新能源产品生产线完成了3 种新型号产品的生产调试工作。

5 月,姚奕第一时间制定了封闭生产期间的生产与防疫方案,建立工作组,明确各项工作细则,坚持生产与防疫同步进行。

深耕二十载,创新成果树行业标杆

1996 年,姚奕在上海理工大学完成制冷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后,即入职华域三电的前身——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适逢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众多海外主流车型纷纷进入国内。随之而来的,是看似高不可攀的技术壁垒和专利封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攻产品设计的姚奕带领研发团队,走上了自主研发之路,随着2003 年内控式变排量压缩机的问世,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该项技术商品化的企业。

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背景下,姚奕又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这一方向性产品发展的契机,全身心投入到电动空调压缩机的开发工作中。对于这项国内汽车空调领域的全新课题,十余年间,他带领电动项目组,先后开发研制了5 代电动压缩机,使产品越来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相继成功申请46 项中国专利和1 项国际专利,为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产业化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姚奕积极推进“标准领先”战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化发展方向,主动参与国内标准的制定工作。近年来,他作为主要起草人起草了国家标准2 项,行业标准3 项;作为主要撰写人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准领先战略》获得国家管理创新二等奖、上海市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作为华域三电总工程师,姚奕注重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为公司建立了一整套专利工作的操作规范,即产品开发前的技术水平和专利侵权的评估,产品开发过程中规避专利、清除知识产权障碍的专利方案,产品开发的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进行保护等。

2022 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电工班长黄惠冲:带队援建方舱,85 小时完成15 天工作量

◎李佳敏

20 多天,52 个防疫应急项目,200 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82482 张床位……在上海疫情防疫阻击战中,方舱医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们的背后,凝聚了无数劳动者的心血。

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电工班长黄惠冲就是一位方舱建设者。他“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带领队伍以“加速度”创造了建设“奇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

挑战不可能的“85 小时”

4 月7 日一早,尚在上海迪士尼项目工地上的黄惠冲接到了紧急命令:嘉定临时隔离用房建设,需要支援。凭借多年工作经验,黄惠冲立刻意识到工程的紧迫性,火速集结班组成员赶往了嘉定。

到了现场,面对三个区域800 多套隔离板房,这位有着30余年工作经验的劳动模范也有了些许犯难。“板房内所有智能弱电的安装以及配合调试等任务,即便是我带着大家一起干,最起码也要半个月。可项目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85 个小时。”黄惠冲说。

但很快,“不可能”的想法就被他抛在了脑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方舱医院建设是在与病毒赛跑,越是艰难,就越是要上!

要有干劲,更要有巧劲

人手不足、工期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困难。要有干劲,更要有“巧劲”。为了克服难题,黄惠冲将现有班组拆分为两组,进行轮班交叉式作业,“这样就可以确保24 小时不间断工作了。”黄惠冲说,“同时我们还必须做好防疫工作,防止自然减员。”

4 月初的上海,还透着些许凉意。被子盖着依旧有些冷,黄惠冲就裹着工作服眯一会儿,他笑称:“等交接班的时候,就不用再浪费时间穿了。”可即便这样,工程进行时,他也只能睡上一两个小时。一开始,工人们面对眼前的困难,多少都有些畏惧情绪,但当他们看到黄惠冲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大家的干劲也被调动了起来。

有“巧劲”更要有“专业”,这恰好也是技术尖子黄惠冲的强项。光缆敷设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可嘉定临时隔离用房室外管路错综复杂,一开始的进展并不顺利。为了保障“85 小时”的期限,黄惠冲反复实地勘察后主动与设计人员沟通,优化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管线施工中的交叉作业问题,光纤链路打通了,各区域网络、监控、广播、IPTV 等系统也顺利上线投入使用。

