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科技期刊发展路径探析

2022-08-17

甘肃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医药期刊

杜 浦

(河北金融学院经贸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医药科学是生物医药学科领域中的重点门类和热点领域,科研创新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性爆发,医药领域学科融合加快,衍生学科急速推出,学科细分趋势明显[1]。因此,作为展现行业科技创新趋势的载体平台,医药科技期刊也随着行业发展态势而增加。目前,医药期刊专科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呈扩大态势。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学科合理、门类齐全和数量规模适宜的适应创新成果交流和科技研发扩散的期刊体系。

1 医学科技期刊出版现状

依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为基础,结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按照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2017—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提供的医药科技大类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研究,截至2019年10月31日,我国正式出版的医药科技期刊1 142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的17.0%[2]。从数量上看,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医药科技期刊出版大国行列,但仍非强国[3]。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出2016—2018年期刊现状情况,见表1。

表1 2016—2018年期刊现状情况表

1.1 医药科技期刊类别统计

我国医药科技期刊仍以学术类期刊为主体的发展趋势,2018年,全国学术类期刊占期刊总数的88.0%,见表2。

表2 2018年我国医药科技期刊类别分类

1.2 医药科技期刊在核心期刊学科中的占比统计

按照学科统计,医学综合、医药大学学报和药学分别在医药科技期刊中排名前三。根据2017年发布的第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我国医药科技行业核心期刊共744种,占我国目前现存的核心刊物总数的36.35%[4],见表3。

表3 我国医药科技期刊学科分类和核心期刊分类

续表3

1.3 医药科技期刊出版语言分类

当前阶段,我国医药科技期刊仍以中文为主导。2018年,全国中文期刊占期刊总数的96.32%;英文期刊占期刊总数的3.42%;中英文期刊占期刊总数的0.26%,见表4。

表4 卫生医药期刊中英文出版构成表

1.4 医药科技期刊被国际主要检索系统收录情况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升温,国家对医药行业发展非常重视。医药科技期刊在国内的出版数量逐年增长,其国际影响也在逐渐提升。中国期刊被国际知名文献检索系统或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特别是一些世界领先或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如显微外科学、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科学等的专业期刊,已成为国际上长期关注和跟踪的重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最新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数据显示,2009—2019年(截至2019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260.64万篇,继续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8年增长14.7%;论文共被引用2 845.23万次,同比增长25.2%,排在世界第2位。截至2019年9月,中国热点论文数为1 05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32.6%,排在世界第2位,比上年上升1位[5]。由此可见,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发展状况获得行业国际主流的接受和承认,并在融入世界学术体系中获得很大进步,体现了我国医药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旗下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医药卫生科技期刊为36种[6]。截止2017年8月15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旗下的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Medline)曾收录中文期刊111种,现收录中文期刊64种。当然,从行业发展而言,中国医药科技期刊的发展与某些出版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 医药科技期刊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崛起,行业成果产出也不断攀升,学科创新不断涌现。因此,科技期刊在推进学科发展和承接成果创新方面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出版周期节奏加快、期刊专科化推进、对外交流频繁、国际化速度提升、数字化变革推进和集约化趋势明显等[7-10]。

2.1 出版周期节奏加快

信息化时代,国际学术竞争激烈,科技创新脚步加快,知识成果首创权成为国家竞争的焦点。科技论文越发在知识产权竞争中成为大众和学界关注的热点。加速成果转化步伐,缩短出版时滞成为行业发展重点之一。因此,加速优秀期刊的出版频率,使中国获得成果首创权已成为行业必然。

2.2 期刊专科化推进

当前,学科高度分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学科发展高度精细化导致行业企业对期刊的忽视,专业期刊获得的广告收益和行业地位就会被逐渐减弱。当前,期刊专科化趋势越发明朗。从发达国家的行业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医药期刊专业化发展甚至能极度聚焦,每一种微小发展单元都能被发展为正式出版运营的期刊。同时,综合性期刊受该趋势变化影响也在变更自身的经营策略,要求期刊编辑聚焦不同的专业或专科,以提升和加强业界的关注度。

2.3 国际交流速度提升

知识全球化、学术国际化是国际发展主流。受该趋势影响,我国医药科技期刊积极参与国际化发展,推进自身经营与国际接轨,通过质量、出版语言、作者、编辑、检索和发行国际化等方式积极参与。

2.4 数字化变革推进

电子信息技术革新和大数据革命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工作模式和心智思维方式。数字化出版形态或形式推动了电子版和网络版医药科技期刊的崛起。同时,立足于数据库平台运行模式的医药科技期刊数字化刊群获得较快的发展,该形式推进了学术文献检索、分析、开发利用和数字化形式再开发的便捷程度,增加了再利用价值。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医药科技期刊与作者的便捷化服务。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应用投稿网站与作者的双向交流便捷式学术服务。开放存取式(Open Access)出版模式在中国医药期刊杂志上也大量涌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应用已成为业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5 集约化趋势显现

市场化发展推动了医药科技期刊的集约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从国外业界实践看,为增强联合效益,将国内发展实力强劲、经营运作模式优秀,品牌实力雄厚的期刊出版社运用各种经营模式,如强强联合、自愿联合、品牌扩张、兼并重组和委托经营等市场化手段推进期刊行业集团规模化发展,是我国期刊行业的发展选择之一。

3 医药科技期刊的未来方向

科技期刊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进的知识传播更是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因此,行业从业者必须高度关注行业未来的前进方向,紧跟先进传播技术的发展,做好科技传播与知识服务[11-15]。

3.1 高度关注语义出版

传播技术的发展和高度融合,推动科技出版更好地服务和关注知识信息传播,推动语义出版形式成为行业主流。语义出版使信息在繁杂中通过有机联系,完成对语义大数据的挖掘和智能分析。将来,期刊能够利用语义手段,通过对搜集的关键信息,包括数据、图片、表格、摘要、结论、参考文献等相关知识点进行标记,利用自动化程式实现对科技期刊信息的结构重构、动态整理和自动关联,提升信息关联的密切度,外延信息的再利用程度,以重构读者的信息获知体系,构造出版行业的深度服务。

3.2 推进数字化的便利对接和精准服务

科技期刊的文化交流能够推动学术信息的传播速度,加速了科研信息的关联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也加速了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适用性。未来,医药科技期刊可以通过数据集聚,实现知识提纯、内容关联和资料链接,为信息用户提供优质的知识服务。同时,科技期刊服务用户科研全过程将成为现实,编辑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作者的研究趋势和需求能够进行清晰的掌握和熟知,以方便实现对作者精准的服务配置。

3.3 用户服务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信息媒介融合对人们获知信息方式造成了广泛的影响。通过多元化的信息获知方式可以促进信息手段的广泛整合,使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更加便捷,甚至可以实现作者、编辑和期刊用户获取信息的无缝衔接,推进知识服务方式混合化、可视化和个性化。

3.4 出版服务平台功能的集成运行

未来,科技期刊对平台功能的集成运行需求更加依赖,对平台功能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期刊网络平台能够承载的功能会更加集成和强大。期刊智能集成设备能整体提升期刊出版效率,减轻出版时滞。

4 结语

综上,我国医药科技期刊的发展既要顺应期刊发展的时代趋势,又应正视科技知识传播,服务学术交流这一初心要义,积极进行出版融合,加快信息的传递,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期刊的助力推动,更好地推动知识传播交流和引领科技创新。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医药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古代医药文化大众传播方式概述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