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022-08-09黄晓慧

现代食品 2022年14期
关键词:责任感节约浪费

◎ 杨 飞,黄晓慧

(江苏师范大学 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自2004年以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稳居6亿t以上,不但解决了居民吃饱饭的问题,而且正从“吃饱”转变为“吃好”[1]。然而,全球普遍存在食物浪费现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全球每年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被浪费或损耗的食物约为 13亿t[2]。食物浪费问题造成资源短缺影响粮食安全,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暖[3]。在我国,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上升,粮食浪费现象也日趋严重。消费端在我国整个粮食供应链中粮食损失率占比最大[4]。因此,减少食物浪费是未来几十年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人们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界和政界开始关注公众餐饮浪费行为。作为消费阶段食物浪费的重要主体,大学生的食物浪费也逐渐引起关注。我国的大学生人数众多,近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2021年, 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 430万人, 因此如果大学生的食物浪费较为普遍,那么相应的食物浪费规模十分惊人。此外,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消费观不仅对于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5]。万晶等[6]以淮安高校为例研究发现大学生食堂浪费现象普遍存在。钱龙等[7]研究发现高达74%的大学生有食物浪费行为,人均就餐食物剩余重量达到61.03 g/餐,每人每餐平均食物浪费率为12.13%。钱壮[8]研究发现高校学生食堂就餐人均食物浪费量67.73 g,人均食物浪费率13.70%。因此,剖析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的影响因素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1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变量选择

1.1 数据来源

笔者于2020年6—7月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选定山东省、江苏省和陕西省的几所高校,邀请一位负责学生管理的老师作为问卷调查负责人,由他将问卷通过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发放到学生手中,共回收有效问卷699份。

样本中男、女生占比分别为30.9%、69.1%;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占比分别为23.32%、25.61%、22.75%和28.33%;党员占比为8.01%;山东省、江苏省、陕西省占比分别为56.94%、21.89%、21.17%。

1.2 变量选择

因变量为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核心自变量为环境关注度、环境知识、环境责任感;以性别、年级、是否为党员等大学生个体特征,区域、月消费、手机使用作为控制变量。上述变量的具体定义、赋值以及描述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相关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表

1.3 模型设计

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数据是定序数据,因此采用Ordinal Probit模型进行估计。基本形式如式(1):

2 结果与分析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49.21%的大学生表示会经常按需点餐不浪费,35.62%的大学生表示较多按需点餐不浪费,11.02%的大学生表示偶尔按需点餐不浪费,2.72%的大学生表示较少按需点餐不浪费,1.43%的大学生表示从不按需点餐不浪费,表明大学生倾向于经常按需点餐不浪费。

2.2 结果分析

运用Stata14.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Ordinal Probit模型估计。由表2知,模型整体拟合情况较好。环境关注度对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的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环境关注度正向促进大学生的餐饮节约行为,即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越高,越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进而积极践行餐饮节约;环境知识对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环境责任感对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的影响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环境责任感正向促进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即大学生具备的环境责任感越高,越容易积极践行餐饮节约。

在控制变量方面,年级对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低年级更倾向于积极践行餐饮节约;月消费具有负向显著影响,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月支出越低更倾向于采取餐饮节约行为;手机使用对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在10%统计水平上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说明使用手机能促进大学生的餐饮节约行为。

表2 模型估计结果表

3 结论

本文基于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环境关注度和环境责任感能促进大学生的餐饮节约行为。②手机使用能促进大学生的餐饮节约行为。③年级和月消费对大学生的餐饮节约行为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

因此,高校可从以下3个方面改善大学生的餐饮节约行为。①加强宣传餐饮浪费问题的危害与后果,以及大学生对餐饮节约应承担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环境责任感。②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将大学生餐饮节约行为列入大学生德育测评指标体系。③健全媒体传播机制,灵活运用手机传播和推广餐饮节约知识,促进大学生的餐饮节约行为。

猜你喜欢

责任感节约浪费
不浪费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节约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节约
节约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