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四方格写作法助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2-07-22新疆班文莉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22年2期
关键词:环节文章评价

新疆 班文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课程标准》在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二中对写作水平的描述是:“能在书面表达中有条理地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阐述观点,表达情感态度;能描述人或事物的特征、说明概念;能在表达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词汇和语法结构,确切表达意思,体现意义的逻辑关联性。”由此可见,高考英语试题对学生英语技能整合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英语写作对高中学生来说挑战依然很大,除了语言文化的因素会给学生的写作带来困难外,学生的思维水平不高也是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传统的写作教学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往往重视写作的结果,而忽视写作的过程,对写作语境的设置、写作技巧的培养都略显不足,从而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写作教学设计也发生了变化,每个单元都包含一个Reading for Writing板块,采取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语篇结构、语言特征及修辞特点等,为写作活动做好铺垫。同时教材的写作教学设计也采用了过程性写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模板、写作支架和评价标准,以帮助学生发展写作策略和技能,减少他们在写作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焦虑,最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质量。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地用好教材,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水平得以同步提升,笔者尝试将四方格写作法(Four Square Writing Method)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探索过程性写作的有效路径,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思维,提升其写作能力,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四方格写作法简介

四方格写作法的创始人是来自美国的有着25年教龄的写作教师Judith S.Gould,她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和Evan Jay Gould一起创作并出版了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一系列有关四方格写作法的书籍《四方格写作法1—9年级》(Four Square Writing Method For Grades1-9)。该书介绍了一种由图形组织写作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写作。通过过程性写作教授学生写前谋篇布局的技能,并为其提供细节描述的指导,以此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它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写作项目,无论是一个简单的段落还是一个故事,甚至是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

Judith S.Gould使用的四方格的基本图形是一个大正方形,其内部被分割为四个小正方形,其中间还有一个小的长方形(见图1)。教师也可根据具体的写作要求对四方格基本图形进行相应的调整(见图2)。

图1 四方格基本图形

图2 四方格变体图形

四方格写作法可用于论述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等多种文体,格中的具体内容因文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论述文中,第一格为文章的主题,即中心论点或作者观点。第二、三、四格为文章要点,即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分论点,扩展内容为支撑分论点的理由陈述或事实举例。第五格为文章总结,即文章的结论(见图3)。在说明文中,第一格为文章要说明的事物、人物或事件。第二、三、四格的文章要点为要说明的事物、人物或事件的特征以及选取的角度,扩展内容为介绍的具体细节。第五格的总结部分为相关事物的概述或作者的结论、观点或体会(见图4)。在记叙文中,第一格的主题为某事件或某故事,第二、三、四、五格的文章要点为事件或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各部分的概述或小标题等,扩展内容为各部分的具体叙述,第六格总结部分为作者的观点或情感体验(见图5)。在应用文中,第一格的主题为文章类别,即文章属于建议信、邀请信、演讲稿、通知、日记、通讯报道等中的哪一类,其余每格的具体内容因文章类别的不同略有不同。以建议信为例,第二、三、四格的文章要点为写信的目的、具体的两三点建议,扩展内容为具体的细节,第五格为作者表达的自己的希望(见图6)。

图3 论述文文体的四方格写作框架

图4 说明文文体的四方格写作框架

图5 记叙文文体的四方格写作框架

图6 应用文文体的四方格写作框架

二、四方格写作法的课堂实施步骤

四方格写作法运用于课堂的教学可以分为写作前环节(5~10分钟)、写作中环节(30分钟)和写作后环节(5~10分钟)。写作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基于写作主题的讨论,也可以基于学情开展阅读范文和搜集素材等活动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写作中环节主要包含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构思,即先搭建写作框架,再进行细节的逐步扩充;第二个环节是写作,即学生基于写作前的讨论和素材搜集,并结合自身的语言能力,使用正确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语篇衔接手段表达主要意思、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并进行信息加工和修订,完成初稿。写作后环节主要为作品初稿的展示、交流和互评,通过评价量规评价表的使用,教师提供给学生具体的写作要求和细致的反馈信息,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通过反复修改文稿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写作教学的真正目的(见图7)。

