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语言与育人融合探究

2022-08-05汤晓芳

英语教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学性格学习者

汤晓芳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期,英语教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学习者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教育部(2020)《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明确提出“课程思政”教学要求的背景下,英语教育语言育人的目标日益凸显,培养英语人才除了注重知识、能力外,还要关注学习者人文素养和品格的提升。同时,积极心理学自引入英语教育近十年来,学界正在进一步关注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徐锦芬2020)。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视角,探讨高校英语教学语言与育人融合的路径成为现实可能和需要。

一、英语教学语言与育人融合的内涵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2020 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到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化育人意识,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助力高等教育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经之路。

(二)将“育人”贯穿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高校教学应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教育部2020)。英语课不同于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思政育人和英语教学看作“两张皮”,而应将育人有机融合于教学活动中(文秋芳202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基于课程和教材内容,挖掘显性语言技能中的隐性育人元素,从教学内容到课堂管理,再到教学评价,全方位、多维度开展语言和育人“融盐于水”般的有机结合。例如,在单元任务中增设与“核心价值”相关的语言任务,促进高效沟通和核心价值升华;在写作练习中结合写作技巧,增加基于思考的创造性产出等。同时,实现英语教育语言和育人融合,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应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以激发其性格力量。

二、积极心理学与外语教育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能让人类成功、满足、实现自我的积极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重点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其三个研究核心分别是主观层面的积极情感体验、个体层面的积极性格特质和集体层面的积极机构环境(MacIntyre 2016)。

进入外语教育领域近十年来,积极心理学关注和研究的一些变量(如愉悦、情绪、智力、兴趣等)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英语教育领域也已出现“积极转向”(江桂英、李成陈2017)。从研究对象具体内容来看,积极心理学在英语教育领域的已有研究主要聚焦学习者“情绪”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有对理论的拓展和创新,也有对相关理论的实证,对拓展积极心理学在英语教育领域的应用作出了有益探索和贡献,推动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英语教育研究进入繁荣阶段(李成陈2021)。

然而,这些研究仍主要在微观个体层面讨论传统英语教学领域产生的相关问题或现象,在英语教育“课程思政”要求显现、“育人”目标日益强化的“全人教育”宏观大背景下,能否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语言与育人融合的途径,具体怎样设计和实施,仍亟待探讨。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语言与育人融合

基于对高校英语语言与育人融合的内涵理解和积极心理学在英语教育领域已有研究的研判,立足积极心理学的“三个核心”研究内容,探讨和构建高校英语教育语言与育人融合路径,即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分别从“主观层面的积极情感体验、个体层面的积极性格特质和集体层面的积极机构环境”三个方面,探究语言与育人融合的高校英语教学思路和框架(见下图)。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英语教学语言与育人融合

(一)丰富积极体验,增加积极情感

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积极体验的研究,将学习者视为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同时运作的“全人”,与高等教育“全人教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英语教育界,克拉申(Krashen)早在积极心理学诞生前,就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认为学习者在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对“输入”会有更好的理解,其英语习得的水平也会因此提升。2001 年,积极心理学领军人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构建了“拓展—建构”理论(Broad-Build Theory),进一步发现了积极情绪可扩展思维、开阔视野,继而激发出创造性的思想和行动,把人推上坚韧和成长的轨道,这是语言学习路上的重要个体情感因素,也是培养学习者优秀品质的需要(李成陈2021)。可见,增加学生的积极情感,将有利于实现高校英语教育语言和育人双目标。

如何丰富积极体验或增加积极情绪,弗雷德里克森(2021)提出了11 种方法或干预措施,即保持真诚、找到生命意义、品味美好、细数福气、计算善意、追随激情、梦想未来、利用优势、与人相伴、享受自然和打开心灵。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情感主要来自互动参与和学习收获中得到的愉悦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这就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如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同伴评价等,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真诚”以待;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中国特色英语教学理论体系“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用一体”,通过真实交际场景布置产出任务,渐进促成和互动评价,使学生在不断尝试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有所用”,找到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情感。

