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状高速公路新增互通立交总体设计要点分析

2022-07-25陈磊华

福建交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横断面温江区匝道

■陈磊华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州 350004)

1 项目背景

现状成温邛高速公路(即成名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为成都主城区往西经温江至邛崃方向的高速公路,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3 m,设计速度及运行速度均为100 km/h;五环路(规划)为串联成都二圈层的重要道路,位于绕城高速公路和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之间,全长约142 km,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顾市政配套)。 凤凰互通即为现状成温邛高速公路与规划五环路的立交节点(图1)。

图1 凤凰互通地理位置

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成温邛高速公路在温江区共有2 处现状落地互通:温江北互通、太极互通(图2)。温江北互通、太极互通均为部分苜蓿叶互通。 其中,现状温江北互通仅提供温江区北部片区(成温邛高速公路以北区域)与成都主城区方向的连接,因此,通过成温邛高速公路往温江区的交通流绝大多数选择在太极互通进行交通转换,导致太极互通的交通压力大,易造成时常性的拥堵。 凤凰互通建成后将成为温江区的门户立交, 有利于缓解太极互通的交通压力,更方便通过成温邛高速公路进出温江区。 (2)现状成温邛高速公路在温江区内为路基形式,将温江区划分为南北区域,南部区域为温江城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北部区域为乡镇区域,南北发展不平衡,南北区域的车行交通目前主要依靠成温邛高速公路沿线的跨线桥。 凤凰互通建设范围内拟将现状成温邛高速公路由路基改造为桥梁 (主线桥长约1.8 km)上跨五环路、现状及规划地方道路,桥下可形成多条连通南北区域的通道,带动局部范围内北部区域的发展。

图2 凤凰互通与周边路网的关系

3 互通立交总体方案

3.1 现状成温邛高速公路主线线形优化

根据测量成果及成温邛高速公路竣工图资料,对现状成温邛高速公路线位进行拟合[1],互通范围内现状成温邛高速公路平面线形为同向圆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4200 m、951 m, 夹直线长度约430 m,成温邛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 km/h,951 m的圆曲线半径不满足互通立交范围内主线最小圆曲线半径极限值1000 m 的要求[2],同向圆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不满足6 倍设计速度的推荐性规范要求[2],且互通范围内成温邛高速公路由路基抬升改造为桥梁,该处纵面处于抬升段落,平纵线形组合较差,视觉效果不佳,不利于行车安全。 拟对成温邛高速公路的线形进行优化调整,将现状同向圆曲线优化为半径6600 m、2200 m 的卵形曲线(图3),提升视觉效果和行车安全性,优化后的平面线位较现状最大偏差约6.7 m,影响较小。

图3 成温邛高速公路主线线形优化示意图

3.2 立交方案

3.2.1 立交形式

立交形式为对称双环式变形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体交叉[3],成温邛高速公路主线位于顶层,上跨五环路及沿线规划、现状城市道路,五环路位于地面层,互通范围内五环路主线、辅道分离敷设,主线位于互通中心区域, 辅道敷设于互通外围东西两侧。互通立交共新建8 条匝道、1 条集散道、2 对收费站及2 处管理用房(图4)。

图4 凤凰互通立交总体方案布置

3.2.2 设计思路

(1)交叉层位。 成温邛高速公路为现状高速公路,在温江区内为路基形式,将温江区划分为南北区域,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故在凤凰互通方案布置时,拟将互通立交范围内的成温邛高速公路主线由路基改造为桥梁(桥梁长度约1.8 km),桥下可形成多条连通南北区域的通道,带动局部范围内北部区域的发展。 因此, 将成温邛高速公路主线设于顶层,上跨五环路主线、辅道、互通匝道及沿线现状、规划地方道路,五环路主线、辅道位于地面层。(2)匝道形式。 右转匝道:根据JTG/T D21-2014《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的推荐性规定,按照苜蓿叶互通立交的右转匝道布置形式,4 个方向的右转匝道均采用直连式[3]。 左转匝道:由于凤凰互通建成后将作为温江区的门户立交,且随着成都大都市化的发展,温江与成都主城区的交通连接势必会是温江区对外交通的重点,故温江与成都主城区方向连接的2 条左转匝道采用半直连式,温江与崇州、邛崃方向连接的2 条左转匝道采用环形,与主流交通相匹配[3]。

