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同体积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效果

2022-07-21夏凤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8期
关键词:宫腔镜肌瘤微创

夏凤玲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核工业总医院,辽宁 兴城 125100)

子宫肌瘤属于一种良性肿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的,该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同时具有较为广泛的发病范围,一般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出现子宫肌瘤的症状包括贫血、月经量增多同时包括痛经或者子宫出血等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疾病加重引发不孕或者早产[1]。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出现黏膜下肌瘤的患者数量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而按照肌瘤和子宫肌层之间关系的不同,黏膜下肌瘤可分为0型、Ⅰ型和Ⅱ型3种类型。当前,针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通过腹腔镜结合宫腔镜技术,该种手术治疗方式相对创口更小,同时出血量相对不多,患者恢复速度较快,术后疼痛程度相对较低,但对于不同体积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而言,两种微创手术又存在着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存在着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的缺点。所以,妇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迫切需要考虑如何对不同体积的Ⅱ型子宫肌瘤选择更合适的微创手术方式[2-3]。目前,关于Ⅱ型子宫肌瘤手术方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的比较以及不同微创手术方法的比较。目前基于肌瘤体积不同的微创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研究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对比分析了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同体积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效果,同时随机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2例不同体积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2例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肌瘤的体积大小不同,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分组,包括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设定患者数量36例,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本次试验中,研究组患者年龄在22~33岁,平均年龄在(27.12±4.52)岁;对比组患者的年龄在20~36岁,平均年龄在(27.22±4.86)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①所以患者均确诊为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②所有患者同意手术,同时存在开放性手术指征。③医院内部伦理委员会对此表示批准,患者知情。排除标准[4]:①出现生殖道感染患者。②存在影响本次研究的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疾病。③出现精神障碍疾病。④患者出现了凝血功能异常。⑤患者宫颈瘢痕严重,影响手术扩张。⑥因为腹腔有手术史,或者结核病史引发的腹腔粘连严重的患者。⑦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药物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取截石位,术前予以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全程采用B超进行监测,扩张宫口10~12 mm,持续以5%的葡萄糖液灌注,将宫腔镜电切环放置入宫腔观察其内部的形态与肌瘤具体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电切方法,如果患者的肌瘤<5 cm,采用肌瘤平切,当与宫腔面齐平时暂停手术,为患者静脉注射催产素,以促进患者子宫收缩,观察残留的肌瘤组织是否挤入宫腔,挤入宫腔的组织应进行切除[4-6]。针对子宫肌瘤直径>5 cm的患者需要对肌瘤进行平切侧切加旋拧,首先将肌瘤两侧小体积的部位进行切除然后用卵圆钳夹持住肌瘤两侧后顺时针旋转数周直至瘤体离断后取出,多次重复进行,直至残余组织全部切除。采用滚球电极凝血或环状电极止血进行术中止血处理,在术后为了预防患者感染还要对其应用抗生素,经3 d的缩宫素治疗后即可出院[7-9]。

对比组的患者提供腹腔镜手术,患者位置选择截石位,麻醉为全身麻醉,为患者置入腹腔镜后,为患者注射生理盐水20 mL同时辅以3~6个单位的垂体叶素,切除选择4孔法进行,对肌瘤最明显的子宫浆肌层应选择横切,固定肌瘤组织后边旋钮边向上提拉,沿组织边界剥离瘤体,之后使用旋切器对瘤体进行切碎处理,术后采用可吸收缝合线根据子宫基层缺损情况进行针对性缝合[10-1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不同体积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中转手术方式发生率(患者因难以进行微创手术改为开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电切综合征、肠穿孔、大出血、术后阴道出血等)、肠蠕动恢复时间等[5-6]。

1.4 数据处理 采集两组不同体积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数据与信息,将所有研究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对比通过(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等数据资料通过率(%)表示,行χ2检验。最后,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组间子宫肌瘤4~5 cm不同手术术中相关指标对比 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组间子宫肌瘤4~5 cm手术指标对比

2.2 组间子宫肌瘤>5 cm手术指标对比 组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对比子宫肌瘤>5 cm手术指标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剖腹手术可导致术后腹腔粘连、肠道粘连等并发症。目前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方法主要有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13-14]。随着当前医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子宫肌瘤疾病上包括宫腔镜和腹腔镜微创治疗,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而言,宫腔镜和腹腔镜治疗优势相对更佳,因为其创口相对较小,操作也更为方便,有很好的预后,对于有生育需要的患者来说,不会影响后期妊娠与子宫的状态,更好地保证患者可以达到正常且健康的分娩,使得母婴均能健康。使用宫腔镜或者腹腔镜手术时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如果出现并发症,情况就较为严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对于不同体积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而言,根据宫腔镜与腹腔镜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应为患者选择更为适合的治疗方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15-16]。不论是宫腔镜还是腹腔镜手术整个过程可以更为直观地对患者的子宫病变状态进行观察,便于医师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病变的情况,减少手术对患者子宫造成的损伤,同时降低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包括术后出现贫血或者月经不调的并发症也明显降低,加之更低的复发率,效果更佳,临床价值更高[17-20]。无论是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还是腹腔镜下Ⅱ型子宫肌瘤剔除术,考虑到手术难度以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肌瘤的大小尽可能控制在5 cm以下[21]。不过随着手术操作的逐渐熟练程度增加,加上手术设备实施的逐步完善,此领域学者们逐渐突破肌瘤体积的限制,同时对两种微创术式的手术技巧和要点加强总结。本文通过研究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同体积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效果,结果显示,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肠蠕动恢复时间来统计,对比组子宫肌瘤4~5 cm及>5 cm分别为(57.24±7.25)min、(76.85±8.33)min,(72.24±9.41)mL、(121.36±10.65)mL,1例(2.77%)、4例(11.11%),1例(2.77%)、4例(11.11%),(18.41±3.26)h、(21.34±6.29)h;研究组分别为(55.72±7.14)min、(69.58±6.17)min,(71.24±9.25)mL、(9 2.6 3±9.3 6)m L,1 例(2.7 7%)、2 例(5.55%),2例(5.55%)、2例(5.55%),(8.24±1.56)h、(28.51±7.89)h。研究组治疗4~5 cm子宫肌瘤的手术中,肠蠕动恢复时间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手术例数、并发症发生率与对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治疗>5 cm子宫肌瘤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优于研究组,而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手术时间、中转手术例数、并发症发生率与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时,需要根据患子宫肌瘤的直径大小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宫腔镜肌瘤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