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多渠道立体化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学策略研究

2022-08-19陈颖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4期
关键词:立体化院校高职

陈颖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如今,高职院校毕业生正面临来自就业和创新创业方面的严峻考验,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走创新创业之路。然而,创新创业需要高职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高就业素质的高职学生,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作为抓手,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构建多渠道立体化的指导教学模式,才能建立学生的就业与创新创业信心,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素质,在进入社会后稳扎稳打,在就业和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做出成就。

1 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学方面的不足

1.1 高职院校开展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育的理念仍显保守

我国多年来一直十分关注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依旧存在不足。高职院校通常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来提供相对应的指导方案,并没有充分研究不同专业的行业需求和人才缺口,没有对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必要的预测判断,不能灵活地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充分把握高职学生在就业和创新创业方面的闪光点和可开发的潜能,不断调整和优化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计划。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在指导教育方面的理念保守,无法体现出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课程的时代性、应用性、实践性以及发展性,未充分发挥其应起到的作用[1]。

1.2 高职院校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建设不到位

现阶段,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很多就业指导课程与具体专业的衔接十分紧密,如在广西地区的高职院校,工商、营销、连锁、汽车、电商等诸多专业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课程上会对相关行业领域的岗位类型、工作职责、从业要求、行业规范等诸多内容进行宣传讲解。而创新创业指导一般会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穿插开展,未能全面系统地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广西壮族自治区也下发很多文件,对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做出了规划和部署。然而在落实中,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缺乏对行业的宏观把握,没有积极实施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创新能力、创业规划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即便是开设了必修或选修课,也不能保障学时达标,也没有对学生获取相应学分进行明确规定,且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在就业和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导致就业和创新创业教学效果不佳[2]。

1.3 高职院校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很多都为本校的经管专业的理论教师或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的教职人员。这些教师在理论方面具有一定水平,能够为学生宣传各种政策,讲解各类道理,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多行业多领域的就业经验,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不能结合具体工作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的各种困难,也不能向学生传授有关创业风险防范、企业经营管理、社会关系处理等具有实践价值的经验[3]。

2 高职院校多渠道立体化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学策略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辟和拓宽各种渠道,努力推动立体化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学工作,建构“思想为基、教学为重、实践为核、创新为上”的工作思路,以意识提升、模式创新、机制激活、师资优化、基建完善等环节构筑多渠道立体化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学工作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多渠道立体化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学工作框架

2.1 积极推动意识提升

首先,要做好就业与创新创业教学工作。高职院校要始终与国家建设和发展战略保持同步,树立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充分把握当前我国全面推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性,积极结合院校自身的实际特点或优势来设计就业与创新创业教学方案[4]。

其次,要立足实践促进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学水平提升。高职院校要树立创新意识,在思维上更加活跃,在理念上更加先进,在行动上更有新意,才能不断形成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且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新局面。高职院校应主动尝试理论创新,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做出必要的调整,加强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应用,让理论成为学生高水平就业和创新创业的“敲门砖”[5]。应主动推进实践创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纠正错误,在实践中体验就业成就、总结创业规律、凝聚创新精神。

2.2 积极促进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可围绕本校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工作需求,积极打造“五创”教学模式,即“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效”模式。

“五创”教学模式应贯穿于高职学生校内求学全过程。一般可以在大一期间对学生开展创意、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保持对就业与创新创业的美好期待,积极做好职业规划。在大二期间对学生开展创新、创造教育,要注重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并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思维,加强创意改造的尝试,善于挖掘和把握一切创新创造的条件,为就业或创业做好准备。在大三期间对学生开展创业创效教育,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就业实习和创业尝试,不断将自己的就业与创业理论向实践成果进行转化,要建立一定的效益目标,在努力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五创”教学模式的应用,高职院校将积极探索并积累更多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教学经验,从而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职业化教育体系,而学生从激发创意灵感开始到最终的创业创效,其创新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等都会得到锻炼和提升,从而为就业和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2.3 完善相关机制

首先,要完善工作机制,重点在于强化领导、协同共建。高职院校可基于学生的就业与创新创业需要,积极整合资源建立就业与创业特色学院,直接由校长担任院长,并组织院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在学院中任职履责,通过不同部门的配合协作,加强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教学与实践,做好工作保障,激励就业与创业方面的科研实践,不断增强学生的通识教育效果,并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建成孵化基地,帮助学生注册实体企业,持续强化创新创业指导。

其次,要完善竞赛机制,重点在于科学组织、以赛促教。高职院校要积极利用国家、省市以及本校所举办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不断检验院校的指导工作成绩。院校可建立健全选拔机制,设立院级、省级、国家级的三级体系,对参赛学生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充分研究不同赛事的要求,制定更加合理的训练计划。

2.4 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注重加强校内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积极选拔优秀教师组建“双师双能”教学团队,既可以是专业指导教师,也可以在行政人员、辅导员中进行选拔。尽量做到专业分配适宜,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专业的教学团队必须有较强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实践经验,这样才能确保不断向学生传导有价值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团队在开展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过程中,要积极利用不同的进修机会来充实和提升自己,如到企业中接受创业管理培训,或是邀请专家到校举办讲座。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必要的竞技赛事来提升自己,一方面作为参赛选手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指导教练参与其中,这样能够不断促进教师对行业动态、专业前沿、创业规律等内容的把握,从而提升对学生的指导效果[6]。

第二,注重加强校外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不仅要建立校内专业化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团队,还应积极吸收来自社会的兼职教学人员,如在合作企业中邀请技术骨干、岗位能手、中级管理干部等作为兼职教师,到校为学生讲解有关就业和创业的实践经验,从而可以与校内师资力量进行高效互补,不断增加学生的见识,使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规划更有针对性,更有可实践性。

2.5 积极保障基地建设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扩大校企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来共建就业与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在基地内,实训课程可由院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设计制定,并合理安排课时与进度,不断增加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增加学生就业经验;同时积极引入不同企业的文化与管理理念,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借鉴和启示。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以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来组建专业类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工作室。工作室要设计成拥有行业就业与创业环境、拥有完善的行业就业与创新创业资料的专业训练基地。在工作室内,学生通过ERP 管理平台、企业沙盘对抗模拟、虚拟创新工作平台等体验创业,获得创业经验。工作室应将不同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同时形成具有可参考性的指导评价意见,以便学生在后续的实践中可以进行改进。

3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积极探索多渠道立体化的指导教学策略,不断激发院校的资源优势、教师的教学指导优势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共建共赢局面,培养可胜任不同就业岗位要求和创新创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立体化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建构班级立体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立体化监控在广东省路网监控中的应用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