(二)关注积极特质,发展性格优势

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关注的性格优势,正与“美德”相关。达尔斯加德、彼得森等(Dahlsgaard&Peterson,et al. 2005)的研究归纳出6 种受到普遍认可的美德,即智慧与知识、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美德可以通过培养24 种跨文化的性格优势养成,分别是获取“智慧与知识”所需要的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和洞察力,获得“勇气”所依赖的勇敢、毅力和正直,实现“仁爱”要做到的仁慈、爱和社会智慧,实现“正义”需拥有的公民精神、公平和领导力,做到“节制”要注意的自我控制、谨慎和谦虚,以及实现“超越”需培养的灵性、美感、希望、感恩、宽恕、热忱和幽默(塞利格曼2020)。

英语学习成效和个体性格优势之间的关系,可以从聚焦优秀语言学习者的性格、行为、方式、策略等的研究中有所发现;优秀的学习者往往富有创造力、乐于学习且善于调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Dahlsgaard&Peterson,et al. 2005)。这些特质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性格优势”多有重合。关注个体特质、培养性格优势,既是德育,又是促进英语语言学习的有效手段。

性格优势是可以被测量和学会的,如利用行动价值观(VIA)的显著优势调查问卷,对个人的性格优势进行排列后,强化优势、补足或提升弱势(MacIntyre&Mercer 2014)。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了解积极心理学知识,测量学生的性格特质和优势,并以此为教学参考之一,引导其进行自我认知,从而因材施教,例如:(1)充分利用教材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拓展励志故事或名人优秀事迹激励学生,挖掘每堂课的思政育人内容,确保“一课一德”和“一课一得”;(2)组织有意义的课内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3)实施“积极干预”,如让学生每周记录英语学习中三件令自己满意(或开心、感恩、好奇等)的事,引导其增强“仁爱”“超越”“智慧”等方面的性格优势和美德。同时,实现以上教学活动还可系统采用POA 等符合我国英语教育现实需要的教学法,选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驱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放思维”和探索求知的“勇敢”“坚韧”,在促成环节进一步养成其“洞察力”和“活力”,在评价环节培养其“谨慎”“公平”等,在提升其“智慧”的同时,拓展其多方面的“德”。

(三)创设积极环境,助力积极情感和美德的培养

个人的成长、情感发展和幸福生活离不开积极的环境,积极的环境能够促进个性特质的发展和展示,并反过来提升人的积极体验和情感。在教育教学领域,课堂环境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学校环境基本构成因素,课堂是师生互动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场所,英语学习的课堂还应是能够引发学习者积极情绪、促使其感到愉悦或满足,并发展其个性特质或优势的学习空间。学生对课堂学习正面情感体验能够激发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学界对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的诸多研究也已表明,课堂环境对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任庆梅2018)。

为助力积极情感和美德的培养,教师应提高课堂环境意识,构建师生良性互动的和谐课堂环境。例如,关注并发掘学生的性格优势,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使其不断得到强化,以培养和提升相关“美德”;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坚持“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提升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设真实交际语境,鼓励其参与课堂,以“产出驱动”激发其求知欲,在“渐进”促成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学习的愉悦感和收获感,为其“产出”和“互评”提供认知与情感资源等。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智慧教室的推广使混合教学正日益普及。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室也经历着网络时代的新变化,面对语言与育人融合的教学目标要求,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成为高校英语教师的新挑战。

结语

立足高等教育“课程思政”背景和英语教学“育人”目标,探析英语教育语言与育人融合的内涵和积极心理学在英语教育领域的发展,提出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核心出发,探索和构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英语教学语言与育人融合的框架和具体实施途径:一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变教师为主的课堂,引导学生在互动参与和收获中得到愉悦感、幸福感和成就感等积极体验,增加其积极情绪;二是了解积极心理学知识,测量学生的性格特质和优势,并以此为教学参考之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开展因材施教,培养性格优势和“美德”;三是关注引发学习者积极情绪或愉悦感和满足感的教学环境,在“混合教学”发展的情况下,尝试新方法、迎接新挑战。

猜你喜欢

心理学性格学习者
猫的性格爪知道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