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视角设计高质量校本作业
——以初中科学七下第三章第六节《摩擦力》为例

2022-07-21汪群利浙江省杭州市江城中学321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摩擦力题型校本

汪群利(浙江省杭州市江城中学 321000)

2013年,某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组织对30000份数据调研结果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作业在各个环节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在作业设计环节,存在作业功能单一、目标意识缺乏、难度过高或者过低、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差异性缺乏的问题。上学期统计班上科学作业评价作业时长,大致如表1:

表1 科学作业完成时长统计表

学生科学的作业时长在70分钟,初中学生每天四门主课总时长接近四个半小时,学生没有太多时间整理、消化、吸收,甚至难以保证睡眠时间。

通过对市面上的教辅和培训机构培训材料持续跟踪分析,题型的相似度非常高,新题型不到15%,学生花大量时间重复刷题,对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提升效果有限。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育部门制定“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满足学生需要,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意见》中规定,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2021年中考试卷整体紧依《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试卷秉持学科的特点的同时,兼顾核心素养的考查,呈现出三大特点:重基础、有思维、少识记。科学教育有回归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学生作业衔接学与做,构建高质量作业体系尤为关键。单元设计又是整体高质量的基石,单元整体设计应立足整体,从体系化来思考单元之间的结构性、系统性和关联性。

一、单元整体设计的简述和特征

单元一般是指同一主题下相对独立并且自成体系的学习内容。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话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能力或真实问题,还可以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任务等。单元设计以教材原先设计的自然章节作为单元,教师把单元看成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整体,明确学习目标,对单元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关注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最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图1 单元整体设计的特点

1.单元设计的原则

(1)把单元看成整体

教学站在单元之上看清全局,摸清教材的脉络,把知识点置于大概念之中,从大概念视角来审视知识点。根据此设计质高量少、实现最优教学目标的作业。

(2)与单元目标一致

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是课堂知识的巩固,作业内容与章节目标一致,实现作业与课堂的统一,摆脱作业与教学脱节带来的进度错位,提升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吸收、理解效率。另外,教师科学安排重、难点知识在作业中的比重和分布,使学生整体都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相对的进步和提升。

(3)与课堂教学运用实例一致

作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通过作业来进行拓展和提升,因此,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运用的实例建立相关的联系能给学生更多启发,对于发散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作业正确率。

(4)与学生的学情一致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

2.单元设计的实施过程

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建构需要从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学习分析得出学习目标,形成高质量校本作业,通过评价、教辅、修改,不断优化校本作业。

图2 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构建图

(1)明确单元目标

根据《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教学参考书》中的目标要求确定高质量校本作业的单元目标,整合如图3:

图3 运动和力的单元目标

根据以上确定本单元目标,以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目标为例:包含运动、力的知识以及运动和力关系的知识,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培养实践—知识(规律)—实践(解决问题)的思想。其中,机械运动研究运动,力的存在研究力的性质,重力、摩擦力研究常见力,牛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压强研究力的效果。

(2)摩擦力的课堂教学

图4 活动设计图

(3)分析学情

单元作业设计时,学习材料通过单元学情分析,关注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么知”,学习对象情况分析则从能力、方法、习惯、风格全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4)确定目标

“摩擦力”校本作业的学习目标:①通过活动概括出摩擦力的概念,理解“相对”的含义,推及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中。②会用转换法和二力平衡分析摩擦力。③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④整合滑动摩擦力有关因素。⑤实验设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得出影响因素。

(5)作业内容选择

与科学作业本上的题目不重复,涵盖教学目标所涉及的要求,突出重点。题目的选择上凸显思维方法的培养,如归纳、演绎、批判、质疑、发散、推理等,对照学科的核心素养,从目标中寻找对应关系,设计校本作业。

(6)作业设计

①考虑认知梯度:每课时的设计安排6题为宜,考虑进阶性。对应布鲁姆的六个层次:认知、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设计题型练习。

②《课标》及《教参》中对章节的地位、课时、目标的分析。把握每个课时内容在整体单元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大单元、大概念的角度考虑设计、编排题目。

③注重整体的进阶:根据学科特性和单元要求,明确题中希望学生所达到的素养,以最少的题目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目,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最后设计选做题,让有能力、感兴趣的学生来做。

“摩擦力”第一课时校本作业设计:

题型一:大概念题,对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事物间的内在关系及规律高度概括,把握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和纵横关系的题。理解题,掌握知识的意义,通常用转换、解释、推断来加以说明。

例1:滑动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力都有三要素,滑动摩擦力的方向______,它的大小与_______和_______有关,作用在________面上。(大概念)

例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徐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发发生如图5所示的弯曲,对这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理解)

图5

A.刷发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

B.从刷发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发上

D.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题型二:应用性含知识性题,把知识通过理解后运用到新的问题和情景中。

例3:如图6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5N,B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2=3N,且AB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是_______;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

图6

题型三:综合性题,将所学知识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例4:用图7(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图7

(1)实验时,要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____。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它的示数是_______N。

(3)改变木块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试验,记录数据如表2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7(乙)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

表2 实验记录表

(4)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_______。(综合性)

题型四:探究性题,以日常生产和生活和科学探究实际碰到问题为背景,从探究一个或多个要素出发去设计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提高探究能力目的试题。

例5:小徐十一期间进行攀岩活动,前5分钟他不敢,妈妈用200N的力压住他,他保持静止;后来妈妈用100N的力向上推他,小徐5~10分钟缓缓往上爬;10~20分钟小徐自己匀速上爬;20~30分钟他累得直接沿绳匀速滑下。已知小徐的重力为600N,画出在攀岩过程中小徐受到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探究性)

题型五:开放性(创新性)题,没有固定答案,能调动主观能动性的题,特点是灵活多变,可以考查出学生的水平。

例6:小徐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发现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请您设计一个更准确测量摩擦力的实验,用文字或图简要表示实验方案,并与书本上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评价改进实验的优点。(开放性)

(6)关注作业三维目标的达成

表3 作业目标达成情况

(续表3)

(7)根据单元作业三维目标的达成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

教师分析学生单元作业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确定辅导目标,开出处方,实施辅导,然后通过阶段性评价调整辅导策略。

二、单元整体设计的成效

通过对校本作业的单元整体设计,实现作业高质量的转型。第一,确保每一题的科学性:教师素材选择紧扣教学目标,作业要求明确,更加具有针对性。第二,校本作业设计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放题更接近中考要求,探究题更激发学生科学的热情。第三,作业难度的适宜,六道题目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对各阶层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辅导,因材施教,学生成绩提升明显。第四,作业时间合适,研究表明,作业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睡眠时间减少,影响听课效率,带来严重的负面效果,控制作业量进而控制时间,实现“双减”初衷。第五,作业结构更加合理,通过作业目标、能力、内容、难度、类型、时间多维考虑,作业结构体现层次性、递进性,以及单元之间的衔接性和关联性得到显著提升。第六,学校作业体系的优化,通过作业的研究,强调“设计—实施—分析—改进—再设计”循环往复的过程,最终实现学校作业质量的提升,确保达到减负不减质的要求。

猜你喜欢

摩擦力题型校本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透析摩擦力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