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工业景观更新策略与方法研究

2022-07-23吕桂菊

齐鲁艺苑 2022年3期
关键词:济南景观工业

吕桂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引言

彼得·拉茨(Peter Latz)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RUST RED中对建成20年后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进行了系统性的重释,并提出工业景观可被相应理解为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空间实践活动及其产生的过程与结果,包括自然空间,也包括建筑空间和文化空间。如今人们对待工业景观遗产的认识已经从单纯被动式的保护、修复转变为积极主动式的保护再利用,总的来说工业景观再开发方式根据综合价值和保护程度分为三类。其一,以保护为主,俗称的“博物馆模式”,拥有历史文物和具有工业考古价值的工业建筑及其区进行保护。其二,更新为主,从景观角度出发,探索其历史和潜在的工业文化价值,通过进一步调查和综合评价其工业历史文化,遵循现有主体的发展和功能需求进行更新设计。其三,重建为主,工业建筑的历史价值不高或者损坏严重时采取重建方式。

论文探讨的主要是更新再利用的方式,以原建筑的结构、空间和形式为主体,兼顾历史的工业风格和现代的功能诉求,实现文脉传承、形象塑造、时尚生活、丰富产业的多种功能。北京798艺术区是首个应用艺术手法改造老工厂的优秀案例,将旧工业时代遗留的历史特色结合文化艺术产业模式,成为北京独特的文化旅游地标。随后,出现了上海8号桥、中山歧江公园、无锡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上海新天地、青岛啤酒博物馆、北京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等众多著名的工业景观。

一、济南近现代工业景观更新现状研究

济南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工业,并建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面粉、纺织、机械等不同类型的建筑。近年来随着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不少工业厂区荒废破败。作为城市的重要记忆节点,济南工业厂区及建筑有着与历史文物同样的地位和影响,对其开展更新再利用工作十分必要。自2000年开始政府逐渐对济南废旧工厂进行更新建设,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和问卷法分别对老济南啤酒厂、泺源造纸厂、英美烟草公司、济南市皮鞋厂、原重汽离合器等工厂进行深入分析(表1),从而全面了解更新建设后的济南近现代工业景观。

表1 济南工业景观更新现状调研

1.调查法

以西街工坊(原济南式皮鞋场)和D17文创园(原老济南啤酒厂)为例图文阐释更新后工业景观区的业态比例(图1)、人流交通(图2)和景观要素(图3)等存在的共性问题。

图1 业态现状调研分析图

图2 人流交通现状调研分析图

图3 景观要素现状调研分析图

业态方面,D17文创园多以餐饮行业和办公空间为主,占到59.5%;西街工坊的培训机构、体育健身、私人工作室和一些购物商店所占比例偏大。可见更新建设后的工业改造总体偏向于商业型业态,缺乏特色产业。

人流交通方面,D17文创园较西街工坊人流量会更大,主要是因为前者业态偏向饮食购物等大众民生行业的关系,另外一个原因是前者的地面景观活动空间相对丰富,两者均是以地面停车为主,缺少游客驻足集散休闲的空间。

景观要素方面,两者均是呈现绿化严重不足的空间,硬地铺装比例几乎接近95%,铺装样式和材料单调,多是混凝土,除照明和环卫等必要性设施外,几乎没有其他设施,仅有的绿化多以边角点缀为主,导致建筑立面太过生硬,缺少景观遮挡,影响景观视线。

2.问卷法

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人们对于目前已完成工业景观更新的态度和需求,问卷内容涉及四个方面:功能区类型、突出问题、更新方向和发展目标。功能区类型的问卷显示更新后的济南工业景观中商业区比例最大,商业气息较为浓厚,其中,商业区比例48.48%,其次为文化艺术区比例27.27%、私营办公区15.15%、其他9.09%;在场地突出问题方面,问卷显示场地内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绿地严重不足、可浏览性不佳,亮点太少,留不住游客、建筑利用率过低等问题;未来济南老旧工业厂区更新方向的问卷结果表明,人们更偏向于打造艺术园区,融入现代艺术的手法来进行规划,也有一部分人偏向于所有选项融合的综合体,由此看出改造厂房不仅仅要凸显当地传统文化,更要融入多元的文化艺术增添闪光点,推动园区的发展,并激发其新的生命力。未来发展目标的问卷结果表明,人们希望工业厂区能够做到资源再利用,赋予老旧工业厂房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同时弘扬济南的历史文化底蕴,创造旅游亮点,促进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二、济南近现代工业景观更新策略

