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产业学院“旺工淡学、二元四阶”成蝶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2022-08-13黄世冠莫荣珍

时代汽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学院汽车专业

黄世冠 莫荣珍

1.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市 530226 2.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市 530007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然选择。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一个全新的重要载体,要探索形成应用型高校服务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模式,必须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坚持创新发展和先行先试。随着高职双高计划的实施,我院的汽车技术专业群作为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积极探索与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创新推行“旺工淡学、二元四阶”成蝶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为汽车技术产业发展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1 高职教育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2020 年8 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经过四年左右时间,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的目标,旨在通过与行业企业创新衔接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协同育人机制、兼职教师评聘机制、对接产业的联动发展机制等,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形成应用型高校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

2 从职业教育改革的轨迹探寻产业学院的内涵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产业学院是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载体。

2006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提出了主要通过“工学结合”的路径来破解校企合作的难题,在这一阶段,形成了一大批工学结合的教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等标志性成果。

2010 年,国家又启动了骨干院校建设计划,提出了“校中厂”、“厂中校”的载体,来探索实现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以骨干院校为带动,建设了一大批“校中厂”、“厂中校”为基本形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

2019 年启动的“双高计划”,提出了要建设“产业学院”实体,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侧之间的不适应问题。

那么什么是产业学院呢?简而言之就是建立在产业链(群)上的学院,产业是平台、是载体,学院是基本的形态。在推行产业学院的过程中,必须厘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产业是产业学院的根本

坚持产业为要。相对于骨干院校项目的“厂中校”、“校中厂”主要联系是“厂”、“企”的点,产业学院对接的是产业链“线”和产业集群“面”。因此,产业学院具有更广的范畴,培养目标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更有利于培养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所急需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

2.2 产业学院的形式是“学习”

坚持育人为本。产业学院不是跟岗实习,也不是顶岗实习,更不是将学生放到流水线上的所谓的“工学结合”甚至是“工学分离”。学生要产业学院中不仅要学习产业前沿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做到知行合一,成为产业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还要学习产业更要培养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

坚持产教融合。学生在产业学院,一是学习的内容来自于产业,是企业的项目转换为教学的项目,对接先进的技术技能;二是教师来自于学校与企业的双师结构,共同实施项目化教学、任务式教学;三是学习的标准来源于产业各环节的标准,将产业的标准转化融入到教学的标准中;四是学习的环境对接产业的生产环境,依托产业的真实环境、仿真环境、训练环境等,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避免“只学不做”或“只做不学”。

2.3 产业学院的形态是“学院”

坚持创新发展。产业学院的形态各异,但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将教学的空间迁移到产业园区、产业集团,建立在产业物理空间上的学院,如众所周知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古镇(镇)灯饰学院、沙溪(镇)纺织服装学院等,主动对接产业区(镇)的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产业的生产资源、项目资源、师资资源等开展教学,培养产业区(镇)发展所需的创新设计-工艺制作-产品营销等复合型人才。另一类是对接产业链构建专业链,以逻辑建院的形式成立跨专业实体的二级院系,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双高专业群建设项目中提出的“茶业产业学院”,集学校的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广告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等优势专业,对接茶产业链的“种植-加工-品牌策划-包装设计-新媒体营销”,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服务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3 汽车技术专业群基于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2019 年,国家启动了高职教育的双高计划,我校的汽车技术专业群入选了广西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汽车产业是广西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柱产业,尤其是广西柳州,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产业链逐渐形成和完善,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也越来越高。我校交通工程学院开设有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六个专业。

随着国家双高计划的实施,团队提出了以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作为主体专业,融合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六个专业,组建了紧扣广西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对接汽车前市场、后市场产业链的职业岗位群自治区级高水平汽车技术专业群。专业群紧盯汽车前市场、稳定汽车后市场,实现错位经营、特色发展的策略,服务广西“三大战略”,辐射“一带一路”,着力打造广西领先、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专业群的目标。

2020 年7 月,教育部、工信部联合制定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强调指出。一要“突破传统依赖”,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二要“引企入教”,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企业作为教育主体作用;三要深化“产教融合”,通过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推行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项目化教学改革。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专业群开展了建设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系统性改革探索。

3.1 合作共建多形式的现代产业学院

一是与国内汽车龙头企业“吉利汽车集团”建立吉利汽车产业学院,瞄准汽车制造先进技术,培养具有国产汽车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汽车制造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与区域龙头的后市场的4S 店合作,共建企业冠名“通用汽车服务产业学院”、“丰田汽车服务产业学院”、“五菱汽车产业学院”等。三是引企入校,学校提供场地,企业运营共同建立“科创汽车维修产业学院”,共同开展教师企业锻炼、课程实训、学生培养等多样化合作,并为部分不适应前二类产业学院的学生作为后补。

