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优质粳稻品种品质分析

2022-07-28王翠玲戴常军王晶张瑞英李宛张博超王春雨

中国稻米 2022年4期
关键词:食味粳稻稻米

王翠玲 戴常军 王晶 张瑞英* 李宛 张博超 王春雨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哈尔滨 150000;2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00;第一作者:57909030@qq.com;*通讯作者:zhruiying@163.com)

水稻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全国有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的需求已从温饱型转向质量型。现阶段,我国水稻品种优质率还不高,导致新时期粮食供给矛盾仍然突出。如何解决人们对优质大米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稻米品质的研究较多[2-6],但结果不尽相同,分析样本数据量少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对750 份粳稻米样品的外观品质、理化品质、感官评价等指标进行分析,综合评定食味品质,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挖掘更多的优质粳稻品种,为改善稻米品质、优化农业结构提供支持。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粳稻谷样品来源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18—2020 年从世界各地水稻主产区、育种单位、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及大米生产企业生产的优质粳稻米,共750 份;甲醇、乙醇和氢氧化钠等试剂均为分析纯。MS204TS/02 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生产;KjeltecTM 8100 凯氏定氮仪,福斯分析仪器公司生产;D-8P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南京菲勒仪器有限公司生产;HH-S6 数显恒温水浴锅,济南欧莱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DHG-9245A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合恒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1.2 实验方法

稻米品质主要包括碾米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7],其中,食味品质是直接影响消费者喜好的重要指标。

1.2.1 食味品质

食味品质的测定按照 GB/T 15682-2008《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规定执行。

1.2.2 稻米的理化特性

垩白度测定按照GB/T 1354-2018 执行;直链淀粉含量(干基)按照GB/T 15683-2008 测定;水分按照GB 5009.3-2016 测定(粳稻米13.5%~15.5%);粗蛋白含量(干基)按照NY/T 3-1982 测定;胶稠度按GB/T 2294-2008 测定。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粳稻米来源

国内外优质粳稻米样品共750 份,来源于中国、日本、泰国、柬埔寨、韩国、老挝、俄罗斯、越南和巴基斯坦,主要来自我国东北三省和日本,占比高达87.9%。

2.2 食味品质

按照GB/T 15682-2008 规定的方法,由不少于15名不同性别、年龄且具有丰富米饭食味鉴评经验的专家进行品尝评价。2018 年一共有176 份粳稻米,食味品质分均值82.3,最大值为93.0,最小值为71.6;2019年一共有251 份粳稻米,食味品质分均值80.7,最大值为89.8,最小值为75.0;2020 年一共323 份粳稻米,食味品质分均值81.9 分,最大值为90.6 分,最小值为70.0 分。由表1 可以看出,这些粳稻米的食味品质总体较好,2018 年优质粳稻米居多。按照优质粳米标准进行分析,参评大米中满足优质粳米结果如下:垩白度(≤6.0%)为 99.7%,直链淀粉含量(13.0%~20.0%)为92.8%,水分(≤15.5%)为90.4%。

表1 粳稻米食味值分布 (单位:%)

2.3 粳稻米品质特性

整体样本的品质特性见表2。从表2 可见,垩白度和胶稠度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89.70%和74.13%,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食味值变异系数较小,都低于12.79%,说明垩白度和胶稠度品种间差异较大。

表2 粳稻米品质特性分析

2.4 粳稻米品质指标相关性

由表3 可知,样品的食味值与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果与唐亮等[8-11]研究结果一致;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与胶稠度、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

表3 粳稻米品质相关性分析

由表3 可知,各品质指标之间不仅是单一关系,其间还相互关联,共同影响食味品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各品质指标与食味值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食味值为因变量Y,其他相关分析指标为自变量X(其中垩白度为X1、蛋白质含量为X2、直链淀粉含量为X3、胶稠度为X4、水分为 X5),建立回归方程如下:Y=81.419+0.466X1-0.874X2+0.356X3+0.014X4-0.050X5。

3 结论

稻米作为主食,其品质的提升不仅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鉴定优良品种,并探求影响优良品种的因素是提高稻米品质育种水平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对750 份粳稻米进行品质分析时发现:外观品质和理化品质对食味值均有影响。从变异系数来看: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食味值;各品质相关性分析表明:食味值与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食味值与各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81.419+0.466X1-0.874X2+0.356X3+0.014X4-0.050X5。

本研究发现,各品质指标与食味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着同一指标在不同范围内而有所不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研究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对本研究数据分析得出,高食味值的粳米品质指标阈值为:垩白度为0~2%,蛋白质含量为6%~8%,直链淀粉含量为16%~18%,胶稠度为80~86 mm,水分为13%~15%。

猜你喜欢

食味粳稻稻米
河南黄淮稻区优良食味粳稻研究进展
常规粳稻品种(系)裂颖性状的初步探究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粳米价格短期上涨,后市行情难言乐观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第八届吉林省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鉴评结果揭晓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