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陕西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及流行情况分析

2022-08-16卜林刚邵廷发王西耀屈思瑶王延富

科学养鱼 2022年7期
关键词:虫病苗种监测点

卜林刚,邵廷发,王西耀,屈思瑶,王延富

(1.陕西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陕西 西安 710086;2.吴起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陕西 吴起 717600)

2021 年,陕西省积极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有效防止病害大规模发生,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现就全年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及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情况概述

1.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点设置

2021 年,在全省33 个渔业重点县(区)设置鱼类病情监测点119 个(表1),监测水生动物19 种,监测面积4 689.51公顷,占总养殖面积的13.6%。

表1 病害监测点分布 个

2.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品种和面积

对19 个养殖品种进行病害监测,包括草鱼、鲤、鲫、鲢、鳙、罗非鱼、虹鳟、杂交鲟、黄颡鱼、大口黑鲈、齐口裂腹鱼、泥鳅、大鲵、凡纳滨对虾、澳洲淡水龙虾、青虾、克氏原螯虾、鳖、锦鲤。其中鱼类13 个、虾类4 个、其他类2个、观赏鱼1个,监测分类面积见表2。

表2 病害监测分类面积

3.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种类

对38 种病害开展监测。①病毒性疾病(6 种)。草鱼出血病、鲤春病毒血症、传染性造血器官败血症、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暴发性出血病;②细菌性疾病(12 种)。出血性败血症、溃疡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疥疮病、白皮病、打印病、竖鳞病、链球菌病、爱德华氏病、白头白嘴病;③真菌性疾病(2种)。水霉病、鳃霉病;④藻类疾病(5种)。楔形藻病、卵甲藻病、淀粉卵甲藻病、丝状藻附着病、三毛金藻病;⑤原生动物病(3种)。黏孢子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⑥后生动物病(6 种)。三代虫病、复口吸虫病、指环虫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鱼鲺病;⑦其他(4 种)。缺氧症、中毒、脂肪肝、肝胆综合征。

二、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结果

1.发病品种

2021 年全省监测点共向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库传送有效数据1 558条,其中无病上报1 384条、有病上报174条,监测周期内绝大部分时段、绝大部分养殖品种处于健康状态。部分养殖品种发生了疾病,监测出草鱼、鲢、鳙、鲤、鲫、虹鳟、杂交鲟、大鲵8 个品种发生疾病。其中草鱼、鲤发病率较高,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7.51%和8.08%;鲢、大鲵次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7.75%和1.89%;鳙、杂交鲟发病率较低,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26%和0.29%;其他品种如泥鳅、黄颡鱼、大口黑鲈、罗非鱼、齐口裂腹鱼、凡纳滨对虾、青虾、克氏原螯虾、澳洲淡水龙虾、鳖、锦鲤等11 个品种,因养殖规模小、数量少、监测点少,各监测点未监测到病害(表3)。

表3 各品种发生病害面积

2.病害种类

从全年监测的病害发生种类来看,陕西省水产养殖病害仍以细菌性疾病、非病原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为主,共监测出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等水产养殖病害,病毒性疾病未监测出。其中细菌性疾病57 例、真菌性疾病32 例、寄生虫病15 例、非病源疾病(缺氧症、脂肪肝、肝胆综合征、气泡病)59例、不明病因疾病8 例,占比分别为33.33%、18.71%、8.77%、34.50%、4.68%。

3.经济损失

2021 年,陕西省水产养殖监测区域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381.87 万元,其中自然灾害损失(陕南持续大暴雨)105万元。从养殖品种看,草鱼、鲤损失较大,分别为154.05 万元和133.77 万元,鲫、虹鳟损失较小,分别为3.30 万元和6.93万元(表4)。

表4 经济损失统计

4.病害流行情况

2021年,陕西省对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进行了全年监测,其中1-2 月、11-12 月由于水温较低,未监测到疾病。水产养殖病害主要发生在3-10 月,共监测到草鱼、鲤、鲢、鳙、鲫、虹鳟、杂交鲟和大鲵8 个养殖品种发生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车轮虫病等171 例病害。从发病时间看,养殖病害的发生呈现两个发病高峰,即3 月和10 月(图1)。3 月发病率为0.64%,原因有三:一是养殖品种经过越冬后体质弱,抗病力下降;二是大部分养殖场开春放鱼,在拉网捕捞、运输过程中鱼体受伤,易感染发生疾病;三是该月气温、水温昼夜温差大,病害微生物滋生繁殖加快。10月发病率最高,达到0.70%,是由于所有养殖品种经过半年时间养殖已达到商品规格,养殖水体负荷全年最大,池底鱼的粪便积累多,池底环境恶化,造成养殖品种发病率最高。

图1 2021年病害各月发病率

三、对策

1.强化苗种检疫,确保苗种质量

随着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很多养殖场开始从外省引进小龙虾、凡纳滨对虾、大口黑鲈、杂交鲟等名特优水产苗种,若贪图省事、便宜,不重视苗种检疫工作,会引进带病的种苗,造成苗种成活率低下,因此,建议从正规苗种场引进苗种并要求出具检疫合格证,严格执行苗种检疫制度。

2.重视投入品管理,提高养殖品种体质

加强生产管理,选用优质饲料,合理规范使用渔药,养殖过程中由于拉网或其他原因造成鱼体受伤,应及时处理,不给病害发生提供可乘之机。

3.采用节能高效的养殖技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池塘连续多年使用配合颗粒饲料投喂后,鱼的粪便在池底堆积,底泥和水质富营养化,为细菌和寄生虫繁衍提供了温床,而且易产生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时造成养殖品种中毒死亡。建议以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为契机,鼓励一线养殖者运用底排污、微孔增氧等先进养殖模式和设施设备,及时排出残饵和鱼类排泄物,保证池塘底部溶氧充足,为养殖品种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减少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

猜你喜欢

虫病苗种监测点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