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位胜任能力: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路径研究

2022-07-22郑亚楠

新闻传播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传媒业专业学位胜任

郑亚楠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杭州 310018)

肇始于2010年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是中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与学术学位并驾齐驱地满足国家对内对外的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即对内适应日益变革的新闻传媒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渴望;对外弥补国际传播专业人才的不足。从最早覆盖全国各个区域的48 所院校开始至今,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已达148 家。[1]回望十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办学历程,本文将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作为切入点,考察硕士专业学位与国家需求之间的达成度是否契合?人才培养的最终取向岗位胜任能力是否具备?

一、岗位胜任能力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

(一)岗位胜任能力

岗位胜任能力指现代社会从业人员在职业分工中的承接力和成熟度。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能够发挥出他的专业特长,一般来说,他便具备了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基本要求,有可能成为行业增长模型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包括思维能力和持续学习的动力。这也是人们在解读中国劳动要素优势向人力资本红利转换的基本点。目前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出台的大学生落户政策是推动人力资本高级化的具体举措,也是对高校岗位胜任能力人才培养的检验。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在这个方面则更为重要。因为最初的顶层设计中就是要与已有的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学术型)有所区别。如果说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各专业主要为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的话,那么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主要是为新闻传媒业直接提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职业化、专业化和实用化是它的定位。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与定位相关联的问题,即生源。在最早的招生计划中主要面向的是新闻传媒业的从业人员,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一设计是被打断的,一线从业人员能够回到考场上的人数有限。所以,对招生政策进行了调整,在校生成为专业学位的主力生源。从中可以看出,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更加成为办学的核心问题,要解决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问题。

(二)新文科建设

2018年10月17日,教育部印发相关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计划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这几乎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继恢复高考政策之后高等教育的又一重大战略。它的意义在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高等教育能否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发展需求相适应;能否与由大众化教育走向普及化教育的历史阶段相适配;能否与全球高等教育在卓越竞赛场上相比拼。面向2050年,世界发达国家都拟定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德国命名为卓越集群;澳大利亚命名为卓越中心,日本命名为21 世纪卓越中心计划和全球卓越中心计划,丹麦命名为大学科研投资资本计划,瑞典命名为林奈中心计划。[2]总之,都是要在医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引领世界。

(三)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岗位胜任能力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体现

第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新文科建设的核心思想是技术渗透、文理交叉。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在设置之初就定位在职业化、专业化、实用化上,这与今天的新文科建设思想完全吻合。新文科建设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具体要求是技术渗透和文理交叉。技术渗透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驱动力量,正进入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从传输到平台,从接收终端到传播方式,从内容制作到产品分发。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改变观念和方法,以先进的技术生产力为依托,全面革新教育模式。文理交叉指在技术赋权的前提下,进行跨学科人才交叉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是数据素养和传播实务兼备的人才。

第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新文科建设的具体指向是培养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新闻传媒业、与信息传播产业相关联的领域输送可用之才,也就是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有生力量。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刻变革,文化+的融合特色越发明显,新闻传媒业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兴媒体的步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新技术支撑下,以创意创新为核心的新闻传媒业正在重塑。由此,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自然要瞄准新闻传媒业需求,为纳入到文化产业整体格局中的新闻传媒业产业体系、创新体系、管理体系和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合格人才,承担起传递有益信息、传承文化知识、引导教育受众、提倡社会向善的传播使命。

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标准及问题

既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效果是以岗位胜任能力来确定,那么,新文科建设要求的岗位胜任能力有哪些?岗位胜任能力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教育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系列文件,可以看到十年间其定位的明显变化,凸显出与时俱进的特征。2011年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具体表述为职业化、专业化、实用化;2020年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融合型人才。岗位胜任能力既是高校育人环节也是社会检验环节;既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也是社会创新的人力基础,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构成专业学位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效的三大要素。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的培养方案考证,可以发现硕士专业学位在岗位胜任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一)职业素养上的高度认同奠定了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思想基础

从所检索到的15 所院校的培养方案看,在职业素养方面排在前10 的高频词分别为:马克思主义、职业道德、良好素养、视野、德才兼备、应用型、高层次、现代、思想素质、专门人才。可见,职业素养是培养岗位胜任能力的第一道关口。说明在专业硕士培养层面上,各个院校充分认识到了新闻传播业的本质,即它是人类信息的汇聚地、社会舆论的集散地、网络情绪的晴雨表。大数据统合信息资源的方法既提升了全面、实时、精准的传播效能,也带来了因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语义、音视频识别技术而产生的信息茧房、虚假新闻、泛娱乐化、隐私侵害等种种困扰。对此,更需要智能传播时代的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像蔡元培先生早在1918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所说:“新闻家应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新闻事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否则,不但自毁其品格,而且贻害于社会。”[3]

(二)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迭代凸显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方向

几乎拥有硕士授予权的每一所学校都把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和新闻传媒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作为重中之重。不少学校详解了职业技能内涵,尤其强调“能够胜任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还有将专业知识概括为七大生存技能,即:批判性思考能力、跨界合作能力、因应适应能力、主动进取和创业创新能力、口语和文字沟通能力、评估和分析数据能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还有细化为具有新闻舆论监督和网络舆情监测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了解国家传媒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及其实施的能力等。

