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规格亲本最适一龄蟹种投放规格的研究

2022-08-16赵恒亮陈文彬纪连元

科学养鱼 2022年7期
关键词:金坛河蟹亲本

赵恒亮,罗 明,陈文彬,刘 皓,周 威,纪连元,周 光

(1.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农村工作局,江苏 金坛 213200;2.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江苏金坛 213200;3.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农村工作局,江苏 金坛 213200;4.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农村工作局,江苏 金坛 213200;5.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农村工作局,江苏 金坛 213200)

河蟹为江苏省的重要水产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河蟹产业的稳定发展,遗传选育培育新品种已成为改良河蟹种质、促进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培育大规格品系为当前的主要遗传选育路线。本文以体重150、200、250 克雌蟹亲本培育的不同规格一龄蟹种进行成蟹养殖性能对比试验,旨在探索不同亲本规格品系的最佳放养规格,为河蟹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实践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设计

2020 年2-11 月,选用18 只长方形、东西向、池底平坦且面积均为1亩的室外池塘进行养殖试验,池塘安装双层护坡、防逃设施和微孔增氧设施。150克雌蟹亲本来自于上海海洋大学崇明基地,200 克和250 克雌蟹亲本来自于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金坛推广示范基地,所有亲本于2018 年11 月在上海海洋大学如东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中心进行交配繁殖,2019年5月培育出大眼幼体在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金坛推广示范基地进行扣蟹养殖,2020年2月进行成蟹养殖试验。实验分为9 组,从150、200、250 克雌蟹品系中分别挑选规格为80、120、160 只/千克的一龄蟹种进行试验,每组两口重复池塘。

2.池塘准备

2月初清除池塘过多淤泥,保留淤泥层不超过10 厘米,曝晒两周后注水10~20 厘米,每亩使用50 千克漂白粉对试验池塘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和有害生物,3天后排干水体。

3.种草投螺

消毒结束后5~7 天在池塘内种植复合型水草供河蟹隐蔽,以伊乐藻为主、轮叶黑藻和苦草为辅。伊乐藻南北向呈条带状插秧式栽种,轮叶黑藻南北向条带状播种,条带宽度均为2 米,间隔3米,伊乐藻与轮叶黑藻占比为2∶1。种草结束后投放鲜活螺蛳,投放量为400~600千克/亩。螺蛳可作为补充饵料,同时可以清除残饵和粪便等,保持水质清新。

4.蟹种投放

3月初挑选肢体健全、规格均匀、活力十足的扣蟹进行成蟹养殖试验,投放密度为1 200 只/亩,雌雄各半,放养前采用3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0.5小时。

5.水质调控

待水温升至10℃以上时,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10~15 千克,培植水体有益藻群以及水蚯蚓、红虫等底栖生物,供蟹种摄食,促进水草根系生长,并根据水色变化及时追肥3~4 次,控制青苔生长。注重采用微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控,自行扩培EM 菌、乳酸菌、光合细菌、小球藻,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每7~10天调水、改底、解毒,在梅雨高温季节要加大使用频次,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控制pH在7.5~8.5。

6.水草管护

根据水草的生长情况逐步加深水位,高温期水位控制在1~1.2 米,视水草长势情况施肥、割茬、疏割,将水草的顶部控制在水面以下10~20厘米,覆盖率控制在60%~70%。

7.饲料投喂

养殖期间全程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待水温达到12℃时开始投喂,投喂量为塘内蟹总重量的1%~5%,根据天气和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饲料中每隔10~15 天添加多糖、多维和生物菌等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在河蟹生长的不同阶段适当调整饲料成分,养殖前期投喂蛋白质水平38%~40%的颗粒饲料,养殖中期投喂蛋白质水平32%左右的颗粒饲料,养殖后期投喂蛋白质水平38%左右的颗粒饲料。

