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构建策略*

2022-08-17

图书馆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计划

谭 璐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双高计划”是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的重大决策。计划集中力量建设50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 个高水平专业群[1]。这是卓越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升级版本,是继“双一流”建设之后针对高职院校的重大举措,是职业教育版的“双一流”工程。高职院校应积极加入“双高计划”建设,提升教育水平和品牌效应,为地区行业的经济发展培养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双高计划”战略的推动下,作为高职院校支柱之一的高职图书馆,将迎来新的建设和发展契机。

1 “双高计划”对高职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影响

高职图书馆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由于地域因素、管理体制等原因,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资金有限、技术待提升、观念需转变、深层次特色服务缺乏、资源利用率低等。建设高水平的高职图书馆,要求图书馆服务更具特色,管理更为先进,用创新理念引领发展,通过智慧建设转型升级助力“双高计划”形成高职特色教育发展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进行智慧建设。如何把握“双高计划”的发展机遇,建设对接“双高计划”特色的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是需要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双高计划”对高职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观念革新、技术支撑、激励措施、监督机制4 个方面。一是观念革新。图书馆从上至下要建立思想上的革新,形成智慧服务理念、技术科研推进发展、对接特色职业教育的格局。二是技术支撑。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运用到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之中。三是激励措施。通过岗位责任制、合理薪酬、个性化培训、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馆员管理制度,激励馆员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积极性。四是监督机制。加强对馆员、师生业务水平的监督和反馈,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和责任跟踪制度,使图书馆服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2 “双高计划”与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

梳理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发现,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不同阶段侧重点也不同。初始阶段主要侧重于“互联网+”的智慧服务,探讨技术与服务的结合。王东波[2]认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新模式是高度互联网化,即以最新技术为支撑,实现海量信息在服务平台上的聚合、优化与推送;发展阶段主要侧重于数据化的智慧服务,探讨数据与服务的融合,洪亮等[3]从数据驱动视角探讨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完善阶段更多的是侧重于特色智慧服务的发展模式,这也是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庄革发[4]从图书馆珍贵馆藏角度探讨解决珍贵藏品的藏用矛盾,多渠道开展智慧服务。许正兴[5]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系统模式建构与具体实施路径。

高职图书馆服务于“双高计划”,智慧服务与特色服务结合将是必然趋势。在比较性研究方面,陈艳红等[6]对比了“双高计划”建设前后的成效,明确了图书馆的服务要点、框架、关键和策略。实证性研究方面,赵俊颜[7]对39 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以专业馆员服务、教学辅助服务和行业信息服务作为发展路径分析其中的典型案例。

经文献调研发现,这一方向的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针对“双高计划”与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缺少整体更为智能化、特色化、专业化的高职智慧服务实践;同时针对高职服务人群和高职院校特点的支撑研究较少,使得智慧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过程不明晰。高职智慧图书馆是高职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相互融合的模式,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将是未来高职图书馆高水平发展的新形态,因此,以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深入研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创业创新的职业教育特点,对接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双高计划”重大战略部署,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及专业学科科研发展都有着深远意义。

3 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构建

高职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献信息中心、资源中心、学科服务中心、教学辅助中心,在服务对象、业务内容、服务重点等方面具有典型的特征,而高职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体系建设也将是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院校“示范校”和“骨干校”的重点打造,使得高职图书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趋向于特色化和行业性。

3.1 平台总体构架

笔者基于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基础及以读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整合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构建“过程+资源+读者”三位一体的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见图1),对图书馆的资源布局、读者体验和过程管理进行智慧结合与改造。

图1 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3.2 平台管理模型

笔者结合“双高计划”战略,对高职图书馆服务进行梳理,形成高水平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管理模型(见图2),构建“基础支撑服务—核心服务—创新服务”过程管理、资源对接8大平台、服务4 类读者群体的体系,明确服务内容,打造智慧服务平台。

图2 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管理模型

3.2.1 过程服务管理体系

TFP的测量涉及不同的行为与技术假设,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与希克斯技术中性。在这个基础上,对方程(1)求导,得到式(2):

