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最优环境 领跑轨道交通

2022-08-11撰文王懿霖摄影袁丽美术编辑丁国明赵霞

求贤 2022年7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环境

撰文/王懿霖 摄影/袁丽 美术编辑/丁国明 赵霞

访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交事业部副总工程师、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环境控制室主任那艳玲

见到那艳玲是在“最美铁设人”的发布仪式上。作为中国铁设集团优秀典型中的唯一一名女性,长发披肩的她微笑着站在台上接受大家的掌声与鼓励,温婉从容的气质在一众男性中显得格外耀眼。当时记者的第一反应就是——能在男性占绝对优势的领域中脱颖而出,她一定不简单。

“那艳玲,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交事业部副总工程师兼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环境控制室主任,中国铁设集团‘百千万人才’专业带头人,天津市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詹天佑科技青年奖、詹天佑专项基金杰出人才奖、天津市科技青年奖、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参与国家级课题7项,主持局级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省部级及以上优秀设计奖30余项,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49项,制定行业规范或标准近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在看到那艳玲的简介后,记者心中更是对这位“工科女博士”以及她的专业充满了好奇。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这是一个让人似懂非懂的专业。“其实,我们这个专业属于建筑技术科学的一部分,就是放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定背景下。总的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营造适合轨道交通运营的环境。”那艳玲耐心地向记者解释道,普通的建筑环境包括了人居、生产、工艺等,而轨道交通则是特殊环境,“比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海底隧道,甚至还有低真空环境等等,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保证车辆、人员在这些特殊环境下的安全及健康舒适,在此基础上再平衡节能、环保以及成本等因素。”

那艳玲说,自己最初选择这个领域是受当时的环境影响。“在我读博士期间,赶上了非典疫情,环境成了当时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也不例外。”从那时起,那艳玲便开始着手于环境的检测与控制。

那艳玲觉得读书就是要学以致用,“家人朋友都劝我,‘女孩子嘛,还是图个稳当,既然都读到博士了,就留在学校做个老师多好。’可我不是这么想的。”那艳玲说,学校虽然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前沿技术,是做科研非常好的平台,但与自己“学以致用”的想法还是有距离的。“正好当时的铁三院在建博士后工作站,他们的团队、平台和政策都很吸引我,于是我便来试试。”

这次面试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有平台、有项目,能科研、能落地,只是面试中简单的交谈就让那艳玲兴奋不已,“他们要做的正是我想做的。”没过多久,大家就看到那艳玲作为铁三院中的一员,带领着团队在深圳地铁项目中忙碌穿梭。

方便、快捷、舒适……作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地铁深受人们的喜爱。“城市轨道交通在近几年飞速发展,但在我刚从业时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国内有地铁的城市并不多,专门对于地铁环境的研究更是寥寥。”在还没有“大数据”概念的那个时代,那艳玲便想收集整理出一份关于国内地铁运行环境的数据,“立足实际,发现并总结问题,进而开展科研、促进生产。”这就是当时让那艳玲感到兴奋从而入职的原因,“铁三院也在计划开展此项研究,于是我们的测试很快就在深圳地铁里展开了。”那艳玲说。

聊起这个项目,那艳玲仿佛一切都历历在目:从测试点位的设置,到各种数据的整理,每一个细节她都严格把控,不敢有丝毫的偏差。“影响地铁运行的环境因素有很多,比如振动、温度、湿度、风阻等,要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有效,测试点位选择和安放十分重要。”为了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那艳玲和团队要等每天地铁停运后才能入场测试、布控,经常要做到转天凌晨四五点钟才能收工。“休息几个小时之后,我们又要开始对数据进行监测、整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大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确实很辛苦。”

深圳的地铁测试只是一个开始,“当时,我们在地铁环境领域属于刚刚起步,许多方案都是依靠着国外的经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艳玲说,由于每个地区的特点不同,对于地铁环境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莫斯科的地铁,因为他们建得早,出于军事考虑,地铁还承担了战时的防护要求,所以如果只是照搬、套用,势必会制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这些真实世界里的数据为那艳玲和团队之后的科研与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深圳地铁的测试,我们在后来的项目中做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探索,比如石太客运专线的防灾系统、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的候车环境等等,都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

2016年,“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那艳玲被任命为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人,参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面对崭新的领域,她事无巨细,从国家战略政策解读到高校、研究院试验能力考察,从试验设备、计算软件调研到实验功能设计论证,再到每个设备、软件设施技术参数的确定,均亲力亲为。通过那艳玲和团队的不懈努力,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实验室已具备较完善的研发能力,在理论基础、标准规范、产品研发、系统方案等方面取得了颇丰的成果,还培养了一批高精尖专业人才。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实验室作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一部分,于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现在除了要保证安全、保障运营外,我们还要兼顾节能环保。”那艳玲介绍说, 在“双碳”目标提出后,他们也在能源领域积极探索,比如对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源的利用,用节能的设备和设计手段实现对环境的要求。

