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探索

2022-08-05张璐璐

英语教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英语课程课程思政

张璐璐

引言

课程思政是近几年兴起并受到热议的一个话题。2020 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肯定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对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出要求和建议,强调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并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和实施条件。自文件发布以来,很多专家、学者将课程思政和自己的专业领域相结合进行探讨,旨在通过改善课程教学实践,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

英语教育作为一门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尤为重要。作好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工作,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更能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理解中外文化差异,不崇洋媚外,也不故步自封。由于课程思政是一个新术语,目前国内关于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与研究并不多,且在仅有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中,研究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然而,我国的中学生数量庞大,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关键阶段。因此,有必要探索中学生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道路,为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立基。基于文秋芳的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融入其他学者的观点与见解,试图找到适合中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从而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思政教育。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关于课程思政的定义,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解释。文旭(2021)通过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将课程思政解释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秋芳(2021)将英语课程思政定义为“以英语教师为主导,通过英语教学内容、课堂管理、评价制度、教师言行等方面,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致力于对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作用”。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课程思政的含义包括至少两个关键词,即“立德树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秋芳给出的定义是目前最全面、最具操作性的。说它全面,是因为这一概念包含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即英语教师;包含了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范围,从英语内容到课堂管理,再到评价制度,最后到教师言行,都是执行课程思政教育的范围,几乎涵盖了英语教学的全部范围;包含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上述提到的四个范围;还包含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即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

基于英语课程思政的定义,文秋芳提出一套完整的大学生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体系。这个体系由四条思政链组成,这四条思政链是上述提到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四个范围,即英语教学内容思政链(见表1)、课堂管理思政链(见表2)、评价制度思政链(见表3)、教师言行思政链(见表4)。

表1:英语教学内容思政链

表2:课堂管理思政链

表3:评价制度思政链

表4:教师言行思政链

文秋芳清晰地勾勒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框架,对每一条思政链作出明确且具有操作性的阐述。四条思政链涵盖了英语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前,教师要发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这些元素通常是隐性的,需要教师有一双发现德育素材的慧眼。如果发现不了德育元素,教师可以升华教材内容,创造思政教育话题。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英语教学中,根据建立的班级规章制度管理班级成员,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加以惩罚。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必须及时。教师须引导学生向班干部学习,发挥榜样的力量。评价可以发生在教学中,也可以发生在教学后。既然是评价,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评级标准。目前,倡导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教师有义务制订一套属于自己班级的评价标准。教师的言行在无时无刻影响学生。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提升自我修养,言传身教,让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展示自身的威信;在课后,教师要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和交流。这一体系的提出对国内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促使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成功实现。

三、中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

以文秋芳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为指导,结合国内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中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中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包括三条思政链:教学内容思政链(见表5)、教学评价思政链(见下页表6)、课外活动思政链(见第16 页表7)。

表5:教学内容思政链

表6:教学评价思政链

表7:课外活动思政链

(一)教学内容思政链

教学内容思政链是任何一门科目思政教学都少不了的,因为思政教学是以各科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的。不只是对中学英语教师而言,任何一门课的教师在课前都需要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使课程内容得到升华,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仅完成书本教学或许能够完成“树人”的目标,但很难“立德”。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要做大量练习,校内知识来源主要是课本和题目。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课本和题目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思政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用两种方式进行思政教学:可以通过直接教学的方式,告知学生课本和题目中的思政元素,提升教学效果;也可以通过间接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我反思学习内容,悟出思政内容。

内容思政教学比较容易,教师需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5 阅读板块的The story of Xi Wang 是一篇关于大熊猫的文章。文中表明,大熊猫的数量越来越少,濒临灭绝。这篇文章的主题本身涉及思政内容,即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师在讲到“Giant pandas are now in danger. We should take actions right away.We do believe that where there is Xi Wang,there is hope.”时,可以适时直接融入思政教学,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同情心,树立“保护环境,绿色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不仅坚定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的信念,还自己反思与顿悟文章蕴含的价值理念,然后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分享各自的观点,最后由教师总结。

