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策略研究
——以培养社会学类专业学生社会调查能力为目标

2022-08-09陈爱如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社会学教学方式优化

陈爱如,钱 瑜

(安徽师范大学 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因此,新时代高校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社会调查技能的青年英才,而对于具有极强应用性的社会学类专业来说,更应不断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熟练社会调查技术的创新性人才。社会学类专业注重扎根社会现实、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开展实地调查的学科属性强调其专业人才的实操能力培养。社会学类本科专业主要包含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目前大陆有100 余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学本科专业,350 余所高校设置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80 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科专业,每年培养社会学类专业人才近4 万名。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集中性实践课程以及专业实践课程。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当前社会学类专业应基于学生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理念、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教学、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一、实践课程设置理念的优化

社会学类专业应通过不断优化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社会调查技能,从而可以运用专业理论去认识、解释和预测社会运行的规律。当前迫在眉睫的是要从培养学生社会调查技能的全过程出发,更新实践课程设置的指导理念。

(一)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

在学生开展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调查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实践内容进行课题选择,并将调查内容与之后的论文写作相结合。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找课题,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和发现问题,或者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聚焦研究问题在实践中主动开展社会调查。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经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农村社会工作、社会研究方法、社区治理等课程中,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逐步形成研究问题意识。

(二)提高学生“操作化”的技巧

社会调查技能尤其注重“操作化”的技术,就是要将抽象变量逐步具体化、指标化。要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聚焦研究问题,明确核心变量,开展变量操作化。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操作化”的技能,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操作化的程序与过程,尤其注重文献综述的训练;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开展操作化的具体技术,特别加强从调查实践到指标筛选的训练。

(三)增强学生抽样与工具设计的技能

社会调查还涉及抽样方案的设计以及调查工具的设计与选择,在实践课程设置中要对其进行优化,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灵活设计抽样方案和调查工具的目标。在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对于抽样方案的设计和抽样工具的选择,一方面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做到灵活变通。所以在实践课程设置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开展抽样与工具的设计训练。

(四)提升学生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

社会调查资料收集与资料处理的环节,注重对学生人际沟通、数理统计与软件操作技能的培养。一方面,资料收集需要学生在社会调查中与被调查者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调查对象为特殊群体时,更需要采用口头问答方式完成问答以达到资料收集目标。另一方面,资料的处理与分析环节对学生的数理统计与软件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要在实践课程设置中强化学生的资料收集、统计思维与统计软件操作能力。

二、实践课程结构与内容的优化

社会学类专业课程有30 门课程左右,分布在大学四个年级,主要设置是在前六个学期。应将这30 门课程的实践课程和课程实践环节,结合第二、三课堂的校内外实践(寒暑期社会实践、“双创”项目、学科竞赛和老师课题研究)内容,围绕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各有侧重的进行统筹优化。

(一)实践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优化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实践课程结构的优化则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为目标的。新文科人才培养要求课程结构应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宏观课程结构的优化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更新以及课程设置。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国家政策方面的相关举措、社会需求以及自身专业发展情况,综合考量来选择实践课程。实践课程需要依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的问题上,高校需要与政府加强联系,加强与校外企业、组织的联系[1],建立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四方平台,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更好的选择实践课程需要的各类资源。

中观课程结构的优化体现在实践环境的建设上。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2],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建设校内的实践环境打造校内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场地,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与校外的实习机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学生寻求实践场所,更好的让他们接触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调查能力。

微观课程结构的优化就是在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上。微观课程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教育与课程领域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层次的所有因素。在教育教学上,一方面要因学生而宜,就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情况,具体的安排知识点、具体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细节;另一方面要因教师而宜,就是根据师资力量的情况,合理安排课程教师,统筹各个教师的优势力量更好的传授知识。

(二)实践课程内容的优化

1.集中性实践环节

集中性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见习、专业研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实习、军政训练课(含军事理论课)以及劳动实践课。对集中性实践环节内容进行优化,则需要对实践流程进行细化处理,将实践环节落到实处,真真切切能够对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起到促进作用[3]。目前开展的集中性实践环节,虽然种类丰富多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但实践的过程往往差强人意,存在一部分学生浑水摸鱼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对集中性实践环节的内容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方面,我们可以按照学生感兴趣的方向联系不同的实习见习单位,让他们带着兴趣去学习去调查;另一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过程,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志的形式记录实践环节中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思考。

2.专业实践课程

专业实践课程主要指社会调查研究实践、社会统计学、统计软件以及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实践。以社会调查研究实践课程来说,对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调查内容,将班级同学分成不同的组别,就某一个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另一方面,学生要遵循社会调查的步骤来进行,从选题到分析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到问卷的设计,到问卷的试调查,到问卷的正式发放,问卷的收集,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等。

三、实践课程教学的优化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习惯于采用“填鸭式”或者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4],而这种教学方式早已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被学生所厌倦。因此,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优化需要结合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的特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专业能力。

(一)实践课程教学应凸显主体地位

社会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方式的优化首先要凸显主体,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要以人为本,教师在实操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教师将自己作为主体的同时也较能理解、尊重、认同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赋予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的权利,多吸纳学生的意见,创造多元教学形式。教师的这种教学激情以及创造能力将转变为教学力量,对学生产生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多的学生主动的去学,而不是把自己作为课堂的“应声虫”,学生的这种改变反过来也会督促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创造更好的教学课堂。当教师和学生都作为主体在教学中相遇,他们会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成长的过程,使教学方式不断得到优化和改进[5]。

