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社工服务逻辑
——以“街坊四邻邻里互助”项目为例

2022-07-17梁明珠卓彩琴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社工信任志愿者

梁明珠 卓彩琴 吴 慧

(1.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2.广州市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700)

一、居民参与和社区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当前,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日渐式微,居民的社区参与普遍不足,如何推动居民这一重要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社会工作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者已对居民参与和社区社会资本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探索。

国外学者比较注重研究社会资本的影响,尤其关注社区社会资本对社会关系和社区公共安全的影响。有学者认为,社会资本丰富的社区可通过集体协商促进健康行为,使其居民对其日常生活有较高的控制感[1]。密集住宅区的社区居民,其社会信任和社交网络水平都较高,居民间的交往和互信有助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2]。同时,社区社会资本也是维护社区公共安全的重要力量。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社会资本是社区抗逆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居民的集体行动中,自发合作有助于社会资本的形成[3]。在社区抗洪行动小组中,研究者通过分析小组成员在参与过程中的正常化、挫折感、可持续性等因素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效降低灾害风险的抗洪能力建设模式[4]。

相比之下,我国学者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社区社会资本和居民社区参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高红认为社区社会资本显著促进了居民在社区的公共参与行为,其中社团参与网络对居民参与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信任和社区互惠规范[5]。周凡认为社会资本中的“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政治参与[6]。刘丽娟认为社会资本对于主动型社区参与和动员型参与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7]。尽管学者们对社区社会资本和居民参与这两个概念的认知有所不同,但研究结论都同时呈现出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并认同提升社会资本对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二是两者的对策研究。大体从增强社区信任、完善社区规范、构建社区网络和增进居民社区参与能力四个途径出发。刘鸿桥[8]提出两种社区居民参与的路径以增加社区社会资本,分别是以工作坊和讲座进行理念倡导,以及以公益微创投的方式吸引自组织的社区参与。陈芳[9]提出提升公民对公共生活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强调增强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扩大集体的网络沟通协商和行动。孙舒平[10]综合运用小组活动及社区活动提升居民的关系网络、社区的归属感、社区参与的能力等。郑燕媚[11]着重强调发掘、重建和利用社会资本以解决社区问题,强调提升社区信任资本和完善社区资源网络。

总体来说,国内外学者都普遍认为居民社区参与是构建社区社会资本的有效方式。但目前,在居民参与促进社区社会资本的对策研究中,已有的研究结论比较笼统,行动研究也呈现碎片化,居民参与和提升社会资本之间是否有行动逻辑可循?本文试图进一步探究以社会工作为行动主体、通过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行动路径和服务逻辑。

二、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理论逻辑

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本包含三个因素,分别是社区的社会信任、参与网络和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因为参与网络产生了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又能产生较高的制度绩效,从而促进社会发展[12]。一般而言,社会资本越丰富的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资本的扩展是在参与中实现的,因此,参与在社会资本理论中占据核心地位[13]。公民参与能促进居民个体之间沟通互动的频率,当频繁沟通增进了互惠意识,个体之间对互惠规范的认同也会产生人际信任,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公民参与的程度越深,关系网络越密集,社会资本的积累速度也越快,同时,社会资本又极大地促进公民参与,形成良性循环[14]。可见公民参与既是社区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选取的个案为广州市H 社工站的“街坊四邻邻里互助”项目(以下简称H 项目),该项目自2018年就以关怀弱势群体、整合社区资源、提升社区居民和组织的参与等为工作重点,关注并解决社区的老龄化、邻里关系淡漠以及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服务,H 项目不同程度地回应了社区对社会信任、参与网络和互惠规范的需求。

三、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实践路径

(一)社工通过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社会信任

社会信任包括居民对社区组织的信任和对社区居民的人际信任,社会工作服务站作为社区的组织之一,与社区居民建立信任关系是介入居民参与的第一步。社工主要通过举办社区公共活动、聚焦社区公共问题和增进居民与社区组织互动三个方面来提升社区社会信任。

一是举办社区公共活动,增加居民联结感。社工利用公共空间和社区居委、志愿者组织的力量,开展邻里照、邻里宴、社区绘画活动、新春联欢会等大型集体活动,让小朋友写福字送长者、与邻居合影等,增加居民之间的来往,打破居民之间的疏离感。社工定期开展长者生日会,邀请志愿者与社区内同一个季度生日的长者一起同庆生日,让彼此不相识的长者们得以交流和互动,促进社区中不同年龄层的居民之间展开互动,增加居民同在一个社区中的联结感,使居民关注到个人之外的他人。