(三)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所有学位点都按照国家要求将理论+实践作为基本选项,除了一些学校在培养目标中的明确表述外,更多地体现在培养环节中。拿出单独的学时、学分、学期、考核规则来落实实践环节。正像一些大学认为的那样:专业实践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该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与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之间的重要区别。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是满足社会变革、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的保证。对此,武汉大学的培养方案颇具代表性:

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内容主要表现为:

1.对各类新闻与传播现象均能够自觉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熟练地运用新闻与传播理论知识完成传播过程中的各项实务运作;

3对新闻与传播实务方面的相关问题具有独立分析经验。

以上内容融入各门课程之中,可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专题讲座与研究等形式来培养,并注重相关技能的综合应用。

除此而外,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到各类媒体及相关机构等单位实习。[4]。

尽管如此,在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上各个院校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专业方向特色模糊

大部分学校培养方案文本中能够看出专业方向的不确定性。虽然受媒介变化太快的硬环境影响,但这个专业学位本身就是为变化的新闻传媒业量身定做的。能否及时根据传媒生态变化而给出应变的答案是对办学者的考验。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对应用型、融合型都没有异议,但怎样将应用与融合连接起来,打造一个新的培养模式还处于混杂期。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重新分配媒介资源与边界重构的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因此,需要掌握数据运用、熟悉转型期新闻传播业变迁规律的人才库。

第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像前面提到的武汉大学那样,在专业硕士实践环节有一套完整体系性方案的学位点并不多。众多学校实践计划是囿于国家的强制要求,实际运作中“散”和“空”的现象比较突出。“散”表现在校内导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基本没有起到指导和督促作用,校外导师接受学生实习的情况更加复杂,常与学生的需求形成错位。二者相加导致学生实习基本上是自己做主,更换频繁。“空”表现在虽然各个学校都按评估要求有签约实习基地合同,但这些基地许多是名义上的。有些基地需要人员解决临时任务时,会对学校态度良好,没有任务时会觉得实习学生是种负担。更何况还有经费、交通、食宿、安全等问题的困扰。

三、打通岗位胜任能力培养“最后一公里”的进路

十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探索,不断增加的硕士点是办学质量、社会需求的最好证明。如今,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无论是教育改革自身,还是与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相适应,都应以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成为融媒人才的蓄水池。为此,要把握住以下关键之处:

(一)以学生能力养成为基本培养取向

OBA(Outcomes-based Approach)作为一种结果导向教学法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影响广泛,其实,它已超越了教学法层面,而扩展为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核心思想在于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知识霸权习惯,转向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以逆向思维来思考学生所需。如果我们认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是面向极具变革意味的传播领域培养高层次融合型实用人才的话,那么,就要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从社会人才需要出发,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及学习成效目标,并促使课程质量不断地提升,体现“以学为本”的原则,使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不仅具备初入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拥有个人成长的良好思维和终身学习的品性。

(二)以技术领先的办学硬件打牢实操体系

技术渗透是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走向新文科建设的基础步骤,是新闻传播教育融进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的应有议题。尽管现在学界对于互联网技术、虚拟仿真、大数据、算法等有伦理上的诸多讨论,但新一代智能技术改变世界和传媒业的大势是一种共识。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要紧跟时代,做好技术引领媒体的思维模式和实际操作培养工作。一要明确招生于2011年的专硕本身是为现代传播体系服务的。二要明了全国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在向新媒体转型的现实。既有中央级三大新媒体集团,也有省、地市级传媒集团的合并与改组,还有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全面铺开。除此而外,大量的商业媒体平台是最活跃的经济细胞和信息汇聚、分发地。它们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要让学生了解这种媒介结构构成,掌握新媒体技术统领下媒介创意、生产、消费产业链上的人才要求。三要在学校资金可能的情况下,更新或新建能够与媒介平台对接的实验室。现在各办学单位最常见的是上了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新闻软件、无人机等,要提高运用它们进行新媒体产品实际生产的频率,追求练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岗位用人效能。

(三)以产业结构的人才之需夯实实习实践模式

如何破解目前双导师制的空心化现象?如何解决业界导师只在开学和答辩时参加一下的“露脸”做法?将实习实践培养模式落到实处是摆在很多学校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高校人才存量与产业结构之间失衡的问题。研究生是高级人力资本的代表,双导师制的真正含义在于:其一、根据签约导师所在媒体、机构对于人力资本要素禀赋的需求,制定出与要素禀赋相适应的人才策略,有意识地按照实习实践基地的实际需求协调学校的教学。其二、学校和实习实践基地要建立预警机制,在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出现偏离的时候,可以及时纠正。使学生在双导师引导的实习实践中能顺应媒体平台的动态需求,增强本领。■

猜你喜欢

传媒业专业学位胜任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欧洲传媒系统面面观之瑞士传媒业图景下
广播电视传媒业在新媒体影响下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措施
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