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题目,在学生做题时也进行思政教学。例如,英语阅读理解的主题十分广泛,常涉及历史、文化、科技、交通、社会现象等,教师可以将这些主题与思政教学相联系,以真正发挥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作用,而不仅仅满足于答案的选择。

课本和题目内容是不变的,教师可以灵活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和创造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思政渗透。

(二)教学评价思政链

教学评价思政教学是最难实施的,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且,在现实英语教学中,教学评价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但是,教学评价对思政教学具有积极作用。多元化评价指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自己、同伴、教师、父母,甚至是社区成员。中学生具备足够的判断力确定自己的优势,能够发现当前自我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虽然自我评价能激发学生想要进步的内驱力,但难免会“当局者迷”。因此,在学生无法给自己作出清晰的评价时,同伴和教师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朝夕相处的同伴一定对同班同学有所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劣在同学眼中是清晰明了的。而且,在中学阶段,同学之间的感情是真诚的,评价比较客观。同时,教师的评价也不可或缺。教师的评价话语更深刻,更发人深省,能够一语中的。教师能用恰当的方式指出学生的问题,鼓励他们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也要学会发挥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向班级表现优异的学生学习,或者学习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然,教师本身就是榜样,必须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学生树立典范。当前,家校合作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家长也要参与。家长不仅能评价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还能评价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长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问题或者理念倾向后,及时向教师反映,能和教师合力纠正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评价方式多元化指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常见的评价方式是纸笔测验,包括课前测验、随堂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纸笔测验有其优势,但过度使用会放大其不足之处。因此,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其他评价方式层出不穷,最典型的是形成性评价。刘建达、李雪莲(2020)将形成性评价解释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收集学习信息,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和计划,循环往复地根据信息改善教学的所有活动总和”。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的整个过程,评价贯穿于学习整个阶段,对教学具有调控作用。形成性评价能够直观地看出学生的学习变化,有助于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规划,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少不了对学生资料的收集与保存,教师可以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保存学生的资料,供其今后留存及评估。

(三)课外活动思政链

作为学习之余的一部分,课外活动也是思政渗透的重要环节。课外活动分为校外课外活动和校内课外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外活动,丰富课余生活。课外活动本身是高度个性化的,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照顾了个人需求。既然课外活动是高度个性化的,教师的职责也就更加明确与重大,即引导学生个性往积极的方向发展,并确保这种个性符合法律与道德要求,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郭晓辉、李玉雄(2020)提出高中应举行四种课外活动促进思政教学,分别是学科讲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社会服务。课外阅读和社会服务是现实且可取的。中学生每天能接收到许多知识,需要通过课外阅读和社会服务开阔视野,培养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政治理论的书籍,让他们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思政知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学生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最典型的方式是社区服务。学生可以帮助环卫工人打扫道路、修剪树木,也可以去社区敬老院关爱老年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无形中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培育其善良、有爱之心。

在校内,学生可以参加符合自己兴趣的活动社团,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参加围棋社,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还可以培养其竞争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确保学生的竞争意识是良性的。有了竞争意识,学生就会在这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又如,参加排球社,学生需要在团队里分工,各司其职,必要时帮助其他队友。可见,排球训练和比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能,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帮助其认清自己的价值,更加自信。这些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潜藏在活动过程中的。

结语

为了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文秋芳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即英语教学内容思政链、课堂管理思政链、评价制度思政链、教师言行思政链,提出中学英语思政教学三条思政链,即教学内容思政链、教学评价思政链、课外活动思政链。教师需要挖掘并创造教材、练习题中的思政元素,确保思政教学的落实。教师要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发动多个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及时调整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在活动期间,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中学时期是培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英语教师必须在这一时期内落实思政教学。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英语课程课程思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