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VATS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2-07-26吕忠柱邓意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4期
关键词:楔形肺叶肺癌

吕忠柱,邓意平,毕 磊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重庆 402760)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联合放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主要手段[1]。有研究表明,采用胸腔镜(VATS)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2]。本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 例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旨在探讨用VATS 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4 月至2021 年3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 例老年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得到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将这60 例患者随机分成肺叶切除组(n=30)和肺楔形切除组(n=3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为肺叶切除组患者采用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协助其取健侧卧位。在其第5、第6 肋间做一个10 ~20 cm 的切口,切除病灶所在肺叶,清扫周围的淋巴结。为肺楔形切除组患者采用VATS 下肺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其取健侧卧位。在其腋中线第7 肋间做一个观察孔,在腋前线第4 肋间做一个操作孔。在VATS的引导下,使用切割缝合器对病灶进行楔形切除,清扫周围的淋巴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的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首次进食的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受体(IGF-1R)、S100 钙结合蛋白A2(S100A2)〕、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VAS 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χ²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

肺楔形切除组患者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肺叶切除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 s )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d) 术后首次进食的时间(h) 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d) 住院时间(d)肺楔形切除组(n=30)168.16±15.26 1.46±0.33 4.59±1.28 2.38±0.35 4.56±0.60肺叶切除组(n=30) 176.84±16.34 2.70±0.54 14.58±2.12 5.39±0.71 6.86±0.85 t 值 2.126 10.732 20.095 20.827 12.108 P 值 0.038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GF-1R、S100A2 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F-1R、S100A2 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肺楔形切除组患者血清IGF-1R、S100A2 的水平均优于肺叶切除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GF-1R、S100A2 水平的比较(±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GF-1R、S100A2 水平的比较(± s)

组别 IGF-1R(pg/mL) S100A2(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肺楔形切除组(n=30) 739.65±72.16 641.65±59.45 138.59±17.56 194.62±25.30肺叶切除组(n=30) 738.46±72.84 690.46±60.52 137.82±18.15 166.26±22.73 t 值 0.064 3.151 0.167 4.567 P 值 0.950 0.003 0.868 0.000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VAS 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肺楔形切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VAS 评分均优于肺叶切除组患者,P<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VAS 评分的比较(± s )

表4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VAS 评分的比较(± s )

组别 VC(L) FEV1(L) MVV(L/min) VAS 评分(分)肺楔形切除组(n=30) 2.19±0.21 1.67±0.17 62.51±4.33 1.90±0.57肺叶切除组(n=30) 1.84±0.19 1.40±0.14 54.17±4.24 3.76±1.46 t 值 6.769 6.715 7.538 6.500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肺楔形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肺叶切除组患者,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此病患者的病情都是在发展至中晚期才得到确诊[3-4]。据统计,采用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五年生存率仅为15%[5]。有研究表明,为肺癌患者采用VATS 下肺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肺楔形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首次进食的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肺叶切除组患者,P<0.05。治疗后,肺楔形切除组患者的VC、FEV1、MVV、VAS 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肺叶切除组患者,P<0.05。这表明,用VATS 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符[7-8]。IGF-1R、S100A2 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这两项指标与肺癌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转移情况存在密切关联[9-10]。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肺楔形切除组患者血清IGF-1R、S100A2 的水平均优于肺叶切除组患者,P<0.05。这表明,用VATS 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IGF-1R、S100A2 的水平。

综上所述,用VATS 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楔形肺叶肺癌
楔形接头在HS875HD钢丝绳抓斗上的应用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医用直线加速器外挂物理楔形板的楔形角测量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雪后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