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口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临床观察

2022-08-09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灌肠盆腔炎证候

陈 静

(江西省都昌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 都昌 332600)

慢性盆腔炎通常是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该病容易影响邻近器官,如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慢性盆腔炎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减轻临床病症,减少远期并发症,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但该病具有迁延反复的特点,单一口服用药难以取得明显成效[2]。中医古典中记载,盆腔炎属于妇人带下病,与正气虚弱、湿热、邪毒内侵关系密切,并根据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将其分为湿热瘀结型、湿寒凝结型、气滞血瘀型[3]。本研究用中药口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1~48岁,平均(35.03±3.84)岁;病程1~4年,平均(2.48±0.75)年;流产次数为1~3次,平均(1.81±0.33)次。观察组年龄22~51岁,平均(35.88±3.90)岁;病程1~5年,平均(2.61±0.70)年;流产次数为1~2次,平均(1.70±0.28)次;两组年龄、病程、流产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月经周期不规律且伴有痛经;②身重乏力、低热起伏;③妇科检查发现宫骶韧带增粗、变硬、有触痛感;④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

排除标准:①HIV晚期;②对研究使用的青皮、桂枝、当归等中药成分过敏;③脾胃严重虚弱;④患者生殖器官内存在恶性肿瘤。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中药口服治疗。药用青皮10g,桂枝、当归各12g,川芎、赤芍、桃仁、三棱、莪术各15g,丹皮、薏仁、鳖甲、茯苓各30g,煎煮前将中药用冷水浸泡15min,浸泡完毕后使用砂锅进行煎药,煎煮时间约1h,具体时间根据煎煮火候决定,日1剂,日2次,饭后30min口服。治疗周期为28天。

观察组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药用丹参、赤芍、夏枯草、败酱草各15g,水煎后去渣浓缩至100mL,日1剂,每晚临睡前使用。治疗前应排净尿液,保持侧卧床姿势,将药温维持在38℃左右,使用灌肠器经肛门将药液注入其直肠深处,药液保留至次日。治疗周期为28d,月经期间停止治疗。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该积分包括经期延长、持续性下腹痛、阴道异常出血3个部分,0分为无症状,1~2分为轻度症状,3~4分为中度症状,5~6分为严重症状,满分为18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4]。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显效:阴道分泌物正常、体温正常,3个月内无临床症状出现。有效:阴道分泌物正常、体温正常、经期不规律,3个月内临床症状出现小于3次。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2.47±1.78 7.24±1.52观察组 40 12.56±1.83 6.21±1.40 t 0.18 2.49 P>0.05 <0.05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出现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该病多发生于性生活活跃或不注重性生活卫生的女性,起病缓慢,病情顽固,极易反复[5]。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任带两脉受阻,湿热下注导致,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或胀痛、带下量多、黄稠等[6]。目前,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当清热除湿,益气化瘀,以缓解其带下量多、色黄、小腹痛等症状[7]。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其优点为直接有效,可避免药物对肠胃的刺激,减轻肝脏负担。中药保留灌肠将中药煎煮完毕后通过肛门送入肠管,使药物直接透过直肠黏膜、肠壁吸收,与盆腔沟通的毛细血管发挥效用,以发挥疗效[8]。研究证明[9],该治疗方法吸收速度与见效速度较快,生物利用度较高,与中药口服相互配合可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口服配合保留灌肠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和气相互依存,推动血液在机体内的正常运行,气滞、湿热会导致气血不通,产生瘀和结[10]。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属于瘀证、结证,因此治疗应予以清热利湿、散瘀散结。中药保留灌肠所用丹参可活血祛瘀、调理经脉不匀,为妇科要药;赤芍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夏枯草可散结消肿、清热泻火;败酱草可痛经止痛、破血行瘀。维持38℃左右的温度进入体内,可有效促进患处血液循坏,软化结缔组织,消除局部充血,使盆腔处于中药治疗和温热理疗的状态。中药口服药青皮可散结止痛,丹皮清热凉血,桃仁活血祛瘀,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11]。

综上所述,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灌肠盆腔炎证候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