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初级语法教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以一堂初级语法课为例

2022-08-08蒲显艳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蒲显艳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特性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备课时,要综合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1]本文所研究的学段——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是指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或者目前只掌握最基本的汉语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学生刚开始汉语学习,其学习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课堂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2]而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一,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3]

一、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和学生的相互交谈,以此来达到教师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4]其包括两个方面,即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教师提问是指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最终给出总结性判断的提问;学生提问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内容提出疑问,最终在教师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提问。本文研究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课堂提问,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留学生来说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互动是有效提升其汉语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调整课堂教学进度。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着重要地位。[5]

二、本文的观察记录

本文的观察视频是西南大学国际学院范媛媛老师讲授的一节语法教学示范视频课——“是……的句型教学”,时长约45分钟,她的教学对象为年龄在20——35岁之间,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水平在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学生人数为12人。本文对这节视频课的观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进行提问的,其提问类型有哪些,教师如何分配问题,以及教师的等待时间和反馈的具体情况,旨在通过对这节视频课的观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课堂提问起到借鉴和启发作用。

三、观察结果及分析

本文主要从课堂提问的类型、问题的分配、教师的等待时间、教师的反馈四个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该教师课堂提问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的类型

关于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学界已有不同的分类:其中对课堂提问的分类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布鲁姆对认知领域学习结果的分类,他将课堂提问分为理解型的提问、知识型的提问、分析型的提问、应用型的提问、评价型的提问及综合型的提问六大类;巴恩斯通过对英国中学语言课堂教学的观察把课堂提问分为四类:事实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交往性问题;隆和佐藤根据教师提问所引发的师生间课堂互动交流的特性,将课堂提问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是指在提问前教师就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这是一种答案相对固定的提问。教师如果想直接指向某个教学目标,就会常常提出此类问题,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上,便于教师掌握课堂节奏并及时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6]参考性问题是指在提问前教师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一种较为宽广的对话空间,从学生角度来说,这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7]目前,对课堂教学提问的分类来看,大部分研究者比较赞同的是隆和佐藤将课堂提问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这一观点,本文也将采用这一观点来进行观察研究。根据对范媛媛老师的“是……的句型教学”示范视频课的课堂教学提问类型进行观察,其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教师课堂提问类型统计表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节课教师提问的数量对于汉语水平在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也是笔者选择范媛媛老师这节语法教学示范视频课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只有在大量的课堂提问中,才能够提取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在这堂课中,教师不仅采用了传统意义上的“师问生答”的方式,还采用了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并对提问内容进行回答的方式。问答是重要的、有效的练习手段,特别是对于留学生来说,大量的课堂练习,能够帮助他们不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理解语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学生答,可以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核心。对于学生间相互提问的内容,教师做了明确的引导,使其既符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又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这一点在教师课堂上所使用的课件中,我们能够明确了解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这节课采用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一方法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把课堂提问与教师的教学目标有效结合。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通过模拟语言对话环境,让学习者在这一环境中完成具体的交际任务,从而习得并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教学。[8]任务型教学法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要达到一定的语言教学目标。例如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范老师问为什么班上有一位同学没来上课?这一问题引出了众多学生的回答,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是这一阶段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教师成功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根据课堂提问类型统计结果可知,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中展示性问题所占比重略高,由于展示性问题所对应的答案是相对确定的,对学生而言比较容易理解和回答,因而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对教师而言,由于这是一节语法课,教师在课堂中所开展的所有教学活动主要是用来为学生学习、掌握语法点服务,视频中可以看到教师所有提问都是为了围绕“是……的”句型练习展开的,展示性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教学节奏,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相关语法点的学习。相较于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指向是多向的、多维度的,因而可能会引发学生发散性思考,这样一来,答案可能是异想天开、五花八门,但却达不到教师想要的教学效果。如果课堂提问中,参考性问题所占比重过高,将不利于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和教学目标的如期完成。所以,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问题的分配

问题的分配是指在课堂提问中,教师针对哪一部分学生来提问,让哪一部分学生来回答。通过观察,这节课中问题的分配主要有:学生齐答、指定学生回答、教师自己回答、学生自愿回答、教师和学生一起回答、没有人回答六种方式,其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问题的分配统计表