(二)实践课程教学应渗透情感

在教学方式中,情感的渗透十分重要。一方面,情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使学生对学习表现出较强的指向性和内驱力。一旦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情感,激发出学习兴趣,那么他们无疑会为了满足兴趣而积极主动去探究,并且能够进行持续性的学习,使得自己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为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情感能够调节和强化学生的学习活动,即积极的情感可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学习活动,且维持较强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情感,使教学活动更富有活力。

(三)实践课程教学应运用信息技术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教学方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工具就此消失,传统的教学工具仍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6]教师需要将二者相结合,使它们各有所长、互补所短,实现教学方式的优化整合。此外,还要明确现代教学技术是服务于教学的,是为人所用的,技术永远也不能代替人本身,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四)实践课程教学应灵活多样

实践教学方式需要灵活多样,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多重思维,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做课堂的“附庸”。教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自身经验将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整合,再根据实践课程的不同阶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7],如在社会学理论素养方面需要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在抽样与调查工具设计技能培养方面需要实操训练与师徒式的口授心传、在资料收集阶段需要采用亲身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在统计分析阶段需要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在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方面需要采用个性化的例证法等。

四、实践课程管理的优化

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为外显目标[8],那么对于此类实践课程的优化,我们应该从质量管理、社会管理以及目标性监督管理出发,进行实践课程管理体系的优化。[9]

(一)应以质量管理为根本

实践课程管理体系的优化要以质量管理为根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阶段性质量管理和总结性质量管理。首先,在阶段性质量管理方面,高校要结合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具体情况安排各个学年的阶段任务、实习实践活动等,根据学生学的情况和教师教的情况,制定阶段实践课程,保证实践课程的完成质量;其次,在总结性质量管理方面,高校要对社会学类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完成情况做一个完整的总结性评估[13],严格要求课程开设的质量,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为下次实践课程的开设提供更好的经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应以社会资源管理为重点

实践课程管理体系要以社会管理为重点,体现在区域性社会管理和社会整体管理。一方面,区域性社会管理就是指在开设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同时需要考虑高校所在区域的各种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管理要素为实践课程管理体系提供新的元素,由单一化的学生管理向纵向化延伸,对区域进行相关社会管理要素的整合,完善实践课程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管理就是对实践课程所涉及到的所有管理要素统一进行实施管理,对这些管理要素进行维度上的分列排序,对这些管理要素进行系统的整体的研究,为课程管理要素的科学化奠定基础。

(三)应以目标性监督管理为手段

实践课程管理体系要以目标监督管理为手段,以结构性管理为基础,推动实践课程不断发展完善,以此来实现课程发展价值。在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中,结合社会调查这一实践课程,首先需要对社会调查的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总结和评估;其次需要对社会调查的管理体系运行的综合目标给予有效评估;再次需要对社会调查目标方向的准确性进行监督管理。通过这三个目标性监督手段,对社会调查课程的实施过程以及课程管理要素进行全面监督,针对课程的实施过程和课程管理基本要素来进行整体强化,实现实践课程管理体系优化,完善实践课程价值。

五、实践课程评价的优化

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模式亟待优化,即建立一套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目标,对实践课程的评价模式进行设计,主要包含明确评价指标、选取评价主体、确定评价方式及反馈评价结果。

(一)甄选评价指标

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是立足于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设计的,所以评价对象既是实践课程也是学生。评价指标包含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学理论素养培养、调查研究能力培养、观察沟通能力培养、统计软件应用能力培养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培养,一级指标下面又分为若干二级指标(见表1)。

表1 实践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1

社会理论素养评价指标的实行即可操作化为理论测试,来检验学生的理论素养;抽样与调查工具设计技能评价指标的实行即可操作为问卷调查或访谈,来检验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资料搜集评价指标的实行可操作化为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来检验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数理统计以及软件操作技能;研究报告撰写评价指标的实行可操作为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来检验学生的科研能力、文献阅读能力以及实践心得体会反思能力。

(二)丰富评价主体

目前大部分高校主要是依据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实践课程论文或实习报告进行评价打分,考核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过程的考察以及能力的提升,导致一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并不是出于提升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更多的是想要完成实践结束后的总结报告,从而获得相关课程的成绩[10]。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选取多元的评价主体,强化素质与能力考核。基于实践课程实施主体的多样性,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外,学生、实践平台(社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参与评价,[1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督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培养各方面能力。

(三)优化评价方式

对社会学类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实操实训考核不够,导致对学生的实践效果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察。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校实现应用性转型的短板之一。虽然现在专业实习、课堂讨论、平时作业等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部分授课教师对考核的尺度不能科学、规范、客观、有效的把握,对于实训考核、案例教学、场景模拟等考核依据、方法流于形式[12],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评价方式的不认可以及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低的局面。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确定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13]结合,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等评价方式,制定可操作化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14]真正发挥评价考核的诊断、测量、导向、调节、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实践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培养社会应用型专业人才。

(四)反馈评价结果

在对学生的实践表现、实践过程、实践参与综合情况以及实践成果等进行客观多元的评价之后,可以组织开展座谈会、评比会、表彰会、公开展示以及资料汇编等,通过这些形式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一方面有利于确保考核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公开,进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反思实践课程体系,从而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社会学教学方式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