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链甘油三脂和共轭亚油酸复配食用油对大鼠脂肪囤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2-07-30许艺飞尹西拳操红缨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亚油酸甘油三酯猪油

许艺飞,洪 铭,周 娜,尹西拳,操红缨✉

(1. 深圳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 深圳 518033;2.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3. 麦和(广州)实业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55)

功能性油脂如中链甘油三酯(MCT)、共轭亚油酸(CLA)、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等已经广泛用于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其中,中链甘油三酯具有消化吸收快、快速供能等代谢特点[1-2],除用于术后快速补给、为脂肪代谢障碍的患者和早产婴儿提供能量等临床应用外[3],近几年其在健康食品以及养殖业[4]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具有多生理功能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周期、促进脂肪细胞凋亡等来减少脂肪细胞数量,亦可通过降低PPARγ基因在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进而减少脂质的积累[5]。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如α-亚麻酸[6-7]、二十二碳六烯酸(DHA)[8-10]等在心脑血管健康、代谢健康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功能油脂对于肥胖的益处非常明显,相关研究报道亦很多,但对于健康个体的研究报道较少。实际上,无论是在食品业还是养殖业,中链甘油三酯、不饱和脂肪酸等功能油脂用于健康个体的营养干预以及疾病预防则更为普遍。2020年Tyler Maher等[11]以MCT和CLA为受试物、以体重正常人群和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评估MCT/CLA干预后两种人群饱腹感及食欲的差异,结果发现MCT介导的胃排空延迟、β-羟丁酸(β-HB)浓度的升高和胃饥饿素(ghrelin)浓度的抑制在健康体重和肥胖个体中作用趋势类似,并且MCT对于健康体重个体胃排空延迟以及β-HB浓度的升高优于其对肥胖个体的作用,该结果提示健康体重个体对于MCT可能更加敏感。

基于此,本试验以健康体重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喂条件下灌胃功能油脂,综合考察功能油脂对健康体重大鼠脂肪囤积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其对大鼠脂肪代谢以及部分器官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中链甘油三酯、共轭亚油酸、富含α-亚麻酸的紫苏籽油、富含DHA的藻油为试验样品,其中复合物MCT含量在47%~73%之间波动,以重点观察MCT含量变化对于健康体重个体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70%中链甘油三酯粉末、60%共轭亚油酸酯粉末、50%紫苏籽油粉末、10% DHA藻油粉、纯猪油:麦和(广州)实业有限公司;肿瘤坏死因子(TNF)-α ELISA试剂盒:北京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水乙醇、二甲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HE染液、AB-PAS染色液:永津生物;中性树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所用水均为蒸馏水。

1.1.2 试验动物

60只SD雄性大鼠,110~130 g,动物合格证号44822700002441,许可证SCXK(粤)2020-0051:珠海百试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Morris水迷宫视频分析系统:上海移数科技有限公司;脱水机JJ-12J、包埋机JB-P5:武汉俊杰电子有限公司;病理切片机RM2016:上海徕卡仪器有限公司;组织摊片机KD-P:浙江省金华市科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烤箱GFL-230:天津市莱玻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80:日立;全波长酶标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材料

中链甘油三酯粉末(纯度70%)、共轭亚油酸酯粉末(60%)、紫苏籽油粉末(50%)、DHA藻油粉(10%)、纯猪油,为提高功能油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以及更有利于动物给药,本试验以酪蛋白酸钠、抗性糊精为主要辅料,将中链甘油三酯、共轭亚油酸、紫苏籽油、DHA藻油进行微囊化包裹处理,根据每种油脂特性及包裹率的差异分别制成不同含量的粉末,制备而成的粉末微囊粉具有水溶性强、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1.3.2 试验剂量