二是聚焦社区公共问题,促进居民沟通协商。社工与社区物业、电梯公司合作,通过专题讲解、宣传栏目、共绘社区等多种形式,动员居民参与对电梯加装问题的讨论。在集体协商中,参与者能够不断证实彼此的可信性及尊重诺言的能力,由此建立相互间的信任[15]。其中,有5 位积极居民与电梯公司协商完成其所在楼栋电梯加装的初步方案,并协调了1 楼到6楼的住户,完成了签名。与7 楼的住户协商出现困难时,一位党员居民表示自己要起带头作用,主动与社工一起帮助居民解决困难,最终电梯加装任务顺利完成。社工动员居民参与对电梯加装这一共同利益的讨论,促进了居民的沟通和联络,有助于提高居民之间的信任。

三是增进居民与社区组织互动,提升社区信任感。刚开始居民对新来的居委主任不熟悉,对社区的意见比较大,分不清社工和居委的角色,对社工也比较抵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社工首先协调居委与居民的关系,通过街站宣传等方式,搭建居民和居委二者沟通的桥梁,缓冲其矛盾,同时也澄清了社工的身份,使得居民认识到社工与居委的不同,逐步缓解了抵触情绪。其次是提升社工与居民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社工在社区中的辨识度,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社工开展了两个月的“走过来,说起来”社区茶话会,在社区活动中宣传答疑、加入居民活动、与居民交流日常生活,逐步与居民熟络起来。社工通过社区活动活跃在社区中,加之切实地为有需要的居民服务,逐步建立起了居民对社工站的熟悉和信任。

(二)社工通过居民参与增强社区参与网络

社区参与网络是社会资本中的关键一环,也是促进居民参与的重要载体和渠道。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三方面来拓展社区参与网络:一是发展居民自助组织;二是增强居民互助行为;三是组建居民志愿者队伍。

一是发展居民自助组织,促进社区参与。依据社区的现实情况,社工以举办楼长团建和红歌小组促进居民自助。社区楼长是社区和居民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但在现实中,楼长面临参与社区事务的动力下降,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社工通过一系列楼长培训和团建活动,引领楼长们参与游戏,回顾担任楼长的初心和使命,提升楼长群体的信心和凝聚力。此外,社区中有一些热爱唱红歌的阿姨,但彼此不熟悉也没有专业学习的机会。基于此,社工站与居委、社区艺术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了社区公益声乐唱歌班,三个多月的活动共吸引了30 多名退休女性参与。学员通过排练节目、表演才艺等收获了个人的技能成长,同时也增进了与其他居民、与社区的联系和互动,活跃了居民的社区参与。

二是增进居民互助行为,提升互助意识。社工开展手工包学习小组、手语课堂工作坊、公益市集、社区义卖等活动,为居民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增进居民互助行为。手工包制作小组邀请擅长手工的居民教长者制作手工背包,搭建了有能居民和长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在社区手语学习工作坊中,手语志愿者和社区居民通过学习手语交流互助,感受到了人际成就和快乐。此外,社工凝聚社区中的居民骨干开展大型的公益市集、社区义卖活动,将此前邻里互助社区活动中居民制作的手工包、爱心组织捐赠的物资等传递给有需要的特殊家庭,增加邻里的互助意识和互助行为。

三是组建居民志愿者队伍,巩固社区互助。社工凝聚社区中的积极居民和骨干,致力打造一支邻里互助队。刚开始,Y 社区的居民普遍持观望态度,社工联络资深志愿者率先在社区中宣传邻里互助计划,为居民答疑解惑,参与社区活动的协助工作,如邻里照、邻里宴、社区涂鸦、完成居民微心愿等,逐渐影响并招募到一些本地社区的居民,激发了Y 社区居民的参与。同时,社工通过培养居民志愿者骨干、培训志愿精神和服务技巧、表彰志愿者等,增加居民社区参与的稳定性。居民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活动中提升了自我成就感,也带动了社区互助,丰富了居民社区参加的网络,促进了居民的联系、互动及互助。

(三)社工通过居民参与培育社区互惠规范

社区的互惠规范包括约定俗成的非正式规范和明文规定的正式规范。在这个方面,社工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倡导。

一是在日常的服务中倡导互惠观念,宣传邻里互助。在社区中,由于居民之间缺少互动、不熟悉而产生的不信任需要长期的社区教育和社区倡导来改变。因此,社工除了举办专场宣传外,更多地是将邻里互助的理念贯穿于服务中,落实在实际工作上,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如社工通过举办邻里互助日、社区游园、居民绘画作品社区展览等活动,倡导居民参与邻里互助,增加居民对个体和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工动员居民参与扶老助困,支援社区中的低保、残疾人人士及其家庭、为困境长者上门义剪义磨等,营造互惠友爱的社区氛围。

