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作业改进的学校实践

2022-07-15王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评语跨界双减

王红

作业设计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学校教学质量有着内在关联,还直接影响着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虽然作业的总量和时长减了,但作业的质量和效果不能减。要确保作业减量不减质,就需要对作业进行研究和设计。学校以推进“双减”工作为抓手,围绕作业研究、作业设计和作业评阅三个方面,开展了作业改进的实践探索。

1.从作业研究入手,探索教研活动模式

“双减”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从作业研究入手,探索大教研、小教研和跨界教研三种教研活动模式。大教研活动是指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教研活动,所有教师都要参加,每月开展一次,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年级代表分享特色經验。小教研活动是指以年级为单位组织的教研活动,参加人员仅为本年级教师,每周开展一次,各年级组结合本年级段的作业内容进行研究。跨界教研活动是指以学科为单位,在不同学科间组织的跨界教研活动,参加人员为各学科组组长,每两周开展一次,从实践作业、个性化作业、学生反馈等角度进行专题研究。三种教研活动聚焦不同层级的作业问题,又彼此呼应,围绕提质增效的共同目标,让作业研究呈现常态化。

2.从作业设计入手,探索作业布置形式

为改变既往作业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情况,学校从作业设计入手,探索思维运动作业和身体运动作业两种作业的布置形式。思维运动作业由数学教师和科学教师联合设计,以魔方、九连环、汉诺塔、华容道等益智类游戏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并记录。身体运动作业由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以足球、一带一跳绳、仰卧起坐等运动类项目为载体,同样由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并记录成果。通过创新作业形式,让作业“动起来”,充满童趣、童味和亲情,让作业成为亲子交流的桥梁,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彼此沟通与理解。

3.从作业评阅入手,探索作业评价方式

作业评价是提升作业质量的必要手段,好的、科学的评价,不仅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的关键环节。学校从作业评阅入手,探索“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即记录个性化、符号个性化和评语个性化。记录个性化是指教师在精批细改作业后,让学生分别依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个人记录本,为作业讲评积累素材。符号个性化是指改变传统的“√”和“×”批阅符号,而代之以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阳阳印章”,为学生营造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评语个性化是指在评判学生作业时使用的个性化语言,如“你又进步了”“还有其他方法吗”等赞美性、建议性、激励性评语,以此让作业评阅呈现个性化,有效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编辑 _ 张晓震

猜你喜欢

评语跨界双减
跨界
跨界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跨界之道
作文评语探讨