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药物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治疗中的合理运用策略探究

2022-08-10王亚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蛋白原发性

王亚平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发病率,且为数不少的患儿会出现合并尿路感染的情况[1]。临床治疗中各种抗菌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2]。但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为更好的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本次研究探究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学情况,并分析不同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 年4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20 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年龄2~12 岁,中位年龄6.15 岁;男38 例,女82 例。所有患儿按照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为合并尿路感染组和无尿路感染组,每组60 例。

1.2 方法 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和相关指标检测水平,分析相应的易感因素,包括24 h 尿蛋白定量、胆固醇、IgG、Scr、Alb 等。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组患儿采集清洁中段尿送检,实施病原学检查,统计患儿细菌分离情况、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情况。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利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24 h 尿蛋白定量、胆固醇、IgG、Scr、Alb 水平比较 合并尿路感染组患儿24 h 尿蛋白定量(4.09±1.25)mg/(m2·h)、Scr(135.12±15.02)μmol/L均高于无尿路感染组的(2.51±0.13)mg/(m2·h)、(99.15±10.35)μmol/L,IgG(3.15±0.25)g/L、Alb(20.33±2.02)g/L 均低于无尿路感染组的(5.56±0.31)、(26.35±1.05)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24 h 尿蛋白定量、胆固醇、IgG、Scr、Alb 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儿24 h 尿蛋白定量、胆固醇、IgG、Scr、Alb 水平比较()

注:与无尿路感染组比较,aP<0.05

2.2 患儿细菌分离情况统计 60 例患儿经细菌分离一共获得62 株细菌,其中50 株(80.65%)为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占60.00%(30/50),其次为克雷伯菌属、阴沟杆菌、绿脓杆菌,分别占16.00%(8/50)、12.00%(6/50)、8.00%(4/50),最低为枸橼酸杆菌,占4.00%(2/50);12 株(19.35%)为革兰阳性菌,主要为粪肠球菌,占66.67%(8/12),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16.67%(2/12),最低为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占8.33%(1/12)。见表2。

表2 患儿细菌分离情况统计(株,%)

2.3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情况统计 30 株大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为96.67%(29/30),其次为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敏感率均为86.67%(26/3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均为80.00%(24/30),对头孢曲松敏感率为76.67%(23/3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66.67%(20/30),对头孢噻肟的敏感率为60.00%(18/30),对头孢呋辛的敏感率为46.67%(14/30),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46.67(14/30),对庆大霉素的敏感率为40.00%(12/30),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26.67%(8/30),对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10.00%(3/30),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6.67%(2/30)。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对人体的危害极大[3]。如果处理不及时,则有可能会使病程延长、病情反反复复,还可能合并上呼吸道、尿路等感染,甚至还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儿童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原因[4]。同时,该病起病隐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治疗不及时,影响预后效果[5]。疾病涉及多种病原菌[6],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与未合并尿路感染的儿童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组间统计,合并尿路感染组患儿24 h 尿蛋白定量(4.09±1.25)mg/(m2·h)、Scr(135.12±15.02)μmol/L 均高于无尿路感染组的(2.51±0.13)mg/(m2·h)、(99.15±10.35)μmol/L,IgG(3.15±0.25)g/L、Alb(20.33±2.02)g/L 均低于无尿路感染组的(5.56±0.31)、(26.35±1.05)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例患儿经细菌分离一共获得62 株细菌,其中50 株(80.65%)为革兰阴性菌,12 株(19.35%)为革兰阳性菌,上述结果提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存在一定的易感因素。

在临床治疗中应积极的对相关易感因素予以早期干预,以改善预后效果。临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患儿的过程中各种抗菌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且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本次研究中,对30 株大肠杆菌的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药敏试验,可得以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为96.67%(29/30),其次为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敏感率均为86.67%(26/3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均为80.00%(24/30),对头孢曲松敏感率为76.67%(23/3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66.67%(20/30),对头孢噻肟的敏感率为60.00%(18/30),对头孢呋辛的敏感率为46.67%(14/30),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46.67(14/30),对庆大霉素的敏感率为40.00%(12/30),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26.67%(8/30),对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10.00%(3/30),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6.67%(2/30)。临床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患儿可首先实施一定的预见性抗菌药物,之后结合药敏试验和患儿的临床表现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针对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合理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7-10]。

综上所述,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存在一定的易感因素,临床治疗中应对相关易感因素予以早期干预,并对患儿实施一定的预见性抗菌药物,之后结合药敏试验和患儿的临床表现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尿蛋白原发性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