3.2 推行“旺工淡学、二元四阶”成蝶式人才培养模式

该人才培养模式,以汽车产业学院为平台,以增强汽车企业生产季节性的适应性与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职业性为原则,以“四阶递进式”(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课程设置为基调,基于旺工淡学、工学结合的方式来组织三年的教学,最终形成学校与企业“二元”交替、通过“校内基础学习→企业顶岗实习→校内订单班专业学习→企业跟岗实习”的流程,实现“孵化-破茧-成蝶-飞舞”的四阶递进式的“旺工淡学、二元四阶”成蝶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第一学期:企业文化进班级阶段--“孵化”。提升学生对汽车市场、汽车发展、龙头汽车企业的认知、认识与认同,夯实学生对汽车专业的信心、热心和恒心,提升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为汽车技术专业群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三学期:产业学院识岗、跟岗阶段--“破茧”。根据企业旺工淡学,分AB 批派出学生到产业学院所依托企业开展“识岗-跟岗”见习,了解汽车制造、汽车服务全流程。

在吉利汽车学院,主要采取工学结合方式,分组轮换到汽车制造一线的各段进行识岗、跟岗实习,了解并熟悉汽车制造各工段的生产流程、技术规范、工艺标准等,同时安排一定时间的授课、研讨、交流,授课由企业工程师、技师与校内派出的专业教师共同实施,授课内容紧密对接汽车制造各环节的生产技术要求。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

在冠名的“汽车服务产业学院”,学生以学徒身份分组到各品牌汽车4S 店,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学生分组、轮流到汽车服务各班组进行识岗、跟岗实习,了解汽车服务各环节的职业规范、技术要求,并能跟着师傅,辅助师傅进行汽车的维护、维修、保险、售后等全流程服务,“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与集中授课等相结合,授课由师傅和校内派出专业教师共同实施。

第四学期,订单式教学强化阶段——“培育”。根据前期在产业学院企业见习和学生的意愿选择,再次开展分流的订单式教学。

订单教学内容全部来源于产业学院的生产流程(服务流程)、技术规范(工艺技术)、技术标准(服务标准)。

第五、六学期,高质量提升与高质量就业阶段——“成蝶”。全部进入产业学院合作企业,一是瞄准高端技术型、服务型、管理型等发展岗位,强化对生产流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提升。二是开展针对性顶岗实习,实现高质量就业。

3.3 打造真“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汽车技术专业群在建设中,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是依托产业学院平台,一方面通过派出专业教师与产业学院企业教师共同授课的方式,全面落实教师下企业制度,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的对接,提升企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改革与教学实施能力、课程思政、岗位育人能力,形成“学校教改项目+企业技术项目”的“双项目双向参与”机制;二是实行“一人一策”的骨干教师精准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产业学院龙头企业所拥有的博士流动站等资源,指导和提高青年教师科研水平能力,使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提高。多措并举,全面建设高水平的真“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3.4 开发新型态、立体化教学资源

首先是内容方面要适应汽车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需要,此外还要增强传统学习方式与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适应性,探索基于“互联网+”、大数据、5G 下的学习方式的适应性,因此新形态、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一要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共同制定课程与教学标准;二要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紧跟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产业技术标准、生产流程相对接;三要推进教学项目与产业生产项目、研发项目对接,推行基于企业生产项目、研发项目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的项目化、任务式教学,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新型态教材;四要对接“互联网+教育”,探索校企远程协同、模块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改革。

3.5 协同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

在产业学院和现代学徒制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相比骨干院校建设计划中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而言,从实训的内容、标准、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创新多主体的合作模式,基于产业链的完整性、先进性,构建产业链多主体合作共建覆盖产业产品、技术和生产流程的实训基地群;二是开放共享的共建模式,要充分利用汽车产业园、汽车行业协会、汽车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共建功能集约、开放共享的跨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三是创新功能,依托龙头行业企业资源和学校的科研资源,共建研发、中试以及应用推广平台,提升实训基地的创新性,努力建设成为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产教融合型实习基地。

4 问题与思考

职业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既然进入了深水期,就必须下水,才能摸着石头过河。产业学院的建设,必须先行先试,这将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困难,如传统教学班级制、教学安排、课程体系、课程对接、教师评价、绩效考核等。但所有的问题都是在探索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并不断被解决的。一要创新,必须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路径依赖;二要实做、做实,真正去探索多机制、多类型、多层次的产业学院建设;三要先行先试与稳步推进相结合,可以在部分专业中先行先试,同时也要考虑专业群的整体推进,甚至是全校性的整体推进,才能在产业学院的建设与探索中的不断形成新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学院汽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汽车的“出卖”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西行学院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