提前10 天完成任务

“但凡重特大工程项目的特点就是工期紧,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要想顺利、平安、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就得全身心投入,就得付出比平时多十倍百倍的努力和艰辛。我能有幸参与重点工程的建设,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班长,黄惠冲不仅要带领班组抢工,还要随时解决现场遇到的突发问题。尽管累到筋疲力尽,但只要看到兄弟班组进度跟不上,他又会主动请战投入工作。

工程最终提前10 天又快又好地完工了,黄惠冲说:“这是我工作30 多年来,最艰难的施工之一。但我相信战胜疫情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2022 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免疫室:他们跑出核酸检测“加速度”

◎刘振思

封控期间“核酸检测”成为广大群众的日常大事,一份结果为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不仅是一张通行证,更是一颗“定心丸”。在一份份核酸检测报告的背后,也包含了无数兰卫人不分昼夜的“战斗”。

今年3 月上海疫情爆发,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免疫室的12 名职工,与所有兰卫人一起,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免疫室组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支援实验室新冠检测工作。

在接到核酸检测采样任务后,免疫室的每个组员担起了组长的责任,深夜紧急待命、随时出发,超负荷承担核酸检测任务;核酸检测实验室里,免疫室的组员开启连轴转模式,通宵达旦地对样本进行检测,扩增仪24小时日夜运转,加样、提取、扩增……实验室里滴滴答答都是加样的声音。“一区实验室已经完成3 万管、加油,我们向4 万管冲刺,加油,坚持!”实验室里经常能听到相互鼓劲的言语。

“免疫室的队员们离病毒最近,离家人很远,他们累到‘秒入睡’,24 小时昼夜不停已是常态。”兰卫医学实验室主任、上海兰卫医学疫情应急指挥部詹喜焱介绍道,“我们加足马力保障标本‘日清’,以严格的高质量标准、严格的检测流程,准确出具每一份检测结果。”目前,中央实验室核酸检测样本量在15万管左右。

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兰卫医学主动采取闭环管理模式,大家已有一个月没有回家,但毫无怨言坚守岗位。作为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兰卫免疫室为城市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用专业力量守护一方健康。

平日,免疫室主要负责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积极主动承担长宁区及上海市的临床检验、科研及公共卫生等检测项目。仅在2021 年,免疫室共完成上海临床标本检测超过28.6 万人次,总项目测试数132 万;市科研检测项目约16.5 万人次,协助本市、长宁区疾控中心完成流调约3500人次。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免疫室全体职工冲锋在前,在守护上海西大门、做好各类检测工作的基础上,还派出人员支援新疆、武汉、广州、东莞、南京、张家界、莆田、西安、安阳等地区,得到国家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一致好评。

2022 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饿了么上海星光耀外卖站:外卖骑手志愿队成社区“摆渡人”

◎李嘉宝

饿了么上海星光耀外卖站荣获2022 年全国工人先锋号,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外卖站点。星光耀站点是全国首家成立街道网约送餐员联合工会的站点,自2017 年建会至今,站点已有100多位骑手加入了工会组织。在上海本轮疫情防控工作中,站点的外卖小哥们更是成为重要的保供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星光耀站点承担了周边区域的重要保供工作。站长吴义告诉记者,不断有认识的居民给他发来消息,希望代买物资。于是吴义便拉了一个应急需求群,站点骑手们组成志愿服务小队,为居民送去急需物资。“站点现在共有6 名骑手在岗,每天从早上8 点工作到夜间24点,平均每人每天送出一百多单,为居民送去餐品、药品以及生活用品等物资。”

骑手们说,“能帮一个是一个”。有老人身体不适,急需药品,骑手们帮助老人在互联网医院预约、挂号、问诊,并由3 名骑手一起接力完成配药、送药。有一位宝妈家中急需婴儿用品,站点骑手找了很多地方终于帮忙买到。

互相帮助、互相温暖,让骑手和居民们成了朋友。“居民们看我们找吃饭的地方比较困难,就经常给我们做饭,还把饭放到小区门口,喊我们过来拿。”吴义说。

猜你喜欢

公卫职工疫情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战疫情
公卫狂飙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公卫项目工作经费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