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对股骨干骨折患儿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2-07-21庄云仙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8期
关键词:骨干显著性骨折

庄云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一区,山东 济南 250012)

股骨干骨折发生率占全部骨折的60%左右[1]。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髁上2~5 cm至粗隆下2~5 cm发生的骨折。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对患儿的正常学习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内固定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主要方法,但在围手术期患儿因疼痛、损伤等形成不良情绪,导致治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2]。因此,应在及时实施高效的治疗方法的同时配合科学的、合理的护理方法,可减少术后后遗症、并发症等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围手术期系统护理是一种将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中的各个环节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模式[3]。虽然该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外科股骨干骨折方面的运用较少。故本研究选取4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实施围手术期系统护理,通过对比护理干预效果、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来评判该护理方法在股骨干骨折患儿中的运用效果,以期为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护理提供新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9.32±0.85)岁;骨折部位:14例为左下肢骨折,19例为右下肢骨折,7例为双下肢骨折。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9.53±1.02)岁;骨折部位:13例为左下肢骨折,17例为右下肢骨折,10例为双下肢骨折。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均衡,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围手术期中应用常规基础护理,并配合常规的知识讲座,遵照医嘱行生活护理、出院指导。

1.2.2 观察组 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围手术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小组,实施系统护理。小组所有成员的选拔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方可纳入该小组。当患儿入院后,首先了解其基本情况,其次,在围手术期制订“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2.1 术前护理 ①健康教育:由小组成员向患儿、家属解释股骨干骨折的相关情况,了解其相关知识,并告之内固定手术的治疗目的、过程、注意事项,以取得患儿及家属的配合。②术前准备:首先核对患儿的基础资料(包括用药过敏史、昏迷史、血型等),其次检查患儿的伤口是否发生感染,然后进行术前皮肤消毒,使用心电图进行心功能检查,并做好术前记录。③心理护理:患儿在术前因担心手术是否会成功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沟通、交流,鼓励其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护理人员在患儿住院期间,要多鼓励患儿,并列举成功案例,增强患儿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2.2.2 术中护理 取患儿舒适的体位,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注意患儿的血压、脉搏、瞳孔、呼吸等),观察患肢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向医师告之。

1.2.2.3 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回到病房后进行心电监护,连续24 h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术后应用引流管、导尿管以确保患儿的引流顺畅,对其每日引流量进行记录,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状态,若有异常及时向医师通报。②卧床护理:去枕平卧,并用软垫垫高患肢,以达到改善肿胀的目的。③疼痛护理:术后患儿的切口会伴随疼痛感,护理人员应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告诉患儿及家属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使其能够正确的看待术后疼痛,并向其讲解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播放音乐、与患儿交流、转移注意力等,当物理方法无法止痛后,依患儿疼痛情况可使用止痛泵;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不舒适的反应。④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向患儿讲解膝关节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方法,依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制订适宜的康复计划。如术后第1~2天进行足趾主动锻炼、踝关节主动背伸锻炼,3次/d,30 min/次;术后3~7 d进行膝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以卧床不负重锻炼为主,患肢置于关节功能锻炼机上,2次/d,30 min/d;术后2~3周进行膝关节屈伸及关节活动锻炼,2次/d,30 min/次;术后4~5周可下床活动,然后依据患儿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由患儿的不负重锻炼过渡到完全负重的锻炼。⑤饮食护理:术后禁食6 h后,可食用一些高钙、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及易消化的食物,防止因长期卧床而造成的便秘。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干预效果差异

1.3.1.1 有效率、并发症 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并发症包括创面感染、静脉血栓、骨髓炎。

1.3.1.2 临床治疗相关指标 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长、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费用。

1.3.1.3 膝关节功能评分 采用膝关节损伤标准评分法(HSS)对患儿的患肢膝关节进行评分,包括功能、肌力、疼痛、稳定性、活动度、屈曲畸形,得分越高提示患儿的膝关节功能越好。

1.3.1.4 术后疼痛评分 分别在手术当天、术后第3天采用VAS评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儿越痛。

1.3.1.5 护理满意率 采用本科室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估。主要从护理人员的态度、仪表、操作技术等20个调查项目入手,每个调查项目分为3个选项:满意(超过90分)、基本满意(60~90分)、不满意(低于60分)。护理总满意率是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所有患儿的调查表均由患儿本人填写(或家属辅助填写),当场收回。发放80份,收回80份。

1.3.2 心理状态差异 观察并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实施护理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紧张焦虑、不配合治疗、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并采用HAMA量表与HAMD量表对患儿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提示患儿的焦虑、抑郁情绪越高。