在食品行业为防止油脂摄入过多带来的脂肪囤积风险,相关法规规定了部分油脂的使用量,共轭亚油酸及其酯化物每日最大摄入量不超过6 g(国家卫健委2021年第7号公告),DHA每日最大摄入量≤300 mg(原卫生部2010年第3号公告),中链甘油三酯和紫苏籽油无摄入量限制。本研究所用DHA藻油粉含10%DHA,也就是相当于DHA藻油粉每日最大摄入量≤3 g,所以在本试验“健康油脂组”中DHA藻油粉最大添加比例为30%。

粉末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含60%CLA,相当于粉末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每日最大摄入量不超过10 g。共轭亚油酸每日限量为6 g,而研究[12]表明日摄入低于1 g即可起到抑制脂肪囤积的作用,食品行业出于安全、经济考量通常控制每日摄入量为1~3 g甚至更低,本试验粉末共轭亚油酸最大添加量为“复合物高剂量组”3 g,即共轭亚油酸1.8 g。本试验按照梯度浓度设计组别,选取日摄入量10 g进行动物给药折算。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猪油组、健康油脂组、复配油脂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灌胃28 d。

对照组:按照动物体重1 mL/100 g灌胃蒸馏水。

猪油对照组:按照动物体重0.9 g/kg灌胃[13]。

健康油脂组(ω-3脂肪酸组):取50%粉末紫苏籽油、10% DHA藻油粉按照质量比7∶3进行混合,按照动物体重0.9 g/kg给药。

复合油脂低剂量(MCT:47%)组:取70%粉末中链甘油三酯、60%粉末共轭亚油酸酯、50%粉末紫苏籽油、10%DHA藻油粉按照质量3.5∶1.5∶3.5∶1.5进行混合,按照动物体重0.9 g/kg给药。

复合油脂中剂量(MCT:60%)组:取70%粉末中链甘油三酯、60%粉末共轭亚油酸酯、50%粉末紫苏籽油、10%DHA藻油粉按照质量5∶2∶2∶1进行混合,按照动物体重0.9 g/kg给药。

复合油脂高剂量(MCT:73%)组:取70%粉末中链甘油三酯、60%粉末共轭亚油酸酯按照质量比7∶3进行混合,按照动物体重0.9 g/kg给药。

1.4 一般情况

每3天记录大鼠体重和摄食量,每天记录饮水量,灌胃油脂每日现称现用。最后一日,麻醉大鼠测量大鼠体长及体重,计算Lee’s指数。

1.5 水迷宫试验

最后4天对各组大鼠进行水迷宫测试。定向巡航试验:连续进行3天,试验按照第I、III、IV象限的顺序将大鼠面向池壁分别从3个入水点放入水中,系统记录其在2 min内寻找到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如大鼠在2 min内未能找到平台,则由试验人员使用木棒将其引导至平台水囊,让大鼠停留10 s,在放回笼中。全部大鼠完成1个象限的测试后再进行下一个象限的测试,直至完成所有测试。

空间探索试验:于试验的第4天,将平台撤去,将大鼠放入水池中,记录并分析2 min内大鼠的游泳轨迹,统计数据包括:逃避潜伏期、平台穿越次数、小鼠在中央区域游泳的路程和时间以及首次路过平台前的路程。

1.6 脂肪情况

末次水迷宫试验后,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随后分离并称重肾周脂肪、腹部脂肪、附睾脂肪和心外膜脂肪。

1.7 血液指标情况

末次水迷宫试验后,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包括瘦素(leptin)、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1.8 病理情况

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后,统一取出肝小叶及小肠,用生理盐水冲洗,除去淤血及内容物,滤纸吸干后及时置于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1.9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鼠一般情况

大鼠按分组灌胃4周后,各组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无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猪油组空腹血糖值无显著差异。与猪油组相比,健康油脂组和复配不同剂量组空腹血糖值显著降低。说明4周油脂灌胃不会对大鼠的生长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复配油脂和健康油脂显然在控制血糖上有一定的优势。见图1。

