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度区、县(市)创新发展专项考核结果公布

2022-07-27

杭州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技进步全省专项

日前,杭州市委、市政府公布了2021年度区、县(市)创新发展专项考核结果,确定杭州高新区(滨江)、西湖区、余杭区、钱塘区为2021年度区、县(市)创新发展专项考核优秀等次,确定萧山区、上城区、桐庐县、临平区、富阳区、建德市为2021年度区、县(市)创新发展专项考核良好等次。

区、县(市)创新发展专项考核自2013年开始,已连续实施9年,此次考评工作与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步进行,结果同步运用,围绕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勇担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

优秀等次

杭州高新区(滨江)杭州高新区(滨江)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全省唯一项目。海康威视获批建设全省首批技术创新中心。科技进步创新指数达273.9分,居全省第一。新认定国家级孵化器2家,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孵化载体117家,在孵企业3548家,列全省第一。新增上市公司10家,累计63家,列全省第一。

西湖区西湖区积极融入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战略,大力实施全域创新生态、全链协同创新、全程创新服务三大“系统工程”,区域创新环境日益优化,对经济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全省科技进步创新指数蝉联全省第3,创历史最佳成绩。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16家。累计引进高校经济项目211个,促成产学研项目125个,实现技术交易额152亿元。先后与3家高校签订区校战略合作协议,新建9个平台载体。

余杭区余杭区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浙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室装置”项目稳步推进,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全区全年新增孵化载体32个,新增物理面积158.83万平方米,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零突破”。启动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7家,位列全省第一。加大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力度,拨付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省实验室建设资金5亿元。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所在企业归创通桥、微泰医疗先后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

钱塘区钱塘区各类科技创新指数屡创新高。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43%,全市第二,研发投入强度增幅连续两年全市第一。探索实施“双自联动”试点改革,率先打造国际化循环、全球化配置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全省高新区排名第三,并入选“杭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培育名单。在全省创新推出“科技成果专项贷”,在年内举办的两场科技成果拍卖会上,获拍科技成果获得“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贷”预授信共计1400万元,有效减轻科技企业资金压力。

良好等次

萧山区制定出台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完善“国高企”“省科小”“雏鹰计划”三位一体的企业培育体系。新认定国高企470家,创历年新高,新认定数量位列全省第二。新增省科小企业806家,新认定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上城区2021年度上城区新上市企业数全省第一,其中5家为科技型企业。全年培育省市级研发中心36家。“上城科创e企通”成功列入全省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应用场景建设先行试点,是杭州市唯一获得省科技厅正式发文批复的项目。

桐庐县2021年,桐庐县科技创新指数达到126.7,在全省提升10个位次,实现三档晋级到二档。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取得历史性突破。首创“教授CIO(首席信息官)”模式,探索“驻点结对+组团式”科技服务模式,新增产学研合作4项。着力建设磁性材料创新联合体,成功列入市级首批。

临平区推进主体培育工作。2021年新认定国高企280家,新增省科小373家,较上年分别增长37.93%和72.69%,增长率均居全市第一位。全国首家服务型制造研究院在临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启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院揭牌。成立全省首个“政银保产企研”一体协同的“绿色低碳”金融创新实验室。

富阳区以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加快创新策源地建设。成功纳入“杭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培育名单。富阳科技大市场2.0版成功打造,入驻11家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和15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选首批“高标准技术服务生态网”技术市场。

建德市全市“国高企、省科小”新增数完成率分别为250%和258.3%。全市研发费用归集达到15.78亿元,较上年增长49.5%。新安化工成功创建首个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实现零的突破。“建德智立方”成功入选浙江省数字经济“飞地”示范基地。“建德草莓小镇星创天地”列入2021年省级星创天地备案名单。全市首家农业领域技术转移中心北京紫荆创新农业研究院揭牌。

猜你喜欢

科技进步全省专项
“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成果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四运”给陕西带来什么?——将对陕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体育建设等生产“溢出效应”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我校王向红教授领衔的科技成果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