8.数据采集

养殖试验结束后,将每个池塘捕获的河蟹称重,统计雌雄个体的平均体重,并统计各试验组的最终产量和成活率。

二、结果与分析

150克雌蟹品系各规格一龄蟹种的养殖情况见表1。规格Ⅰ组(80 只/千克)雄蟹的平均体重均明显高于规格Ⅱ组(120只/千克)和规格Ⅲ组(160只/千克),规格Ⅱ组与规格Ⅲ组的雄蟹规格相差不大。规格Ⅲ组的雌蟹平均体重明显小于规格Ⅰ组和规格Ⅱ组,规格Ⅱ组的雌蟹规格略小于规格Ⅰ组。规格Ⅰ组的最终收获产量和成活率均为最高,规格Ⅱ组次之,规格Ⅲ组最低。

表1 150克雌蟹品系各规格一龄蟹种成蟹阶段情况比较

200克雌蟹品系各规格一龄蟹种的养殖情况见表2。规格Ⅰ组的雄蟹和雌蟹的平均体重均明显高于规格Ⅱ组和规格Ⅲ组,规格Ⅱ组与规格Ⅲ组之间差距不大。规格Ⅲ组的最终收获产量明显小于规格Ⅰ组和规格Ⅱ组,规格Ⅱ组的产量低于规格Ⅰ组。规格Ⅱ组的成活率最高,规格Ⅰ组成活率低于规格Ⅱ组,规格Ⅲ组的成活率最低。

表2 200克雌蟹品系各规格一龄蟹种成蟹阶段情况比较

250克雌蟹品系各规格一龄蟹种的养殖情况见表3。规格Ⅰ组的雄蟹和雌蟹的平均体重均为3 组中最高,规格Ⅱ组雌蟹的平均体重明显高于规格Ⅲ组,规格Ⅱ组和规格Ⅲ组的雄蟹规格相近。3组的最终收获产量和成活率差别不大,规格Ⅰ组的产量最高,规格Ⅱ组的成活率略高于其他两组。

表3 250克雌蟹品系各规格1龄蟹种成蟹阶段情况比较

从养成规格上看,随着各品系一龄蟹种投放规格的增大,最终养成的平均规格随之增大,规格Ⅰ组(80只/千克)的优势比较显著。相同的一龄蟹种投放规格下,最终养成的平均规格与亲本规格呈正相关的关系,即250克雌蟹品系的养成规格大多高于另外两种品系。从产量和成活率上来看,250克雌蟹品系要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品系,这可能与养殖期间水草腐烂、河蟹缺乏蜕壳和躲避空间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水质各项指标变差,导致河蟹成活率和产量下降。3种一龄蟹种投放规格中,规格Ⅲ组(160 只/千克)的产量和成活率低于另外两组,这可能与蟹种的投放时间有关,相似条件下小规格蟹种越冬后第一次蜕壳的时间早于大规格蟹种,蜕壳前积累的能量不如大规格蟹种,第一壳的损失率较高,因而导致最终产量和成活率较低。

综上所述,大规格品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养殖性能优势。150 克雌蟹品系、投放蟹种规格为80只/千克时,在养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上具有明显优势,是最佳投放规格。200克雌蟹品系、投放蟹种规格为80只/千克时,在养成规格上有显著优势,在产量和成活率上与120 只/千克蟹种的差别不大,可依据养殖目标选择蟹种规格。250克雌蟹品系、投放蟹种规格为80只/千克时,在养成规格上有较大优势,但在产量和成活率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优质的蟹种是获得高产的必备条件之一,但河蟹养殖技术仍是左右河蟹最终产量和效益的决定性因素,越是大规格品系对养殖技术的要求越高。因此,要想获得高产,必须兼备优质蟹种和配套的精细化管理技术。

猜你喜欢

金坛河蟹亲本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走“乐道金坛” 访“绿野仙踪”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
几种苹果砧木实生后代与亲本性状的相关性
2017金坛秋季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