3.3 相关道路设计标准的拟定

成温邛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S8 的重要路段,是沟通成都西部城市群的重要通道,自通车以来,交通量一直处于较高的增长速度,现阶段通行能力紧张的问题尤为突出,成都市计划将其扩容改造至双向八车道并已着手进行方案设计,故在凤凰互通立交建设范围内结合其扩容改造方案将成温邛高速公路拓宽至双向八车道, 路基宽度41 m,于互通东、西两侧过渡顺接至现状高速(双向六车道)。 五环路横断面布置根据其段落所在的位置分为城市规划区段和非城市规划区段,城市规划区段道路红线宽度71 m、64 m,采用“主车道+辅道”的布置形式。 凤凰互通范围内五环路采用城市规划区的横断面形式,路基宽度64 m,主线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四车道,两侧设置绿道,以满足道路周边地块集散交通及慢行交通的出行需求。 匝道横断面宽度主要根据交通需求及匝道长度拟定,凤凰互通的匝道有2 种形式:Ⅰ型单车道匝道(宽度9 m)、Ⅱ型双车道匝道(宽度10.5 m)[2-3]。 主要技术标准详如表1所示。

表1 道路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3.4 道路横断面布置

3.4.1 成温邛高速公路

成温邛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后的路基宽度为41 m,双向八车道,横断面布置如图5 所示,41 m=0.75 m 土 路 肩+3.0 m 硬 路 肩+4×3.75 m 行 车 道+0.75 m 路缘带+2.0 m 中央分隔带+0.75 m 路缘带+4×3.75 m 行车道+3.0 m 硬路肩+0.75 m 土路肩。

图5 成温邛高速公路(凤凰互通范围内)标准横断面图

3.4.2 五环路

五环路路基宽度为64 m, 主线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四车道, 两侧设置绿道, 横断面布置如图6所 示,64 m=4.25 m 绿 道+1.5 m 树 池+7.5 m 辅 道+4.5 m 侧分带+12.25 m 主车道+4.0 m 中央分隔带+12.25 m 主车道+4.5 m 侧分带+7.5 m 辅道+1.5 m 树池+4.25 m 绿道。

图6 五环路(凤凰互通范围内)标准横断面图

3.4.3 互通立交匝道

(1)Ⅰ型单车道匝道。 Ⅰ型单车道匝道路基宽度为9 m,横断面布置如图7 所示,9.0 m=0.75 m 土路肩+1.0 m 硬路肩+3.5 m 行车道+3.0 m 硬路肩+0.75 m 土路肩。

图7 Ⅰ型单车道匝道标准横断面图

(2)Ⅱ型双车道匝道。 Ⅱ型双车道匝道路基宽度为10.5 m, 横断面布置如图8 所示,10.5 m=0.75 m 土 路 肩+1.0 m 硬 路 肩+2×3.5 m 行 车 道+1.0 m 硬路肩+0.75 m 土路肩。

图8 Ⅱ型双车道匝道标准横断面图

4 保通方案

成温邛高速公路为现状高速公路,互通范围内高速主线由路基改造为桥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时通常不允许中断交通,一般都采用“边通车,边施工”的施工方案,故需修建保通道路保障成温邛高速公路施工期间的交通出行[1,4]。保通方案一般分为两侧保通(保通道路上下行分幅敷设于现状高速公路两侧)和单侧保通(保通道路敷设于现状高速公路一侧),经现场调查并结合周边地块的规划情况,现状高速公路北侧场地主要现状高速北辅道(4.5 m 宽水泥路)、林地、建筑(主要为厂房),规划为防护绿地;现状高速公路南侧场地主要为现状高速南辅道(4.5 m 宽水泥路)、林地、房屋建筑(学校、厂房、加油站等)。 因现状高速公路南侧临近温江城区且毗邻学校,如采用两侧保通或将保通道路整幅敷设于南侧,拆迁难度较北侧大,实施成本及社会影响较大,拟定将保通道路敷设于现状高速公路北侧,在互通立交施工区域外顺接至现状高速公路,保通道路路基宽度及车道数维持与现状高速公路一致,设计速度 采 用80 km/h[1,4]。

图9 保通道路敷设示意图

5 结语

现状高速公路新增互通立交总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新增互通的功能定位,以支撑互通立交的建设。 (2)论证现状高速公路的运行状态及交通需求,并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明确现状高速公路是否需改扩建,以明确互通主线的建设规模,避免互通建成后再行改扩建。 (3)结合测量成果、原高速公路施工图及竣工图资料等拟合现状高速的线形,验证其是否满足互通立交的线形指标。 (4)充分考虑现状高速公路施工期间的保通方案,通过对高速两侧区域的现状及规划的分析, 拟定高速公路的保通方案,以确保高速公路施工期间的通行。

猜你喜欢

横断面温江区匝道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既有高速公路增设枢纽设计研究
温江区:联企清风为企业减压力增活力
大黑狗
方寸之间的文化与艺术
成都市温江区:“现场检讨”问责“为官不为”
迷宫立交桥
青中年血透患者低社会支持度横断面分析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论述
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