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心理护理结合运动疗法在酒依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2-08-11吴红英苏建伟杨珍陈清智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戒酒酒精程度

吴红英,苏建伟,杨珍,陈清智

(1.龙岩市第三医院精神科,福建 龙岩 364000;2.龙岩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龙岩 364000)

过度饮酒者可出现酒精依赖、精神障碍和戒断症状,包含躯体与心理双重损伤及依赖,如坐立不安、焦虑、易激动、心动过速、出汗及恶性呕吐等症状[1]。酒依赖是患者对酒精成瘾强迫需求,常表现为过度饮酒而无法控制自己饮酒行为,严重者甚至表现嗜酒的心理状态。由于患者依赖酒精刺激及对酒精危害性认知不足极易造成复饮,致病情反复[2]。心理学认为,酒精依赖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以体验饮酒的心理效应[3]。长期饮酒后出现综合依赖症,急性期药物治疗可使酒精平稳期戒断,但心理依赖难以消除,复饮的可能性极大,需长期跟踪治疗[4]。戒酒的成功的关键是克服心理渴求,因此对患者心理治疗的意义重大。本研究主要探讨团队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对酒精依赖患者饮酒渴求度、酒精依赖程度和复饮率的改善作用,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相关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6 月于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医院精神科诊治的100 例酒精依赖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5]中酒依赖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②肌酐清除率80~120ml/min;③无颅脑特殊病史。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脏器疾病、脑器质性疾病;②存在认知障碍,非自愿戒酒者;③中途退出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被试自愿参与此项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n]

年龄(岁)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职业(体力/脑力)婚姻(已婚/未婚)对照组 50 43/7 50.28±7.34 38/12 15/35联合组 50 45/5 51.16±7.16 35/15 13/37 χ2/t 值 0.379 0.607 0.198 0.457 P 值 0.760 0.545 0.824 0.653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团队心理护理及我院精神科常规诊疗,具体实施如下:①组建医护团队:在心理医师指导下,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讨论,主治医师予以苯二氮䓬类,根据身体评估营养支持,监测肝功及电解质情况进行药量控制。护师在听取讨论对并发症有充足认识后针对病情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②随机将5 名患者组建成一个团队,以小组形式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加强组员间了解,制定团队目标[6];向患者讲解酒依赖的危害,产生的原因、表现及治疗预后,让患者对疾病有更清晰的了解,以更好地配合治疗;③引导患者在心理方面增强戒断信心,不断提醒自己“我不是酒鬼”;④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戒酒经历、述说苦闷,相互支持鼓励,同时可让戒酒成功者发言,让患者看到成功的希望,给复饮者以心理支持,树立戒酒成功榜样;⑤明确团队目标与展望,指导患者总结过去,展望即将戒酒成功的未来,深化患者内心感受与戒酒的渴望[7]。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队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心理医师指导下针对酒依赖患者临床实施有氧健身操,运动强度依据运动自觉量表(RPE)予13~15 级,使用心率表实时监控运动时心率,保持患者自觉在稍费力至费力之间,相应心率在130~150 次/min,每次运动时间45 min/次,5 次/周,3 个月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酒精渴求度、酒精依赖程度、复饮率。①酒精渴求度:在入院当日及3 个月疗程结束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测评,用0~10 总共11 个数字评定点,其中“0”表示“一点都不想要”,“10”表示“非常想要”,数值越小表示对酒精心理渴求越低;具体操作为治疗前后进行测定,在摆放饮酒用具的场景下,嘱患者拿起酒具闻1 min,再运用自评量表说出数字。②酒精依赖程度:在入院当日及3 个月疗程结束时,采用临床机构酒精依赖戒断评估表(CIWA-Ar)评估患者酒精戒断程度,表格由10个问题组成,采用0~7 分八级评分制,分别表示“没有”“非常轻微”“轻微”“中度”“稍微严重”“严重”“极其严重”及“持续的”,分值越高代表戒断程度越严重[8]。③复饮率:在3个月疗程后的第1、6 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复饮人数;如果患者在随访期间复饮则重新治疗,不再继续量表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酒精渴求度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酒精渴求度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酒精渴求度VA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酒精渴求度VA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7.24±0.72 3.20±1.05联合组 50 7.30±0.71 2.62±1.03 t 值 0.422 2.791 P 值 0.674 0.006

2.2 两组酒精依赖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CIWA-Ar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IWA-Ar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CIWA-Ar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5.12±0.92 2.82±1.02联合组 50 5.20±0.88 2.28±0.95 t 值 0.445 2.736 P 值 0.657 0.007

2.3 两组复饮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1 个月复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6 个月复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1、6 个月复饮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联合治疗对酒精渴求度及酒精依赖程度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酒精渴求度VAS 评分、CIWA-Ar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疗法更有利于降低患者酒精渴求度、对酒精依赖程度。分析原因可知,团体心理护理通过组建互帮互助团队模式,让患者有对比、有氛围、有目标,团队凝聚力能引起患者心理上的共鸣,增加归属感及成员间的认同与信任;互帮互助式分享饮酒经历及戒酒成功经验,进一步让患者获得情感支持,强化戒酒动机,从而达到促进患者戒酒的治疗目的[9]。此外,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素质,提高自律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强化药物治疗效果,从而更快地戒酒或者控制自己的酒瘾[10]。

3.2 联合治疗的复饮率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1 个月复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6 个月复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运动疗法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复饮率。分析原因可知,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嗅觉中与酒有关的因素会成为线索,刺激眶额叶皮质的神经元活动,从而使个体产生心理渴求,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尤其是肯定因素的暗示会不断影响患者,导致酒依赖者自我控制能力下降,产生复饮行为[11],而运动疗法能够改善患者身体素质,提高自律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心理渴求,减少复饮行为。

综上所述,团队心理护理结合运动疗法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减轻酒依赖患者的酒精渴求及酒精依赖程度,强化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复饮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本研究周期较短,患者复饮后再次进行治疗未进行跟踪随访尤其在治疗结束后1、6 个月进行酒精渴求及酒精依赖程度随访尚有不足,在以后的研究中会加大这方面的探讨弥补本研究的不足。

猜你喜欢

戒酒酒精程度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日语程度的类型与程度副词的对应关系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意外戒酒
跟踪导练(一)(2)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酒精是兴奋剂吗?
酒精脾气等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