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脑梗死后压疮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2-07-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8期
关键词:压疮条目脑梗死

程 凤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六科,辽宁 沈阳 110041)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卒中,是指患者迅速出现脑血管临床事件,导致局限性脑功能缺失征象,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目前人类疾病的第1位死亡原因,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重症脑卒中是指重症监护病房的脑卒中患者,其急性生理功能分值大于15分以上,患者由于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增加了压疮的可能性,其一旦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了患者医疗费用,而且严重时,患者可因感染而死亡,其作为患者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国医院协会将预防患者压力性损伤纳入2020年患者安全目标,其原名为压力性溃疡,俗称“压疮”,指压力联合剪切力对患者隆突处皮下组织造成的局部伤害,作为医院的护理质量的衡量指标,压疮患病率越来越受重视。2020年国际调查显示,美国压疮总体患病率为13.12%,院内压疮发生率为6.22%。德国研究者调查显示德国压疮现患率为4.22%~12.79%,7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院内压疮发生率为9.11%。另外,由于患者情况不同,其压疮发生率也不相同,其中神经科患者为31.52%~63.79%,脊髓损伤患者为29.53%~84.19%,住院老年人为9.32%~27.52%。近年来,我国多位学者也开展了院内压疮发生率的调查研究,其比例分别为0.98%~1.99%,且其是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期将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也可因并发感染,患者病死率增加32.15%。在美国公立医院,压疮的治疗费用大约每年为11.52亿美元,占所有公立医院支出的1.87%,其已成为治疗护理高花费项目,因此,临床把预防院内压疮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指标,保证患者安全。多数脑梗死患者会留有后遗症,长期卧床休息或者脑梗死患者大便失禁,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等,导致长期压迫身体,脑梗死患者长期卧床会使局部组织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等,并导致身体组织溃疡坏死,故常被称为压疮,压疮加重患者的痛苦并影响患者的康复[1]。为预防临床压疮的发生,多年来,笔者对脑梗死后压疮患者采用临床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方法,对预见性护理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并研究比较了采用预见性护理护理和临床传统干预护理脑梗死后压疮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对这两种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合脑梗死后压疮患者,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的患者,研究预见性护理对脑梗死后压疮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六科的80例脑梗死后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40例脑梗死后压疮患者采用临床常规干预护理方法,其中男20例,女20例;体质量71~83.10 kg,平均体质量(74.30±4.80)kg;患者身高162~183 cm,平均身高(170.40±3.10)cm;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4.20±3.10)岁;体质量指数24.30~32.60 kg/m2;脑梗死后患者住院病程1~3,平均住院病程(1.20±0.30)d。试验组40例脑梗死后压疮患者在临床常规干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其中男22例,女18例;体质量71~83.70 kg,平均体质量(70.30±4.20)kg;身高160~185 cm,平均身高(171.50±3.20)cm;患者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3.20±3.20)岁;体质量指数23.30~31.40 kg/m2;住院病程1~3 d,平均住院病程(1.40±0.40)d。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脑梗死后压疮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身高、平均住院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临床诊断为严重脑梗死,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患者住院时间≥48 h,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符合APACHEⅡ评分>15分,GCS评分≤13分,所有患者均经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患有恶性肿瘤、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皮肤病患者;排除存在烧伤等有皮肤损伤的患者;排除因各种原因终止治疗的患者;排除入院前已发生压疮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如帮患者定期翻身,即患者取卧位或者仰卧位进行循环翻身,患者每3 h一次,此外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移交患者的详细资料。

