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盘式封堵器LAmbre与LAcbes封堵左心耳治疗心房颤动

2022-07-25赵志宏王赛华朱珞宁郝舒雯武英彪宁忠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心耳盘式华法林

赵志宏,王赛华,朱珞宁,郝舒雯,罗 俊,武英彪,朱 茜,方 明,田 蓓,顾 薇,宁忠平,宋 湘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心内科,上海 201318)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既往研究[1]报道,90%以上AF患者的左心房血栓来自左心耳,使得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成为治疗AF的常用方法[2]。既往LAAC最常采用塞式Watchman封堵器。近年来,以LAmbre(先健科技,深圳)、LAcbes(普实医疗,上海)为代表的盘式封堵器逐渐用于临床[3]。本研究对比以盘式封堵器LAmbre与LAcbes行LAAC治疗AF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8月229例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接受以盘式封堵器行LAAC治疗的AF患者,99例所用封堵器为LAcbes(LAcbes组)、130例为LAmbre(LAmbre组)。纳入标准[4]:非瓣膜性AF患者,男性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CHA2DS2-VASC评分)≥2分、女性评分≥3分,具备下列各项之一:①不适合长期口服华法林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抗凝剂(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 NOAC);②在长期口服华法林或NOAC基础上发生血栓栓塞事件;③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评分)≥3分;④术前3天内经左心房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排除左心耳血栓[5]。排除标准:①心脏瓣膜病;②左心房和/或左心耳血栓;③严重心力衰竭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1个月内发生急性脑卒中。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2021-C-005);术前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EPIQ7C超声仪、C5-1相控阵探头(频率2.5 MHz)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检查,常规测量左心房、左心室内径,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采用Siemens ACUSON SC2000超声仪、Z6Ms探头(频率5.5 MHz)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排除左心房血栓,并测量左心耳口部与锚定区直径和深度[6]。发现左心房腔内烟雾状回声并确定非噪音伪像时,判定为左心房自发显影(left atrial 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 LA SEC)[7]。

参照文献[4]方法于全身麻醉下行LAAC,全程以TEE监测。行左心耳造影,结合TEE多角度测量左心耳开口处直径、锚定区直径和左心耳深度;选择适当型号(锚定区直径+4~8 mm)的LAmbre或LAcbes封堵器;在Siemens AXIOM Artis DTC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机引导下,通过输送鞘将封堵器固定盘头端送入左心耳并缓慢打开,确认到达位置后回撤输送鞘,同时缓慢向前推送近端的密封盘,直至其彻底打开;经TEE及造影再次确认封堵器固定良好且无心包积液后结束手术。术中每隔30 min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调整肝素用量,维持APTT为250~350 s。

1.3 相关指标观察 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LAAC术中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抗凝方案等。术后规律随访,以TEE复查封堵器位置及器械相关血栓(device related thrombus, DRT)发生情况,统计缺血性脑卒中、出血事件及死亡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LAcbes组与LAmbre组患者年龄、性别、AF类型、CHA2DS2-VAS评分、HAS-BLED评分、基础疾病及口服抗凝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组间左心耳开口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心脏解剖学参数及心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1 接受以盘式封堵器LAmbre或LAcbes行LAAC治疗的229例AF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接受以盘式封堵器LAmbre或LAcbes行LAAC治疗的229例AF患者术前心脏解剖学参数及心功能参数比较

LAcbes组左心耳完全封堵率66.67%(66/99),LAmbre组57.69%(75/1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cbes组密封盘直径、固定盘直径均小于LAmbre组(P均<0.01)。见图1、2。围术期无心脏压塞及死亡病例,组间围术期心包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TEE,中位时间为术后72天,LAcbes组封堵器周边漏(特别是1~3 mm周边漏)发生率均低于LAmbre组(P均<0.01),DR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接受以盘式封堵器LAmbre或LAcbes行LAAC治疗的229例AF患者术中、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情况比较

术后211例接受口服华法林/NOAC抗凝、18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229例中,14例(14/229,6.11%)出现DRT,其中10例(10/211,4.74%)接受华法林/NOAC抗凝、4例(4/18,22.22%)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32,P<0.01),见表4。

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2±6)个月,期间LAcbes组5例(5/99,5.05%)、LAmbre组1例(1/130,0.77%)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经救治后恢复良好;LAcbes组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1例,LAmbre组2例脑梗死、1例脑出血、1例死亡(心力衰竭),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4 LAAC术后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患者DRT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以塞式封堵器Watchman行LAAC,疗效较好[8];但Watchman及新一代Watchman-FLX的最大覆膜直径分别为33 mm及35 mm,不能用于左心耳开口直径大于31 mm及33 mm的AF患者[9]。LAmbre及LAcbes盘式封堵器的最大直径均为40 mm,可用于治疗左心耳开口直径较大的AF[10-11]。盘式封堵器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倒钩可反复多次收放而不变形;②密封盘边缘钝化,避免迟发磨损;③分段式结构,灵活可控;④密网编织,贴合稳固。于三维TEE引导下以盘式封堵器行LAAC具有显著优势[12]。

本研究LAmbre组左心耳开口直径大于LAcbes组,所选平均密封盘及固定盘直径亦大于LAcbes组;组间左心耳完全封堵率及围术期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复查TEE显示LAcbes组封堵器周边漏(尤其是1~3 mm周边漏)发生率均低于LAmbre组,与封堵器密封盘直径更大有关。

既往研究[13]认为二尖瓣反流及低射血分数可致LAAC后封堵器延迟内皮化或内皮化不完全,但尚不确定其是否促发DRT,而术后执行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可能是导致DRT发生的原因之一。参照专家共识[4]意见,本研究于封堵术后对LAcbes组99例均予口服华法林/NOAC抗凝,而对LAmbre组112例予口服华法林/NOAC抗凝、18例予抗血小板治疗;随访结果显示,229例LAAC术后AF患者中,共14例发生DRT(14/229,6.11%),其中10例接受口服华法林/NOAC抗凝(10/211,4.74%)、4例(4/18,22.22%)接受抗血小板治疗,DRT在后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前者(χ2=8.832,P<0.01),支持上述观点。

LAcbes封堵器为分体型双盘设计,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柱状固定盘结构,高5 mm,锚钩位置较深,在固定盘远端1/3处[14]。LAmbre固定盘为梯形,锚钩在固定盘近端1/3处,锚钩径宽与固定盘近端径宽相当;封堵左心耳时,锚钩距离左心耳开口更近,释放后锚钩锚定穿出左心耳壁的深度小于LAcbes,且固定盘压缩后反弹张力亦低于LAcbes,这可能是LAmbre延迟性心包压塞少于LAcbes的原因。 本研究随访期间LAcbes组5例(5/99,5.05%)、LAmbre组1例(1/130,0.77%)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

综上,采用盘式封堵器LAcbes与LAmbre行LAAC治疗AF的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均较好。但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分析,样本量小,且未与塞式Watchman封堵器进行对比,有待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心耳盘式华法林
乘用车盘式制动creep groan噪音优化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颤动行左心耳封堵术中应用价值探析
左心耳容积和功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左心耳的形态结构和舒缩功能与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耳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双向螺旋送肥离心锥盘式排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加强盘式转子支承设计技术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液压钳盘式制动器液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