1.形态更新

保留原有建筑形态。部分工业建筑遗产中会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或具有典型风格特征的外立面,判断其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通常都是由以上这些方面来界定,为了使旧空间的形式达到协调统一,常常会保留建筑原始的面貌和特征,当建筑的局部有损坏时,需要确保维修或更换的部件的颜色、材质、形态要与原有的建筑保持一致。通过保留外立面的外貌保护从而保护原有建筑历史风貌来获得文脉的传承,使人们对当地地方历史产生认同感。

加入新形式与材料。在工业建筑遗产中有部分外立面不完整且局部有损毁的建筑,这些建筑在扩建时可以保留具有文化价值的部分,运用加法融合的设计方法从而丰富建筑立面,展现历史与现代交织。融合多样化的形式包括建筑语言与新的艺术手法、新材料与新形式,此外还有形式与方向的对比、色彩与材料的对比、穿插与附加的组合方式(图4)。

图4 形态更新示意图

2.空间置换

为了形成新的空间效果与形式,常常是将原有的开敞宏大跨度空间拆分为若干个小空间,或将若干个个体组合成新的室内外空间。

拆分空间:运用水平与垂直拆分的方式,改造为人们常使用的小空间,提高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频率。水平拆分通常是在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使用隔断、家具或者隔墙等部件,将建筑空间从水平面上进行划分,这种手法可以将原有的大空间,划分成许多小型的建筑内部空间,以此来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竖向拆分顾名思义就是将建筑的内部空间从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划分,一般来说工业建筑的楼层的高度比普通楼层高度高,有时为了满足空间中的功能需求,会在竖向空间中采用做夹层、增加楼梯等方式创造出新的水平空间,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原有空间的内部使用面积,还能够丰富空间的层次,节省空调与照明费用。

合并空间:合并空间是将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连通,通过添加连廊、院落和统一样式的屋顶,使其合并为一个即连续又流通的空间。主要合并空间的方法包括水平和垂直合并。水平合并的方法就是将建筑物水平方向上的墙体进行拆除连通,但是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砖瓦结构的建筑在对水平方向的墙体进行拆除时,需要对墙体进行严格的计算,确保不破坏原有的墙体功能,另外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可以将除称重结构的墙体统一拆除,以达到空间合并的效果。垂直合并:工业建筑中除低层厂房外,还有多层厂房,在多层厂房中将楼板拆除,可以提高空间中的垂直空间,让上下层之间连续贯通。为了合并并尊重原有相邻的建筑物空间的组合形态,通常会在建筑物之间添加天桥、连廊、楼梯等构件,连通建筑内部空间,使其达成协调统一的效果。

3.多重体验

建筑功能以文化创意园区为主要方向,可包括以室内展示空间为主的历史艺术展馆、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创意文化街区、以服务为主的综合服务中心、以办公为主共享办公空间等。室外空间兼顾游览观赏、视听体验、休闲休憩、室外展示等景观体验。除此之外,通过景观方式再现当时的工业过程亦可以让人们产生对工业过程某个片段的想象和共鸣,强化工业氛围体验。

4.多义道路

工业园区硬质铺装有限,因此为了丰富人们的户外活动内容,增加人们在户外的游赏时间,更新后工业园区的道路不仅承载着交通联系的作用,更多的承载着序列引导、聚散有度、娱乐休闲、主题特色的空间功能,道路设计不再采用等级式,而是随着功能的需要,道路变得时宽时窄、时长时方,时直时曲,时平地时下沉时升高,时广场时小路,所以,多变的道路空间成为人们多种日常活动的可能发生地。同时,人们也常通过建筑连通和地形变化的的方式增加复式交通,缓解因铺装面积有限带来的交通和活动空间压力。

三、济南近现代工业景观更新方法

以济南成丰面粉厂工业景观更新设计为例,直观阐释更新方法(图5)。成丰面粉厂建于1921年,位于济南市天桥区现官扎营新区南区的东北角,是苗氏兄弟苗杏林与其堂弟苗星垣一起创办的济南第一个面粉厂,至今已过去了百年的历史。总占地14972.36m,厂区内现存建筑有原制粉楼、原办公楼、原粮食仓库和三座成品仓库,总建筑面积约4915.28平方米,整体建筑保存较为完好。

图5 更新设计鸟瞰图

原办公楼呈现半包围中轴对称的形式,建筑入口位于建筑中部,属于巴洛克的装饰风格。原粮仓库和三座成品仓库筑的建筑风格统一,采用传统的双坡屋顶和灰瓦覆盖的样式,南北立面均采用巴洛克建筑风格里的曲线装饰设计,整体采用木作结构,内部空间高大且空旷。原制粉楼为厂区内最大的建筑,曾是济南至高点,其建筑主体有五层,高度为31.35米,2007年的火灾导致整体楼板和内部结构被烧毁殆尽,仅存建筑主框架和部分零零星星的梁柱。