(1)基础支撑服务建设

基础支撑服务,以智慧中心、智慧技术和智慧馆员为依托,是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基础。智慧中心是系统、数据、设备三结合的智慧平台,是图书馆与“双高计划”平台对接的基础;智慧技术用于深入研究RFID、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图书馆的有效结合模式;智慧馆员是指建立和培养智慧型专业学科馆员,融合智慧技术和图书馆业务功能提供智慧服务。

(2)核心服务建设

核心服务涵盖4 大智慧服务:①智慧资源服务,包括资源整合、一站式门户、特色专业库、智慧参考咨询等。通过优化整合资源结构,形成特色资源集群,协同高职专业群建设,实现智慧要素的融合。②智慧情报服务,包括科研热点追踪、学科信息评价、专业产业服务、创业创新服务等,需要发挥平台专业建设、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信息情报优势,探索创业创新协同作用,建设具备全面情报分析的智慧决策系统,助推高职院校顺利实现“双高计划”建设。③智慧教学服务,包括教参服务、信息素养服务、在线培训服务、嵌入式课程服务等。通过学科馆员嵌入教学和科研、专业性教学参考服务,扩展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教学水平。④智慧读者服务,包括智慧阅读推广服务、智慧推荐服务、智慧空间服务、智能技术服务等,依据读者不同的专业背景、特色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智慧化阅读推广,改善服务空间环境,形成交汇融合的共享服务模式。

(3)创新服务建设

通过“双高计划”发展规划驱动,汇集各高职院校的职业专业特色需求,进而推动创新服务模式的形成。全面提供升“双高计划”服务建设,深入企业、学院和课堂,利用资源优势,动态追踪行业发展动态,通过职业信息素养教育为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形成创新模式。

3.2.2 对接“双高计划”平台

3.2.3 服务读者群体

服务“双高计划”的智慧平台需要对服务对象进行扩展,不仅要服务教师和学生,还要通过协同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种方式服务相关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研究不同群体特点、专业和需求,提供不同形式的个性化智慧服务,对读者群体进行个性化推荐,对专技人员开展产业情报服务,对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情报合作等,这些数据又可助推“双高计划”平台的建设和完善。

4 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策略

4.1 响应智慧服务要求全面建设

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全面感知、多维度对接、智慧平台互联、协同管理[8]。全面感知要求服务建立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多种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感知全覆盖,感知读者的位置、行为、状态,判断读者的需求,实现人、物、信息的智慧联接;多维度对接要求服务可以跨部门、跨学校、跨行业对接专业、产业、企业,实现全面对接合作建设;智慧平台互联要求建立智慧中心,开展面向专业群建设的信息服务、创业创新的专利服务、科研成果的转化服务、学生技术技能的空间服务方面的建设,与纵向或横向组织的智慧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协同管理要求在信息互联共享基础上实现部门、行业、地区的深度协同,使资源集约统一,提高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2 应对智慧服务变化不断调整

随着“双高计划”的逐步落实深入,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可以对“双高计划”发挥协同作用,也将会在资源建设、阅读推广、学科服务、馆员队伍、信息化水平、校企合作等方面有重大的提升与改善[9]。通过调研“双高计划”院校图书馆的各方面情况,结合近十年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发展及变化,结合“双高计划”院校及高职智慧图书馆的特点进行趋势预测,如表1所示。

表1 “双高计划”对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方向的影响

4.3 面向智慧服务趋势特色发展

面对图书馆无形化、资源数字化、业务网络化、技术智能化的趋势,应从服务对象、服务平台、服务内容3 个方面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在“双高计划”建设中找到切入点,开展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建设与实践,走“小而特”的智慧发展道路。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要做好总体布局规划,打造“双高计划”的智慧共同体,服务高职院校发展战略,在高水平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将图书馆服务发展与高职院校的需要紧密结合。通过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的对接和重构,实现服务对象的扩展、服务方式的创新和服务内容的多样,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与图书馆智慧服务高质量结合的实现路径。

5 结语

通过把握高职智慧图书馆服务“双高计划”发展规划,调研目前高职图书馆服务概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构建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明确要求、功能和路径的关键点,以此推动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转型发展,同时也为高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规划提供新思路。随着“双高计划”任务的逐步落实、信息技术与高职图书馆的融合,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具有高职和职业服务方面特色的研究将会成果卓著。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计划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