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2-08-08杨媛媛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环境监测监控

*杨媛媛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四川 610031)

1.引言

土壤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基础,它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壤的质量也越来越差,必须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同时对土壤的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控,为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从而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

2.土壤环境监测内涵

土地环境监测技术是将计算机、网络、电子、监视等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技术,可以更好地适应于土壤的基本特性。此项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壤基本环境的实时监控,同时也可以实时地反映出土壤中潜在的问题与缺陷,以保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科学的认识,从而有效掌握环境污染程度。由于各种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建立地基保护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作用,进行相应的探讨。此外,采用多种方法,可以实现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控,能够准确地显示出不同区域的生态情况,从而达到对环境的跟踪。而追踪信息与数据,就是要将所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污染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提出应对措施,以达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1]。土壤环境监测的终极目标是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设定指标,根据这些数据,详细分析该区的环境污染及其演变趋势。同时,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对目前的环境执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以及现代工业的全面发展,土壤污染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对土壤的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成了各国的首要任务。

3.土壤污染的特点

环境污染是指水资源、大气等污染,但在城市建设中,土壤污染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土壤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了土壤污染是一种系统性的污染,一旦出现污染则无法逆转。

(1)积累性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一般都是瞬时、流动性较强的,而土壤污染是一种累积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通常认为,由于土壤内部结构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土壤污染物的累积,这种状况表明,土壤的污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继续恶化,则管理难度极高。

(2)滞后性

根据一位资讯收集人员对某一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作的详尽分析,发现土壤中的污染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由于土壤污染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特性,使得今后的环境治理工作难以开展。土壤、大气、水源等污染,尽管在实际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若一旦出现土壤污染,对其内部的环境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3)管理难度高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环境问题,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导致成本的上升。目前大部分的污染问题都可以通过切断污染源来解决,但如果土壤中存在着被污染的物质,那么它的内部成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被分解,或者是不能完全分解。比如在城市发展的时候,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关闭工厂,安装污水治理系统,这样就能解决水资源的问题。但土壤环境污染很复杂,因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和有机物,所以目前很多地方都采用了土壤转化和冲洗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造价高昂,而且操作时间相对较长,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大面积推广使用[2]。

4.土壤环境监测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制约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引进先进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了解和把握我国的土壤环境现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技术措施,推动国家实现节能减排。

5.土壤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土壤环境状况不断改善,土地环境监测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监控系统尚不完善,技术操作与制度建设落后,而在实践中,由于技术和运营的落后,使得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控工作很难实现目标[3]。

6.土壤环境监测应用现状

当前,要综合监控土壤环境,必须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为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对土壤信息进行科学的综合和分析,为国家的土壤环境治理做出有益的努力。

(1)3S技术应用策略

3S技术实质上是将RS、GIS、GPS等技术统称为一体,专业化技术则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在土壤质量监测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壤监测系统,并将其与其他专业技术相结合。3S技术在土壤环境中应用的技术优点主要有:首先,能够对各个区域的土壤、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其次,根据区域差异,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后,达到对土壤环境的监控和保护的现代化,从而全面地改善土壤环境的质量。3S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控中的运用,可以促进我国土地环境监控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又能为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撑,使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2)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在我国,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确保国家的土壤环境品质,我国把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使我国的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社会产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尤其是在信息化、数据化等领域,已逐渐跻身于世界前列。

第二,在土壤环境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需要加强对无线传感器的测试与应用,以确保其对土壤环境的实时监控。在对全国土壤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地区地质条件的监测,利用无线传感器实现对不同区域、不同地质条件的土壤进行精细的分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对土地信息的精准传递,使土壤的数据和传输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4]。

第三,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采集和存取土壤环境监测的信息,并根据反馈的数据进行合理化分析,制定相应的土壤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环保规划,运用现代技术促进土壤环境监测的发展和改革,推进土壤环境保护科学化,并进行合理配置,科学指导土壤环境监测工作。

(3)生物技术应用策略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通过对生物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将土壤污染状况的监测、土壤环境的整体改造以及与微生物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提高土壤环境的综合防护效果。由于土壤环境的内在构造比较复杂,含有各种成分,在进行技术探讨和系统的研究时,通过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综合的检测和遗传学的研究,为防治土壤环境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近年来,国内外对土壤污染的研究采用了大量的生物技术,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利用生物大分子检测技术、芯片处理技术、PCR技术以及基于生物大分子检测技术的生物芯片技术等等,通过将其应用于土壤环境的实际应用,可以为土壤微生物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撑[5]。

(4)水平钻进技术应用策略

水平钻进技术本身具有探测与管理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土壤环境监测中,必须重视水平钻进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在监测区土壤组成复杂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横向钻凿的方法。在高技术领域,必须与其他技术相融合,才能对土壤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系统的管理,以充分节约土地,并能简化技术流程,是保证土壤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图2 水平钻进技术施工现场

7.土壤环境监测发展趋势

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是土壤环境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解决土壤污染的根本目标是保持和提高土壤品质,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所以,要对土壤进行综合的土壤环境监控,需要利用多种技术方法对土壤进行全面的分析,获得土壤湿度、温度、土壤各要素的含量,进而实现土壤环境的最优控制与革新,为今后的农业生态保护工作及发展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防止土壤污染的发生[6]。

(1)有机污染物监测

在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主要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目前,我国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有:石油烃、卤代烃、农药、多氯联苯、二噁英、邻苯二甲酸酯等。同时,由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及工业区周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越来越高,一些有机物质含量已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好几倍。因此,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控,是今后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

(2)建立网络监测系统

在未来,我国的土地资源环境质量监控系统的建设,必须通过技术力量,形成一个完整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控系统,既能全面掌握土壤的基本情况,又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土壤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建立自主监控系统也是今后环境监控技术发展的方向[7]。我国现有的自动监控体系主要有:

①自动监测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的系统。

②水源自动监测系统:对地表水源、地下水源进行重点监测,确保水质达到标准。

③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自动监控主要污染源,当污染指数超过规定的范围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④自动海岸监控系统:对沿海地区可能引起海洋污染的来源进行自动监控,以达到防范。

⑤生态自动化监控系统:对可能造成污染的生态环境物质进行自动监测[8]。

土壤自动监控系统也应该逐步建立起来,用来提高土壤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实时性,随时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度。

(3)使用现场分析技术

在土壤环境监测中,为了使用现场分析技术,必须对一些区域的土壤进行实地的分析和技术操作,并运用野外调查技术,通过对本地区土壤结构的分析,可以使土地的重复利用得到持续的改善。

(4)关注痕量分析工作

在土壤环境监控中,重金属的含量对土壤的形貌有很大的影响,这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此外,牧区和养殖区中的重金属含量也会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降低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今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检测和处理为主,由对精细的要求转向对微量的分析[9]。

8.结语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基础的控制,为土壤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的基础。因此,必须引入科学、先进的技术和运行机制,以保证其合理性。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环境监测监控
“优标”水稻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你被监控了吗?
科学训练监控新趋势——适时监控
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监控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