图1 各组大鼠体重、体长、Lee’s指数及空腹血糖值Fig.1 Bodyweight, body length, Lee’s index and fasting glucose values of rats in each group

2.2 大鼠脂肪情况

大鼠按分组灌胃4周后,各组大鼠腹部脂肪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猪油组肾周脂肪、附睾脂肪和心外膜脂肪重量显著升高;与猪油组相比,健康油脂组、复配低和高剂量组肾周脂肪、附睾脂肪和心外膜脂肪重量显著降低。长期食用动物油脂造成了大鼠多个部位脂肪的积累,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健康油脂及复配油脂在控制体脂上优势明显。见图2。

图2 各组大鼠脂肪囤积情况Fig.2 Fat accumulation in each group of rats

2.3 大鼠记忆力情况

Morris水迷宫测试提示各组大鼠间的逃避潜伏期、穿台次数、上台前路程、上台前路程与时间比值,这五个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有研究表明,肥胖会造成记忆力障碍[14],因此本试验探究了油脂对记忆力的影响,尽管猪油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肥胖,但在记忆力上未见明显的变化,说明短期的油脂高摄入对记忆力影响不大,但长期摄入仍需注意。见表1和2。

表1 各组大鼠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Table 1 Latency of localized navigation evasion for each group of rats

2.4 大鼠血脂、肝功及血清炎症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猪油组血清中TNF-α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与猪油组相比,健康油脂组和复配中剂量组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复配高剂量组血清TNF-α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证实4周猪油摄入会使得肝脏受到较大负荷,引起肝功损伤,而复配油脂对肝功影响不大亦不会引起炎症因子水平上升。见图3和4。

图3 各组大鼠血清中相关指标Fig.3 Relevant indexes in the serum of each group of rats

图4 各组大鼠血清中相关指标Fig.4 Relevant indexes in the serum of each group of rats

2.5 大鼠肝脏和小肠的组织病理结构变化

如图所示,28 d的油脂灌胃后,各组大鼠的肝脏组织结构排列紧密,结构清晰,无明显组织结构变化。各组大鼠小肠组织完整,杯状细胞结构稳定,无明显组织水肿或上皮脱落,无明显组织结构变化,说明摄入这几种油脂28 d尚不会引起器质性脏器损伤。见图5和6。

图5 肝脏组织HE染色Fig.5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of liver tissue

表2 各组大鼠空间探索情况Table 2 Spatial exploration of rats in each group

图6 小肠组织HE染色Fig.6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of small intestine tissue

3 讨论与结论

合理的膳食结构对维持健康极为重要,与植物油相比,猪油等动物油所含的大多是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能够促进胆固醇合成,为机体合成胆酸、构成细胞膜、合成激素等活动提供能量。然而过量的动物油摄入会给机体带来极大的负担,猪油灌胃大鼠4周尽管对体重、Lee’s指数等无明显影响,但外周脂肪比例显著性增加,外周血清炎症指标上升。过量动物油脂的摄入虽然在短期内对肝脏和小肠的病理结构没有造成显著性破坏,但肝功已经出现了异常,可预见性的长期摄入会给机体造成极大负担进而引发损伤。

已有文献报道,肥胖会导致记忆力的降低[15-16]。而在本研究中,短时间的试验并未使动物体重出现明显变化,脂肪的过度积累亦未造成记忆力衰退,证实肥胖引起的记忆力变化是一个慢性的、长期的过程。脂肪堆积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合理的复配油脂在降低甘油三酯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则说明配方油脂的合理性对控制油脂摄入导致的甘油三酯水平偏高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亚油酸甘油三酯猪油
高甘油三酯血症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滩羊肉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建立
年轻人最怕甘油三酯高
4种槭树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比较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浅析植物油在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
黄油代替猪油不利心脏
改良的亚油酸—硫氰酸钾显色法在抗氧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蔡澜谈食材》之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