1.3.2 试验组 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成立管理组,由护士长和高级护士负责脑梗死后患者预防压疮护理。对脑梗死后患者进行皮肤检查并实施预防性护理,并对脑梗死后患者护理质量进行监测。根据脑梗死后患者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对脑梗死后患者定期翻身,并使用软枕、水垫等垫在脑梗死后患者身下。对脑梗死后患者培训健康知识,并培训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评估和修订原则,定期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情况分析,然后进行更改。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脑梗死后患者压疮形成率,压疮可分为四个阶段。第1阶段压疮:脑梗死后患者皮肤完整性良好、局部皮肤完整性良好、压疮出现持续性白红斑。第2阶段压力性损伤:脑梗死后患者部分皮质丧失伴有皮肤显露。伤口呈现粉红色或红色,脑梗死后患者皮肤潮湿,并伴有完整或受损的血清囊泡。第3阶段压力性损伤:脑梗死后患者全皮缺失,常见脂肪及肉芽组织及边缘退化,压疮处可见腐肉和(或)焦痂。第4阶段压力性损伤:脑梗死后患者皮肤组织全层缺失,并可见或直接触及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压疮处可见腐肉和(或)焦痂。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评分、照顾行为评分、压疮愈合评分。一般自我效能评分是测量患者遇到挑战和困难时的自信心评分,其最早由德国某大学教授于1980年编制完成,共18个条目,后来改为12个条目。各条目均为1~5评分,完全不正确计0分,有点正确计1分,多数正确计2分,完全正确计3分,只统计总量表分,将所有12个条目得分相加折算为0~10分,即为总量表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应对挫折的自信心越强,反之越低。照顾行为评分:测量最近一周内有关压疮防治的照顾行为,内容包括翻身行为5个条目、皮肤护理3个条目、营养支持1个条目、创面护理5个条目,共14个条目,从“有时这样”“多数时间这样”到“总是这样”条目从1~3,折算为0~60分,得分越高,表明照顾行为越好,反之越差。压疮愈合评分由美国压疮顾问小组研究,用于压疮的观察,分别观察患者压疮的范围、渗出组织类型等,并进行评分,其范围为创面的最长长度和最宽宽度的乘积,分值为1~3分;渗出液为0~3分,评估程度包括无渗液、小量渗液、中量渗液。组织类型赋予分值1~3分,其中3分表示坏死组织,2分表示腐肉组织,1分表示伤口清洁,覆盖有肉芽组织。量表总分范围为0~6分,分值越大表示压疮越严重。临床对压疮愈合评估量表的来源及有效性进行分析,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相关效度。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压疮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临床压疮形成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压疮情况对比[n(%)]

2.2 组间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一般自我效能评分、照顾行为评分、压疮愈合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心理状况比较(±s)

表2 组间患者心理状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n 一般自我效能评分 照顾行为评分 压疮愈合评分试验组 408.50±0.21a52.40±2.32a1.50±0.71a对照组 404.80±0.1838.90±2.313.50±0.73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一种脑组织坏死性疾病[2]。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患者卧床的临床症状逐渐增多,已经严重危害脑梗死患者的健康[3]。脑梗死并发压疮可导致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受到干扰、患者大小便失禁以及体力活动受限等,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临床治疗过程相当较长,而且患者的恢复时间也较长[4]。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长期卧床休息治疗,患者长期压迫局部组织,使得组织容易出现缺氧、坏死以及压疮、组织溃疡或坏死等,增加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的痛苦[5]。因此,预防脑梗死后并发压疮发生是临床护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是可以预防的,为了防止患者压疮,临床护理工作更为重要。在临床实践中,可采用预防脑梗死后并发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模式,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轻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痛苦[6-7]。采用预防脑梗死后并发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原因是压疮风险预警的护理模式是以预警管理思想为指导的[8]。压疮发生部位以骶尾部最多,分析原因为,患者平卧位时,其易受压力作用,其血液循环情况较差,且该部位皮肤易处于潮湿状态,较易发生压疮。臀部也是易发出压疮的部位,分析原因为脑卒中患者致残率高,长期卧床,臀部承受压力较大,或者护理不及时、翻身间隔较长。因此应积极保护患者骶尾部及臀部等压疮高发部位皮肤,保持骶尾部皮肤清洁、使用恰当的局部减压工具等措施预防骶尾部、臀部发生压疮,应加强护压疮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压疮的辨别能力,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护士分析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危险因素产生的原因,为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9]。要注意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出现危险因素的成因,及时纠正危险因素。帮助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期压迫同一部位,减少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10]。同时,护士对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脑梗死护理知识培训,使脑梗死后并发压疮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更好地了解脑梗死疾病的护理方法,预防脑梗死患者压疮的形成[11]。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脑梗死后患者出现压疮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使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掌握好护理知识,有助于减少压疮的发生[12]。试验组患者护理后临床压疮形成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后压疮患者来说,采取临床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压疮患者临床压疮形成情况,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压疮条目脑梗死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