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生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及对FSH、LH、PRL、E2、P 和T 水平的影响*

2022-07-30祝晓妮王晓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月经不调月经周期气滞

祝晓妮,王晓丽

(1.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妇科,西安 710001;2.陕西省人民医院妇科,西安 710068)

月经不调为妇科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伴随月经期腹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1]。其发病与体内性激素轴紊乱有关,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进展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显示,女性月经前后由于情绪波动大、心理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肥胖、吸烟等因素影响新陈代谢,继而引起月经不调[2-3]。西医认为月经不调治愈困难,目前主要采用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月经周期,但长期服用激素可增加罹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风险[4]。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病位在冲任、胞宫,多因气血虚弱,胞脉失养,气滞血瘀而留滞于胞宫,精血运行受阻所致,不通则痛。此外,房事过多、流产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排卵异常也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可给予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等方式进行调节[5]。气滞血瘀型为月经不调常见证型,主要症见月经量少、闭经等,治疗重点在于调理脏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得生胶囊为治疗月经不调的中成药制剂,具有调节月经、补血养血、祛除瘀血功效,本研究对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得生胶囊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20 年7 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患者107 例,年龄18~45 岁,平均(28.06±5.13)岁;体重指数(BMI)17.5~29.1 kg/m2,平均(24.22±2.36)kg/m2;病程5~96 个月,平均(3.36±0.47)年;合并痛经69 例。

1.1.1 西医诊断标准 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1)月经周期缩短:周期提前>7 d,甚至半个月1 次。2)月经周期延长:周期>35 d。3)月经周期不规律:周期提前或延长均>7 d。4)经量增多: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80 mL,或经期>7 d。5)经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经量<20 mL,甚至点滴出血后即净。6)闭经: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 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 个周期。具备以上任意1 条即可诊断为月经不调[6]。

1.1.2 中医诊断标准 1)月经先期:周期提前>7 d,月经量基本正常,至少出现2 个月经周期。2)月经后期:周期延长>7 d,月经量基本正常,至少出现2 个月经周期。3)月经先后不定期:周期或前或后1~2 周,经期长而经量少,至少出现2 个月经周期。4)月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与既往相比经量显著减少,不足2 d,甚至点滴即净。5)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7 d,甚至2 周才净。6)月经过多:月经周期规则,经量>80 mL。具备以上任意1 条即可诊断为月经不调。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主症:1)经行先后不定期。2)量多或少。3)经行不畅。4)经前或经期乳房胀痛。5)血块、色紫黯。舌质紫黯,脉弦或涩。同时具备上述5 项中任意2 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7]。

1.1.3 纳入标准 1)均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2)年龄≥18 岁,且≤45 岁。3)均未合并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腹痛。4)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号:西保[2018]06 号)。

1.1.4 排除标准 1)由高泌乳素血症、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2)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3)处于妊娠期或已绝经。4)正在接受相关治疗。5)合并妇科恶性肿瘤。6)对本研究药物过敏。7)合并精神性疾病,不能遵医嘱配合治疗。

1.2 治疗药物 戊酸雌二醇片(国药准字J20171038,生产批号:160923,规格:1 mg,厂家:DELPHARM Lille S.A.S),黄体酮胶囊(国药准字H20041902,生产批号:180317,规格:50 mg,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得生胶囊(国药准字Z20050363,生产批号:170801,规格:0.45 g/粒,厂家:吉林敖东集团力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3 分组与治疗方法 107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4 例,年龄18~45 岁,平均(28.35±5.81)岁;BMI 17.5~28.5 kg/m2,平均(24.31±2.78)kg/m2;病程5~96 个月,平均(3.25±0.76)年;合并痛经36 例。对照组53 例,年龄18~43 岁,平均(27.76±6.13)岁;BMI 17.8~29.1 kg/m2,平均(24.09±2.35)kg/m2;病程7~84 个月,平均(3.48±0.71)年;合并痛经3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餐后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月经开始第1 天服用,每次2 片,每日1 次;第12 天起增加黄体酮胶囊口服,每次4 粒,每日2 次,共服用黄体酮胶囊10 d。21 d 为1 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得生胶囊,月经来潮前7 d 开始服用,每次2 粒,每日2 次,直至月经结束后3 d 停服。

2 组均治疗6 个月经周期。

1.4 观察指标 1)月经不调症状评分和排卵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经期、经质、经量情况,具体评分见表1,4 项评分之和即为月经不调症状评分。治疗期间每个月经周期(月经干净后第3 天)行阴道B 超观察是否排卵(卵泡直径为18~25 mm,超声检查示透声均匀、张力好、卵泡壁薄表示排卵)。排卵率=排卵例数/总例数×100%。

表1 月经不调症状评分

2)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月经干净后第3 天)检测,患者取仰卧位,膀胱充盈,采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如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S 波与舒张期D 波峰值流速比值(S/D)。

3)性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第3 天,闭经者日期不限)于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5mL,3 000 r/min 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5 cm)后取上清液,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含量,试剂盒及检测仪器均购自美国西门子公司。

1.5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进行评价,治疗后月经周期、经期、经质、经量及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评定为治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期、经质、经量基本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性激素水平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评定为显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期、经质、经量较治疗前改善,其他症状有所减轻,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稍有改善,疗效指数≥30%,评定为有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期、经质、经量没有改善,疗效指数<30%,评定为无效。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头晕、乳房胀痛等症状发生率。