1.3.3 生活质量差异 采用SF-36量表对患儿护理前、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进行评分,包括社会关系、生活功能、生活能力、心理健康。得分越高提示患儿的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经 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效果差异

2.1.1 两组有效率与并发症差异 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效果组间差异对比[n(%)]

2.1.2 两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差异 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长均更短,住院费用更少,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长比较发现,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临床治疗相关指标组间差异对比(±s)

表2 临床治疗相关指标组间差异对比(±s)

组别n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总时长(min) 首次下床时间(h) 首次排气时间(h)住院时长(d)住院费用(元)观察组40734.71±137.04202.47±21.6829.37±8.2140.80±5.8911.65±3.67 8 632.22±794.47对照组40736.53±136.27206.27±22.5948.90±7.3766.01±6.0217.05±3.94 9 938.00±903.56 t值0.9780.1485.2097.1136.78217.048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1.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 与对照组的HSS量表各维度评分相比,观察组的HS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HSS量表各维度评分组间差异对比(分,±s)

表3 HSS量表各维度评分组间差异对比(分,±s)

组别n功能肌力疼痛稳定性活动度屈曲畸形观察组4018.78±2.739.71±1.0428.51±3.069.75±1.1915.48±2.778.82±1.25对照组4014.14±1.557.01±0.6420.04±1.167.29±0.5013.09±1.027.07±0.58 t值4.1094.5729.1635.0285.0113.928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1.4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 两组手术当天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4。

表4 术后疼痛评分差异对比(分,±s)

表4 术后疼痛评分差异对比(分,±s)

组别n手术当天术后第3天t值P值观察组 405.87±1.643.30±1.024.283 <0.05对照组 405.85±1.604.57±1.093.502 <0.05 t值1.2483.271 P值>0.05<0.05

2.2 两组心理状态差异 在整个护理期间,与对照组不良情绪发生情况相比,观察组发生不良情绪的例数明显更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5。然后对两组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发现,两组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相比,观察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6。

表5 护理期间不良情绪发生情况组间差异对比[n(%)]

表6 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组间差异对比(分,±s)

表6 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组间差异对比(分,±s)

组别nHAMD评分t值P值HAMA评分t值P值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4027.89±4.2912.58±4.435.639<0.0523.40±6.6912.02±4.024.875<0.05对照组4027.70±4.2017.67±4.599.204<0.00123.41±6.5817.00±4.677.439<0.05 t值0.0983.5941.0023.905 P值>0.05<0.05>0.05<0.05

2.1.5 两组护理总满意率差异 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更高(P<0.05)。其中,观察组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4、15、1例,护理总满意率97.50%(39/40);对照组分别为12、21、7例,护理总满意率82.50%(33/40)。

2.3 两组生活质量差异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相比,观察组的社会关系、生活功能、生活能力、心理健康评分均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7。

表7 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对比(分,x-±s)

3 讨 论

股骨干骨折在四肢骨折中具有很高的发生率。股骨干骨折具有局部表现(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异常等骨折共性的症状)与全身表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由于该类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对内固定器械的不断改进,使得内固定术成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重要方法[4-6]。但既往在围手术期未对患儿进行良好的护理干预,不仅使患儿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还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甚至是导致患儿抵抗力下降,影响手术的治疗预后[7-8]。因此,在围手术期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患儿进行高效的护理干预,以协助提升康复效果尤为重要。

本研究采用的围手术期系统护理是将整个护理贯穿于手术全过程,以人性化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高效的护理程序为核心,为患儿提供有目的的、有规范性的、有系统的护理服务;通过术前(做好健康宣教、术前准备工作、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以防意外发生)、术后(病情观察、卧床护理、疼痛护理、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饮食护理)护理,从心理、生理方面全方位进行护理并进行评估,促使患儿术后迅速康复,从而改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HSS量表各维度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3天VA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长均更短,住院费用、发生不良情绪的例数明显更少(P<0.05)。提示应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可提高股骨干骨折患儿的干预效果,改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9]。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患儿在发生股骨干骨折后,因肢体活动受限而引发害怕、焦虑等心理反应,再加上对“内固定术”这一刺激原缺乏了解,使得患儿在心理、生理都出现了应激反应,直接影响预后效果。通过实施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减轻了患儿的恐惧、焦虑心理,患儿对于手术治疗积极配合;减少了术后的疼痛,使患儿积极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从而使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助于术后创面感染、静脉血栓、骨骼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提升了患儿的整体生活质量。与常规护理相比,围手术期系统护理表现出更为科学、更为完整、更为系统的特点[10]。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系统护理贯穿于股骨干骨折治疗的整个过程,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不良心理、术后疼痛。

猜你喜欢

骨干显著性骨折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基于ASON的高速公路骨干通信网升级探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