二是通过凝聚社区共识,促使居民互惠意识觉醒。在社区面临旧城改造时,不少居民对于旧城改造的计划或政策缺乏清晰了解,存在主观偏见,并不愿意配合。旧城改造关系到社区全体居民的共同利益,只有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才能惠及全社区。社区居委和社工进行了需求调研之后,发动社区志愿者以及积极的居民共同参与到情绪支持、弱势帮扶、政策解说等服务中,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解读政策、疏导情绪,面对社区中腿脚不便、上下楼梯艰难的长者,则帮助他们完成材料上交程序,促使整个社区达成了一致的改造共识,居民志愿者的加入增加了社区互惠互助的精神。

三是协商合作,强化组织内部正式规范。社工主要通过推动成立居民团体、建立队伍规范提升居民的组织规范意识。在社区志愿团队方面,社工协同居委以及居民骨干一同探讨邻里互助会制度发展,并于2020 年4 月,正式注册成为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兴趣团队方面,社工通过开展歌唱学习、茶话会、团队骨干会议等活动,逐步提高队伍共识,提升骨干成员管理的能力。到2020年中,社区的合唱队完成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备案,已经能自主运作。如今,社区合唱队不仅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乐于将歌声带给社区居民,活跃了社区的互动氛围。

四、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成效评估

(一)社区社会资本的定量分析

采用偶遇抽样、判断抽样的非随机抽样方法,以社工站服务的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同一调查问卷对其社区社会资本进行前测和后测,并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在正式的调研中,共发放问卷313 份,回收有效问卷305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最终调查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在回收的305 份有效问卷样本中,发现女性和中老年人人数较多,经常参与社工服务的人数也较多,样本中的性别、年龄和参与社工服务的分布情况与现实中参与社工服务的群体情况较为吻合。

1.社区社会资本的前后测数据分析

通过SPSS24.0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转换,并运用成对样本T 检验的方法,检验前测和后测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前后测数据的检验结果

可以看到,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的Sig 值都小于0.005,Sig 是差异性显著的检验值,一般该值若小于0.05 或者0.01 则表示差异显著,因而,可以认为社会资本的前后测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前后测的平均值数据及差值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资本情况前后测对比图

分别分析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可见社区中社会信任存量最高,其次是互惠规范,这对应了Y 社区是熟人社区,居民之间有一定的熟悉信任和互惠往来的情况。同时对比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前后测数据,可以发现后测平均值比前测平均值都有轻微的提升,社区社会资本总量有所提升。

2.居民社会资本与其参与社工活动的频率相关分析

为探究社区社会资本总量的提升是否与社工提供的服务有关,需要对现有的社区社会资本总量与居民参与社工服务的频率进行非参数检验的K 个独立样本检验(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秩

表4 检验统计a,b

根据“检验统计量a,b”表可得,渐进显著性为0.0001,由于0.0001<0.05,说明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可以认为不同参与频率的居民,其社会资本是不同的,且从秩平均值可知,居民参与社工站活动的频率越高,其社区社会资本也越高。

(二)社区社会资本的定性分析

为了更直观真实地了解社工促进居民参与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的办法采访了H 项目的相关人员,(见表5)并得到如下结论。

表5 访谈基本情况表

1.居民对社区组织及个体的信赖增加

居民对社区组织的信任增加,不少居民在参与社工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居委会、社工站的重要性和服务他人的意义。

Y01 居委主任:居民志愿者在上门探访的时候会说是居委和社工派我们过来的,他们也会觉得暖心,终于有人来看我了。

S03 石社工:刚开始我们都在极力宣传社工的工作,到现在居民开始认识并信任社工了。

V03 饶叔:我特别愿意去做探访工作,感觉到他们非常需要社会的帮助,社工站这个平台非常重要的,可以给他们提供很多帮助。

同时,本社区的居民活跃在服务居民、服务社区的行动中,提升了对本社区居民的熟悉度,居民间的相互信赖也有所提升。

S03 石社工:居民回到他们自己社区做志愿者,基本上跟社区的人都熟了,居民看到志愿者就不会特别抗拒,服务对象的接受程度就会高一些,也就是说居民对社区的包容和接纳能力会强一些。

V03 饶叔:有一次我在小区里走,有一个人知道我是做志愿者的,他就跟我说他妈妈年纪很大了,需要人照顾,希望志愿者能多照看一下妈妈,我当时听了心里很感动,好像感觉自己也有一份责任一样。

V08 平姨:我之前探访过的一个老人家的媳妇在市场买菜,我当时低着头在停车,问菜多少钱一斤,她见是我,说你拿吧(不用钱)。我自己都不认得,后来我才想起来,确实是之前探访过的。

2.居民的社交网络及社会联结提升

许多居民表示在社区参与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增进了与其他居民的交流和联络。居民服务社区的过程中结交了其他的居民志愿者,在互动中增进了情感交流,也增强了居民之间的联系和与社会的连接。