图7 四方格写作法的课堂实施步骤

三、四方格写作法的课堂实践研究

下面笔者将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WELCOME UNIT的单元主题写作为例,就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四方格写作法进行具体的说明。

1.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完成一篇简短的自我介绍,内容涉及姓名、年龄、年级、学校、性格、最喜欢的学科、学习方式、业余爱好以及未来的学习计划和梦想,写作目的是帮助高一新生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增进新同学之间的了解(见图8)。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如何表达Learning style和Personality,帮助学生消除写作的障碍。

图8 必修一WELCOME UNIT Reading for Writing板块

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个完全中学,升入高中的这些学生有一半都是互相认识的,加之自2013年起本校就开始实行选课走班、分层分类的教学模式,所以单一的写作教学设计并不能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本单元的写作任务进行了提高拓展,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种蜕变的过程,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逆境走向成功。请你以“I have changed a lot.”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回顾你在这些年的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内容包括:

(1)变化前后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让你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你为变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4)你的梦想是什么?高中阶段你会为此做什么改变或努力?

设计此写作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相结合,并通过该情境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总结和反思,在情境中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基于课程六要素整合的教学内容分析

(1)写作主题:I have changed a lot.

(2)主题语境: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主题群是生活和学习,语境内容涉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

(3)语篇类型:说明文

(4)语言知识:能用本单元所学习的语言知识来描写自己的形象、性格、爱好、学习方式等,并与过去的自己进行对比,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5)文化知识:“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创设“人与自我”的主题语境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成长的向往,让学生在学习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成长中形成完善的人格;让学生明白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学会借鉴他人之长来不断地完善自己、丰富自己,从而助力自己的高中学习和生活。

(6)语言技能:

①理解性技能:回顾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利用前期积累的语言知识谈论自己在外貌、性格和爱好等方面的变化。

②表达性技能:在书面表达中借助连接性词语、指示代词、词汇衔接等语言手段建立逻辑关系;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词汇和语法结构;通过重复、举例和解释等方式澄清意思。

(7)学习策略:

①元认知策略:学习和使用计划、监控、评价和反思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总结经验,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②认知策略: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列出主要信息,组织基本信息结构;利用语篇衔接手段,有逻辑地组织信息;利用构思、谋篇布局、起草、修改、编辑等手段创建和完善文本。

③情感策略:能针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或急躁情绪,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自我调控,有毅力地坚持学习;使用英语时不怕出现错误,大胆尝试,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有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积极争取获得各种练习和运用英语的机会。

④具体方法:利用“四方格写作法”进行篇章布局、要点罗列、逻辑衔接等的训练。从分析题目入手确定要点及时态,通过分享范文关注语篇的结构,最后结合自己的成长变化形成文章。

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设计

(1)写前环节

写前环节,教师需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创设属于学习理解类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①范文赏听、信息提取

教师播放一段与写作主题相关的音频,让学生在听后回答与写作要点相关的问题,旨在借助音频,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频材料如下:

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last few years.I used to be shy.In order to overcome it,I joined a speech club,where I can deal with my shyness.Now,all my classmates think I have become more outgoing and braver than before.I am satisfied with myself now.As you know,I was too weak to do much exercise in the past,but I have changed a lot since I started to do yoga three times a week.Now I’m fitter and more energetic.Besides,I wasn’t good at learning English at first.When my English teacher learned about that,she taught me how to memorize new words and told me to read as many passages as possible.Soon I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became interested in English.I hope I will make more progress in my study in high school.

听后活动如下:

1.The speaker used to be _______,________ and not good at _______.(感知与注意)

2.How has the speaker changed?(获取与梳理)

(1)The speaker has become more outgoing and braver b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e speaker has become fitter and more energetic b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speaker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English becau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peaker?(概括与整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头脑风暴、资料搜集

学生在理解听力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英语概括、整合出说话者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并进一步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小组讨论:一篇这样的主题写作,除了可以包括外貌、性格等方面的内容外,还可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各小组成员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激发灵感,拓展思维。讨论后,学生普遍认为可以将外貌、性格、学习方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兴趣爱好、梦想、偶像、人生观、交友观等作为写作的要点。

(2)写中环节

写前环节的活动已经帮助学生获得了写作的灵感和写作的素材,那么写中环节教师就可以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创设属于应用实践类的教学活动,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