为中国绿色交通建设贡献智慧,为美丽中国和交通强国建设出力,那艳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她带领的“‘两山’精神践行团”青年员工创新团队荣获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建品牌称号。为了让舒适、健康、节能、安全平衡共存,她率先提出了基于节能及过渡性舒适理论的地下综合枢纽环境标准,首创复合式环控系统,在于家堡综合枢纽等项目上实现节约投资、节能运行,该成果后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基于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那艳玲参与编制了《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评价标准》等标准,构建了绿色地铁车站标准体系;同时,她还在集约一体化环控绿色建造技术、智慧能源管理与自调节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从建造到运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节能降碳,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领域助力 “双碳”目标的实现。

“十三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工程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高科技方面发展,那艳玲主动承接了国家及省部级等多项重大课题,率先提出了“低真空管道环境实现、维持及转换方案”,初步克服了低空气密度对流换热效率低,列车无法连续运行的难题;在超长跨海工程隧道研究领域提出超长跨海工程环境保障技术,克服了隧道通风制约跨海通道实施的关键难题;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环境保障技术领域,创新高海拔地区缺氧、运营及施工环境保障技术,提出克服高海拔、超埋深、超长铁路隧道施工、运营及防灾救援环境保障方案……那艳玲的多项研究成果对于形成我国轨道交通领跑新优势,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助力科技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每一个孜孜不倦的奋斗身影背后,都有一颗不服输、不放弃的追梦之心。立志当高远,立志需躬行,扎扎实实干,点点滴滴做,才能干有所成。20年间,那艳玲参与并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一幅幅贯穿繁华的图纸在她的手中诞生,一条条舒适便捷的线路由她守护。那艳玲说,作为中国铁设集团的一员,她很骄傲也很幸运,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铁设人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为中国高铁成为亮丽名片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那艳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形成更具核心竞争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体系,引领全球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双循环体系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属于中国铁设人的力量!

记者:除了深圳地铁测试外,还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项目?

那艳玲:还是有很多的。从业轨道交通环境研究多年,每一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难点,面对问题,大家一同努力攻关完成,这其中有很多难忘的经历和故事。比如我们在巴基斯坦的项目——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这条地铁不光是当地的首条地铁,同时也是巴基斯坦全国首条地铁,它全线采用了中国方案。这是自2015年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首个大型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巴基斯坦最富有的旁遮普省的省会。虽然拉合尔在巴基斯坦是一座繁华富庶的城市,但是在交通设施的便利程度上很落后。从巴基斯坦首府伊斯兰堡到拉合尔,乘坐火车需要七八个小时,而乘坐大巴则需要3小时。橙线地铁的正式开通,可以缩减该路线的时间,极大地惠及了当地的民生与交通。

地铁环境的设计规划不仅要保证安全运营,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文、风俗、习惯等因素,巴基斯坦地铁项目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电力供应不足,而经常不定时地停电,会给地铁运营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一点,即使电力不稳,也要保证乘客的安全、保障线路的稳定。

项目建设期间,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当地民众对地铁的期盼。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当地政府派人全程守护。虽然和他们语言不通,但他们的神情中流露出的友善与尊敬,让我们的设计者和建设者都充满了荣誉感与幸福感。

记者:“学以致用”和“生产科研兼顾”是您的目标,请问您是如何做的呢?那艳玲:要实现这个目标,最主要的还是要有好平台、好制度和好政策。中国铁设集团历来非常重视人才培养,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而我本身就从中获益。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也十分看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支持,在工作中注重发现人才,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因材施教,用人所长,人尽其才。在具体工作中,比如成立创新团队、创新工作室,让他们在团队中快乐地工作,大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团队就能不断进步并取得成功。

还有就是有一个好的科研平台,比如我们的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于2016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成立,围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智慧、绿色、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与测评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平台,支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综合检测监测及评估、减振降噪、环境控制等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与工程化应用。

近年来,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研究中心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双碳”目标,聚焦提升轨道交通智能、绿色、安全建设能力和水平,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专项,取得了丰硕科技成果。研发的BIM设计系统、RIM系统已在京雄、济青、京沈铁路,以及深圳、天津地铁中推广应用。研制的噪声智能远程监控预警系统及噪声震动综合治理技术应用在雄安站、丰台站等十几个重大工程中。研制的多项综合监测装备与产品已在市场上销售,已服务数十个工程项目建设。我们的研究成果促进了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客站内候车和乘坐列车的舒适性,而轨道交通的发展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