从表中的数据可得知,该教师问题分配以学生齐答和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为主。此外,学生自愿回答的占比也较高,这也体现了留学生在课堂回答中表现出的积极性,毕竟,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教学才能够有序、高效推进。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指定学生回答”这一分配方式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占比明显偏高。在传统观点中,我们认为,只有在学生无法回答或者没有人回答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采取“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在此需要进行说明,在这节示范视频课中,教师以“指定学生回答”的分配方式为主,原因在于教师把学生自身的情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由于每位学生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教师把学生的情况一一分配到不同的课堂提问当中,所以,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就只能规定与之对应的学生来回答相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把学生的自身情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效率会更高。课堂中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是通过话轮交替来实现的。话轮是构成会话的基本单位,它是指会话参与者在会话过程中从得到一个话语权开始到想放弃这个话语权为止所说的话称为一个话轮。[9]在课堂交流互动中,话轮的交替是通过“移交”“获取”两种方式来达成的。话轮的“移交”是就教师提问而言的,而话轮的“获取”是对学生回答而言的,不论是教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回答,都能看出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的,从而有效避免了“满堂问”“满堂答”的现象出现。话轮的“移交”有两种方式:分配与诱发。话轮的分配是说话人直接指定发言对象,这是这堂课教师主要采用的话轮移交方式,即通过指定学生的方式来回答问题。话轮的诱发是通过指定话题的内容来确定发言对象,例如,在提到当兵这个话题时,班上只有一位同学当过兵,所以就确定此次话轮由他来开启。这也是这堂课的一大亮点,即把学生自身情况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话轮的“获取”也有两种方式:接受和自取。话轮接受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前面话轮内容来指定发言对象,另一种是根据先前设定的程序来确定发言对象,如根据座位号、学号顺序依次发言。本次课中,教师和学生较为默契地选择了以“开火车”,即按照座位号的顺序来实现话轮的接受。话轮“获取”的另外一种方式是自取,即话轮的发言权既不是当场指定,也不是预先设定,而是通过前面的问答来确定接下来的话题内容。例如,在看电影这个话题上,由最初的“和谁一起看电影”就预设了接下来的问题“什么时候看的电影”和“在哪儿看的电影”等。此外,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在“教师自己回答”“教师和学生一起回答”“没有人回答”这几种分配方式中,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师的问题对于汉语水平在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打击;问题过易,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思维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二者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从这一点来看,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整体的汉语学习水平。

(三)教师的等待时间

罗威认为,等待时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第二种是指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给予反馈的时间。[10]本文所指的教师的等待时间是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具体统计结果如表3:

表3 教师的等待时间统计表

以上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等待时间在1——2秒的占比高达88%。通过对教学视频的观察,这主要与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密切相关,在这堂课中,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问题难度的把握上也做得很好,大部分的问题学生都能够给予积极回应。而占比偏低的等待时间在5——6秒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有所偏差,问题难度略高于学生目前的汉语水平,另外一种情况是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如果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老师必然会继续追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不愿做出回答。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满堂问”的现象发生,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少之又少。本来,课堂提问是要多留一些思考的时间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一连串的提问,很难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其次,教师提问的深度不够,也会使课堂提问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的提问必须要以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设置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不能简单地停留在问题表面,而要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应该把问题难度设置在让学生“跳一跳,摸得到”的水平线上,既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汉语学习水平,又要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只有这样才能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11]在问题难度设置合理的前提下,对新手教师来说,适当延长等待时间将会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许多好处,包括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可以有更多时间去思考自己的答案;学生的答案会更完整;激发学生的广泛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等,但具体情况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教师的反馈

教师的反馈是指学生在给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对此给予的回应及评价。本文将教师的反馈分为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无反应、简答的语言反馈“非常好”或点头表示肯定、重复正确的句子、重复正确的句子并点评、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补充并重述五种类型。其统计结果如表4:

表4 教师的反馈统计表(1)由于视频角度等原因,有些提问笔者无法观测到教师具体的反馈,因此有部分问题没有纳入该项统计当中。

学生在问题回答结束以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出自己的反馈和评价,并适当给予表扬和鼓励。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一种肯定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等。如果学生回答问题结束以后,教师不做出任何评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受挫,如果答错了,学生也不知道错在何处,就会使提问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及时给出自己的反馈和评价,可以在给出正面反馈的同时指出相应的不足,并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12]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大部分回答是正确的,而在第五种反馈方式——“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补充并重述”中,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学生的回答与老师想要达到的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教师并没有马上就给出消极的反馈,而是逐步引导学生往教师想要达到的效果的方向靠近,最后,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让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视频中范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能在引导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但在上述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把简单的语言反馈“非常好”或点头表示肯定作为给予学生反馈的主要方式,这种简单的语言和肢体反馈过于单一,如果这种反馈方式在教学实践中频繁出现,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针对教师的课堂提问有着不同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相应地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就不能笼统、单一,而是要抓住每个学生回答背后的思维动机,迅速、准确地找到学生回答的亮点和不足,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靠近正确答案。当学生的回答不够理想甚至完全背离正确方向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及时纠正并逐步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对于汉语学习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心理上,他们还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无论是对于新手教师还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都应该值得注意。

四、结 语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联接学生与老师的桥梁。课堂提问在启发学生思维、推进课堂教学进程、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教师提问的类型、问题的分配、教师等待的时间、教师的反馈四个方面对范媛媛老师讲授的一节语法视频课进行观察与研究。在对各项统计数据的分析中,不难发现,一节优秀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课的课堂提问必须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条件:首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在这节视频课中,课前,教师把每位学生的自身情况与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从教材本身出发,更要从学生了解的知识结构着手,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其次,课堂提问要围绕一个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在本次视频课中,几乎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是为了教师展开语法点的教学服务的,这一教学目标贯穿课堂始终,通过问题的合理设置,恰如其分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13]而在课堂提问面对的群体的选择上,教师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交流互动中,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最后,问题的设置要循序渐进、难度要适中。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升过程,问题具有聚焦、整合作用,教师要学会通过问题的合理设置逐步推进自己的教学计划。另外,问题难度设置要适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并对其进行评估,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问题难度进行合理设置。总之,一堂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学课,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但本文对学生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分析较少,因此还有待对这一问题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