1.7 统计学分析 双人核对后录入数据,以确保无误,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如总有效率、排卵率、不良反应率以例数、发生率(%)描述,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月经不调症状评分、性激素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治疗前后同组内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3.0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月经不调症状评分、排卵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不调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月经不调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月经不调症状评分、排卵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I、RI 及S/D 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PIRIS/D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3治疗组542.89±0.662.18±0.47*#0.89±0.070.80±0.05*#7.47±1.256.02±1.13*#2.92±0.612.56±0.58*0.87±0.050.85±0.03*7.24±1.336.73±1.28*

2.4 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SH、LH、PRL、E2、P 和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PRL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2、P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53 54 FSH(U/L)LH(U/L)PRL(μ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4.62±5.8716.54±5.75*72.31±7.4322.34±7.25*361.53±46.83334.12±48.39*33.28±6.5412.03±4.68*#73.06±8.2516.82±6.03*#365.43±42.76312.68±45.64*#组别对照组治疗组E2(pg/mL)P(ng/mL)T(U/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2.68±5.72202.37±59.72*4.27±1.447.46±2.58*60.10±14.7662.30±16.29 31.86±6.15235.45±62.60*#4.32±1.3810.29±2.81*#58.43±12.6564.52±15.48*例数53 54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恶心2 例、头晕1 例、乳房胀痛1 例,发生率为7.55%。治疗组恶心1 例、头晕1 例、无乳房胀痛,发生率为3.7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女性内分泌生殖周期紊乱是引起女性月经不调的主要因素,而月经不调是导致不孕的危险因素。韩国1 项调查结果显示[8],19~40 岁女性月经不调患病率为14.3%,中国女性月经不调发病率为10.0%[9],尤以青年女性多发。激素替代疗法是通过补充外源性雌孕激素,帮助建立人工月经周期,促进卵巢子宫内膜的激活与修复,起到调节月经周期作用[10-11]。但既往研究显示[12],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短期疗效尚可,但由于治标不治本,复发率较高。月经不调归属于中医“闭经”“不孕”等范畴,病位在胞宫,与肾气不足、冲任两脉受损密切相关。月经不调与肾气不足、房事过多、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指出月经不调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冲任受损等因素相关。寒袭冲任、胞宫,痛则不通,而体内寒邪阻碍血液运行,严重者致闭经。月经不调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多种类型,气滞血瘀型为常见证型之一。既往研究显示[5],气滞血瘀是月经不调的主要病因,女性体内气血运行受阻易引起月经不调。此外,月经不调也受生殖道感染、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影响[5]。

得生胶囊主要成分为益母草、柴胡、当归、川芎、白芍、木香,具有理气行血、化瘀调经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量少、周期不规律之症。益母草归心、肝、膀胱经,具有调经活血、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瘀热阻滞型月经不调,为妇科要药。《本草汇言》记述:“益母草,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益母草被称为血家之圣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3],益母草水提液可使正常大鼠离体子宫兴奋,对缩宫素导致的子宫兴奋产生一定抑制作用。柴胡归肝、胆经,有行气疏肝解郁、解表退热生阳之功。当归归肝、心、脾经,可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本草正》记述:“当归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该药养血营血,补气生精效果佳,为妇科调经之要药。川芎归肝、胆、心包经,可活血化瘀通脉,疏肝理气止痛,而活血效果较理气更佳,在气滞血瘀型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14]。因此该药具有调理脏腑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激发冲任通盛之功效。白芍归肝、脾经,有调经理气、柔肝止痛之效,与当归合用可获得良好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效果。木香归脾、胃、肝、肺经,可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5],木香生物碱有抑制中枢神经、缓解疼痛的作用,且木香粉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本研究中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得生胶囊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月经不调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得生胶囊可提高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患者临床疗效,促进月经周期正常,提高排卵率。研究表明[16],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存在子宫血流动力学阻碍现象,血流缓慢,子宫内血液供应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PI、RI 及S/D 均较高,治疗后治疗组PI、RI 及S/D 低于对照组。提示得生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既往研究表明[17],川芎、益母草能够减少血管阻力,改善子宫血液供应,缓解痛经症状。李雨静等[18]指出,调节盆腔内子宫动脉血流及降低PI、RI 可有效改善子宫供氧不足,改善痛经。FSH 由脑垂体分泌,可与LH 相互作用,受E2调控。当血清FSH 升高时,提示女性卵巢功能受损,若水平过低,则提示女性可能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既往研究显示[19-20],月经不调患者E2水平降低,FSH 水平升高,因此FSH 水平可以反映女性内分泌状态与卵巢功能。P 是天然孕激素,T 由卵巢和肾上腺皮质分泌,PRL 可以维持机体内分泌平衡,促进排卵,当其水平升高时可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降低LH 水平,进而抑制P 与E2的合成,导致月经不调[2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性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得生胶囊可能通过促进性激素水平恢复而改善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得生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疗效确切,可促进月经恢复正常,提高排卵率,改善子宫动脉高阻低速血流状态,调节性激素水平。

猜你喜欢

月经不调月经周期气滞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妇宁胶囊联合地屈孕酮对月经不调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