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研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纺织服饰类非遗名录

2022-08-22

丝绸 2022年8期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服饰

刘 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1620;同济大学 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上海 20009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2年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1997年通过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1998年审议通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并在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先后公布了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共计90项。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在国际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组织缔约国进行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包含三种类型,即《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汇编)》[1]。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统计

本文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和检索内容进行调研统计,2008—2021年每年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从官网二级目录“清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页面可以检索到2008—2020年的项目共584项,该网站于2021年12月22日发布的“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增43项内容”新闻中,公布的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新增实际为46项,这也与此条新闻中公布的至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630个,涉及140个国家的信息相符。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30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1项;优秀实践名册29项[2]。每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名单情况为:2008年90项,2009年86项,2010年47项,2011年33项,2012年32项,2013年30项,2014年38项,2015年28项,2016、2017、2019年各42项、2018年39项,2020年35项,2021年46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630个项目中,中国入选了42项,占比约7%。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4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技艺等多种类别。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纺织服饰类非遗名录整理

本文对纺织服饰类非遗名录主要从工艺和材料及成品功能上进行界定。包含提取不同纤维材料使用传统纺织工具并采用纺、染、织、编、斡等手工艺处理或制成的布、花边、毯、毡等成品;对纺织品或纤维材料采用印染、刺绣、剪裁缝纫、编织等手工艺处理或制作成的服饰、家居陈设品;不同民族、地域的服饰。包含印染、织造、刺绣、缝纫、综合性等技艺[3],以及采用纺织材料或技艺制作而成的纺织艺术品和服饰[4]等。对630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进行整理,纺织服饰类非遗名录有42项,约占总量的8%,涉及40个国家。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5项,约占总量的7%,涉及29个国家;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项,约占总量的8%,涉及6个国家;优秀实践名册1项,约占总量的3%,涉及1个国家。

中国是世界最早掌握纺织技术的国家之一。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丝绸文化遗存“雕有四只栩栩如生的蚕纹象牙盅形器”,距今约7 000年[5]。到19世纪中叶已产生湘绣、蜀绣、粤绣、苏绣传统四大名绣,纺织品也是“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至2021年,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纺织服饰类非遗的项目有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和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3个项目(均在2009年入选),是纺织服装类非遗项目中入选最多的国家,约占7%。其次是日本、伊朗、阿塞拜疆、法国、匈牙利5个国家各入选2项,其他入选国只有1项(表1)。

表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纺织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2021)Tab.1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2008-2021)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纺织服饰类非遗项目分布情况

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纺织服饰类非遗名录42个项目申报国家的所属地理区域进行分析,发现纺织服饰类非遗项目主要分布在亚洲,亚洲共25项,约占60%;欧洲10项,约占24%;非洲3项、南美洲3项、中美洲1项。分布在亚洲东部项目主要以棉麻丝为原材料的纺织织造工艺和植物印染技艺等,织物多为布匹等。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养蚕缫丝、纺线织布、刺绣缝纫手工业为副业,以棉麻丝为材料的编、织、染、绣等工艺为多。亚洲中部、西部、南部地区的项目主要以动物毛皮为原材料的编织、擀制等工艺,织物多为毯、毡等。欧洲地区的项目主要是织毯和花边制作工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项目主要从植物中提取纤维为原材料,采用编织、纺织工艺等进行制作,成品有草编帽和棉纺织物等。非洲地区的项目也主要从植物中提取纤维进行纺织制作,甚至用树皮制作服饰,如乌干达树皮衣制作。从纺织服饰类非遗项目所属地理区域分布情况来看,非遗的产生发展与自然环境、生活生产方式、民族和地域文化有重要的关系,这也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

根据工艺、材料和功能不同,本文对42项纺织服饰类非遗名录进行分类。其中占比最大的项目特征是以蚕丝、棉花、苎麻等为原材料,采用纺车进行纺线、用天然植物作燃料进行印染,通过手工织造技艺来完成,织物多以布、花边等为主,此类项目有22项,约占52%。其次是以动物毛皮为原材料进行纺线,并采用天然染色,以编织工艺为主完成,织物多以毯、毡等为主,这类项目有8项,约占19%。以刺绣工艺为主的项目有4项,约占10%。从植物中提取纤维进行编织、缝纫制成的服饰类项目有4项,约占10%。也有综合了织染绣纫等多种技艺的项目有3项,约占7%,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白毡帽工艺等。以印染为主的项目目前只有欧洲蓝印花布印染1项,约占2%。

4 结 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纺织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2项,中国有3项,占比最高。从申报国所处地理区域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洲,其次是欧洲。亚洲地区的非遗项目主要以丝棉麻毛等为材料,采用纺、染、编、织等工艺或制作完成的织物。而亚洲中部畜牧业更为发达,该区域的纺织类非遗项目主要是以动物毛皮为原材料的制毯、制毡技艺见多。欧洲也以毛为材料的制毯技艺和精美的花边制作工艺见多。非洲地区植物繁茂,也以植物纤维的编织、缝纫类技艺多,从成品来看没有亚洲的纺织技艺精细。整体来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纺织服饰类非遗名录项目具有传承时间久远,技艺精湛且有典型的地域或民族文化特征。

《丝绸》官网下载

中国知网下载

猜你喜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服饰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评审对旅游地有何影响?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同贺名录
作者名录
生产商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