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对微创手术器械处理效果及手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22-07-26苏晓彤姜玉颜关月云阮荷花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4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微创手术室

曾 婵,苏晓彤,姜玉颜,关月云,阮荷花

(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广东 阳江 5295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新型手术器械不断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这使得常规手术器械管理的不足之处逐渐凸显。目前各级医疗单位对手术器械(尤其是各种微创手术器械)的管理工作都非常重视,强调对手术器械的管理进行质量改进,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持续质量改进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一种管理方法,将其应用于医疗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明显。本文主要是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微创手术器械处理效果及手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科微创手术的100 例患者。其纳入标准是: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或宫腔镜手术;病历资料完整;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2021 年1 月至12 月在我院进行微创手术的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2020 年1 月至12 月在我院进行微创手术的10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20 ~65 岁,平均年龄为(25.69±10.21)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3 ~65 岁,平均年龄为(28.71±10.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方法对微创手术器械进行管理,包括对微创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杀菌等工作进行管理。在研究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对微创手术器械的管理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是:1)完善管理制度。全方位分析微创手术器械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微创手术器械的收发、清洗、消毒、维修保养等制度。详细记录微创手术器械的使用情况,关注其日常保养工作,要求每天保养完成后在记录单上打卡签字。严格规范及完善手术室的手术操作流程,要求医护人员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对微创手术器械进行仔细的清点和核对。明确每位医护人员的职责,要求其各项手术操作均严格遵照流程开展。随机抽查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对未严格执行工作章程的医护人员进行处罚。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手术室及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手术室的工作流程及手术器械的管理,并将其考核成绩与个人的工资、奖金等挂钩。2)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手术室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对部分专业技术与综合能力强的医护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与培训,使其掌握精细化管理的专业知识,进而提升手术室及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整体水平。3)高度重视细节管理。安排专业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根据手术器械的规格和类型等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每种手术器械均放在固定的位置,并有详细的标记。每天检查微创手术器械,观察其有无破损,评价其清洗及消毒情况,并及时将记录内容上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将每天使用过的微创手术器械统一整理后交给专业人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经清洗、消毒、杀菌、干燥、包装等处理后再将微创手术器械送到手术室,在此期间注意做好交接工作。4)建立手术室器械管理系统。在院内建立手术室器械管理系统,确保各临床手术科室信息通畅、更新及时。加大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力度,以便及时查阅相关信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微创手术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手术感染的发生率。采用本院自制的“微创手术器械管理质量调查问卷”调查30 名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评价,评分项目包括管理、质量、安全、服务、文书记录5 个维度,各维度的总分均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微创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越高[1]。采用本院自制的“手术室工作质量调查问卷”调查30 名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对手术室工作质量的评价,评分项目包括手术室环境、沟通状况、技巧、态度4 个维度,各维度的总分均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手术室的工作质量越好[2]。采用本院自制的“微创手术器械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30名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的满意度。该问卷的总分为100 分,≥90 分为非常满意,60 ~89 分为比较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 比较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6.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微创手术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微创手术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微创手术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感染的发生率为3.0%(3/100), 对照组患者手术感染的发生率为10.0%(10/10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031,P=0.045)。

2.3 医护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研究组医护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医护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s )

表2 医护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s )

组别 管理评分 质量评分 安全评分 服务评分 文书记录评分研究组(n=30) 94.3±2.5 95.0±3.4 95.8±3.9 95.2±3.0 95.5±3.4对照组(n=30) 88.1±3.8 89.4±4.5 90.2±4.2 89.5±4.3 90.2±3.6 t 值 7.466 5.438 5.352 5.955 5.862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4 医护人员对手术室工作质量评分的比较

研究组医护人员对手术室工作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医护人员对手术室工作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s)

表3 医护人员对手术室工作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环境评分 沟通状况评分 技巧评分 态度评分研究组(n=30) 96.5±2.0 95.3±2.8 95.8±2.5 95.4±2.3对照组(n=30) 90.3±4.2 89.7±4.5 88.5±4.6 89.2±4.2 t 值 7.300 5.787 7.637 7.092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5 医护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的满意度

研究组医护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医护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的满意度

3 讨论

微创手术器械的精密度高,器械做工精细且价格昂贵,一旦损坏很难修复,需要更换新的器械,从而会增加医疗成本。另外,微创手术器械的特殊性强,需要对其运送、清洗、消毒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器械循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微创手术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手术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评分、对手术室工作质量的评分及对微创手术器械管理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微创手术器械的管理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显著。笔者认为,对微创手术器械的管理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具有以下优点:1)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器械使用过程中因人为操作失误等造成的资源损耗。2)可加强手术室各环节的配合,有利于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4]。3)可使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在良好的医疗环境下工作,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手术治疗氛围,消除各种安全隐患[5]。

综上所述,对微创手术器械的管理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显著提高微创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降低患者微创手术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手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微创手术室
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工作进行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标准化手工清洗操作流程研究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