①文章构思:搭建框架、细节扩充

此环节学生需要结合写前小组讨论的结果,根据自己的个人实际情况,在四方格的引领下逐步搭建写作框架。图9是丁同学的四方格写作框架。第一格丁同学用于撰写主题段落;在第二、三、四格丁同学分别选取一个角度谈变化,第二格写外貌的变化,第三格写性格的变化,第四格写学习和兴趣的变化;第五格丁同学用于撰写总结段落。

图9 丁同学的四方格写作框架

在完成了基本的写作框架之后,接下来就要扩充细节了,这需要学生针对选取的写作角度进行具体细节信息的填充,分析和判断需要使用哪些动词、形容词、名词,以及句型、时态或固定搭配等。图9第一格中的主题句是“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last few years.”。在第二、三、四格中丁同学使用used to 和now进行变化的对比描述,并对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阐述。如在第二格丁同学列出了自己形象的变化,之前体重超重(overweight),现在很健康(healthy),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其加强了体育锻炼(playing tennis)。丁同学在第五格中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变化的感受,列出了想要使用的短语be proud of和be satisfied (with)。

② 初稿创作:语言加工、依量规修订

在文章构思环节,学生基于各自的写作思路,已经“列”出了写作框架和写作要点,在接下来的初稿创作中学生则需要根据第二、三、四格内的要点进行语言加工,完成“连”和“美”的环节。“连”即学会使用不重复的连接词,以使行文连贯;“美”即使用多种句式美化段落,如短语替代单词、被动句替代主动句、复合句替代并列句和简单句、非谓语替代从句、新学的近义词替换旧词。第五格学生可以升华主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希望。

丁同学在初稿中运用了“Firstly,...Secondly,...Thirdly,...In conclusion ...”等连接词,使得文章段落更清晰、更有层次感;“but...” “so...” “as...”的运用使逻辑关系的衔接自然合理;适当运用了“too...to...”结构以及比喻句“Every English (class) was like a bad dream.”,使得文章流露了丰富的情感(见图10)。

图10 丁同学依量规修订后的四方格初稿

完成初稿后,学生需要通过写作评价量规(表1),全面地了解作文的评价标准,通过自查文章的内容、组织、句型、语法、词汇、拼写和标点符号等完成自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评价,而转变成了评价的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在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中发现问题,调控自己的写作策略,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写作的信心,这也是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体现。

表1 写作评价量规

(3)写后环节

①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完成了写前的学习理解类活动和写中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后,学生在写后环节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高阶思维,创设迁移创新类的活动,如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教师在写后这一阶段开展作品展示、互评反馈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② 自评互评、修订再稿

写作后的评价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在互评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看到别人作品的优点,如用词精准、结构清晰、句式优美,从而反思自己的作品存在哪些不足,做到取长补短;另一方面,通过他人的反馈建议,学生能进一步发现自己未知的问题,总结经验,调控学习。为了更好地体现活动的趣味性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评价环节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分发5张彩色小贴纸,学生可以给他认为优秀的文章投上一票并说明理由,共可投5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的热情,也能引导学生在认真阅读后给予评价和阐述评价理由,这使得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都更有意义(见图11)。

图11 丁同学的作文终稿

4.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四方格写作模板设计

《课程标准》倡导教学评价应贯串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四方格写作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写作评价量规,实现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更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和促学作用。同时运用四方格写作模板,学生更好地记录了写作过程,促进自我监督式的学习,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不断反思、取长补短、总结经验、调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成效。

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基于不同的文体设计了多种A4纸大小的四方格写作模板,用来记录学生的写作过程。一稿区对应文章的构思阶段,二稿区对应初稿的创作阶段,三稿区对应文章的自评修订阶段,成稿区对应学生的互评互改阶段。最终的成稿上交给教师进行批阅赋分。只有经过这样四次的构思打磨,学生才能呈现一篇自我满意的作品。只要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就能慢慢地建立起来。

四方格写作法能有效地促进写作课堂的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专注度更高,他们不仅学会了独立构思和谋篇布局,还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细节拓展。评价量规的运用让教学评价贯串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环节文章评价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