V02温姨:我做志愿者之前很内向的,因为我是家庭主妇,但是我做了志愿者之后认识了很多朋友,而且每个人都很正能量,我很喜欢。

V07 姜姨:天天都是笑逐颜开,像我从外地投靠子女过来的,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人一个都不认识,我是通过这些社会活动来认识这些姐妹,如果不是这个志愿活动的话,大家谁也不认识谁。

V06向姨:原来没做志愿者的时候就是在家里带孙子,感觉跟社会脱节了一样,参加社区活动,我就感觉我跟社会融为了一体,社会上有什么事儿我都知道,然后积极参加。

V04 陈姨:我觉得参加活动体现了老有所为,参加了我也可以帮助身边的人,现在怎么防控疫情,还有友邻友爱,我们都要好好地宣传开来,使整个社会和谐文明点。

3.居民的奉献共识和互惠氛围提升

居民志愿者大多都在服务过程中体会到了“奉献”、“有用”、“舒服”、“自豪”的感觉,并以此为乐,作为自己退休生活和业余生活的精神寄托,有明确的奉献互助共识。

V03 饶叔:我们参加社会活动就觉得被别人需要,体现一下人生价值,活到老学到老。

V04 陈姨:很自豪的,做好事就兴奋,就舒服。一句话就是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V06向姨:我很喜欢参加志愿活动,有个人成就感吧,确实心里很舒服,又能帮到别人,感觉自己还有点作用。

V05 黄姨:我76 了,但是能为社会尽点力,我就贡献一点力,又不是老得不能动。

V01牛姨:我觉得做志愿者很光荣,我要把很多爱心都献给社会,献给人民。

V10明姨:我觉得退休之后能做志愿活动,自己的生活很充实,能够给别人带去一点小小的温暖,心里就很舒服。

居民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也带动了身边的居民朋友一起行动,用互惠、奉献的精神感染身边的居民。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居民志愿队伍得到不断发展,社区参与意识也逐步发展,同时居民之间的互助意识也在增加。

V04陈姨:帮助别人,也能帮助自己,可以接受别人的爱,也可以把爱传递给别人。黄阿姨就是我介绍来的,黄阿姨以前没来,我在做,她看到我在做,问我她能不能来做,就来做了。大家在一起就开心快乐。

V11 张姨:之前我没有参加志愿活动,因为我老伴身体有病,所以我把我大部分的爱都奉献给他了。现在我来参加这个活动很激动,大家有这么多的爱都献给了这个社会,我想我也应该把我的爱分出来一部分献给社会。

V12光姐:我是通过我的好朋友介绍的,通过他们的影响,我就加入了这个志愿队伍,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让大家都知道,自觉自愿地加入这个队伍。

Y01 居委主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去做志愿者,而且他们知道我们社区的活动很丰富,第一时间想到来我们这。

五、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服务逻辑

社工通过居民参与促进社会资本提升的服务逻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如图2 所示)。第一层面,社工通过居民参与提升社会信任。社会工作者促进居民与社区组织互动、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和聚焦共同问题,增加居民的良性互动频率以建立初步的社会信任。第二层面,社工通过居民参与增强社区参与网络。社工主要以发展居民自助组织、增进居民互助行为、培育居民志愿队伍为手段,丰富居民的社区参与渠道。第三层面,社工通过居民参与培育社区互惠规范。社工协同居民参与社区倡导、凝聚互惠共识、加强协商合作来营造邻里互惠氛围,促成社区互惠规范。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介入,逐步提升居民的社区参与水平,从而提升社区的社会资本。

图2 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社工服务逻辑

居民参与和社区社会资本存在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而社区社会资本三维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立社会信任的阶段,社工通过开展居民社区活动、社区倡导等方法增加居民的互动和交流。互动频率的增加提高了居民之间的熟悉和信任,而信任为合作互助又提供了基础;在拓宽居民参与网络的阶段,依赖此前的信任基础,社工进一步激发居民加入社区自助互助组织,使社区居民在进一步的互动和合作中增加信任感和团体规则感;在提升居民互惠规范阶段,依靠相对稳定的居民参与网络,社工则可以进一步培养居民在社区参与中的规则感、认同感和成就感。反过来,共识和规范的形成也能进一步巩固居民团体的互动形式和参与网络,同时,居民之间对互惠规范的遵守也进一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信任又促进居民社区参与的意愿和氛围,从而形成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良性循环。

尽管社工在促进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和困境。在研究中发现,参与社工服务的居民绝大多数是老年人,青年人参与较少,导致问卷结果的总体代表性有所欠缺,这是本研究的不足。同时也反映了研究和实践中的矛盾: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本应是社工重点关注和服务的对象,但因老年人比青年人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往往老年人成为了接受和参与社工服务的主力军。面对这种情况,下一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是社工如何推动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

猜你喜欢

社工信任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青春社工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信任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