1.空间生成法

根据不同厂区建筑的现状和功能界定综合运用体块堆叠、体块添加、体块分割、打通空间、屋面延续、地块穿插等方法形成新的空间属性(图6)。历史艺术展馆,前身是原制粉楼,因其发生过火灾导致楼板被烧毁仅剩建筑主体框架,所以首先采用体块堆叠的方式满足楼层需求,并且部分楼层向外延伸出3米左右的廊道来满足外部交通的需求,再者考虑其采光问题穿插两个至上而下的玻璃体块,也为后期深入的内部功能区域界定做铺垫。

图6 空间生成法

创意文化街区,前身是三座并排的原成品仓库,考虑到由于为了方便运输货物而设定的建筑布局缺少空间的变化,交通流线也较为单一,所以增加四块横向的体块穿插并增加二层交通,拆除部分厂房的墙体来拓宽街区内人群聚集的小集散场地,从平面上看又好似体块错位的效果。

综合服务中心,前身是原办公楼,该建筑没有做过多的变动,主要是起到链接交通的作用,将一层原办公区域整体拆除并架空二层,作用在于贯通一层街区内部道路和主干道的交通,避免游客游览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绕路;然后将服务中心中庭区域的二层楼板拆除,保证其上下通光性和联系性,打破一层二层的界限,让视野更开阔;最后在建筑二层外架设观景游步道,联通与街区二层的交通流线。

共享办公空间,前身是原原粮仓库,属于所有仓库体量最大的建筑。考虑到其内部空间高度原因,适合架设二层,又希望尽可能保留建筑的基本特征,便采用新增体块的方式,由于该建筑较为靠近场地外围,若只是新增体块空间变化就比较单一,所以采用轴线延续的手法将场地外的轴线延续到建筑内部,将二层的功能体块轴线与场地外的轴线对齐,营造一个轴线旋转的效果,也影响了内部的交通布局和绿地范围。

露天展示装置,空间生成的手法主要将一整块方体进行分割,保留主要的几个展示区域并规划内部交通流线,部分新增长条方体作为游客休憩的座椅,并下沉部分地面作为种植池。

2.形式更新法

从形式的角度出发,解决建筑空间的单调乏味。以艺术街区为例,该街区的主要是对三座原成品仓库进行改造,更新的手法主要是将三座厂房分别平分为四块然后横向穿插四块长方块作为二层体块,从平面图上能看出一个错位拼接的形式,在屋面设计上,局部延长屋面与二层长方块相交并去除长方体快多余的部分,起到一个建筑元素的延续,鸟瞰俯视是起伏不定的屋面形式,从北立面看又能重合成两个大双坡屋面(图7)。

图7 形式更新法

3.景观穿插法

从景观室内化出发解决场地绿化不足的问题,并且尝试将外部景观延续到室内,让景观打破室内外的界限,同时还可以组织空间、削弱建筑、美化立面、制造氛围的作用,给人带来安静舒服的自然环境,从而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中能享受到自然植物所带来的精神安慰。以共享办公空间为例,共享办公空间景观室内化的绿化区域主要根据新增构筑物和内部道路的规划外加场地外对内部场地的轴线延续交叉所围合出的绿化范围。建筑轴线和外部场地轴线延续到室内新增构筑物和道路的轴线是互相交错的,起到内外呼应的作用(图8)。

图8 景观穿插法

4.光线穿引法

从建筑采光的角度出发主要解决部分建筑物过高或排列过于紧凑所产生的室内光线不足的问题。以历史艺术展馆为例,这是一栋高五层局部七层的建筑身处建筑中,越底层光线越弱,同时建筑的单层面积偏小,所以需要运用得当的设计方法将采光与内部功能最大化。历史艺术展馆主要分为主展区和艺术画廊,采用嵌入并且部分出挑作的方式,做为廊道式的外部交通。横向的拓宽其可利用的面积,保证制粉楼内的空间利用不会因为要满足流动空间的需求去过多占用,还有起到观景功能,让游客从二层到六层可以360度环视整个场地。通过插入两个贯通一层到六楼的玻璃体块,让阳光从上往下照射的时候能增大光线漫反射的强度,并且能增大其受光面积,来满足室内的光照条件(图9)。

图9 光线穿引法

结语

工业遗址景观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是当代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济南作为山东省近代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发展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工业景观更新设计充分利用城市资源使荒废已久的厂区焕发生命活力,成为城市艺术文化的载体和标志,用另一种姿态重现昔日的辉煌。

猜你喜欢

济南景观工业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Paving Memory Lane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工业技术
Hi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